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途径的研究本溪市艺术实验幼儿园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途径的研究课题组报告执笔者:黄春丽内容摘要: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关键期,它建立在良好习惯养成基础之上。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小班幼儿处于模仿与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是良好习惯养成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探索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形成秩序感,逐步建立自信心和自我服务意识,为中大班幼儿园生活打基础,推动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案例观察研究法、讲授法、经验总结法开展课研究工
2、作,探索出在一日生活、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及家园共育四种有效途径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关键词: 小班幼儿 行为习惯 培养途径一、正文问题提出:由于目前国内外在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主要针对3-6 岁年龄阶段,对于小班幼儿这一成长时期还没有独立、系统的研究与探索。随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幼儿园在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与发展目标。 指南提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而优秀品质的形成需要建立在良好习惯与性格养成的基础之上。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环境中走出来,开始全新的社会化集体生活,每一个家庭个性
3、化的教养模式以及祖辈过多的参与幼儿教养生活的结果使小班孩子们自理能力较差,缺乏自我服务意识,个别被父母过度束缚的孩子甚至还出现一些胆怯,自卑,内向、多动等心理问题,相当一部分幼儿开始进入集体生活之后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和依赖情感,需要在教师的积极关注、安抚、引导与陪伴下完成从陌生到熟悉,最后到喜爱幼儿园环境的适应过程,因此有必要开展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途径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本课题拟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小班幼儿模仿与秩序感敏感期这一特点进一步探索有效开展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为幼儿园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
4、措施。希望通过研究与探索总结出翔实有效、系统可行的习惯养成途径与方法,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推动幼儿园保教工作顺利开展,也为今后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目的和意义:1、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幼儿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小班幼儿处于秩序感与模仿的敏感期,可塑性强,是习惯养成最佳时期。蒙台梭利提出幼儿具有吸收性心智学习特点,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善于模仿成人的行动。加强对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既能够让幼儿在小班的学习生活中顺利渡过心理适应调试期,同时又能学会生活
5、中的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秩序感,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自信心和自我服务意识,为中大班的幼儿园生活打下基础。2、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健全人格至关重要。好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指出: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这一切都来自童年。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或社会中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学习与活动,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帮助幼儿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和老师同伴建立积极愉快的情感,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6、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并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3、提升家庭教育功能,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在幼儿园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帮助家长认识良好习惯养成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了解习惯养成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树立科学的养育观和教育理念,让家长学会主动放手,为幼儿营造温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及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形成讲卫生,做事独立、有秩序、有条理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孩子在好习惯中快乐生活,提升家庭教育功能,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4、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需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以让孩子的生活进入秩序化的状态,建立起
7、内在的安全感,实现规则的构建,进而上升到精神的文明。现在的幼儿是 21 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将来的思想品德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实施习惯养成教育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概念界定:习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二、研究目标:科研目标:1、探索小班幼儿习惯养成的途径与方法,全面贯彻3-6 岁儿童
8、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形成以研促教,以教兴研的专业化学习与成长模式。2、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出适用于小班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3、拓展教育思维,形成将良好习惯培养与游戏、教学、生活相融合的教育策略。育人目标:1、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转变教师重教育、轻习惯的教育思想,树立“一切皆教育,生活即学习”的教育理念。2、关注幼儿全面成长,多种途径开展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运动习惯、阅读习惯等养成教育,实现从幼儿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到促进儿童内部素质的发展,培养兴趣,获得经验,增强自信、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3、探索家庭教育指导
