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简介 钱伟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 : 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 。析凤凰与phoenix在中西文化中的异同 钱伟( 北京理工大学 珠海学院 , 广东 珠海 519085) 摘 要 凤凰和 Phoenix 分别是中西方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 都有相似或相近的外形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 都有浴火重生的传说 , 但是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 , 二者在很多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比如中国的凤凰的梧桐树和风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在西方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传说 。因此比较凤凰与 phoenix在中西文化中的异同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促进国际
2、文化交流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凤凰 ; phoenix; 中西文化 ; 异同 中图分类号 G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8610( 2011) 07 0089 03很多中国人一直以为凤凰只有中国才有 , 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 但是其实英文里也有 。为什么这种虚幻的神鸟在中西方文化各自发展不相干涉的前提下 , 居然会都出现在其神话和传说之中 , 而且在某些方面会达到不约而同的一致呢 ? 让人费解 。这一惊人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么 ? 不知道西方的凤凰是本来就有还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 其实 , 答案很简单 , 东西方文化在古代并不是不交流的 , 实际上原始社会的交
3、流可能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原始人都有对巨鸟的崇拜 , 都渴望向鸟一样去征服天空 , 所以凤凰的神话能流传开来 。虽然凤凰像龙一样在西方世界里也有 , 但是中国文化中的凤凰与西方文化中的 phoenix 无论在外在形象 、神话起源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不完全等同 。以下就其差异性和相似性试做一比较和分析 。一 、差异性比较( 一 ) 形象上的差异中国的凤凰和外国的凤凰都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而非现实存在 , 它们在形象上虽有类似但仍有差别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 是百鸟之王 , 是以鸡为原型 、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体的想象性的动物 。凤凰是祥瑞 、永生 、爱情 、专制皇权
4、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凤凰崇拜起源于鸟崇拜 , 是鸡崇拜的丰富和发展 。凤的形貌 、凤的名字 、凤的雌化以及凤崇拜的文化含义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中国凤崇拜是灵物崇拜而非图腾崇拜 。据 尔雅 释鸟 所记载 , 中国的凤凰形体为 “鸡头 、蛇颈 、燕颔 , 龟背 、鱼尾 、五彩色 , 高六尺许 ” 1。刘城淮在深入研究后认为 “凤凰是以雉类为主体 , 融合了鹰等许多种鸟的典型形象 。” 2凤凰在英语中对应的一词 phoenix 来源于希腊语 , 意为红色 , 红色是火之色 , 因为凤凰与火有着很深的渊源 , 于是凤凰也常被称作火凤凰 。在希腊神话中 phoenix 被描写为鹭 ,是一种生活在阿
5、拉伯荒漠的神鸟 , 体大如鹰 , 有金 、红两色羽毛 , 艳丽无比 。古埃及人则把 phoenix 描绘成和鹰一般大小 ,全身长有金色的羽毛 , 闪光的翅膀 、斑斓的外表 , 鸣声悦耳 。在西方古典文学中更多以孔雀或是老鹰的形象出现 。在西方最早详细描述 phoenix 的人是希腊历史学家赫罗多特斯( Herodotus) , 他说 : “我并没有亲眼见过它 , 只是在绘画中见过 , 它的羽毛一部分是金黄色的 , 一部分是鲜红色的 , 外形像一只巨鹰 , 而且还拥有美丽的歌喉 。”( 二 ) 起源上的差异中国凤凰的来源 :根据神话传说 , 凤是从东方殷族的鸟图腾演化而成 。传说黄帝第一妻室嫘祖
