收藏 分享(赏)

“太湖’时代’’的吴文化特质及社会功能.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74694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时代’’的吴文化特质及社会功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湖’时代’’的吴文化特质及社会功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湖’时代’’的吴文化特质及社会功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太湖’时代’’的吴文化特质及社会功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太湖’时代’’的吴文化特质及社会功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 史 18l “太湖时代的吴文化特质及社会功能 李 勇 (苏州市职业大学 管理系;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苏 苏州 215104) 提 要: 吴文化即吴地文化,也称“太湖文化”,从一万年前诞生至今,一直是吴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凝聚力之 源。在以“知识经济”和“人地和谐”为主要内涵的太湖时代,吴文化具有“融合”、“创新”、“务实”和“崇文”等精神特质,成为长 三角地区“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最重要营养源。随着历史发展,吴文化的价值增值对于太湖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太湖时代;吴文化特质;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 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2、号: 10033637(2011)0lol8105 一、“文化”和“吴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社会。 文化人类学家和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文化和社会是统一的,两 者可以互换,文化就是社会。对于每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它 的根或血脉,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深层内涵。对于一个特定区 域而言,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拉 动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最深层动力。 “文化”的概念,在周易中就已经出现了,而西方则到17 世纪的文献中才有这个概念,英文、法文都写作culture,德文写 作kulture,都是从拉丁文cultura演化而来的。拉丁文cultura 含有耕种、居住

3、、练习、留心或注意等意项。但同时也有“宗教 的膜拜”、尤其指“膜拜仪式” 。有崇拜的偶像,然后定期按一 定的仪式进行宗教或祭祀活动,这是文化的最初含义。从人类 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对象,被 崇拜的对象可以是物,可以是人,可以是神灵,也有想象中的图 腾。如女娲、伏羲氏、黄帝、黑陨石、龙、鹰等等,都在一定程度 上和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如piscicuhure(鱼类养殖)、agriculture (农业)、silkcuhure(养蚕业)等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观点,“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 种,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

4、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而言,即 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 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尽管千差万别, 但每一种“文化”都至少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器物文化、制度 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是指体现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那 些具体存在,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 论、意识形态等影响下,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 度,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哲学。 吴文化是吴地先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创造的。吴地有人 类活动最早的先民是汤山直立人

5、,相当于北京直立人晚期。根 据1993年南京江宁县汤山镇的雷公山考古发现,经科学探测, 汤山直立人距今约2030万年 。1985年太湖三山岛的考古 发现,证明1万年前的太湖流域地区处于旧石器文化晚期,根 据出土的旧石器可知,太湖三山岛的先民渔业经济比狩猎更重 要,因为这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水,因此太湖流域的土著文化 “水”的特色非常鲜明,和渔业、稻作及舟楫的关系密切。新石 器时代早期,吴地属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圈,这里开始 有了水稻的种植。在苏州吴县草鞋山遗址下层出土大量碳化 谷粒,经科学鉴定已有粳、籼之分。新石器时代中期,太湖流 域地区覆盖的是崧泽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距今约四五千年 太湖

6、流域的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所以,环太湖流域 的土著文化是吴文化之母。吴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受我国古 代其他区域文化的辐射不断发展。特别是吸收古楚(荆)文化、 中原文化、越文化、以及佛教、基督教等文化营养,为吴文化发 展不断地植入新的内容,使吴文化成为杂交文化的一个典型, 生物学中的杂交优势的法则在文化领域中也会起作用 。从吴 文化发展历程看,她具有“融合”的先天性特质。 吴文化覆盖的区域范围的自然环境是水乡,即长江一太湖 水系所覆盖的地区。以太湖为中心的太湖水系包括五大湖群: 太湖;阳澄湖湖群,包括阳澄湖、昆承湖、盛泽荡、鹅镇荡、曹湖、 傀儡湖等;吴江湖群;洮涌湖群,包括洮湖(又名长荡

