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課程與教學季刊 2010, 13(3), 頁 193218限 制 式 寫 作 互 動 引 導 作 文 網 站對學生寫作之研究黃 思 華 * 劉 遠 楨 * 謝 筱 梅 *本研究建置了一套互動式引導作文網站,欲了解此作文網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所產生的影響,寫作教學的引導是以限制式寫作題型作為引導方式,研究對象為桃園縣某國中一年級的兩班學生。研究結果發現:互動式引導作文網站更明確的引導及結合範文與寫作教學的功能對於學生寫作的立意取材及結構組織的能力有顯著的影響,對於學生寫作的興趣亦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本研究並提出建議,作為作文網站對於中學生寫作教學的應用,及未來研究的參考。關鍵字:作文
2、教學網站、限制式寫作、電腦輔助寫作* 作者現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作者現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教授*作者現職:桃園縣立桃園國中教師專論194壹 、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寫作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最高表現,也是現代社會所強調的溝通表達管道之一(洪月女、靳之勤,2008) 。專業和學術的成功,亦有極重要的一部分是依賴寫作的能力(Cho & Schunn, 2007) 。寫作的能力可說是國文領域培養的重點,也是各學科領域學習的必要基礎能力,其對學業成就的影響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有愈來愈大的趨勢(周鳳如,2007) 。教育部(2003)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3、程綱要中更是提到,國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是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和解決問題。但自民國九十年基本學力測驗起,國民中學國文科僅考選擇題,將作文測驗廢除,在考試領導教學的趨勢之下,寫作不再受重視,國中生的寫作能力便逐日退步;陳瑞堂(2006)提到,因為廢考作文與科技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學生逐漸失去閱讀思考習慣及對文字的掌握度,而網路火星語言的風行,更表現出新世代學子在語文表達能力上的嚴重退化。可見學生們要寫出一篇能夠表情達意的文章是日益困難了。然寫作不僅是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溝通能力,同時也是輔助其它科目學習的基本工具(黃春貴,2
4、001) ,及促進學習、思考與發現的一種方式(Emig, 1977) 。仇小屏(2005 )提到, 限制式寫作是新型作文中的一種,相較於另一種引導式寫作的不同,是在於題目的說明,不但是引導也是一種條件的限制,藉此明確的引導,又可鎖定寫作中的某項或幾項重要能力,要求學生據此寫作,引導精細具體又能作階段練習,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培養能力。隨著資訊社會的來臨,人們利用網際網路的特性突破時空方面的限制,在寫作上可以即時且方便地獲得所需要的資訊,接受來自不同觀點的回應與意見,提供彼此互相溝通、討論互動的機會,更可提供學習者一種新型式的寫作學習方式(Yang & Chan, 2008) 。Ligorio、Ta
5、lamo 與 Pontecorvo(2005)的研究發現,互動的寫作模式,可以增進學生寫作的動機。Jang(2008)更提出,寫作與網路科技的結合,對知識的建構有很大的幫助。本研究建置一個以限制式寫作為基礎的作文教學互動網站,希望能透過網站中互動引導功能,將限制式寫作教學透過更好的媒介,輔助學生掌控自我的寫作學習,更藉由網路的便利性,對寫作過程和文章作品有更多反思,讓寫作不再只是天馬行空,或是為賦新辭強說愁,等到需要明確表達想法時卻又不知所云。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建置一個以限制式寫作題組的互動引導作文網站輔助學生練習寫作,並期能效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6、:限制式寫作互動引導作文網站對學生寫作之研究195(一)接受互動引導作文網站教學之學生與傳統紙筆寫作教學之學生在立意取材上的差情形為何?(二)接受互動引導作文網站教學之學生與傳統紙筆寫作教學之學生在結構組織上的差情形為何?(三)接受互動引導作文網站教學之學生與傳統紙筆寫作教學之學生在遣詞造句上的差情形為何?(四)接受互動引導作文網站教學之學生與傳統紙筆寫作教學之學生在整體寫作能力上的差情形為何?(五)接受互動引導作文網站教學之學生與傳統紙筆寫作教學之學生在寫作興趣上的差情形為何?貳 、 文 獻 探 討一 、 寫 作 表 現 要 素閱讀與寫作是我們賴以學習的重要能力,也是我們跟他人溝通與分享經驗