6、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女人 , 嫘祖受到黄帝制定的龙图腾的启示后 , 她仿照黄帝制定龙的图腾的方法 ,经过精心挑选 : 孔雀头 , 天鹅身 , 金鸡翅 , 金山鸡羽毛 , 金色雀颜色 组成了一对漂亮华丽的大鸟 。后来造字的仓颉就为这两只大鸟取名叫 “凤 ”和 “凰 ”。凤 , 代表雄 , 凰 , 代表雌 ,连起来就叫 “凤凰 ”。这就是 “凤凰 ”的来历 。在文献记载中 ,中国的凤凰起源于鸟 , 今日所见关于凤的最早记录 , 可能是在 尚书 益稷 篇中 。书中叙述大禹治水后 , 举行庆祝盛典 。由夔龙主持音乐 , 群鸟群兽在仪式上载歌载舞 。最后 ,凤凰也来了 “萧韶九成 , 凤皇来仪 。”在 山海
7、经 里也有关于凤凰的记载 : “有鸟焉其状如鸡 , 五采而文 , 名曰凤皇 。”说文 : “凤 , 神鸟也 。”瑞应图 : “凤凰 , 仁鸟也 。”诗 :“凤凰灵鸟 。”庄子逍遥游 : “以鲲化为鹏 , 鹏即凤 。”凤凰还有个名字叫鸾 。在 山海经 里 : “有五采鸟三名 : 一曰凤鸟 ,一曰凰鸟 , 一曰鸾鸟 。”广雅 : “鸾鸟 , 凤皇属也 。”汉代 春秋纬 演孔图 : “凤 , 火之精也 , 生丹穴 , ”汉代古籍 淮南子 记载 : “凤飞东南 , 择木而栖 , 引颈而歌 , 浴火而重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灵之一即有凤凰 , 镇守南方 , 属火 , 又名朱雀 。孔传 : “灵鸟也
8、, 雄曰为凤 , 雌曰皇 。”到了周代 , 凤凰已98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2011 年第 7 期经成为一种神鸟 , 和麒麟一样 , 代表祥瑞之兆 , 同时凤凰也代表高节 , 象征着君子 。考古发现证明 , 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 , 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 , 距今约 7400 年的湖南洪江高庙文化遗址中 , 出土了一件白色陶罐 , 其颈部和肩部各戳印有东方神鸟 ( 包括兽面 、太阳 ) 图案 , 一只朝向正面 , 一只侧面回首 。据考古专家鉴定 , 这件陶器上的神鸟图案即凤凰 , 要比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凤凰图案至少早400 年 , 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凤
9、凰图案 。西方 phoenix 的来源 :西方的 phoenix 是混合了亚述人 ( Assyrian) 的不死鸟和埃及的太阳鸟演变而来 。亚述人的不死鸟是西方人最早接触到的凤凰传说 , 不过它虽然会重生 , 但却不是浴火重生 。埃及的太阳鸟来源于太阳崇拜 , 世上只有一只太阳鸟 , 象征着不朽 , 它和印度的神鸟一样 , 也是隔 300 年到 500 年自焚重生一次 。只是埃及的凤凰外形并不很好看 , 也有人认为埃及的太阳鸟实际上是从东方传来的 。在西方 , 最早提到不死鸟的人是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诗人 神谱 ( Theogony) 的作者赫西奥德 ( Hesiod) 。罗马诗人奥维德 ( O
10、vid) 对 Phoenix 是这样描述的 : “大部分怪物都是由其它生物衍生而来的 , 只有一种例外 , 它们可以再生 , 亚述人称之为不死鸟 ( Phoenix) 。Phoenix 并非靠花草果实维生 , 而是以乳香为食 , 在降生五百年后它会落在棕榈树顶端的橡木枝上为自己搭建一个巢 , 然后出外收集肉桂 、甘松和没药等香料 , 衔入巢内 , 垫在自己的身下 , 当它呼出最后一口气后会悄然死去 , 此时从它的身体里将飞出一只新的不死鸟 , 同样拥有五百年的生命 。等这只不死鸟长大到有足够的力量时 , 就会把父母的巢从树上升起 , 衔往埃及的赫利奥波利斯城 , 放在太阳庙里 。这个巢是它的摇
11、篮 , 同时也是它父母的坟墓 。”正如奥维德所说 , Phoenix 的记载源自亚述人 , 不过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神话 , 除了中国的凤凰还有日本的 ( ) 、俄罗斯的火鸟 ( Firebird) 、埃及的太阳鸟 ( Benu) 、美洲的叶尔 ( Yel) 和阿拉伯的安卡 ( Anka) 等 , 所有这些鸟都有死而复生的特点 , 而且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三 ) 文化意象上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 雄的叫凤 , 雌的叫凰 。西汉的司马相如就有一首著名的琴曲凤求凰 。后来 , 中国人把凤和雄性的龙结合在一起 , 把整个凤凰都 “雌 ”化了 , 因此 ,