7、湖)、涌湖、 西沈、东沈、团沈、马公荡、钱资荡等湖;淀泖湖群,包括淀山湖、 澄湖、元荡、白砚荡等。此外还有南京的固城湖,石臼湖也属于 长江一太湖水系。这里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区域内江、 河、湖、塘、荡、水库、运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吴文化区以太 湖为核心,也有与其互补的外围区,即皖东南、浙北嵊泗列岛及 扬子江北岸今天属南通等地。所以直观上看,吴文化的最鲜明 特色是“以水为本”的水乡文化。 吴文化是中国龙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太湖流域水乡独特的 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孕育出来的。吴地处于长江三 角洲的中心位置,长三角地区与黄河流域的文化几乎同时产 生,是两个并驾齐驱,平行发展的文化系统,长

8、三角和黄河流域 都是我国最早的两个经济中心 。到新石器时期,根据考古发 现,处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文化发展已不落后于黄河流域。所 以,在泰伯、仲雍奔吴以前,吴地的先民就筚路蓝缕,创造了与 中原有异趣的文化,后与中原文化的精髓多次碰撞和交流,到 182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宋元之后,尤其到明清时期,吴文化的个性魅力愈加彰显。近 代以来,吴文化的先进性和精神特质,成为长三角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活力之源。 当今学术界对于吴文化概念的界定,观点有很多,但大致 可分为两种:一是指先秦时期的吴国文化,即狭义的吴文化。 二是指吴地文化,即广义的吴文化,包括吴国文化的源流及后 来的吴地文化的发展。我们研

9、究的吴文化应该是广义的,指吴 地万余年以来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所有成果。 吴文化从诞生后不久,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新的基因,“以水为 本”的吴文化因此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融合”、“务实”、“创 新”、“崇文”的文化特质。 二、吴文化的精神特质 吴文化的最鲜明特色是“以水为本”的水乡文化。道家思 想认为,水,“弱之能胜强,柔之能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 行。” 水乡特色决定了吴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区域文化的特 征。吴文化尊崇的偶像(cult)有很多,比如大禹、天妃、泰伯,也 尊崇“龙”,和太湖水乡的渔文化、稻作文化和船文化等农业生 产关系密切。 吴文化是水生态环境的文化,渔文化特色鲜明。吴文

10、化的 “吴”字从吴文化的历史遗存可以看出,“苏”、“鱼”、“吴”、 “虞”、“渔”紧密相关,渔业促成了吴文化的基因形成。张岱年 认为,太湖流域孕育的渔猎文化与东北的红山文化、山东的大 汶口文化、中原的仰韶文化、西南的大溪文化、南方的石峡文化 等,如同条条奔腾澎湃的干流共同融汇成中华文化的汪洋大 海。渔业是太湖流域地区最原始的生业之一,也是催生吴文 化的最重要的因子。 癸 上面第一、第二个字是甲骨文的“吴”字,系“鱼”的简形; 第三、第四个字是金文的“吴”字,也是“鱼”的简形。第四个字 有口者为音标,即句吴的“句”字 。第五、第六为金文的“苏” 字,形状像鱼。古代吴国的姑苏台因建于姑苏山而得名,

11、而姑 苏山即句吴山,所以“吴”字即“苏”字。 就字形看,“苏”字像“鱼”字,而“吴”字即“鱼”字。因为 甲骨文上的“吴”字,金文上的“苏”字均像鱼形 。 就字音而言,“苏”、“鱼”、“吴”字相同。“蘸”在金文作鱼 作禾,而禾系标音,“禾”字古读为马为余,所以“苏”字读为 “馀”(虞)。“吴”与“虞”相通 。 就字义而言,“虞”即“鱼”即“吴”。国语鲁语上:“水 虞于是乎取名鱼”。韦昭注:“水虞渔师也”,而“虞”即 “渔”,“虞”为“鱼” 。释名日:“吴,虞也,封太佰于此,以虞 其智也。”凹由此可见渔猎经济给苏南太湖流域的吴文化烙上 了深深的印痕,吴文化是深受渔业经济影响的一个典型,太湖 渔文化

