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57529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20 届高二开学历史检测卷(零班)一、选择题(25*2)1.黄仁宇在中国社会的特质中说:” (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 ”这里的“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是指A. 重建小农经济B. 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C. 建立正常的赋税征收制度D. 强化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每一王朝建立之初往往面临战争破坏、经济残破的现象,统治者都要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保证农民有土地和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封建政府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平均分配土地,B 错;C、D 是发展小农经济的经济政策,故选 A 最符

2、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2.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A.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完全隔绝B. 中国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 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D. 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A 表述错误,当时并非完全与世界隔绝。B 表述错误,因为农业文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C 则是结果,并非原因。因此 D 符合题意。因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 -所以缺乏市场和资本,因此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综上,本题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3.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 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C. 政府

4、对市场的控制遇挫D. 中国的白银矿产资源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坚持的经济政策, “破产”说法有误,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政府曾大力推行纸币,而后放弃纸币改用白银,并不能说明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相反应该是受挫,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是在明代以后,材料主要是体现一个转变的过程,故 D 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中国商业古代货币的发展4. 明朝科举考试采取“分地录取”办法,分南、北、中卷录取,南卷占 55%,北卷占 35%,中卷(西南地区)占 10%,

5、但名次高低不受地域限制。这主要是因为( )A. 科举制的推广 B. 与边远地区文化交流增进C. 皇权的加强 D. 南方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科举制,是隋炀帝确立,唐朝以来逐步发展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个确立后在全国施行,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分南、北、中卷录取,中卷(西南地区)占 10%”,能促进与边远文化交流,但南卷超过北卷、中卷占绝对优势的特点体现不出,与“主要原因”不符,故 B 项错误;皇权的加强,为巩固统治,而变革科举,但与材料所体现的地域差异不符,故 C 项错误;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

6、文化教育的发展的繁荣,引起科举制度的变革,故 D- 3 -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5.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 。这最能表明A. 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B. 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C. 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D. 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材料主旨是一些地主、富农雇佣无田农民种地,获取利润,二者没有人身依附关系,而是雇佣劳动关系,故 C 项正确;A、B 两项材料

7、未体现,故排除;材料未体现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故 D 项错误。点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就是自由雇佣关系的出现,题干中“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 “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体现了雇佣关系。6.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 。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A. 趋利避害 B. 精耕细作 C. 量力而行 D. 扬长避短【答案】B【解析】“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意思是田地不在于多,而在于是不是在田地上下大工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是但凡是农户经营土地,必须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务求发挥土地的功力。因

8、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反对粗放型农业生产,提倡精耕细作。故选 B。7.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 )A. 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 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 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 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4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自春秋战国时期起,铁制工具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故出现了炼铁行业的富豪最多,这表明这一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最为广泛,故 A 项正确。政府一般实行的铸铁官营,故 B 项错误。政治环境对商业发展产

9、生影响,不能说政治环境造就富豪,故 C项错误。在古代中国一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不是重视商业的政策,故 D 项错误。8.19231929 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在少数企业中工业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反映了当时在美国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工人是有限的,故 A 项正确;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排除;材料无从体现

10、供需关系问题,故 C 项错误,排除;国家干预经济是在罗斯福新政时开创的,故 D 项错误,排除。9.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 年,从这里出口了 400 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 世纪,其产量约为 16 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后,通过殖民掠夺,黄金大量流入西班牙。这些黄金流入西班牙,导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引起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

11、义的发展,故选 C。由于西班牙从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因此西班牙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也- 5 -没有成为世界霸主,排除 A、B;新航路开辟使得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不能说西班牙成为世界市场中心,排除 D。10.1494 年 6 月 7 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这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与下列哪位航海家有关A. 麦哲伦B. 迪亚士C. 达伽马D. 哥伦布【答案】D【解析】【详解】 “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指 1492 年哥伦布在西班

12、牙国王的支持下开辟了从欧洲向西到达美洲的新航路,故 D 正确;西班牙支持下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葡萄牙支持下迪亚士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新航路,葡萄牙支持下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与“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无关,排除 ABC。11. 下面是 1500 年1640 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A. 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广阔市场B. 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C. 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D. 圈地运动引发产量减少价格上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表的时间信息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前后,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引

