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367108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1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3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01x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The assessment criterion for green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征求意见稿)本稿不涉及“专利” ,请将你们发现的有关专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随意见一并返回201-发布 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 布SLSL XXX201XI 目 次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4.1 基本条件 34.2 评价内容 35 评价方法 45.1 环境评价 45.2 社会评价 85.3 管理评价 95.4 经济评价 106 总体评价 11附录 A (

2、资料性附录) 绿色小水电评价所需资料清单 13A.1 概述 13A.2 基本条件复核 13A.3 环境评价 13A.4 社会评价 14A.5 管理评价 14A.6 经济评价 14A.7 其它有助于评价的材料 14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绿色小水电评分表 15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绿色小水电站标识 19SL XXX201XII表 1 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指标赋分标准( 可计算时) 5表 2 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指标赋分标准( 难以计算时) 5表 3 常见的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措施以及减水河段的生态治理措施 5表 4 库沙比指标赋分标准 6表 5 水质指标赋分标准 7表 6 节能减排两项指标赋分标准

3、 8表 7 移民安置落实情况指标赋分标准 9表 8 财务稳定性标赋分标准 11表 9 区域经济贡献指标赋分标准 11表 A.1 绿色小水电评分表 15图 C.1 绿色小水电标识 19SL XXX201X1 前 言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方法;评价赋分细则。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主编单位:国际小水电中心本标准

4、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中兴 刘德有 李如芳 张学进 欧传奇 谭湘清 徐锦才 禹雪中冯顺新 叶敏敏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SL XXX201X2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小水电评价的基本条件、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单站装机容量 50MW 及以下以发电为主的,已投产运行三年及以上的小型水电站(不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和潮汐电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SL 525 水

5、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L 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绿色小水电 green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按照本标准评价,达到总体评价分级标准的单站总装机容量 50MW 及以下的小型水电站。3.2评价期 assessment period评价指标计算数据采集或考核的时间段。3.3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 definitive minimum discharge评价期内,水电站坝(闸)下实际日均下泄流量不小于坝(闸)下最小下泄流量的天数占评价期总天数的百分比。3.4水质变化程度 chan

6、ges of water quality退水断面水质类别相对于入库断面(无库时为取水断面)水质类别的变化程度。3.5景观协调性 landscape coordination水电站布局、外观、色调等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SL XXX201X3 3.6景观恢复度 landscape restoration对建设期原影响的自然景观恢复或植被补偿程度。3.7替代效应 substitution effect单位千瓦水电替代火电节约标煤的数量。3.8减排效率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水电站发电替代火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与单位立方米水电站正常蓄水位对应的水库库容的比值。4

7、总则4.1 基本条件4.1.1 申请绿色小水电评价的电站应满足下列要求:a) 已通过竣工验收;b) 评价期内减水河段、库区等工程影响区域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环境事件或水事纠纷,且未引发重大移民安置纠纷,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本标准的评价期是指不含评价当年的前三年,改造电站应扣除施工期。4.1.2 电站应提供评价所需资料,资料清单可参考附录 A。4.1.3 周调节及以上的电站应进行出、入库断面的水质检测,提供符合要求的水质检测报告,具体要求见 5.1.4。4.2 评价内容4.2.1 绿色小水电评价的内容包括环境、社会、管理和经济 4 个类别的评价内容,15 个评价要素,20 个评价指标。4

8、.2.2 环境评价应包括水文情势、河流形态、水质、水生生态、陆生生态、景观和节能减排等评价要素。各评价要素包括如下评价指标:a) 水文情势包括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b) 河流形态包括库沙比;c) 水质包括水质变化程度;d) 水生生态包括水生保护物种影响情况;e) 陆生生态包括陆生生物生境影响情况;f) 景观包括景观协调性和景观恢复度;g) 节能减排包括替代效应和减排效率。SL XXX201X44.2.3 社会评价应包括移民、利益共享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等评价要素。各评价要素包括如下评价指标:a) 移民包括移民安置落实情况;b) 利益共享包括公共设施改善项目数和民生保障项目数;c) 水资源综合利用包

9、括综合利用情况。4.2.4 管理评价应包括生产及运行管理、绿色水电建设管理和技术进步等评价要素。各评价要素包括如下评价指标:a) 生产及运行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b) 绿色水电建设管理包括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和监测设施投运情况;c) 技术进步包括自动化程度。4.2.5 经济评价应包括财务稳定性以及区域经济贡献等评价要素。各评价要素包括如下评价指标:a) 财务稳定性包括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b) 区域经济贡献包括社会贡献率。5 评价方法5.1 环境评价5.1.1 环境评价的各评价要素赋分权值为:水文情势 15 分、河流形态 5 分、水质 5 分、水生生态 6分、陆生生态 4 分、景观 10 分