12、就是吴文化凹。 吴文化是太湖流域以水为本的水乡文化,是太湖流域地区 特殊的气候和山水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与太湖流域的渔业、稻作、园艺、雕刻和刺绣等社会经济活动紧 密相关的。苏南园林、盆景艺术、雕刻等都是太湖山水的浓缩 版,或者反过来说,太湖山水就是苏南园林、雕刻和盆景艺术的 扩展版。太湖山水、吴文化和吴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三者是和谐 统一,浑然一体的。 文化是社会遗产,有一个连续不断地发展和演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 段、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从前一阶段或前一时期继承下来 并增加新的内容。继承的不是以往的全部,而是继承一部分, 舍弃一部分

13、,再从其他文化中吸收一部分营养,就成为一定时 期的文化。因此,文化是一个不断继承和更新的过程,不能用 孤立和静止的观点来考察和研究文化。吴文化既是太湖流域 地区的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的积累的产物,又是促进当地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吴文化从诞生至今,历经长久的发展历 程,但性情似水,正如太湖母亲的乳汁,滋润吴地水乡万物。当 今的吴文化的特质有四点:“融合”、“创新”、“务实”、“崇文”。 “融合”是指吴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和海纳百川的气魄和特 质,是吴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凝聚力之源。吴文化如同浩渺的 太湖和奔腾不息的长江,善纳百川。从地理学角度看,太湖是 长江和东海之子,处于长江、荆溪,自西南的南京

14、等处人溧阳, 汇茅山一带之水与长荡湖,又东合武进各县之水至宜兴注入太 湖;一名苕溪,有东西二溪,汇集天目山一带各县之水于吴兴注 入太湖。下游之水自娄江、吴淞江和黄浦江流入东海。太湖 承受苕溪、荆溪来水,主要由黄浦江排出,所以,长江一太湖水 系覆盖的区域包括上海至南京的大苏南地区。又据太湖备 考记载,荆溪又称南溪,其入湖水量连同北侧洮、涌湖水系的 来水约占总入湖水量的58。东出为黄浦、吴淞、浏河诸川I,最 终汇人大海。吴文化区就是一个“纳百JIl区,采众家之长, 老子认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 谷王。” 吴文化善于吸收其他区域文化,如古楚文化、中原文化、越 文化、儒家文化

15、。近代,还吸收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吴地土语 吸收古楚文化,形成吴语;商朝末年(公元前I1世纪末)泰伯、 仲雍奔吴,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随 泰伯奔吴而传人太湖流域,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太湖流域土著文 化的又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杂交,吴文化得以大发展。吴国开放 的用人政策,也是促进吴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齐国的孙武 子,楚国的伍子胥等,对吴国的军事力量的提高、政治和社会发 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汉时期,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从 北方传人吴文化区。同时,汉以后北方战乱频仍,大量人口南 迁,为吴地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太湖流域经济、 社会和文化的大发展。唐以后,太湖流域的经济超

16、过北方的黄 河流域,这和吴地文化的繁荣是紧密正相关的。近代,随着资 本主义、帝国主义对江南地区的入侵,吴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吸 收天主教、新教等,如近代的苏南渔民普遍信仰天主教 。中西 文化的有机养分不断被开放融合的吴文化吸收,太湖水乡孕育 的吴文化与生俱来地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大江奔流的气势, 因为能汇集其他文化之长。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不同文 化的碰撞和交流是偶然的更是必然的,是促进发展和创新的契 机。 历 史 183 “创新”是在以融合基础之上,不是生硬和机械地被动接 受,而是“扬弃”,加速了吴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吸 收其他文化的新鲜营养,适时顺变,增强自身的生命力,也是吴 地

