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急性牙髓炎【 病史采集 】1. 尖锐的自发性痛,阵发性发作或加重;2. 夜间痛,睡眠困难;3. 温度刺液使疼痛加重,刺激去除后疼痛仍可持续较长时间;4. 疼痛常不能定位,可放射到头面部;5. 牙体多有深龋洞;6. 常可探及小穿髓孔,探痛剧烈,有少量出血或脓液;7. 牙髓活力异常。【 检 查 】1. 多有深龋等牙体缺损,接近髓腔或有极小穿髓孔;2. 探诊常有剧烈疼痛;3. 早期叩痛不明显,晚期垂直叩痛;4. 电活力测量早期牙髓敏感,晚期活力下降,读数高于正常。【 诊 断 】1. 自发性、阵发性锐痛,夜间尤甚;2. 放射痛,不能定位;3. 牙体多有深龋洞,常可探及穿髓孔;4. 温度诊阳性,
2、疼痛延续时间长;5. 牙髓活力异常。【 鉴 别 】1. 牙间乳头炎:有牙龈红肿、食物嵌塞,但温度刺激龈乳头不会引发剧烈疼痛;2. 上颌窦炎:温度刺激不出现疼痛,无牙髓感染的患牙,多有感染史,上颌窦前壁有压痛。3. 三叉神经痛:多有板机点,夜间不易发作,温度改变不引起疼痛。【 治疗原则 】1. 疼痛剧烈的首先应开髓引流(可局麻);2. 待疼痛缓解后,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年轻恒牙或无明显自发痛的患牙,如穿髓孔小,牙髓组织敏感鲜红的病例可采用直接盖髓术。(二)急性根尖周炎【 病史采集 】1. 自发性、持续性钝痛,严重时可出现搏动性剧烈跳痛,患牙定位明确;2. 患牙有浮出、伸长感,不敢咬 ;
3、3. 患牙多有龋洞或变色,根尖区扪压痛,粘膜发红、肿胀;4. 多伴有乏力、发热,所属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检 查 】1. 根尖区红肿、压痛;2. 叩痛明显,不能咀嚼;3. 冷热试、电活力测试无反应;4. X 线牙片可偶见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诊 断 】1. 可定位的持续性疼痛;2. 叩痛明显,咬牙合痛;3. 根尖区软组织红肿或脓肿形成;4. 线牙片有助于诊断。【 鉴 别 】牙周脓肿:有牙周袋,脓肿位置接近龈缘、范围局限,牙松动,电测试活力正常、线牙片显示牙槽骨有破坏。【 治疗原则 】1. 应急处理:开放髓腔,切开脓肿,调牙合,全身消炎、止痛等药物治疗;2. 根管治疗;3. 塑化治疗。(
4、三)牙龈炎【 病史采集 】1. 刷牙及咀嚼时牙龈出血史;2. 有无牙龈自发性出血;3. 有无血液病史,有无皮肤紫癜、鼻衄、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 检 查 】1. 牙菌斑、牙石堆集情况;2. 炎症区有无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根面龋及充填悬突等刺激因素存在;3. 牙龈色泽、形态及龈沟深度,炎症波及范围;4. X 线牙片显示无牙槽骨吸收。【 诊 断 】凭借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确诊。【 鉴 别 】1. 疱疹性龈口炎;2. 急性白血病;3. 牙周炎。【 治疗原则 】1. 清除牙石,行龈上洁治术;2. 食物嵌塞矫治,包括食物嵌塞牙体选磨法,或用充填法或冠嵌体恢复良好的邻面触点;拔除伸长无对牙合的牙及错位的
5、第三磨牙;3. 磨除不良修复体的悬突。(四)深 龋【 病史采集 】1. 患牙遇冷、热、酸、甜刺激时出现疼痛,当去除刺激后疼痛可缓解;2. 无自发痛史,但对冷刺激较敏感;3. 牙有深而大的龋洞。【 检 查 】1. 可见大而深的龋洞,洞内有大量软化牙本质;2. 探痛明显,但洞底完整,与牙髓无穿通;3. 温度诊阳性,对冷刺激尤敏感;4. 叩诊阴性,牙髓活力正常;5. X 线牙片显示龋洞洞底完整,未与髓腔相通,根尖周组织正常。【 诊 断 】1. 有激发痛,但疼痛不延续;2. 有大而深的龋洞;3. 探痛明显,但无穿髓孔;4. 对冷诊最敏感,牙髓组织正常;5X 线牙片、透照光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
6、慢性牙髓炎与深龋鉴别要点:1. 前者出现不定期的自发痛,后者无;2. 前者激发痛及食物嵌塞痛更严重,且疼痛有延续性,后者疼痛无延续;3. 前者可能探及穿髓孔,后者无;4. 前者有叩痛,后者无。【 治疗原则 】1. 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明显者,应先安抚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再行充填术治疗;2. 近髓者可用氢氧化钙间接盖髓后再行充填术治疗;3. 充填术治疗:应注意先用能安抚牙髓、隔绝对外界刺激而对牙髓无刺激的材料垫底后再行充填治疗。(五)牙 外 伤【 病史采集 】1. 牙齿受到外力碰撞或进食时骤然咀嚼硬物引起牙齿损伤;2. 有牙体、牙周组织损伤的一系列症状;【 检 查 】1. 损伤轻有牙松动、触痛,有的可见釉质裂,出现牙齿敏感症状。2. 重者发生牙脱位、冠根折,出现牙髓症状。【 治疗原则 】 1. 牙轻度松动者应在受伤后 12 周内避免使用患牙咀嚼。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松动明显要考虑松牙固定。定期复查观察牙髓活力。2. 牙脱位者可复位固定,完全脱位者可试行再植术。3. 已露髓者应行牙髓病治疗。4. 根折在无修复条件时一般须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