13、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所以选 B。题干考查的是小麦价格的趋势图,而不是出口量,排除 A。工业城市的出现在工业革命后,题意不符合,排除 C。D 项不符- 6 -合史实。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价格革命【名师点睛】图表型选择题通常采用排除法。解答这类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实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无关的。总之,

14、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12.“(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A.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 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洋务运动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诱导了民族资本的产生,故 B 项正确,排除 C、D 两项;自然经济

15、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故 A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B 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3.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 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7 -D.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证券、股市”都属于市场经济,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计划经济实行粮票

16、、布票、油票,但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证券、股市”这种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故 D 符合题意;ABC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由此分析 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D。14.1952 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 组织互助组B. 成立生产合作社C. 进行公私合营D. 建立人民公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可知是指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公私合营,故 C 正确;AB 是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不符合“私营工商业经济

17、” ,排除;人民公社是 1958 年建立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D。1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 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 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 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建国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为更好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A 项,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指对民族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改造,与实行粮食供应制度无关。故 A 项错误。- 8 -B 项,从

18、 1953 年开始,为贯彻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能够在保障居民的基本粮食供给的条件下,为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故 B 项正确。C 项,这一时期我国并未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粮食短缺的现象。故 C 项错误。D 项,1952 年底,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16.近代以来,马车、人力车、汽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除了少数富贵之家自备外,人们主要是临时租用,虽然也因高低档次而

19、有价钱高下之别,但人们主要是依据自己财力选择。这说明A. 出行方式的上下阶层差别已消失B. 人们出行方式商业化程度大增C. 代步工具有明显的政治等级色彩D. 交通工具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人们对出行的工具主要是根据自己的财力临时租用可得知,交通工具领域的商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显示在出行方式上,仍有富贵之人与平民的区分,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政治色彩,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交通工具的发展不平衡性,故 D 项错误。17. 1933 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

20、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他是在A. 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B. 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 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D. 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 1933 年,可以判断出是在经济危机之后的事件,国会议员的- 9 -叙述是说资本主义自由发展受到了限制,显然是对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持否定态度,所以答案选 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18.下面是 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以下对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年份 1960 年 1970 年 1980 年 1990 年 2000

21、 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A.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 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C. 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D. 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答案】D【解析】据材料“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逐渐下降,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先升后降,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逐渐上升,这些数据与世界经济多极化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结构不同的影响,

22、而不是发展水平接近,故 B 项错误;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故 C 项错误;20 世纪后半期由于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故工业比重下降,同时中低收入国家经济结构仍然以工业为主,故比重上升,故 D 项正确。故选 D。19.下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救治生病的“山姆大叔” ,旁边站着一名护士。下列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10 -A. “护士”是美国国会B. 此次救治完全治好了“山姆大叔”的病C. “山姆大叔”的病根是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 第一副药方是社会救济【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可知经济危机之后

23、,通过国会立法,漫画中“护士”就是美国的国会,故 A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促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但不能消除经济危机,故 B 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矛盾,故 C 项错误;罗斯福第一个解决危机措施是整顿金融,故项错误。20. 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他A. 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B. 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C. 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D. 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

24、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可知是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是列宁为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在战争时期实行的非常政策,对巩固苏维埃政权起到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向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材料明显是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作用,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显示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结束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 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说法错误,该政策不是向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D 项。- 11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1.列宁指出:“1921 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

25、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 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 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1921 年春”及“列宁”可知,文中说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是指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而是取代,故 A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未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 B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强调保持公有制的

26、主体地位,故 C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要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商品贸易、恢复商品经济,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 D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22. 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对于达成宏观国际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避免两者共同成员的权利义务冲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两个国际组织已经在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管辖范围方面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合作关系。这两个组织的相同职能是A. 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B. 探求汇率稳定防止汇率贬值C. 维护国际贸易公平秩序D. 调节经贸纠纷稳定世界市场【答案】

2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项所描述的都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故 AB 项错误。所描述的只是- 12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故 C 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可以调节经贸纠纷稳定世界市场,故 D 项正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23.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进价只有 006 元人民币,折合 0007 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 07 欧元。七八十欧元的棉服,从中国进货时大约只需付

28、七八十元人民币。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 。这种现象不能说明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B.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C. 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小D.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答案】C【解析】材料“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 ”表明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同时也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故 AB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产品的利润空间小并不是因为西方的强权,而是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24.黄宗羲在原君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