9、有效模式,建立良好的家园沟通合作桥梁,搭建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家园共育的平台。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持久性、统一化,家园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工作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找到有效开展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形成园本化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在全园中、大班幼儿中全方位普及和推广,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真正成为我园教学工作中的常规内容,促进幼儿园每一个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三、课题研究思路与框架课题自立项研究以来,幼儿园课题组在总负责人的指导和引领下,扎扎实实的开展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从幼儿良好习惯培养内容的确定及培养途径方案的制定入手,分三个步骤开展课题研究:1、查阅文献
10、,制定研究方案。大量阅读儿童教育专业书籍,在过程中坚持学习,寻找课题研究理论支撑与专业指导,并制定出具体的研究方案。2、依据方案针对具体研究内容实施课题研究工作,认真记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3、结束阶段做好经验总结与梳理,开展经验分享工作。四、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和措施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这次研究工作提高了参与课题研究教师队伍的教科研素质,吸纳了全新的儿童教育观,实现教师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并辐射到幼儿园其他教师与家长群体,在中、大班进行了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推广,促进了全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们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的从生活、游戏、教育
11、活动等各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与要求,逐渐帮助孩子们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小班下学期孩子们基本建立了良好的常规习惯,如生活卫生习惯、进餐习惯、礼仪习惯、阅读习惯、运动习惯、倾听习惯等,在游戏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各种能力得到提高,身心得到了锻炼与健康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指导家长开展家庭中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把孩子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通过家园共育保证了对幼儿教育的一致性,使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形成的好习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工作中,由于幼儿所在家庭成员结构与文化素养的层次各不相同,在向家
12、长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家长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与要求下,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改变生活中对幼儿过度保护与替代的教养模式,在家庭中为孩子提供更多自主独立做事情的机会,如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鞋子,自己独立进餐,洗手、洗脚,帮助父母摆放鞋子,自己学习收拾玩具、图书等。幼儿在父母以及教师的共同帮助和指导下,生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还有一少部分的家长,隔辈老人的溺爱使孩子在家庭里没有获得生活技能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或者父母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技巧、态度粗暴使幼儿产生畏缩心理拒绝学习,从而导致入园适应缓慢,各方面的习惯、能力照比其他幼儿较差。科学研究发现三岁左右是孩子动手能
13、力发展与意志情感培养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孩子各方面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就会出现滞后的现象,单纯依靠幼儿园教师的努力是无法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与习惯的顺利发展。由于这一原因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研究工作无法全部完成,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引领。此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活动还可以扩展其他培养途径,如在户外运动,语言阅读、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中渗透和开展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探索的内容。研究内容:幼儿习惯的形成是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关注幼儿全面成长,多种途径开展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运动习惯、阅读习惯等养成教育,实
14、现从幼儿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到促进儿童内部素质的发展,培养兴趣,获得经验,增强自信、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小班幼儿处于秩序建立的敏感期,对生活中规律稳定的生活规则易于接受和巩固,根据小班幼儿乐于模仿,依靠感知觉来发展和学习,以及吸收性心智等特点我们确定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途径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在艺术活动中开展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3、游戏活动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4、家园共育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过程和措施: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 20
