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生理》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6818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生理》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生理》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生理》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生理》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生理》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定位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必修课,地位十分重要。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等个部位的正常心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包括理论讲授,实验示教,自主实验操作和生产实习) ,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阐明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各器官形态结构特点并掌握其功能活动原理,从而为后续的口腔医学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理念(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

2、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2) 、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与学院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创办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工学结合等办学理念。(3)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4) 、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突出模拟仿真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模拟职业(助理)医生考试评价的改革,创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助理)医生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训练与评价模式。课程设计思路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内科学课程标准是以(教高200616 号

3、)精神为指导,参考了同类院校内科学课程设置,根据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经多方讨论总结形成的。(一)总体思路 1、课程标准符合(教高200616 号)精神,符合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技能教育” , “工学结合本”职业教育理念。2、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口腔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因此,课程标准不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教学,而把实验教学、技能考核、技能比赛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体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3、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规范性。4、口腔颌面外科学系统学习

4、 72 学时,其中理论课 36 学时,实践课 36 学时。二、课程总标准(见表 1)课程代码 05212110 编制人 方兆奇 审定人 刘建东 开设学期 2计划学时 72 编制时间 2010.8 审定时间 2010.8适用对象口腔医学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归纳牙体解剖应用名称及解剖标志,乳恒牙的解剖特点及乳恒牙的区别,并能理解牙冠、牙根与髓腔的生理意义。2能说出各种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的主要结构,包括颌面部诸骨的主要结构,肌肉和颞下颌关节特点和功能,血管神经的走行,局部解剖特点。3能解释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列与骨关系以及其特点,颌位的定义和几种颌位的特征,咀嚼运动过程及其影响。(二

5、)技能目标1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具有代表意义牙齿的雕刻,掌握牙齿的基本解剖特点。2学会应用解剖生理知识,理解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拥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具有良好的医学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3具备参加助理执业医师等资格考试的基本口腔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共分七大学习任务 1、绪论 2、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3、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 4、牙及牙槽外科 5、种植外科 6、口腔颌面部损伤 7、口腔颌面部感染 8、口腔颌面部肿瘤 9、唾液腺疾病 10、颞下颌关节疾病 11、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 12、唇

6、裂与腭裂13、牙颌面畸形 14、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技术及诊断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1. 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基于临床岗位工作任务,充分运用项目教学、病例导入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临床实地教学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新的医学知识和工作技能。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精选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和教、学、做一体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工艺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模拟职业(助理)医生考试评价的改革,创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助理)医生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训练与评价模式。课程考核方法1. 理论考试采

7、用闭卷笔试。理论课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占 70%。平时成绩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实验作业和实践技能考核等方法进行评议。2. 实行教考分离,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口腔颌面外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实践考试采用多形式的考核方法:包括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考核、仿真头模综合考核等;减少记忆型试题,增加理解型、技能型、综合型试题。4. 增加临床实习前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毕业实习期中考核及现场操作考核。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

8、材采用口腔解剖生理学第 2 版 卫生部规划教材 马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5 月参考书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 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年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 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年(学习任务一) 牙体解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归纳牙的演化、外形及剖面观察牙的组成,临床牙位记录、乳恒牙萌出时间,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各恒牙的形态特点和生理意义。技能目标:能雕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恒牙形态,从而掌握牙齿形态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1、拥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能运用所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从而掌握牙齿

9、形态以及各部分的生理意义。学习内容1、牙的演化: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演化过程及其演化规律。2、牙的组成、分类和功能:外形和剖面观察牙的组成;形态功能及存在时间的分类;牙的功能。3、牙的萌出:发育过程;萌出特点规律,牙胚钙化阶段。4、牙位记录:牙列分区;临床牙位记录法。5、牙体解剖应用名词与解剖标志:牙体解剖应用名词;牙冠命名;牙冠表面标志;牙髓腔各部名称。6、恒牙的解剖形态: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的牙体正常解剖形态及上下颌同名牙的区别。7、乳牙的解剖形态:乳前牙、乳磨牙的牙体正常解剖形态及其与恒牙的比较。理论 16 方式 考试学时实践 30考核评价权重 65%教学方法应用图文并茂、适量的动

10、画或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适当穿插运用板书、提问及设问等形式,进行理论讲授,并对重点及难点内容给予特别提示及强调。实践课采用典型牙齿雕刻示教,结合多种辅助教具证实,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认识。教学条件 多媒体、CAI 课件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讲解、课后提问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当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知识 相关概念及生理意义。技能 能雕刻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恒牙形态。主要考核点态度 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踏实勤奋,谦虚好学。参考资料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 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年口腔医学实验教程 王嘉德 梁傥主

11、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年(学习任务二) 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归纳上、下颌骨的解剖结构及其骨面解剖标志;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表情肌和咀嚼肌名称、起止和功能;颈外动脉的分支、行程和临床意义;翼丛的交通;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分支、分布、走行特点和临床意义。口腔结构的层次及临床意义;腮腺嚼肌区、舌下区、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技能目标:掌握颌面诸骨外形以及神经走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1、拥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能运用所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从而掌握颌面部局部解剖及生理意义。学习内容1、骨与关节:上下颌