17、社会发展动力之源。吴文化从诞生开始至今无时不在创新, 吴文化史就是一部文化创新的历史。吸收古楚语形成独具特 色的吴语言。泰伯奔吴,中原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被吸收。 太湖流域许多新的生产工具,如唐代的江东犁,就是中原地区 曲辕犁到了吴地以后,为适应水田耕作的需要改造的,江东犁 操作灵活方便,可以根据耕作的需要灵活地调节犁箭、犁评等 部件,进行深耕或浅耕。再如冶炼技术,太湖流域的冶金术在 吴国建立后比中原地区更先进,如吴王夫差矛,干将、莫邪剑 等。其他科技创新,沈括梦溪笔谈都有详细记载。在社会生 活等方面,比如民居建筑、园林艺术、刺绣等无处不创新,因此 有“苏南民居”、“苏南园林”、“苏绣”等蕴含

18、吴文化特色的产 品。元代以后,吴文化对海外主要是传播;从明代中叶开始,则 逐渐愈来愈多地吸收海外文化,不断创新进步,并向中原辐射 和传播,发展成为风采独特的吴语文化。如十六世纪中叶的昆 曲称为“百戏奶母”,集中了表演、音乐、美术、文学、雕塑、声韵 等领域的最高成就,用以塑造人物,表现生活的艺术,京剧深受 昆曲的影响。到近现代,随着外来文化的大规模传人,吴文化 吸收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文化,吴文化的创新提高自身生命力 和影响力,同时也加大了与其他文化“融合”的力度和深度。 在社会制度和其他层面的创新也有很多,如范仲淹、翁同 、薛福成等杰出的代表。范仲淹主张新政即“庆历新政”,敢 于先天下之忧而忧,

19、力主改革弊政,挽救“积贫积弱”的宋王朝。 尽管结果被贬官外地,但他的改革思想还是被继承下来,变为 改造宋代社会的实践。薛福成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先驱,主张变 法维新的。社会学创始人之一的吴文藻,为创立新的学科提出 独特的理论见解。民族企业家荣宗敬、荣德生等等,对近代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他方面,如音乐 家华彦钧(阿炳)将西洋音乐引入中国民乐,用线谱代替工尺谱 或简谱,从而将太湖山水用二胡曲有力地推向全世界。再如对 佛教文化的创新,吴地是先有小桥流水,后有塔的,塔是外来文 化,东汉以后,随佛教传入太湖流域,佛教塔文化被吴文化吸 收、改造并创新,赋予外来的塔文化以吴文化的内涵,如

20、北寺塔 像披着蓑衣垂钓的渔翁,双塔像太湖渔船上的两支大桅杆。塔 文化传人吴地,吴地到处有塔,据说吴人因此每天都要抬头看 天,提示自己“天外有天”,善于学习新的文化,起到一种励志的 作用。“融合”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的另一种社会 功能就是促进务实。 “务实”是指吴文化是因时、因地的文化,是主张发展实业, 发展经济的文化,是促进太湖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从人类文明史看,从荷马时代到亚里斯多德,再到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制度学派、现代 主流经济学派等等,无不肯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 用。吴地从远古时期的渔猎和农耕经济时期,精耕细作,从选 种、

21、种植、收获和谷物分类,每一环节都追求“精”和“细”。在 工商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演变历程中,追求“精”和“细”的文 化精神不断更新,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在吴地自古及今, “精”和“细”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各个环节都 有体现。从农耕时代形成的精益求精的习惯逐渐形成了历史 的惯性,成为促进创新的遗传“基因”,形成吴地人“务实”的文 化特质。“务实”还在于吴地人善于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努 力吸收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经济。泰伯和仲雍带来先进的生产 技术,领导吴人努力发展生产,使吴地“数年之间,民人殷富”, 从而被立推为王。此后,吴地大量接纳移民(劳动力)和先进生 产技术,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

