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科住宅内的道路设计,标准和施工做法结合万科集团对开发项目内道路设计的经验及存在问题,通过系统化的研究,对万科住宅内的道路设计进行总结归纳,形成适应万科集团需要的标准化道路做法,指导各一线公司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减少道路部分的设计时间,避免设计错误。本次标准化对象为住区红线内的机动车道路,对道路红线超过 30 米的居住区道路以及宅间路不做标准化要求,地下停车库不在本标准适用范围之内。一、设计原则适应万科住区规划设计领域的发展需要,设计上强调“人行安全,车行方便”的理念,产品选用上应采用绿色环保的配套部品。二、道路标准化1、道路断面分类及选用指引特别说明:应保证小区级主要组团道路人行系统的完整性;小
2、区级道路最少应保证最少一侧有人行道;绿化隔离带宽度宜大于 900mm,小于 900mm 时应种植灌木,以保护行人安全。双侧人行与双侧绿化隔离带道路(RD-1 )选用说明:预计人流量较大的小区及组团级道路上;可选用立道牙,弧形道牙或平道牙。双侧人行与单侧绿化隔离带道路(RD-2 )选用说明:适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小区级及组团级道路;用于道路红线宽度受限;用于一侧希望增大成片绿化景观面积;用于一侧希望增大住户私家庭院面积;无隔离带侧应选用立道牙。双侧人行与无绿化隔离带道路(RD-3 )选用说明:用于人车分流系统完善,预计人流量较少的小区级及组团道路;为保护行人应选用立式道牙。单侧人行与单侧绿化隔离带道
3、路(RD-4 )选用说明:用于预计人流量较少或人流方向在单侧的小区级组团级道路;可选用立道牙、弧形道牙或平道牙。 单侧人行与无绿化隔离带道路(RD-5 )选用说明:用于道路红线紧张,人流量较少的小区级及组团级道路;用于小区级道路应选用立道牙;用于组团级道路可选用弧形道牙或平道牙。双侧无人行道路(RD-6)选用说明:用于人车健康系统完善,预计较少人行的组团级尽端路寻访通过变换材质或者用增加色彩的方式明确出货行的范围。道路宽度选用说明:78 米:通常与小区主要出入口相连,是联系小区与城市或者居住区级道路的通路,应保证交通的畅顺,应设有独立的人行路,路边不应设置停车设施。6 米:主要的小区级道路或有
4、垂直停车需求的组团级道路。5.5 米:道路用地紧张的小区级道路和有垂直停车需求的组团级道路,优先考虑采用弧道牙或平道牙增加车辆的心理宽度。44.5 米:用于双向通行的组团级道路可满足路边平行停车或斜向停车。2、道路交叉口模式指引图特别说明:小区级以及人流量较大的组团级道路交叉口,宜选用与减速坡结合的平过式人行过街道组团级人流较小的道路交叉口,可采用弹街石减速带。转角建议设置岛状绿地空间,利于设置相关的道路装置,转角范围应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 0.7 米,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双侧人行小区级路与双侧人行组团级路十字相交(JC-01)设计说明:有绿化隔离带的小区级道路及组团道路交
5、叉口,宜选用与减速坡结合的平过式人行过街道转角建议设置岛状绿地空间,转角范围应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 0.7 米,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 双侧人行小区级路与双侧人行组团级路丁字相交(JC-02)设计说明:有绿化隔离带的小区级道路及组团级道路交叉口,宜选用与减速坡结合的平过式人行过街道。转角建议设置岛状绿地空间,转角范围应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 0.7 米,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双侧人行组团级路与双侧人行组团级路十字相交(JC-03)设计说明:没有绿化隔离带的组团级道路交叉口,可采用弹街石减速带。转角建议设置岛状绿地空间,转角范围应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
6、于 0.7 米,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 单侧人行小区级路与单侧人行组团级路十字相交(JC-04)单侧人行小区级路与无人行组团级路十字相交(JC-05)无人行组团级路与单侧人行组团级路丁字相交 A(JC-06)无人行组团级路与单侧人行组团级路丁字相交 B(JC-07)单侧人行小区级路与单侧人行小区级路丁字相交 A( JC-08)单侧人行小区级路与单侧人行小区级路丁字相交 B( JC-09)单侧人行小区级路与无人行组团级路十字相交 A(JC-10)单侧人行小区级路与无人行组团级路十字相交 B(JC-11)设计理念:“人行安全,车行方便”,在小区级道路和主要的组团级道路上,应保证人行系统的完整性