12、“凤凰 ”常与 “龙 ”联系在一起 , 它是吉祥尊贵之灵物 , 与龙并驾齐驱 , 有着图腾般的高度 , 被炎黄子孙世代敬仰 、崇拜 , 从而创造出丰富灿烂的龙凤文化 。如中国人习惯称男女双胞胎为 “龙凤胎 ”。在成语中龙与也凤也总是搭配出现 : 如 : 龙心凤肝 (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 、龙飞凤舞 (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或姿态生动活泼 。形容笔势雄奇生动 ) 、凤毛龙甲 ( 凤的羽毛 , 龙的鳞甲 。比喻珍贵之物 ) 、凤表龙姿 ( 形容英俊的仪表) 、龙兴凤举 ( 喻王者兴起 ) 、“龙凤呈祥 ( 喻帝王成婚 ) 、龙跃凤鸣 ( 像龙在腾跃 、凤凰在高鸣 。比喻才华出众 。) 等 。凤凰
13、的形象经常用于帝后的用具及衣物的装饰 , 所以也是帝后的象征 。帝王服 “龙衮 ”, 帝后便戴 “凤冠 ”; 帝王住“龙邸 ”, 帝后便居 “凤楼 ”; 帝王有 “龙火衣 ”, 帝后便有 “凤头 ”。龙象征权威 、尊贵 , 而仪态端方的凤凰象征着美丽 、仁爱 。两者结合则是太平盛世 、高贵吉祥的表现 。此外凤凰的形象常出现在古代的诗辞歌赋中 。例如以下两首温庭筠的 菩萨蛮 : “菩萨蛮 : 凤凰相对盘金缕 , 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 , 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 , 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 , 社前双燕回 。”“菩萨蛮 : 竹风轻动庭除冷 , 珠帘月上玲珑影 。山枕隐浓妆 , 绿檀金凤
14、凰 。两蛾愁黛浅 , 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 , 画楼残点声 。”凤凰悠久的历史和富贵的蕴涵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 实际上它不仅局限于皇家贵族 , 在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到处都有凤的身影 , 如穿戴有凤冠 、凤鞋 、凤钗 ; 吃有凤翅 、凤爪 ; 住有凤楼 ; 剪纸 、刺绣都会以凤凰为题材 , 这都反映了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总而言之 , 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喜庆 、太平 、人才 、幸福的象征 。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凰内涵 , 西方 phoenix 则更强调了其重生 、复活的美好一面 。在西方神话中 , 凤凰 ( phoe-nix) 有 “不死鸟 ”、“长生鸟 ”的美誉
15、 , 是 “长生不死 ”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 , phoenix 不但象征了 “重生 ”、“复活 ”, 还代表了美好的事物 , 甚至是爱情 。由于它具有不朽 、复活和重生的含义 , 在西方石棺上经常可以看到 phoenix 的形象 。中世纪习惯把凤凰和十字架画在一起 。凤凰还是贞洁的拟人形象的标志 。尽管对它重生的时间长短有着不同的说法 , 早期的基督教艺术和文学都将它视为复活 、不朽和重生的象征 。Phoenix 的形象大量地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 。如莎士比亚在 暴风雨 中写道 : “Now I will believe 现在我才相信That there are unicorns; 世上有
16、独角的麒麟 That in Arabia thereis one tree, the phoenixthrone; one phoenix at this hour reigningthere 阿拉伯有凤凰所栖的树 , 上面有一只凤凰至今还在南面称王呢 。”美国幻想小说家布雷德伯里在小说 华氏 451( Fahrenheit 451) ( 1953) 中描写了泛滥着自满情绪和不正之风的社会走向毁灭 , 继而开始崭新的生活 , 这种形式被比作神话中 phoenix 的自焚重生 。JK罗琳的畅销系列小说的第六部 哈利 波特与凤凰令 以叫做 “佛克使 ”( Fawke) 的phoenix 为中心 。
17、它实际是霍格华兹魔法学校校长的宠物 。这只神鸟能承载任何重物 , 它的眼泪具有神奇的治疗效用 ,而它歌声更为美妙 : 对于那些心灵邪恶的人它能唤起恐惧 ,而那些心灵纯洁的人它又能鼓起他们的勇气 。在现代生活中 , phoenix 死而复生的形象深入人心 , 所以在英语国家里 , 当重要建筑物失火或因其他原因而遭毁坏时 , 好心人会祝愿它 “rise like a phoenix from the ashes( 像传说中的凤凰那样 , 以崭新的面貌从废墟中升起 ) ”。例如 , 美国国防部 “五角大楼 ”在 2001 年 911 事件被袭后 , 其重建工程被命名为 “凤凰工程 ( Project