29、,人各自利也” ,并进而假设“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这一思想源于A. 抗清斗争的高涨B. 宋明理学的兴盛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西方思想的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个人私利的主张,这一思想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 C。AB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13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背景25.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

30、“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A.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B.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C. 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 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唐代初年的统治者” “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世界的权威”中可以看出唐代思想文化领域中政治色彩比较浓厚。所以答案选 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唐朝唐朝的思想二、材料题(262728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君齐桓公田午,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各国、各家学者纷至沓来“邹衍、淳

31、于髡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盐铁论“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司马光稷下赋材料二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人权宣言- 14 -(1)依据材料一,概括稷下学宫的特点。(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中孟子公孙丑下观点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观点不同的原因。【答案】 (1)齐国官办;诸子百家汇集;提供政治咨询;培养人才,传播文化。(2)同:

32、都主张言论自由。异:材料一中认为未做官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材料二强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言论自由。不同的原因:所处时代的代表的阶级不同。【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权思想。第一问考查稷下学宫的特点,从材料一的“国君齐桓公田午,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 、 “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 “总百家之伟说”即可归纳。 第二问关键在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不同的原因可用阶级分析法解答。考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点评:战国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也需要掌握。27.阅读关于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结合

33、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下列是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20 世纪中期以前的部分书目 21 世纪初的部分书目塔格韦尔的为民主而战 ;伊克斯的新民主 ;华莱士的新边疆 ;埃诺迪的罗斯福革命 ;戴格勒的超越我们的过去 ;比尔德与史密斯合著的未来的到来 ;珀金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 ;戈斯奈尔的竞选者的冠军:罗斯福 ;麦克唐纳的复兴的威胁 ;托马斯的法西斯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等。摘自胡国成罗斯福新政研究状况简介托马斯迪洛伦佐的资本主义如何救了美国 ;阿米蒂什莱斯的被遗忘的人:大萧条的新历史 (简介:19 世纪 30 年代,大箫条的年代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但那些“被遗忘的人” 、那些新政

34、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事、诉说的,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HW布兰茨的本阶级的叛徒 ;伯顿佛尔森的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 ;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等。摘自凤凰网美国涌动经济政策反思潮- 15 -“衰落”情绪笼罩美国仔细阅读目录,指出从 20 世纪中期到 21 世纪初关于罗斯福新政主流评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答案】变化:20 世纪中期以前对新政的积极或正面评价占主流,21 世纪初对新政的负面评价占主流。积极评价原因:20 世纪中期以前1929 年一 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破坏巨大,人们希望尽快摆脱困境,对新政寄予深切希望;新政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

35、式(或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来缓解和摆脱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开创了美国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二战后初期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消极评价原因:21 世纪初新政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对以往新政作用的评价产生了怀疑和否定情绪;学者希望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为政府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依据;新政的历史负面影响显露,相关评价更客观;历史研究视角的变化;多元史观的影响。【解析】本题据材料目录“新民主 、 罗斯福革命 、

36、 超越我们的过去 、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那些新政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事、诉说的,全然不是这么回事)本阶级的叛徒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 ”,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正面评价到负面评价的角度指出 20 世纪中期到 21 世纪初关于罗斯福新政主流评价的变化。再从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研究角度和多元史观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16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材料一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 1719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

37、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 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 世纪 90 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

38、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小说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谈谈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关联。(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3)据材料三和所学匆识;简要慨括 40 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湖流”的。【答案】 (1)开辟新航路;早期殖民扩张(占领殖民地、掠夺金银、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发展种植园经济等)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与乌托邦思想。小说是时代环境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2)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

39、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或资本主义各国打起了激烈的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并使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或法西斯势力猖獗) 。(3)融入全球化: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解析】- 17 -(1)材料“渴望航海冒险”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材料“巴西开办了种植园”“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反映出早期殖民扩张;材料“非洲贩卖黑奴”反映出黑奴贸易、三角贸易;材料“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反映出近代欧洲宗教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说是时代环境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 (2)注意要围绕“焦虑”二字做文章,题目要求“概述” ,所以还需要有叙述的成分,时间很明确,要求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 年)这个时间段内的史实。这一题要从引起国际社会“焦虑” (即引发矛盾和国际社会的动荡、斗争)的史实去思考和表述。(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