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上饶县中学 2018 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 物 试 卷(特招班)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B.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C.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D. 在模拟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时,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答案】D【解析】A、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但要保证调查的群体数量足够大。B、孟德尔研究遗传两大定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
2、在染色体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C、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D、在模拟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时,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自变量。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性状B. Aa 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 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四倍体植株作母本,在四倍体植株上可得到三倍体无子果实D.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
3、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A【解析】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性状,A 正确;Aa 自交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分离导致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 错误;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四倍体植株作母本,在四倍体植株上可得到四倍体有子果实,C 错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 错误。【考点定位】生物变异的类型。- 2 -3. 下列对双链 DN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若一条链 A 和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链 A 和 T 的数目也相等B. 若一条链 G 的数目为 C 的两倍,则另一条链 G 的数目为 C 的 0.5 倍C. 若一条链
4、的 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143D. 若一条链的 GT=12,则另一条链的 CA=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一条链(设为 )的 GT12,则另一条链中(设为 )的碱基 C 与 链中的碱基 G 数目相等,同理, 链中的 A 与 链中的 T 数目相等,因此另条链的 CA=12,D错。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推理运算的能力。4.如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 a、色盲基因 b) ,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
5、有 4 个染色体组B. 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C. 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3/16D. 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 1/1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男性为 AaXbY,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 aaXbY,推断女性为AaXBXb。男性的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4 个染色体组,A 正确。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B 正确。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 A_XBY 的概率是:3/41/4=3/16,C 正确。再生一个女儿,患病 aaXbXb的概率是 1/41/2=1/8,D 错。- 3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
6、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果蝇缺失 1 条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 2 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 ,F 1中A. 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 3/8B. 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 1/4C. 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4D.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用 B、b表示) 。一对都缺
7、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 ,即_X BY_X BXb,由于缺失 2 条号染色体的果蝇不能存活,因此子代为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 1/3,缺失 1 条染色体的果蝇占 2/3;子代中红眼果蝇占 3/4,白眼果蝇占 1/4。【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代中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 1/3,缺失 1 条染色体的果蝇占 2/3,红眼果蝇占 3/4,白眼果蝇占 1/4,因此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2/33/4=1/2,A 错误;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 1/31/4=1/12,B 错误;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2/31/4=1/6,C 错误;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
8、 1/33/4=1/4,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确定亲本基因型的同时,能够结合题干信息“果蝇缺失 1 条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 2 条则致死” ,判断子代果蝇中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和缺失 1 条染色体的果蝇的比例,进而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6.下列关于变异来源的叙述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A. DNA 分子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 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 相同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变异【答案】B- 4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 DNA 复
9、制时,即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A 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 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以发生,C 错误,相同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以发生,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7.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卵双生兄弟
10、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B. 具有 A 个碱基对、m 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片段,完成 n 次复制共需要(Am) (2n1)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雌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 4 条 X 染色体,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含有 2 条 X 染色体D. 含 2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DNA 均被 15N 标记) ,在供给 14N 的环境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 4 个精子中含 14N 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50%【答案】B【解析】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类型,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