18、 Phoenix) ”。由于 phoenix 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 英语国家的一些药店将其徽记挂在店门口 , 来求得 “长生 ”之吉利 。而一些戒毒所也命名为 phoenix,取其抛弃前生重获新生之意 。除此之外 , 西方人还将 phoenix 视为凝聚爱情的神物 , 因为 “爱 ”会像 phoenix 一样生生不息 , 永不磨灭 。莎士比亚的长诗 凤凰与斑鸠 ( The Phoenix and Turtle) 中 phoenix 则是09文化研究 钱伟 / 析凤凰与 phoenix 在中西文化中的异同美丽和珍贵的象征 。约翰 邓恩的诗中 phoenix 则是爱情的见证 。总之 , 在西方文化
19、中 , phoenix 所传达的是重生 、复苏 、完美 、爱情等文化含义 , 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侧重表达的吉祥 、喜庆 、高贵不尽相同 。另外 , 在西方文化中凤凰也没有和龙配套而雌化 , 而是独立的美好象征 。( 四 ) 凤凰与梧桐树关系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凤凰与梧桐树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梧桐树高大挺拔 , 为树木中佼佼者 , 自古就被看重 。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 。凤凰是鸟中之王 , 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 。比如在 诗经 里 , 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 : “凤凰鸣矣 , 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 , 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 ,雍雍喈喈 。”这首诗说的是梧桐生长的茂盛 , 引得凤凰
20、啼鸣 。菶菶萋萋 , 是梧桐的丰茂 ; 雍雍喈喈 , 是凤鸣之声 。在庄子的 庄子 秋水篇 里 , 也说到梧桐 。在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 : “南方有鸟 , 其名为鹓雏 , 子知之乎 ? 夫鹓雏 ,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 非梧桐不止 , ”在这篇文章里 , 也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 , 这里的 “鹓雏 “就是凤凰的一种 。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 , 只有遇到梧桐才落下 。在 三国演义 第三十七回里有这样的描述 : “凤翱翔于千仞兮 , 非梧不栖 ; 士伏处于一方兮 , 非主不依 ”。由于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 , 所以现在的人们常说 : “栽下梧桐树 , 自有凤凰来 ”。过去的殷实人家
21、, 常在院子里栽种梧桐 , 不只因为梧桐有气势 , 而且还因为梧桐是祥瑞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 , 则无此文化内涵 。( 五 ) 凤与风的关系的差异在甲骨文里 , “凤 ”、“风 ”二字同音 、同义 、同字 、通用 。这是王国维论证的观点 , 也是甲骨文的基础知识 。禽经 :“凤禽 , 鸢类 。越人谓之风伯 。飞翔 , 则天大风 。”郭沫若 卜辞通纂 卷二 : “古人盖以凤为风神 。”由上可知 , 凤是风鸟 ,原型即是风 。在古代风神信仰中 , 认为世界上的风是由巨大的鸟拍动翅膀产生的 , 这种能产生风的鸟就是凤凰 , 故崇拜凤凰为各方风神 , 认为四方各有一只巨鸟在拍动翅膀 。也因此 “凤
22、”、“凰 ”二字与 “风 ”字同有代表风的 “几 ”部 。后来风的代表逐渐被呼风唤雨的龙所取代 , 而凤凰也逐渐衍生出祥瑞 、女性或者是火等这类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 , 则无此文化内涵 。二 、相似性比较( 一 ) 相似的凤凰浴火重生传说当佛教在东汉传到中国之后 , 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也开始为中国人所接受 , 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 , 印度本土有一种神鸟的传说 , 据说这种神鸟 500 年一次衔木自焚而死 , 然后在火焰中获得新生 , 并在这种磨难中升华 ,( 印度史诗记载 : 保护神毗湿奴点燃熊熊烈焰 , 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 , 燃为灰烬 ,再从灰烬重生 。) 这被称为 “涅槃 ”, 涅槃 (