22、,是一种“以经济为导向的行 动”凹,这种“务实”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是促进太湖流域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和驱动力。 从历史发展历程考察,“务实”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侧重点 不同。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的吴地,稻谷就有粳、籼之分, 种粮和食粮分开,是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务实精神体现。手工业 方面,吴地良渚文化的玉器精美超过北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 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高低是等同的。唐以后,太湖流域的经济超 过北方,务实的精神特质是决定性的力量。至明清时期,这里 一直是全国粮仓和财富集中之地。近代,太湖流域的工商业和 市场经济繁荣在全国首屈一指。19世纪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很 快,如面粉、纺织、日用品等民生

23、产业,适应了城市化和外来人 口增长的社会发展需求。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 社会变革形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南模 式”,制造业在全国处于前列。90年代以后,逐渐向“外向型经 济模式”转换。如今,太湖流域的诸城市纷纷制定文化产业发 展战略,注重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是“务实”精神的时 代体现。也是吴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的创新精神的必然决 策,而不是偶然的选择。 “崇文”是吴文化的最深层的精神特质,是吴地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牵引力,是吴地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核心精神力量。 吴地从“尚武”到“崇文”不是矛盾的,因为尚武是远古民众的 共性,是先民为了战胜饥贫、灾害等险

24、恶生存条件得以繁衍生 息的本能表现,尚武是人类处于幼年的蒙昧时期具有的自然本 能。从尚武到崇文,顺应了吴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是与时 俱进的精神,也体现了务实的精神。 自泰伯奔吴立国起,楚文化、中原文化传人,激活了吴人崇 文之精神基因,从此开始逐渐重视教化,使得吴地人才辈出,英 才数不胜数,所以有“自古江南出才子”之说,这些优秀人才对 后世不断形成“示范效应”,强化了“崇文”的社会风气。结果 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大量涌现,有状元宰相,还有彪 炳千秋的建筑学家、艺术家、数学家、教育家、改革家、政治家等 等。有果必有因,和崇文的文化基因分不开的。 三、吴文化的社会功能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

25、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精神 特质,是引领太湖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是潜在而 巨大的“生产力”。吴文化历经渔猎经济、农耕经济、工商业经 济、近代和太湖时代 。太湖时代的吴文化包罗万象,如园林、 雕刻、花木盆景、昆曲、诗词楹联、建筑艺术、城市布局和发展历 程、家具陈设、民间手工艺艺术、吴歌、音乐和绘画、吴地的宗教 信仰、历史文化名人著作及思想、风景名胜、太湖民俗等等。与 全国其他区域文化相比,独具特色,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极具教 184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育和社会价值。段本洛先生曾在灿烂的吴地鱼稻文化一书 “序”中指出,吴地文化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远源流的区域文 化,探讨吴地文化

26、的特殊性及其发展变化,有助于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深化对国情的认识,弘扬中国传 统的优秀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 基础上,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新文化。但是中国幅 员辽阔,各个区域之间,不仅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迥异,而且历 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也有先后,特别是各个区域的文化 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地方特征:吴地(苏南)处于长江下游三 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号称“鱼米之 乡”。吴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水乡气息,具有“融合”、 “创新”、“务实”和“崇文”的精神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典型意义。

27、 一般而言,文化的功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观察。从个人层 面上看,文化起着塑造人格,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功能,即教育和 规范的功效。从群体层面上看,文化起着对一个群体的行动目 标、行为规范和行动整合的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文化 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的功能。吴地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先进的文化理念、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 吴文化的特质决定了她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悠久而独具特 色的历史文化是太湖流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稀缺性 资源。这种稀缺性资源是太湖流域和长三角地区发展文化教 育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珍贵资源和资本。 吴文化资源及其精神特质具有强大的教育和科

28、研价值,利 于培养务实创新的劳动者。自从泰伯奔吴以后,崇文和向学之 风开始形成,务实和创新精神日渐发展。春秋时,吴地的言子、 澹台子拜孔子为师,之后吴地向学之风慢慢形成,这种文化环 境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宋范仲淹办府学,倡导兴学。 南宋至清,吴地的书院主张“经世致用”。近现代的太湖流域, 新学和职业教育机构创立在全国都是领先的。研究吴地教育 发展的历史,吴地教育理念(广义的“教育”)形成、发展和更新 的进程与时俱进,甚至是超前的。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出 无数的江南才子,吴地是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其实,吴文化的 资源优势对于教育的贡献是无穷无尽的,是“加速递增”的,吴 地教育资源如太湖流域