15、14 年 4 月2015 年 3 月,分准备、实验、总结三个阶段,现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管理,强化研究意识。申报小课题以后,积极组建实验队伍,吸纳了富有经验的小班教师和美术老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并根据个人所长和能力进行了具体分工,落实各自职责。课题第一负责人负责研究计划的制定、过程的管理、研究后的考核;每位实验教师负责落实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内容、提供研究信息、总结研究经验等各项工作。( 一) 、准备阶段(2014 年 4 月2014 年 5 月)前期工作调查分析,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确立课题研究内容,制定课题具体研究方案。1、调查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16、背景和现状,分析养成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因。2、确立小班幼儿习惯培养目标,本课题将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分为两个方面,即: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其体验的核心理念是自理自立,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清洁、进餐、睡眠、排泄、锻炼的好习惯,做到能够自我服务。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培养,其体现的核心理念学会做人,体现的重要人格特征是尊重他人,懂礼貌,诚实勇敢,乐观,遵守规则,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等。3、探索出适合本园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和策略。确定通过一日生活、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家园共育四个方面开展实践研究与探索;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责
17、任分工,根据各自所长和所在班级幼儿年龄特点确定具体研究方法。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 年 6 月2015 年 2 月)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期,在家庭中个性化的的教养方式让孩子们行为习惯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入厕、饮水、进餐、走路、上下楼梯、午睡、物品归位与整理等各个方面自理能力都较差,需要老师细致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尝试将良好习惯培养的内容融入到孩子们生活与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这一阶段,重点探索如何运用游戏活动、艺术活动、一日生活活动以及家园共育对小班幼儿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一、 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进行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赋予生活活动各个环节以具体的内容和明确的要求,教师要逐步引导
18、使幼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样做,并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教师在每一个生活环节精心地照顾幼儿,同时结合幼儿在生活活动各环节的实际表现,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多实践多体验,以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理自律的能力。1. 晨间活动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早晚幼儿入、离园时,老师首先主动和幼儿打招呼,让家长也和老师打招呼,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示范下,讲文明、懂礼貌,逐渐学会主动和老师问好,使幼儿在讲礼貌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使之成为习惯。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的肯定鼓励,对内向不愿表达的的幼儿及时地加以启发、诱导。通过正面鼓励,积极引导,让孩子们在环境的影响下,慢慢内化形成了一种懂
19、礼貌的好习惯。2. 通过故事、儿歌等活动,将习惯培养渗透在入厕、进餐、洗手等生活活动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儿歌等,因此在平时各类活动中通过讲述绘本故事、唱儿歌,手指游戏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把一些生活习惯要求与规则融入到故事里面,让幼儿学习到正确的规则与做事情的方法,对于教师提出的一些要求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师在生活中经常地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整理物品,怎样爱惜玩具,怎样独立思考等等,教师认真地分解步骤教给幼儿。生活中许多枯燥的说教巧妙地编排成故事、儿歌、情境表演、童话剧等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生活中通过
20、榜样欣赏法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活动前,我们教师组织几名洗手方法掌握的好的幼儿进行示范。 (边读童谣,边洗手)让其他幼儿欣赏后,使其产生“要学习”的心理氛围,然后要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洗手方法,每天洗手时坚持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后,教师再组织别的幼儿来欣赏,使幼儿对自己产生自豪感。这种良好的榜样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3、利用图示法建立无声的规则。孩子年龄小,人数多,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会有照顾不到的情况,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一些游戏规则,我们绘制出一些简单的规则图示,展示在班级对应的墙饰及区域中,如用四个小脚印排成一排,孩子们就知道了这是应该排队做的事情;阅读区
21、域里面贴上安静的图片,孩子们看书时就会静悄悄的;在盥洗室里出示了洗手的顺序图孩子们对洗手的过程和顺序一目了然,自然模仿。利用这些孩子们能够读懂的无声语言不仅让孩子们增强了遵守规则的意识,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减少了教师的说教,让教师们把更多的经历关注在需要的地方。二、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动手做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各种涂鸦活动和简单的手工活动孩子们总是爱不释手,兴趣浓厚,利用孩子们这一发展特点,我们在小班开展了每周两次的涂鸦活动和一次手工制作活动,在带领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的同时将习惯养成教育充分融入其中。1、为孩子创设整洁优美的艺术欣赏环境,让孩子们感受整齐有序的环
22、境带来的温馨和舒适感。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心理情感,还能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画室里的展示孩子们的作品,画桌、凳子、窗户、地板颜色的搭配鲜艳而柔和,画具和材料的摆放整齐划一,井井有条。在这种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中,在老师的常规教育指导下,不但约束了孩子们的某些不良行为,还对孩子们起到了一种心灵净化的作用。2、安静有序的课前准备工作让孩子养成专注安静不打扰他人的好习惯。如设置游戏情境:组织幼儿安静迅速地坐到座位上,或如学习一些小的手指游戏和拍手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用游戏的口吻向幼儿说:“我们象小花猫一样轻轻走到自己座位上,看谁走得又快又轻。 ”运用音乐信号可以使幼儿吸引注意力,养成良
23、好习惯。3、通过学习使用美术材料和工具,培养幼儿养成有条不紊的劳动习惯。幼儿受年龄的限制,生活经验有限。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更需要学会正确使用画具和操作材料,活动结束时每个幼儿整理自己的彩笔盒,并整齐地放在桌子中间;把剪刀、印章等用具、材料放在不同的工具篮里。并把笔盒比成宝宝的家,要求小朋友画完之后及时送“宝宝”回家。4、利用结束后的有序整理,培养幼儿良好的收放材料习惯和认真整理的好习惯。孩子们在剪纸撕纸的活动中,经常会将碎纸掉落到地面上,鼓励幼儿将纸宝宝喂到小动物的嘴巴里(画有动物的盒子) ,孩子们渐渐养成了主动收拾整理物品的卫生好习惯。艺术活动不仅带给孩子操作和探索的乐趣,还成为孩子们习惯