10、和节能减排 10 分。5.1.2 水文情势应采用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15 分。指标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如下:a) 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应按公式(1) 、公式(2)计算:(1)njf1(2)( jQfbxjj ,0式中: 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 ;n 评价期内计算总天数,天;j 循环计数器;f 评价期内最小下泄流量满足与否的判断函数;Qx 坝(闸)下实际日均下泄流量,m 3/s;Qb 坝(闸)下最小下泄流量,m 3/s。1) 坝(闸)下最小下泄流量包括坝(闸)下游河段生活、生产用水和最小生态需水量,应根据 SL 525、SL 429 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SL XXX2

11、01X5 2) 上游来水流量小于电站坝(闸)下最小下泄流量但按照来水流量下泄流量的,或因防汛、抗旱调度等非电站蓄水发电原因造成无法执行最小下泄流量的,可认为对应时段内日均下泄流量满足要求;3) 无调节的坝式水电站或按规定设置了无节制泄流设施的水电站,可视为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达到 100%。4) 坝(闸)下实际日均下泄流量应以监测资料为依据,没有监测资料的,应收集评价期内的水电站发电量、水库水位和上下游水文测流资料,通过水量平衡原理计算确定。b) 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指标赋分标准见表 1。当坝(闸)下实际日均下泄流量难以确定时,方可根据水电站为保障最小下泄流量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减水河段的生态治理措施

12、、减水河段长度等因素,结合现场调查综合评定。赋分标准见表 2。1) 减水河段指自坝(闸)起至下游汇流后满足流量要求为止;2) 常见的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措施以及减水河段的生态治理措施见表 3;3) 当存在多个引水水源时,应对各引水水源坝(闸)下减水河段分别评价,并应取用最低分值作为赋分依据。表 1 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指标赋分标准( 可计算时)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 取值范围 100% 90%100% 80%90% 70% 80% 60% 70% 60%赋分 15 分 12 分 9 分 6 分 3 分 0 分表 2 最小下泄流量满足度指标赋分标准( 难以计算时)减水河段长度 L L1 公里 1L 3 公

13、里 3L 5 公里 5L 10 公里 L10 公里采取了措施 15 分 12 分 9 分 6 分 3 分未采取措施 8 分 6 分 4 分 2 分 0 分表 3 常见的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措施以及减水河段的生态治理措施措施类别 措施名称 措施描述采用生态过水坝 坝高较低的滚水坝或溢流堰。大坝装设泄放最小流量装置在大坝装设用于泄放最小流量的装置,如生态基流槽、生态放水阀(孔) ,或放空底孔、泄洪洞、冲沙闸等可保障长期泄流的设施。设置生态小机组 为泄放最小流量,长期运行的小机组。最小下泄流量保障措施优化调度 执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运行与调度方式,至少保障一台机长期运行或基荷运行。设置生态溢流堰/坝

14、根据减水河段长度,设置一级或多级。修建人工阶梯-深潭系统该系统由一段陡坡和一段缓坡加上深潭相间连接而成,在河流纵向呈现一系列阶梯状。河道纵向设置深槽 在河流横断面上进行局部深挖形成深槽,构建复式断面,深槽内将具有较大的水深,有利于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减水河段生态治理措施采取生物技术 即在河道的驳岸、河道水位变幅区、水中种植各类植物,利用植物有效吸收SL XXX201X6措施类别 措施名称 措施描述水中富余营养物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净化水质。同时,在水中放养适量水生动物,利用水-土-生物三者的有机联系和生态平衡功能,使水体达到自净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技术有植物净化、动物净化和微生物净化。河岸

15、生态护坡 即设置亲水性堤岸。常见的生态护坡类型有平铺草皮、客土植生植物护坡、人工种草护坡、生态袋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和网格生态护坡。5.1.3 河流形态应采用库沙比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5 分。指标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如下:a) 库沙比应按照公式(3)计算,并取评价期内的平均值作为赋分依据:(3)StWVK式中:Kt 库沙比;V 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m 3;WS 入库年输沙量体积,m 3。b) 库沙比指标赋分应综合考虑电站水库库容、排沙设施和措施情况等因素,赋分标准见表 4,其中排沙设施和措施包括:1) 排沙设施包括排沙底孔、 (自)排沙廊道等;2) 排沙措施指采取排沙减淤的水库泥沙调度运行