29、的诗词歌赋、江南古典园林、昆曲和书 画等艺术都是促进教育进步的精品素材。教育能塑造人格、涤 荡民众情操。如一代廉吏之匡钟,苏州人。为官一任,两袖清 风,移官搬家的时候将所有的家当搬到船上时,因家当太少,船 体轻,恐无法抗拒旅途风浪,于是命令家人装上石头,以稳定船 体。后来这些石头被称为廉石。作为封建地主,范仲淹能捐献 全部祖居地开办府学。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材,吴门画派的 唐伯虎笔法创新;华彦钧(阿炳)灵活引进西洋的五线谱代替工 尺谱和简谱,使音乐艺术表达的“精”、“准”可以与西洋的键盘 乐器有同样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扩大了中国民乐的国际影响 力。务实、创新的精神典范不胜枚举,都是极其珍贵的教育

30、文 化资源,是发展教育文化的比较优势所在。 吴文化的精神特质具有促进区域社会的发展、和谐和稳定 的功能。社会实践产生理论,理论的突破往往能拉动人类社会 的巨大变革,即文化先行。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 从天国解放下来,因此近代自然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改 变了人类的历史。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将贸易和工业从封 建贵族统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革命学说时,美国的革命家们 同时发起为争取自由、反对暴政的独立战争。20世纪70年 代末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带来中国社会3O年巨 变,举世瞩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不过15919 字,但洞彻了论语,就会如同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

31、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一样,“天下”如同一个小村庄, 因此能“治天下”。唐代玄奘西天取经,大乘佛教引入中国,大 唐帝国因此兴旺数百年,对东亚、东南亚、东北亚至今还有历史 影响的印痕。明清文化专制、闭关自守,对其他先进文化不再 实行“拿来主义”,是导致帝国衰弱的重要原因。直至新文化运 动,马列主义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理论的 形成,带来中国的强大。吴文化从诞生至今一直是吴地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至今仍然独具特色。因为这是一种有生 命力、有融合力、有创新潜能的区域文化。融合、崇文、务实、创 新,既是太湖流域的城市精神,又是奋斗的精神,追求进取的精 神。 第三,吴文化具有拉动

32、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地和谐的功 能。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但文化的繁荣对社会经济的 发展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国外学者认为,如果将某一区域文 化作为这个国家的文化名片的话,那么,美国是纽约,法国是巴 黎,中国就是苏州或“江南”,海外学者对吴文化的认可度可见 一斑。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耀眼品牌,是长三角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驱动力和拉动力。自唐代起吴文化区的经济发展开 始居于全国前列,是和吴文化的核心作用分不开的。至今,在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吴文化提供了一个“文化认同” 的重要条件,这种文化认同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降低 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成本。丰富的吴文化资源还形成了许多新 的特色

33、产业,如太湖渔家文化、水乡船餐文化、碧螺春茶文化、 古典园林文化、苏南民居文化、太湖民俗文化、水乡旅游文化等 等,这些特色产业对外来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吸引力是巨大 的。并且这些新兴产业大多是绿色产业、文化产业。改革开放 以来的社会实践已经证明了吴文化对拉动太湖流域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巨大功效。如果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以横轴为 吴文化的发展时间历程,纵轴为吴文化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效用的话,那么,在第一象限,曲线是呈指数函数图像,加速 向上延伸的。 “太湖时代”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潮下,追求人地和谐、 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所以也是 进一步深入追求“融合”、“崇文