23、 nirvana) 一词是汉语音译 , 为佛教用语 , 意译为灭 、灭度 、寂灭 、安乐 、无为 、不生 、解脱 、圆寂 。因此 , 汉语中就有了一个常人所熟知的词语“凤凰涅槃 ”。在西方 , 根据希腊传说 , 凤凰生活在阿拉伯荒漠的一口井的旁边 , 它每天清晨都会在水里沐浴并唱着优美的歌曲 。这时 , 埃及的太阳神就会驻车倾听 。凤凰自焚以后 , 再生的凤凰会把自焚凤凰的灰烬放在蛋壳里 , 飞送到 “太阳城 ( He-liopolis) ”里太阳神的祭坛上 。因此 , 凤凰又是不朽和再生的象征 。凤凰后来被铸造为罗马帝国不朽城 ( Eternalcity) 的象征性符号 , 对基督教文化也很
24、有吸引力 。一般认为凤凰自焚的周期是 500 年一次 , 但是也有人说它是 300 年 。据说在埃及的历史上 , 凤凰曾经出现过五次 , 即公元前 866 年 、公元前566 年 、公元前 266 年 、公元 34 年和公元 334 年 。这就是说 ,埃及凤凰每 300 年自焚一次 。巧合的是 , 据修道士史家泰西塔斯 ( Tacitus) 记载 , 耶稣去世和复活的时间正好是公元 34年 ( 网上 成语和神话词典 “Prase and Fable”) 。( 二 ) 相似的文化内涵首先 , 中西方语境中 , 凤凰都含有 “杰出人才 ”的含义 。如汉语中有百鸟朝凤 、凤毛麟角 、凤凰不与燕雀为群
25、等象征杰出 、罕见 、高贵的词语 。据说 , 孔子南游楚国时 , 楚国的隐士接舆路见孔子 , 曾以 “凤德 ”来比喻世风不古 , 留下了 “凤兮凤兮 , 何德之衰 ”的感叹 。在楚国诗人屈原的诗作中 , 凤凰作为一种频繁使用的象征意象 , 用以指代贤能之人 。“以凤比德 ”、“以凤比才 ”的思维方式亦体现了华夏民族对德行与才能的重视与培养 。与汉语相同的是 , Phoenix 在英语中也可以指 “卓绝超群的人 ”, 如 : Shakespeare is known as the phoenix of literature( 莎士比亚被认为是不朽的文学巨匠 ) 。这和汉语中的 “人中龙凤 ”颇为
26、相似 。此外 , 因为凤凰和 Phoenix 的寓意美好 , 在中国和西方世界中都常用来做人名和地名 。中国女性的名字中常带有 “凤 ”字 。如 : “凤莲 ”、“金凤 ”。西方女性也有以 “phoenix”取名的 。除了人名外 , 还有地名中也经常使用 , 如中国湖南有湘西凤凰古城 , 美国也有凤凰城 ( Phoenix) , 亦称菲尼克斯 , 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州府及最大的城市 。综上所述 , 由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 中国文化中的凤凰和西方文化中的 Phoenix 在外在形象 、神话起源和文化内涵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 但是因为文化环境的差异 , 它们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 。了解中国的凤凰
27、和西方的 Phoenix 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和相异性 , 对于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工作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 1 庞进 凤图腾 M 中国和平出版社 , 2006 2 李含生 , 李春玲 中国龙凤文化比较研究 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3( 1) 3 傅治夷 解读 “四灵之主 ”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层面 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4) 4 陈琼 Phoenix 与凤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研究 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8( 8) 5 钟金贵 中国崇凤习俗初探 D 湘潭大学 , 2005 6 王雪梅 “四灵之主 ”文化内涵的中西差异 J 文史知识 , 2001( 2) 19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2011 年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