16、方式,包括有汛期控制库水位调度泥沙、部分汛期控制库水位调度泥沙、按分级流量控制库水位调度泥沙、异重流排沙、不定期敞泄排沙、定期敞泄排沙等。表 4 库沙比指标赋分标准10 万 m3V1000 万 m3 V1000 万 m3Kt30 Kt100因素V10万 m3 Kt30 设置了排沙设施或采取了排沙措施未设置排沙设施且未采取了排沙措施Kt 100 设置了排沙设施或采取了排沙措施未设置排沙设施且未采取了排沙措施赋分 5 分 5 分 5 分 0 分 5 分 5 分 0 分5.1.4 水质应采用水质变化程度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5 分。指标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如下:a) 水质变化程度应按公式(4)计算:

17、(4)iocG-式中:Gc 水质变化程度;Go 水电站退水断面(尾水出口下游河道代表断面)水质类别对应的数字,见表 5;Gi 入库断面(水库回水末端靠近回水区的河道代表断面,无库时为取水断面)水质类别对应的数字,见表 5。SL XXX201X7 1) 周调节及以上的电站,应根据评价期内指定断面的水质检测结果确定水质变化程度;无调节和日调节的电站,可按照不改变水质的情况(G c=0)进行评价;2) 水质检测时,水质评价应执行 GB 3838 和 SL 395 的规定,水质监测应执行 SL 219 的规定。表 5 水质指标赋分标准水质类别 I 类 II 类 III 类 IV 类 V 类 劣 V 类

18、Go、G i赋值 1 2 3 4 5 6b) 赋分标准:1) Gc 0,未引起水质类别降低的,得 5 分;2) Gc0,引起水质类别降低的,非电站自身原因引起的,得 3 分;由电站引起的,得 0 分。5.1.5 水生生态应采用水生保护物种影响程度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6 分。赋分标准如下:a) 受影响河段不涉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或开发区域河段特有水生生物的,得 6 分;b) 受影响河段涉及上述物种,能证明电站建设对其无影响的,得 6 分;按规定采取了补救措施并证明有效的,得 4 分;按规定采取了补救措施但不能证明措施有效的,得 2 分;未采取补救措施的,得 0 分。其中,针对鱼类的

19、补救措施包括:1) 不设坝或堰坝较低、正常年份每天的某些时段堰坝被浸没形成贯通的河道,没有阻碍本地鱼类物种迁徙;2) 功能良好的鱼道设施;3) 建立原生态鱼保护区或增殖放流。5.1.6 陆生生态应采用陆生生物生境影响情况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4 分。由专家组根据是否涉及重点保护物种以及影响区内岸边带植被受人类干扰程度等因素,结合现场调查综合评定。a) 受影响河段不涉及重点保护物种,或虽涉及重点保护物种但能证明电站建设对其无影响的,若岸边带 20 米范围内无人类干扰的,得 4 分;岸边带仅 20 米至 5 米范围内有较强人类干扰的,得 3 分;岸边带 5 米范围内有较强人类干扰的,得 2 分;

20、b) 受影响河段涉及重点保护物种,按规定采取了补救措施并证明有效的,若岸边带 20 米范围内无人类干扰的,得 3 分;岸边带仅 20 米至 5 米范围内有较强人类干扰的,得 2 分;岸边带 5米范围内有较强人类干扰的,得 1 分;c) 受影响河段涉及重点保护物种,按规定采取了补救措施但不能证明措施有效的,若岸边带 20米范围内无人类干扰的,得 2 分;岸边带仅 20 米至 5 米范围内有较强人类干扰的,得 1 分;岸边带 5 米范围内有较强人类干扰的,得 0 分;SL XXX201X8d) 受影响河段涉及重点保护物种,未采取补救措施的,若岸边带 20 米范围内无人类干扰的,得1 分;岸边带 2

21、0 米范围内有较强人类干扰的,得 0 分;e) 重点保护物种、岸边带以及人类干扰的内容包括:1) 重点保护物种包括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或开发区域河段特有陆生生物物种;2) 岸边带包括库滨带和下游影响河段的河岸带,水库和河流水位以上 20 米范围内;3) 人类干扰包括农田开垦、垃圾倾倒、房屋建造等对岸边带功能产生显著影响的人类活动。5.1.7 景观应采用景观协调性和景观恢复度指标进行评价,两项指标赋分权值均为 5 分,赋分标准如下:a) 景观协调性评价:1) 水电站库区获得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或湿地公园等称号的,得 5 分;2) 整体布局、外观、色调等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的,得 5 分;协调