12、骨的组成、正常解剖结构、骨面解剖标志及其生理意义;颞下颌关节的组成、正常解剖结构形态、关节盘的组成和临床意义,关节韧带的组成及生理意义。2、肌:表情肌、咀嚼肌的组成、起止点及功能;颈部肌肉的组成。3、血管:颈外动脉的组成、分布及走行方向和临床意义;口腔颌面浅深静脉的组成及收集范围;翼丛的交通。4、淋巴结和淋巴管:环行组和纵行组淋巴结群的组成、部位、收集范围和淋巴流向。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分支、分布、走行特点和临床意义。5、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的分支、分布、走行特点和临床意义;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的分布、走行特点。6、口腔颌面与颈部局解:颌面部表面解剖标志、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层次和内容;口腔前庭的表面标

13、志;唇颊舌腭的标志层次和临床意义;口腔颌面间隙及其交通;颈部境界分区及其内容。理论 14 方式 考试学时实践 4考核评价权重 25%教学方法应用图文并茂、适量的动画或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适当穿插运用板书、提问及设问等形式,进行理论讲授,并对重点及难点内容给予特别提示及强调。实践课采用典型真人模型示教,结合多种辅助教具证实,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认识。教学条件 多媒体、CAI 课件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当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讲解、课后提问知识 相关概念、解剖特点及生理意义。技能 掌握颌面诸骨外形以及神经走行

14、主要考核点态度踏实勤奋,谦虚好学。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参考资料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 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年口腔颌面外科学 第 6 版 邱蔚六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年(学习任务三) 口腔生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归纳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牙列的颌面形态和牙列与面部标志;牙尖交错颌、前伸颌与侧方颌的概念;下颌的三个基本颌位及其关系;咀嚼肌力、牙合力与咀嚼效率。技能目标:1、能进行牙齿排列,牙尖交错颌形态学分类。2、能进行常见颌位的复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1、拥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

15、风。2、能运用所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分析与有关的因素,正确理解生理意义等。学习内容1、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冠牙根和髓腔的生理意义。2、 牙列:牙列的外形和生理意义;牙排列的倾斜情况;牙列与面部标志;牙列的牙合面形态;牙列与颌骨的关系。 3、 牙合:牙尖交错牙合、前伸牙合、侧方牙合的临床意义。4、颌位:牙尖交错位、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的定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5、下颌运动:下颌运动的形式、范围及其制约因素。理论 8 方式 考试学时实践 0考核评价权重 10%教学方法应用图文并茂、适量的动画或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适当穿插运用板书、提问及设问等形式,进行理论讲授,并对重

16、点及难点内容给予特别提示及强调。实践课采用典型模型示教,结合多种临床应用证实,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认识。教学条件 多媒体、CAI 课件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讲解、课后提问知识能归纳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牙列的颌面形态和牙列与面部标志;牙尖交错颌、前伸颌与侧方颌的概念;下颌的三个基本颌位及其关系;咀嚼肌力、牙合力与咀嚼效率。主要考核点技能 能进行常见颌位的复位。态度踏实勤奋,谦虚好学。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参考资料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 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年口腔颌面外科学 第 6 版 邱蔚六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7、 年三、教材使用和教学建议教材使用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第 2 版) ,本教材特点继续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一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根据读者对象注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原则,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充分体现了“基本知识必需、够用,强调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在内容取舍上,根据目前专科教育的需要对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一能力体系为基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后续专业课程及岗位需要,按照更贴近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与就业接轨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本教材将重点放在牙体解剖特点以及雕刻

18、牙体的基本技能方面,通过教学,是学生能够运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作出铺垫。教学建议1、积极开展“互动式”的理论课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当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接,进行讨论。2、实验教学期间提高带教老师教学带教质量,组织疑难问题讨论、小讲座,内容以实践为目的,培养学生针对口腔专业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能力。3、在临床实习中为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做准备。4、加强临床技能基本功培养: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标准、规范的体格检查手法,临床教师指导学生牙体雕刻,辅导学生正确检查方法;掌握常用技术操作。5、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有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教授

19、、主任医师在毕业实习后期进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课,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进行重要知识点和难点的讲解和指导。四、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 120 题。在每个章节讲完之后,都安排部分思考题目,进行课程讨论。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倡导教学方法 多样化、现代化。本课程统一要求教师在讲授口腔解剖生理时,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由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式双向模式,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1、案例引导法:如讲授某疾病开头,采用现给出一个临床病例,引起学生兴趣,顺着病例逐步引导学生学

20、习知识要点,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2、讨论式:由授课教师在讲授开始/当中归纳并提出若干问题,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分析,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老师互动,在老师启发引导下,最后进行总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PBL 教学方法:以由 810 名学生和 1 名指导教师组成的讨论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真实病例提出问题,学生以“问题”为学习基础,教师围绕“问题”进行引导,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图书馆、互联网、电脑学习软件、文献检索系统、磁带、录相、模型等多种形式收集利用信息,进行自学,同时积极开展讨论,培养小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4、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新知识、新进展,适应未来临床工作或继续深造的需要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发展很快,近年定期专为实习生举办口腔解剖生理学新进展讲座,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新知识、新进展,适应未来临床工作或继续深造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