24、养成的载体,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打基础。三、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游戏是他们和周围世界互动、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幼儿一项快乐而自由的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在游戏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对幼儿运动器官的发展,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以至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都有积极意义。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行为习惯培养融入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如利用语言游戏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交往习惯;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有个良好的进餐习惯,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活动中,幼儿扔饭菜
25、的行为明显减少了,进餐习惯较好,桌面、地面较干净,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产生较好的效果。体育游戏开火车 、 我是小小指挥员等活动中培养幼儿排队走路,遵守规则,不推挤等良好行为习惯。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制作了玩具材料标识,用图案对应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自己整理玩具和物品,在区域中用图案方式绘制出幼儿区域活动的人数,规则等,帮助幼儿直观形象的理解与学习轮流等待,互相分享等规则,培养秩序感。在音乐游戏中,带领幼儿玩开洗车的游戏,让孩子们学会遵守规则,互相帮助。角色游戏中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说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设计一组游戏,先是“娃娃商场” ,请一组幼儿扮演营业员,另一组幼儿扮演顾客,其余幼儿观
26、看;在此类游戏中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如果发现问题,我们马上请幼儿讨论,再交换角色重复进行。一段时间后,紧接着再请幼儿进行“做客”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 ,在此类游戏中幼儿得到良好的礼貌习惯练习。教师将要求幼儿养成的一些习惯内容编成小游戏:如请幼儿双手搬小椅子,老师会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如何正确搬小椅子,离开座位时要求幼儿将椅子推到小桌子下面,就请幼儿玩“小椅子回车库”的游戏。几乎所有的行为习惯都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对于有趣的情景很感兴趣,接受快,忘记的幼儿老师稍加提醒就可
27、以做到了。对孩子常规要求坚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每一项规则的提出,从一点一滴开始,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符合班级的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鼓励幼儿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四、通过家园共育,开展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发源地,只有家园配合同步,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师用耐心的教育态度和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同时发挥家长的积极配合作用,达到共识同步教育。每学期两次家长学校讲座、每月一次家长会,每周一个习惯养成主题,扭转家长不良的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保持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有效矫正幼儿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1、每
28、个小班教师设立了家园微信互动平台和 QQ 交流群,通过微信群请家长将幼儿在家庭中进行自我服务时好的行为用影像记录下来,发到微信群中进行分享,激励每一个孩子和家长积极参与,响应幼儿园的活动,让幼儿的好习惯能够在家庭中延续,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2、成立家长成长委员会,邀请家长进行经验分享交流,为教育中存在困惑的家长提供支持,形成互助共赢的家长成长团体,以保证全面推进班级所有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持久性和连续性。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不断提醒指导家长要当好表率,严以律己,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规范行为来影响孩子,同时对于孩子的进步家长要及时给予
29、表扬和鼓励,以促进幼儿积极地培养好习惯。4、个别指导。对于个别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孩子发展有困难的家庭进行家长约谈,定制个性化的指导方案,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改变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方式,为孩子自主发展提供充足的机会。通过指导家长共同参与,家园配合,互通情况,携手合作,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师根据幼儿发展存在的问题,定期反馈,并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指导讲解,达到共育的效果,让幼儿好习惯持续发展,实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5 年 3 月)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个案、论文、幼儿行为习惯追踪记录等)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3)接受专家检
30、验,结题。经过一年时间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教师们边实践边学习,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资源,系统学习了正面管教的教育方法,积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养成了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思维习惯。面对孩子能做到耐心倾听,认真分析孩子们的行为,感受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探索出对小班幼儿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不同途径,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方法。经过一年的训练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下,基本适应了幼儿园规律的生活,并养成了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能够独立安静进餐,餐前便后主动排队洗手,学会了等待,有礼貌的和老师、同伴问好,游戏中和同伴愉快的交流,不争抢玩具,主动整理玩具和学习用品,给物品归位等等,形成了稳