22、性一般的,得 23 分;协调性较差的,得 0 分。b) 景观恢复度评价:根据水电站对原有重要景观的恢复、扰动土地整治、林草植被恢复及覆盖等情况综合评价。景观恢复情况较好的,得 5 分;景观恢复情况一般的,得 23 分;景观恢复情况较差的,得 0 分。5.1.8 节能减排应采用替代效应和减排效率指标进行评价,两项指标赋分权值均为 5 分,赋分标准见表 6。两项指标的计算要求如下:a) 替代效应应分年度按公式(5)计算,并取评价期内的平均值作为赋分依据:(5)CUWp10式中:p 替代效应,t/kW;W 评价期水电站的年发电量,万 kWh;U 评价期相应年单位千瓦时火电的煤耗,应取用中电联发布的全

23、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火电厂的发电煤耗,g/kWh;C 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kW。b) 减排效率应分年度按公式(6)计算,并取评价期内的平均值作为赋分依据:(6)VfWe式中:e 减排效率,kg/m 3;f 评价期内年度排放因子,应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全国区域电网基准线电量边际排放因子和容量边际排放因子的均值计算,tCO 2/MWh;V 正常蓄水位对应的水库库容,万 m3。SL XXX201X9 表 6 节能减排两项指标赋分标准指标 替代效应 p 减排效率 e指标值 p0.7 0.5p0.7 p0.5 e 4 1e4 e 1赋分 5 分 3 分 2 分 5 分 3 分 2 分5.2 社会评

24、价5.2.1 社会评价的各评价要素赋分权值为:移民 6 分、利益共享 8 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 3 分。5.2.2 移民应采用移民安置落实情况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6 分,赋分标准见表 7。表 7 移民安置落实情况指标赋分标准指标 移民安置落实情况有移民要求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根据规划验收情况赋分)未要求移民安置规划(根据移民住房、收入、生产资料、移民返迁等情况评价)有返迁(调查移民满意度 )因素无移民通过验收 未通过验收 改善 维持不变90% 70%90% 70%赋分 6 分 6 分 0 分 6 分 4 分 3 分 2 分 0 分a) 移民安置落实情况是指按照移民安置规划落实移民补偿、扶持等相

25、关政策的情况。应重点检查移民安置规划编制及验收情况。对于建设年份较早,当时未要求编制移民安置规划的,应根据移民住房、收入、生产资料、移民返迁等情况综合进行评价,当有移民返迁时,应针对返迁情况作移民满意度调查。b) 移民满意度应通过调查统计获取,调查样本数应满足如下要求:1) 当返迁移民总数不超过 100 人时,移民调查样本数一般不少于移民总数的 20%30%;2) 当返迁移民总数超过 100 人时,样本数一般不少于移民总数的 10%。5.2.3 利益共享应采用公共设施改善和民生保障指标进行评价,两项指标赋分权值均为 4 分,赋分标准如下:a) 公共设施改善指标赋分标准为:改善公共照明、公共道路

26、、灌溉设施、供水设施、应急供电、亲水娱乐等公共设施的,每项得 1 分,累计不超过 4 分;未提供的,得 0 分;b) 民生保障指标赋分标准为:1) 水电站有直供电片区并低价供电,或水电站为代燃料电站并低价供电,或当地居民享受水电站优惠电量、获得水电站补贴和投资收益等民生政策之一的,得 4 分;2) 为当地居民提供科、教、文、卫等 3 项及以上民生保障服务的,得 4 分;提供 12 项的,得 3 分;未提供的,得 0 分。5.2.4 水资源综合利用应采用综合利用情况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3 分,赋分标准如下:a) 无综合利用要求的,或按设计要求实现多功能综合利用的,得 3 分。b) 未按设计要

27、求实现多功能综合利用的,得 0 分。SL XXX201X105.3 管理评价5.3.1 管理评价的各评价要素赋分权值为:生产及运行管理 6 分、绿色水电建设管理 8 分和技术进步4 分。5.3.2 生产及运行管理应采用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6 分。赋分标准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为一级的,得 6 分;评级为二级的,得 4 分;评级为三级的,得 2 分;未达标的,得 0 分。5.3.3 绿色水电建设管理采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监测设施投运情况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4 分,赋分标准如下:a) 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下列条件每满足 1 项得 1 分,累计不超过 4 分;均不满足