11、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主要是由环境不同引起的,A 错误;在 DNA 分子中,腺嘌呤和胞嘧啶之和是碱基总数的一半根据题意可知,胞嘧啶是(A-m)个一个 DNA 分子片段,复制 n-1 次后,可得 2n-1 个 DNA 分子片段,共含有胞嘧啶 2n-1(A-m) 因此该 DNA 分子片段完成第 n 次复制,需要游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2n-1(A-m)个,B 正确;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雌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 4 条 X 染色体,雄果蝇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一个次级精
12、母细胞中均含有 2 条或 0 条 X 染色体,C 错误;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一次 DNA 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这个初级精母细胞内的所有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都是一条含 N15一条只含 N14- 5 -的(半保留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 4 个精子的过程是没有 DNA 复制的,所以四个精子内的所有 DNA 分子都含有 N15,即每个精子都有含了 N15的 DNA,为 100%,D 错误【考点定位】 变异、减数分裂8.细菌在 15N 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 DNA 的含氮碱基皆含有 15N ,然后再移人 14N 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 DNA 经高速离心分离,下
13、图 一 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子一代 DNA 应为 B. 子二代 DNA 应为C. 子三代 DNA 应为 D. 亲代的 DNA 应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亲代的 DNA 全部含有 15N, 应为子一代,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每个细菌中DNA 链中一条含有 15N,一条含有 14N,应为,子二代,50%的细菌含有 15N14N,50%的全部是14N14N,应为;子三代 DNA,25%的细菌含有 15N14N,70%的全部是 14N14N,应为。考点:本题考查 DNA 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9.果蝇的 X
14、,Y 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片段)和非同源区段(一 1、一 2 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F 1全刚毛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 1刚毛():截毛()=1:1杂交组合 P:截毛()刚毛()F 1截毛():刚毛()- 6 -三 =1:1A. 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B. 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1 片段C. 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D. 减数分裂中,X,Y 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片段【答案】B【解析】解:A、从表中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F 1全刚毛刚毛为
15、显性性状,截毛为隐性性状所以 A 描述正确B、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 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 b,若基因位于非同源区段(一 l)上,P:截毛(X bXb)刚毛(X BY)F 1刚毛(X BXb):截毛(X 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I片段)上,P:截毛(X bXb)刚毛(X BYb)F 1刚毛(X BXb):截毛(X bYb)=1:1;综上所述根据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 1刚毛():截毛()=1:1,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一 l 片段所以 B 描述错误C、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I 片段)上,P:截毛(X bXb)刚毛(X BYb)F 1刚毛(X BXb):截毛(X bYb)
16、=1:1,性状在子代中有差别所以 C 描述正确D、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区段所以 D 描述正确故选 B10.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 ,用 15N 标记细胞核中的 DNA,然后放在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 15N 的染色体和含 14N 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 8、16 B. 16、16 C. 16、8 D. 8、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已知一个精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全部为 15N,放在全部为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
17、依据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有丝分裂结束后,每个双链 DNA 分子中只有一条链含 15N、另一条链含 14N。在减数第一次分- 7 -裂前的间期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 2 个 DNA 分子,这 2 个 DNA 分子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 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DNA 既含 15N、又含 14N,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 的两条链均含 1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 2 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2 条子染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变为 16 条,其中有 8 条含 15N,有 16 条染色体含 l4N,A
18、项正确,B、C、D 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 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1.如图是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对于该病而言,有关该家系成员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I-1 是纯合子 B. I-2 是杂合子C. -3 是杂合子 D. -4 是杂合体的概率是 1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 和 2 号个体没有病生出一个有病的女儿,故该病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1和 2 号都是杂合子,3 是纯合子,4、5 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2/3,故选 B。考点:本题考查
19、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1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答案】B【解析】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故 A 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8 -故 B 错误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20、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故 C 正确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水稻花药中可发生此过程,而根尖细胞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会有基因重组现象,故 D 正确答案选 B13.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是人类的白化病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豌豆的圆粒和皱粒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类型: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粒型等;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等。【详解】人类的白化
