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 抑郁状态的效果 姜春娥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 摘 要: 目的 分析并研究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对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 法 选择我院在 2014 年10月至 2016年2月收治的 9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研究 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有 49例患 者。 对所有患者均采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常规 护理, 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护理管理模式, 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态进行比较。 结果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状态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改善, 但观 察组患者改善相对更为明显, 两组比较差异明
2、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 论 对于抑郁症患者采用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抑郁症患者的 抑郁状态, 促进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改进, 还能够疏导患者的心理, 改善 患者的睡眠质量, 控制患者的情绪, 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 整体护理管理模式; 抑郁症患者; 抑郁状态; 抑郁症是临床上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种病情大多主要是因为复杂的社 会关系等原因导致的。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 患者出现持久的心境低落情况。患 者一般都存在着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等多种不良情绪, 这会导致患者 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自杀倾向, 因此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和身心健康1。最近这些 年
3、临床上抑郁症患者逐渐增多, 其年龄开始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 并且主要偏 向于女性, 分析可以得出, 这主要是因为年轻的和女性的患者其心理承受能力 相对更差, 所以为其患病起到了催化的作用2。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 需要给患者配合积极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 本研究主要分析整体护理管理 模式应用于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改善的效果, 选择我院在2014年 10月至 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 结果取得满意成效, 现将主要 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 从我院所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抽取98例患者作为 本研究的研究
4、对象, 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你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有49例。对照组患者当中, 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29例, 患者的年龄为 1764岁, 平均年龄为 (37.612.5) 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 女性 患者28 例, 患者的年龄为 1765岁, 平均年龄为 (38.513.5) 岁。本研究所 有患者均为抑郁症患者, 患者的诊断符合我国精神障碍, 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 版当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排除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且 患者不存在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的情况也不存在有激素治疗史。 分组以后, 采用 统计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并进行比
5、较, P0.05, 无明显 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抗抑郁症治疗, 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 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指导。 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 其 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 认知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积极与 患者接触,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情绪, 利用语言技巧与患者进行交谈, 不 断安慰患者, 耐心听患者的主诉, 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了解透彻, 有针对性的对 患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3; (2) 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实际情况为 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 同时介绍相关药物的作用和不良情况
6、, 叮嘱患者注 意一些情况, 指导患者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情绪, 帮助患者提升处理应激的能力, 减少患者的悲观情绪; (3) 综合指导: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可适当的对患 者表现出关怀, 但不可表现出同情和怜悯的情绪, 便于患者产生不良情绪4。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 需要以恰当的延伸和言语来凝视患者, 与患者对话, 能够体现出其对于患者的尊重, 要尊重患者的隐私; (4) 树立自信心:帮助患者 树立起自信心, 避免患者的负性思维对患者产生影响, 对于抑郁症的患者特别 是本研究中的女性患者, 其对于自己的评价一般过低, 低估自身能力, 高估了 他们所面对的风险和困难, 因此需要以言语的交流为患
7、者打气, 提升其面对困 难的自信心5; (5) 随眠质量干预:主动对患者的日常表现进行观察并留意, 试探性的问及患者的心事, 为患者定时进行调理, 与患者时刻保持沟通, 告知 患者睡眠的重要性, 同时帮助患者改善睡眠情况, 交给患者一些能够快速入睡 的方法, 减轻患者的压力。 1.3 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制量表 (SAS) 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 采用抑郁资质量 表 (SDS) 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 表示患者的情绪状况越差; 采用Karnofsky 评分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 质量越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L) 对患者
8、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患者的数据均采用IBM SPSS23.0 进行统计学分析, 进行 t或卡方检 验, P0.05 表示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状态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改善, 但观察组 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较为严重且发病比较多的临床心理疾病,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 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患者常常会表现出失眠等多种不良情绪, 因此需要临 床上予以必要的干预和指导。 本研究主要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睡
9、眠质 量的干预效果, 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治疗优于对照组, 充分证明了整体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 整体护理应予以郁抑 症患者方面属于一种对症护理, 因为患者本身因为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导致 其情绪出现问题, 而整体干预可以当做一种心理理疗对患者进行服务。 本研究心 理干预从多个角度出发, 有针对性和有目的的为患者提供指导, 更好的促进了 患者的睡眠质量, 缓解了患者的精神压力。 从另一方面来说, 整体性护理也是一 种以患者为核心的挥杆模式, 在护理当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背景爱好以及对患者 的认知来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 它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
10、 康教育, 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 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护理 人员的关心, 进而可有效增加患者挑战疾病的信心, 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对于抑郁症患者采用整体 性护理管理模式, 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 促进患者的抑 郁和焦虑的改进, 疏导患者的心理, 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控制患者的情绪, 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佰云.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J.中国卫 生产业, 2015, 12 (5) :214-216. 2王瑞娟, 陈新宇.综合护理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 2014, 8 (19) :567-568. 3顾康莹.临床路径管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18) :354-355. 4崔永新.综合护理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1 (2) :56-57. 5张银霞.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3, 34 (24) :216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