28、的,得 0 分。1) 制定了绿色水电建设方案和制度;2) 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3) 有专门的绿色水电建设投入;4) 定期组织人员参加绿色水电建设相关业务培训。b) 监测设施投运情况:对坝(闸)下下泄流量及其保障设施、河道及水库水质、水生与陆生生物影响补救设施进行监测或监控的,每项监测或监控得 2 分,累计不超过 4 分;均不满足的,得 0 分。5.3.4 技术进步应采用自动化程度指标进行评价,赋分权值均为 4 分,赋分标准为:下列条件每满足1 项得 1 分,累计不超过 4 分;均不满足的,得 0 分。a) 调速器和励磁设备采用微机型;b) 电气设备选用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少维护或免维护的安全

29、、节能、环保型产品;c) 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并达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要求;d) 梯级水电站(厂)建立梯级调度集控中心并实现优化调度;e) 水电站实现数据共享和管理信息化;f) 其它被认定的重要技术创新。5.4 经济评价5.4.1 经济评价的各评价要素赋分权值为:财务稳定性 6 分、区域经济贡献 4 分。5.4.2 财务稳定性应采用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分别采用评价期内各年度销售净利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来表征,赋分均为 3 分,赋分标准见表 8。计算要求如下:a) 销售净利率应按公式(7)计算,并取评价期内的平均值作为赋分依据:(7)%10XJy式中:SL XXX201X11 y

30、销售净利率,%;J 净利润,万元;X 销售收入,万元。b) 资产负债率应按公式(8)计算,并取评价期内的平均值作为赋分依据:(8)%10zfT式中:z 资产负债率,%;Tf 负债总额,包括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资产总额指企业的全部资产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万元;Tz 资产总额,万元。表 8 财务稳定性指标赋分标准指标 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 y)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 z)指标值 y5% 3%y5% 0y 3% y0 z70% 70%z 80% z80%赋分 3 分 2 分 1 分 0 分 3 分 2 分 0 分5.4.3 区域经济贡献应采用评价期内各年度社

31、会贡献率的平均值进行评价,赋分权值 4 分,赋分标准见表 9。计算要求如下:a) 社会贡献率应按公式(9)计算,并取评价期内的平均值作为赋分依据:(9)%10zTGs式中:s 社会贡献率,%;Gz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营业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万元。表 9 区域经济贡献指标赋分标准指标 区域经济贡献(社会贡献率 s)指标值 s 8% 6%s 8% 4%s 6% s 4%赋分 4 分 3 分 2 分 0 分6 总体评价6.1 绿色小水电评价的赋分以总分为 100 分计。各项评价类别赋分值分别为:

32、环境评价 55 分、社会评价 17 分、管理评价 18 分、经济评价 10 分。赋分细则见附录 B。6.2 总体评价分应按公式(10)计算:总体评价分= 环境评价分+社会评价分+管理评价分+ 经济评价分 (10)SL XXX201X126.3 满足评价的基本条件,依据评审得分,绿色小水电等级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分级标准如下:一级:总体评价分大于等于 80 分,且水文情势评分不少于 15 分;二级:总体评价分大于等于 70 分,且水文情势评分不少于 9 分;三级:总体评价分大于等于 60 分,且水文情势评分不少于 3 分;6.4 总体评价分小于 60 分或水文情势评分少于 3 分的,为不达标

33、。SL XXX201X1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绿色小水电评价所需资料清单A.1 概述本附录给出了绿色小水电评价所需资料清单。这些资料除明确为原件外,均可提供复印件。A.2 基本条件复核a) 水电站建设和投产时间,所有制形式及业主信息等。改造项目还应提供改造完成的时间。b) 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及印发通知;改造电站还需提供完工验收文件;c) 相关管理部门出具的,电站评价期内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环境事件或重大水事纠纷,且未引发重大移民安置纠纷,未发生特别重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佐证材料。A.3 环境评价a) 电站工程特性表及评价期内的生产运行情况,包括:开发方式、调节性能、装机容量、多年平均发电量、坝址控制集雨面积、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或多年平均含沙量) 、评价期内的年发电量等; b) 电站所在河流流域和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工程平面总布置图、大坝上(下)游立视图或纵剖面图、区间汇流和侧向汇流补给的水文情势报告等有助于确定取水、用水关系、支流补给以及减水河段长度的资料;c) 评价期内坝(闸)下日均下泄流量实测资料,或可用于确定相关数据的计算资料(无调节水库坝式水电站或设置了无节制泄流设施的除外) ,这些计算资料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