21、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实例,正确;囊性纤维病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错误;苯丙酮尿症属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实例,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错误;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基因通过控制淀粉分支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实例,正确。因此,以上实例中属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是,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与蛋白质、性状的关系,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类型,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分析。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22、DNA RNA 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 RNA酶的形成需要消耗 ATP,ATP 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 4 中脱氧核苷酸mRNA 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 tRNA 与之对应- 9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五项【答案】A【解析】【分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 DNA;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RNA。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
23、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豌豆的遗传物质是 DNA,错误;RNA 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底物是核糖核苷酸,产物是 RNA,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其形成过程需要消耗 ATP,而 ATP 的形成也需要合成酶的催化,正确;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错误;HIV 的遗传物质是 RNA,其水解产生 4 种核糖核苷酸,错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没有与其对
24、应于的 tRNA,错误。综上所述,以上说法正确的只有,故选 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与掌握生物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能够识记关于遗传物质的几句结论性语句、密码子的种类及特点等,注意病毒的遗传特点,明确其不能离开细胞而独立生存。15.如图为 HIV 病毒在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分别表示不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 RNA 复制,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 UA、AT、GC、CGB. 是 DNA 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配对情况 AU、GC. TA、CGC.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 AU、TA、GC、CGD. 是翻译,原料是核糖
25、核苷酸,配对情况为 AU、TA、GC、CG【答案】C【解析】- 10 -为 RNADNA,属于 RNA 逆转录,A 错误;为 DNADNA,属于 DNA 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配对情况 AT、GC、TA、CG,B 错误;为 DNARNA,属于 DNA 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 AU、T-A、GC、CG,C 正确;为 RNA蛋白质,属于翻译,原料为氨基酸,D 错误。【考点定位】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名师点睛】中心法则的图解:从图解看出,遗传信息的转移分为两类:一类是以 D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包括具有细胞结构的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以及 DNA 病毒)遗传信息传递用实线箭头表示,包括 DN
26、A 复制、RNA 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另一类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包括虚线箭头表示过程,即 RNA 复制、RNA逆转录RNA 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在病毒单独存在时是不能进行的,只有寄生到寄主细胞中后才发生。RNA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逆转录病毒(如某些致癌病毒)遗传信息传递过程16.下列有关 DNA 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 1 个 DNA 分子连续复制 3 次,子代中有 2 个 DNA 分子含有亲代链C. 豌豆细胞中既有 DNA 也有 RNA,但 DNA 是豌豆的遗传物质D. DNA 分子一条链上
27、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答案】A【解析】- 11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 S 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具体转化是否是DNA 该实验没有证明,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转化因子,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A 错误。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无论复制多少次 1 个 DNA 复制的子代中都有 2 个 DNA 分子含有亲代链;B 正确。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般都含有 DNA,而 DNA 的表达需要 RNA 作为工具故一般都含有 RNA,但 DNA 是遗传物质;C 正确。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两条链中互补
28、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D 正确。【考点定位】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NA 复制、DNA 的结构。【名师点睛】构建知识体系,理清 DNA 分子相关知识。17.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携带遗传信息;能转运氨基酸; 能与核糖体结合;能转录产生 RNA; 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DNA 是遗传物质,能携带遗传信息,故正确;- 12 -tRNA 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错误;mRNA 能与核糖体结合,用于合成蛋白质,错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
29、补配对原则,转录产生 RNA,正确;tRNA 上一端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故错误;DNA 分子在复制时,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故正确。因此,B 项正确,A、C、D 项错误。考点:遗传的分子基础【名师点睛】正确区分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和反密码子(1)基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2)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关系每种氨基酸对应 1 种或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简并性) ,可由 1 种或几种 tRNA 转运。1 种密码子只能决定 1 种氨基酸,1 种 tRNA 只能转运 1 种氨基酸。密码子有 64 种(3 种终止密码子,61 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