31、定的心理品质。不仅喜欢上幼儿园,愿意和小朋友交往,而且有了主动帮助别人的愿望,树立了自信心,为今后中、大班愉快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家长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观念和教育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变,能够重视并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家庭中习惯的培养,保证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五、研究方法1、文献法:在研究过程中贯穿始终的研究方法,大量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书籍。如蒙台梭利教学法 、孙瑞雪编著的儿童敏感期 、 爱和自由 、 ;儿童发展心理学 、 正面管教 、 故事知道怎么办 ;李跃儿编著的懂得便是爱等等,通过阅读查找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先进理念,全面系统了解幼儿身
32、心发展规律,提高了教师理论知识的专业化水平,在后期课题研究工作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现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与对策。2、调查研究法:在研究初期和中期使用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现状并进行成因分析,保证了课题研究教师能够结合现状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幼儿习惯养成的具体目标和研究途径。3、案例观察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个案进行跟踪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切实可行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策略。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中期与总结阶段应用的研究方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定期开展研讨工作并积累总结阶段性经验,撰写经验总结报告,每一次的经验
33、总结交流帮助教师及时的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探寻新的解决方法,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5、讲授法:聘请专家、姐妹幼儿园在该领域的资深教师对小班教师进行通识培训,介绍关于习惯养成教育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让教师意识到学习是长期坚持的一件事情。开展网络专题讲座培训,组织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李跃儿等专业儿童心理发展学视频讲座,转变了教师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理念,建构和丰富了儿童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知识体系,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和文化素养。六、研究成果分析:通过对本课题一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一、扎实理论、提升文化素养。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研究质量和效果,订购了专业理论书籍供
34、教师们阅读,每周坚持开展学习研讨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教师们充分了解了孩子们在三岁左右发展水平和行为特点,建立了正面管教引导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为具体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更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二、拓宽思维广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教师们意识到自己旧有的教育观念和做法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求,为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查阅文献,了解世界最前沿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每一名幼儿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在生活、游戏、各类活动中既有规则的建立,又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充分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正
35、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三、具体指导,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转变。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们依据研究计划扎实做好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细致耐心的教育引导工作,树立教师的行为榜样示范,坚持正面管教和无条件接纳的教育原则,给孩子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孩子们在不断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心智和能力,最终顺利实现孩子们行为的转变。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1、存在的问题: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每天的出勤率会由于幼儿健康状况或天气状况而受到影响,老师们在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地指导提示,个别幼儿长期整月不来园的会出现重新适应的现
36、象,导致一些习惯的培养缺乏连续性。2、由于孩子年龄小,家长中依然存在着溺爱包办替代的现象,尤其是老人协助带孩子的情况较多,这就需要老师增加对家长的指导和要求,如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分享会等等。3、研究时间是由春季开始,有部分插班生入园的现象,孩子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导致许多习惯的培养需要重新开始和反复进行。后续研究: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是为孩子一生成长打基础的,在这一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良好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鼓励教师们不仅要把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延续应用到实践中,还要坚持在全园进行普及和推广,和中、大班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衔接起来,做到持之以恒,学以致用。八、参考文献: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8 月版孙瑞雪儿童敏感期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3 年 4 月版孙瑞雪爱和自由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3 年 4 月版刘梅儿童发展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11 月版(美国)简.尼尔森、 谢丽尔.欧文罗斯林.安.达菲正面管教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0 年 9 月 1 日澳 苏珊佩罗 故事知道怎么办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版小巫接纳孩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年 7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