7、,在次要的组团级及组团尽端路,宜通过路面材质变化或色彩变化区分人行和车行的空间范围。转弯半径:一般道路转弯半径为 6 米多层区消防通道转弯半径为 9 米高层区消防通道转弯半径为 12 米 3、道路交叉口装置配置指引图参考照片:垃圾桶:1.设置原则:在小区主要的人行路边,机动车停车场边,应设置供行人及驾车人员使用的小型垃圾桶,满足临时垃圾的丢弃要求。2.摆放方位:在小区组团级以上道路的交叉口位置,应设置垃圾桶。停车超过 5 辆路边停车带旁,应设置垃圾桶。3.数量要求:有独立人行道的小区级路边,垃圾桶设置间距不应大于 100 米,有独立人行道的组团级路边,垃圾桶设置间距不应大于 150 米。道路指
8、示牌:1.设置原则:在小区入口处,应设置交通限速标志、禁鸣标志。小区内最高限速为 20 公里每小时,地下车库最高限速为 15 公里每小时,学校幼儿园门前路段,最高限速为 15 公里每小时。在机动车道的转弯处,应设置道路交通指示牌。在学校幼儿园出入口位置,应设置警示标志。警示类的指示牌,版面应用反光漆制作。2.设置高度:应在 2-3 米之间,并不应被路灯及绿化遮挡。3.摆放方位:限速及禁鸣标志,应设置在小区机动车出入口道路入口侧。道路指示牌应设置在道路转弯处,与转弯半径起点距离 5 米范围内。指示牌应安装在路边的绿化带内,在机动车道路边为没有绿化隔离带的人行通道时,指示牌应安装在人行道内侧的绿化
9、带内。道路照明基本技术指标:1.居住区内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亮度及照度应满足下表的要求:2.居住区内的人行道路交通亮度及照度应满足下表的要求:3.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与机动车道没有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的照明应执行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与机动车交通道路分隔的非机动车道路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度值的 1/2。4.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人行道路照明,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混用时,人行道路的平均照度值与非机动车道路相同。当人行道路与非机动车道路分设时,人行道路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非机动车道路的照度值的 1/2,但不得小于 5lx。5.小区出入口路面平均照度 Eav(lx)维
10、持值不应小于 20lx,小区内组团级以上道路的交叉口位置路面平均照度 Eav(lx)维持值不应小于 15lx。道路路灯设计说明:1.小区路灯应选用截光或半截光灯具,一方面防止眩光,一方面增加光效。2.小区道路要求照明有较好的视觉引导作用,一般采用单侧排列,在道路较宽的小区主干道,可采用双侧对称排列。3.应避免室外照明对居民室内环境起不良的影响。4.为便于检修及减少行道树对路灯的遮挡,小区内路灯设置高度建议 3-3.5 米。道路路灯设计流程:1.道路道明设计是依据环境情况和规范的要求,求出灯具的布置和光源的设置。2.进行照明计算时,必须预先知道所选用灯具的光度数据、灯具的实际安装条件(安装高度、
11、间距、悬挑长度、仰角及布置方式)和道路的几何条件(道路的横断面及各部分的宽度、路面材料及其反光性能等)以及所采用的光源类型和功率等。3.在上述数据收集完毕后,应委托专业设计公司进行照明计算,验证路灯设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应重新调整间距或重新进行路灯选型。4、机动车道构造详图道路场所材料设计选用一览表:特别说明:面层为标准化做法,基层及垫层应根据地区及项目本身地质情况进行设计调整;应避免使用大尺寸石材铺面。沥青路断面(CDM-01)水泥混凝土路断面(CDM-02)路面荷载按:行车荷载5T,选用 120mm 厚面层;行车荷载8T,选用 180mm 厚面层;行车荷载13T,选用 220mm 厚面层;水泥砖路断面(CDM-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