30、子) ,反密码子理论上有 61 种。18.假设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 A 表示该动物的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B、图 C 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过程 I 中“染色体:DNA”的变化是“1:2”“1:1”“1:2”B. 图 B、C 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 A 中分别位于过程 II、IIIC. 图 B 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细胞种类有 AB 和 ab 或 Ab 和 AbD. 图 C 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AABB、aabb 或 AAbb、aaBB【答案】D【解析】【分析】- 13 -
31、分析题图:图 A 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其中过程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过程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图 B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 C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过程表示有丝分裂,该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是“1:1”“1:2”“1:1” ,A 错误;图 B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 A 的过程;图 C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 A 的过程,B 错误;图 B 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不变,仍然为 AaBb,C
32、 错误;图 C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已经完成了复制,且同源染色体分离,而此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所以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AABB、aabb 或 AAbb、aaBB,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区段表示的时期,并能准确判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19.下列有关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个体基因型 配子基因型 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 有丝分裂后期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XaY XaY,X a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33、AaXBXb AAXBXb , X BXb , a,a 减数第二次分裂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 D、d,说明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时,基因发生了突变,A 错误;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aB、AaB、b、b,说明等位基因 Aa 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含 Aa 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B 错误;基因型为 XaY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14 -为 XaY、X aY,说明 XY 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XY
34、 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C 正确;基因型为 AaXBX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AXBXb、X BXb、a、a,说明 XBXb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 AA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有 A 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D 错误。20.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方式是A. 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B. 碱基发生替换改变C. 缺失一小段 DNA D. 染色体缺失【答案】B【解析】【分析】镰刀型贫血症的直接原因在于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正常健康的人血红蛋白有一条链的倒数第六个氨基酸是谷氨酸,而患镰刀型贫血症的人则由一个缬氨酸代
35、替谷氨酸;镰刀型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中一条链上的 CTT 变成 CAT,即其中一个碱基 T 变成 A,以致产生病变;患者常有严重而剧烈的骨骼、关节和腹部疼痛的感觉。【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镰刀型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即 T/A 替换成 A/T,故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弄清楚基因突变发生碱基对的三种变化,明确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 DNA 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21.如图 1 表示一个 DNA 分子的片段,图 2 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A. 若图 1 中
36、b2 为合成图 2 中 X1 的模板链,则 X1 的碱基序列与 b1 完全相同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图 2 中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C. 图 2 中和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15 -D. 图 2 表示基因是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图 2 中的过程表示转录,其产物 X1为 mRNA,若图 1 中 b2为合成图 2 中 X1的模板链,则 X1的碱基序列与 b1不完全相同,将 X1中的碱基 U 换成碱基 T 才与 b1完全相同,A 项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 DNA 复制过程中发生
37、基因突变导致的,B 项错误;图 2 中过程是转录,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过程是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C 项正确;图 2 的左侧表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右侧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 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2.植物 A 的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植物 B 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两种显性
38、基因均存在时为红花,否则为白花;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受一对位于 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各项的描述中子代不会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的是A. 植物 A 的杂合抗病与杂合抗病植株杂交 B. 植物 B 的双杂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C. 白眼雄果蝇与红眼杂合雌果蝇交配 D. 红眼雄果蝇与红眼杂合雌果蝇交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植物 A 的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植物 B 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受一对位于 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属于伴性遗传。【详解
39、】植物 A 的杂合抗病与杂合抗病植株杂交,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实验,由于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性状,所以子代中抗病:易感病=3:1,A 正确;植物 B 的双杂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双隐性)杂交,相当于测交,由于两种显性基因均存在时为红花,否则为白花,所以子代中白花:红花=3:1,B 正确;假设 X 染色体上的红眼基因为 A,对白眼基- 16 -因 a 为显性基因,则白眼雄果蝇(X aY)与红眼杂合雌果蝇(X AXa)交配,后代红眼(X AXa、X AY):白眼(X aXa、X aY)=1:1,C 错误;红眼雄果蝇(X AY)与红眼杂合雌果蝇(X AXa)交配,后代(X AXA、X AXa