34、”、“创新”、“务实”的时代。 “融合”也是“融和”,从“合”到“和”是不断加深认识区域社会 发展规律的过程,也是不断深人实践的过程。太湖时代又是建 设“太湖水乡田园式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时代,在工业化和城 市化过程中提升产业层次,保持鱼米之乡的独特魅力,这是建 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一 次巨大飞跃。如果说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话,那么,“和谐”就是基础生产力。“融合”和“崇文”为“创 新”提供条件,创新促进了“务实”与“融合”。崇文、“融合”、 历 史 l85 “创新”精神是太湖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看不见的导航仪和 火车头。 注释: (英)皮尔素

35、新牛津英语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447 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94 裘士京试论长江流域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J安徽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6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 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908 裘士京试论长江流域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J安徽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69 明)释德清道德经解(二卷)M上海熙光善书局,1945:25 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编太湖文脉M古吴轩出版 社,2004年12月第1版,“序一” 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第一记载:

36、“(吴)太伯之辑荆蛮,自 号句吴。”(司马迁:史记,三秦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第659 页)。 卫聚贤吴越释名J江苏研究,第3卷第5、6期合刊, 第1页 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 历史地理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412 卫聚贤吴越释名J江苏研究,第3卷第5、6期合刊,第l页 吴文化研究促进会编辑句吴史集M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160 李勇苏南渔业发展中灿烂的渔文化J安徽史学,2009, (4):126 王培棠江苏省乡土志M商务印书馆,1938:3637 (明)释德清道德经解(二卷)M上海熙光善书局,1945: 18 (法)史式徽江南传教史(第1卷)(

37、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写 组译)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李勇,池子华近代苏南渔民的天主教信仰J中国农史, 2007,(4):98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 版集团,2010:156 (modem“近代的”和“现代的”是同一概念,即“近代”也包括“现 代”,或等同于“近现代”。 杨晓东灿烂的吴地鱼稻文化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12月第1版,“序”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 卫李嘉图(David Rieardo,17721823)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 理一书中提出。李嘉图认为,一个地区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

38、势,但相对而言总有一种产品是优势最大的;另一地区在所有产品上都 是绝对劣势,但比较起来总有一种产品是劣势最小的。这样“两利相权 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两地在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一样能发生 贸易,获得贸易利益。例如,E地每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用120个劳动 日,而P地只需8O个劳动日。E每生产一单位呢绒需用100个劳动日, P只需9O个劳动日。P虽在两种产品上都拥有绝对优势,但比较起来 在葡萄酒的生产上优势更大,故它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葡萄酒;E地虽 在两种产品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相对而言在呢绒的生产上劣势更小, 即其反而在呢绒的生产上找到了比较优势,所以它应专业化生产并售 出呢绒。比较优势说拓

39、展了贸易的可能性,其基本思想奠定了此后国 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本文移用“比较优势”一词,意指吴地在社会历史 文化方面比江苏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越”,这种历史文化 “资源”便于发展文化教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l6版)M 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8月第l版,“导言” 参考文献: 1缪荃荪,冯煦等编江苏省通志稿M江苏省政府,1935 2王培棠江苏省乡土志(上、下册)M商务印书馆,1938 3(明)释德清道德经解(二卷)M上海熙光善书局,1945 4越绝书附清钱培名、俞樾札记二种,(张宗祥校注)M商 务印书馆,1956 5(清)金玉相太湖备考(中

40、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志第4O 号)M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6赵如珩江苏省鉴(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志第472 号)M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7(法)史式徽江南传教史(第l卷)(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 写组译)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8四库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0杨晓东灿烂的吴地鱼稻文化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11高燮初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 12郑言绍太湖备考续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3张海鹏中国传统文化论纲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14吴文化研究促进会编辑句吴史集M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15(宋)范成大吴郡志(陆振岳校点)M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16(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l6版) M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1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阎克文译上海世纪 出版集团,2010 18苏简亚,张澄国苏州文化概论吴文化在苏州的传承和 发展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勇(1969一),男,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 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工程系讲师,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 点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王旭东;校对:晨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