40、、X AY):白眼(X aY)=3:1,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伴性遗传的规律等,熟知每一个实验的亲本基因型情况和交配类型,并利用相关的遗传规律预测后代的性状分离比。23.DNA 溶解温度(Tm)是使 DNA 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 DNA 的 Tm值不同如图表示 DNA 分子中 G+C 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 Tm 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般地说,DNA 分子的 Tm 值与 G+C 含量呈正相关B. Tm 值相同的 DNA 分子中 G+C 的数量有可能不同C. 生物体内解旋酶也能使 DNA 双螺旋结构的氢
41、键断裂而解开螺旋D. DNA 分子中 G 与 C 之间的氢键总数比 A 与 T 之间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DNA 熔解温度(Tm)是使 DNA 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图示表示的 DNA 分子中 G+C 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 Tm 的关系,Tm 值越大,C+G 含量越高,即 DNA 分子的 Tm 值与 C+G 含量呈正相关,A 正确;两 DNA 分子若 Tm 值相同,则它们所含 G+C 比例相同,但 C+G 的数量不一定相同,B 正确;每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可见维持 DNA 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氢键和磷酸
42、二酯键,C 正确;G-C 碱基对之间有 3 个氢键,A-T 碱基对之间有 2 个氢键,但整个 DNA 分子中 G 与 C 之间的氢键数量不一定比 A 与 T 之间多,D 错误。考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名师点睛】本题需要熟记 DNA 分子结构特点,能分析题图,得出 DNA 分子的 Tm 值与 C+G含量呈正相关的结论;本题的易错点是 B 选项和 D 选项,B 选项要求学生结合题干信息“G+C- 17 -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 ”答题;D 选项要求学生明确 C-G 碱基对间有 3 个氢键、A-T 碱基对间有 2 个氢键。24.“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A.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
43、色体B.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C. 细胞里的 DNA 大部分在染色体上D. 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答案】B【解析】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是说明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A 项错误;经大量实验证明,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B 项正确;细胞里的DNA 大部分在染色体上说明的是 DNA 在细胞内的分布,C 项错误;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但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项错误。25.某男 X 结过两次婚,与妻子 M,N 分别各生有一子,后因战乱而走失现下图为 X、M、N及 4 个孤儿的 DNA 样品指
44、纹图试判断 4 个孤儿中,最有可能是 M 及 N 孩子的是 A. M 的孩子是 b,N 的孩子是 cB. M 的孩子是 c,N 的孩子是 bC. M 的孩子是 d,N 的孩子是 aD. M 的孩子是 d,N 的孩子是 b【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男 X 的 DNA 样品指纹图中是第一个,M 的 DNA 样品指纹图是第 3 和第 4 个,N 的DNA 样品指纹图是第 2 个,再与四个孤儿进行对照。【详解】子女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方和母方,从图中的 DNA 指纹分析,a、d 的 DNA 指纹与 X 完全不同,不可能是其后代;而 b、c 的 DNA 指纹各有与 X 相同的部分,说明他们可能是
45、X 的孩子,其中 b 的另一个指纹与 N 相同,c 的另一个指纹与 M 相同,说明 b、c 分别是 N 和 M- 18 -与 X 所生的子女,故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的 DNA 分子具有特异性,弄清楚 X、M、N 的样品指纹的位置,进而与四个孤儿的指纹情况作对比,得出 M、N 的孩子。26.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图的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 Aadd 个体的概率为 16B. 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8 条C. 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D. 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
46、配子基因型有 AXw、aX w、AY 、aY 四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乙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有一个家庭中父母患病,而子女中有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详解】甲图生物的基因型为 AaDd,其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 Aadd 个体的概率为1/21/4=1/8,A 错误;乙图细胞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四倍体生物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
47、数为 4 条,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丙图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错误;丁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所以其形成的配子基因型有 AXw、aX w、AY、aY 四种,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与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有丝分裂和遗传方式判断的相关知识,明确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够根据丙图中的亲子代关系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27.如图所示,关于细胞内以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19 -A. 能够在生物膜上完成的过程是 2,5,6,7,8B. 过程 3,4 都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
48、C. 过程 3,4,5,6,7 均需要 1 过程直接提供能量D. 图中 7 过程需要 1 过程的参与,而 8 过程中同时进行了 2 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 1 表示 ATP 的水解反应;2 表示 ATP 的合成反应;3 表示转录过程;4 表示逆转录过程;5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6 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7 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8 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可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也可以表示无氧呼吸。【详解】2 表示 ATP 的合成反应,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上;5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6 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膜上;7 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8 若表示有氧呼吸,则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若表示无氧呼吸,则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 错误;过程 3 需要 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 4 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 错误;过程 5、6 都可以产生 ATP,因此均不需要 1 过程(ATP 的水解)直接提供能量,C 错误;7 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ATP;8 过程表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 ATP,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及发生的场所、遗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