7、的重要途徑(洪月女、靳之勤,2008) 。根據 Vygotsky(1978)的論點,寫作是第二順位的符號系統,因為文字代表說出的話語,而此種說出的話語即在將感官印象表徵是有意義的言語。江惜美(2007)認為寫作是思考能力的鍛鍊,透過一系列的文字,用以表達個人的思想、情感、想像等。一篇文章完成之後,必須能有效地表情達意,並使讀者領會,才能算是一篇通順的好文章,也才能進而讓人理解及欣賞;為了寫出一篇好文章,自然就有一些標準可以依循(謝筱梅、劉遠楨,2008) 。曾芬蘭(2007)提出寫作評分規準依次為立意取材、結構組織、遣詞造句和錯別字、格式與標點符號。Englert、 Yong、Dunsmore
8、 、Collings 與 Wolbers(2007)亦提出寫作主要評分特徵標準,得分由零級分至三級分依次漸佳,評分內容為:(一)對文章主旨的介紹:能以文句清楚地敘述主旨、文章主題和文章結構。(二)介紹許多層面:能清楚且完整地涵蓋主旨的各層面,還能點出有關主旨的相關層面。(三)在各層面中陳述的深度:能夠清楚連貫地敘述出各層面之內容,而且對於主旨的陳述論點也有充 分證據。專論196(四)在各層面中陳述的廣度:能提供一致而完整的資訊陳述各主要層面,且不要出現無關或乏味的敘述層面。(五)結論:能清楚地依據原先有關主題的陳述而下完整的結論。(六)整體組織架構:包含三個部分主旨介紹、兩段到三段的重點描述,
9、以及結論。另外,陳滿銘(1994)提到評分標準重要性依序是:內容(含審題、立意、取材) 、措辭(含文法、修辭) 、結構(含章法、布局)和書法標點及其他。因此,歸納上述,本研究設定之寫作表現要素為立意取材 、 結構組織和遣詞造句的能力。二 、 寫 作 認 知 歷 程Flower 與 Hayes(1981)所提出的寫作認知程,是歷來寫作認知過程研究中最受重視,且引發探討最多的。Flower 與其研究團隊以放聲思考法(thinking aloud)探究個體寫作時的內在心活動,讓受試者一邊進寫作一邊將心中的想法出,接著,將這些口語資轉譯為文字進原稿分析(protocol analysis) ,並費時五
10、 提出寫作模式的架構,如圖 1 所示:(一 )寫 作 環 境指會影響到寫作者寫作表現的任何外在環境因素,包含了修辭問題、題目、讀者和刺激線索,以及目前文章已完成的部分。(二 )寫 作 者 的 長 期 記 憶指寫作者儲存在長期記憶中和寫作有關的知識,包含主題知識、和讀者對象有關的知識,以及寫作計畫的知識。(三 )寫 作 過 程分為計畫 、 轉譯和回顧三個階段,而且都在個體的監控下進行,更清楚的說明如下:1.計畫:旨在設定目標 、 產生內容和組織內容 (童丹萍,2005) ,即下筆之前的統籌運思。2.轉譯:指在寫作時能將內心的想法轉譯成為文字的過程(Berninger, Fuller & Whit
11、aker, 1996) ,即下筆為文的過程。限制式寫作互動引導作文網站對學生寫作之研究1973.回顧:此歷程包括檢查和修改,目的在評估寫出的內容是否符合原先的目標以進行增刪修改,改善文章品質(童丹萍,2005) ,即文章撰寫完之後的再檢核。4.監控:上述三個寫作階段都會在個體監控之下完成,寫作者進行寫作時,常會以思考監控自我目前的過程和進度,用以修正文章的內容,維持文章表現的品質。圖 1 Flower 與 Hayes 的寫作認知歷程模式圖本研究強調寫作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寫作前的計畫 ,使之順利轉譯下筆,並且能回顧檢查或修改自己的文章,且在過程中能在監控下循環反覆這些過程。三 、 限 制 式
12、寫 作限制式寫作一詞是由陳滿銘教授擔任召集人的國家考試國文科專案小組所提出,於 2002 年由考選部編印為國家考試國文科專案研究報告 。仇小屏(2005,頁 6)提到定名為限制式寫作之原因:專論198 因 為 這 種 命 題 方 式 可 鎖 定 能 力 來 命 題 以 便 讓 學 生 訓 練 , 主 要 可 鎖 定 寫作 中 的 一 般 能 力 和 特 殊 能 力 的 一 或 兩 、 三 種 能 力 加 強 訓 練 , 也讓 評 分 標 準 較 客 觀 ; 另 一 方 面 而 言 , 限 制 即 引 導 , 因 為 能 針 對 所欲 訓 練 的 能 力 作 出 清 楚 的 規 範 , 所 以
13、比 純 粹 的 引 導 式 寫 作 更 適 合 在教 學 時 易 於 針 對 某 些 能 力 集 中 加 強 , 進 而 提 升 其 寫 作 綜 合 能 力 。 限制式寫作跟傳統寫作的完整式、開放式、獨立式的命題法不同,乃是有較長的文字說明、較多的條件限制,提供了特定的寫作材料,也常指出特定的寫作方式(陳正治,2007) 。仇小屏(2005)提到, 限制式寫作是新型作文的一種,但相較於引導式寫作之不同,是在於其題目說明,不但是引導也是一種條件的限制,藉此明確的引導,又可鎖定寫作中的某項或幾項重要能力,要求學生據此寫作,引導精細具體又能作階段練習,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培養能力。李靜雯(2006)認為
14、, 限制式寫作鎖定一般能力 、 特殊能力中的一種或兩、三種能力來設計題目, 由點到面 ,漸進式地全面提升寫作能力。本研究採限制式寫作來強化國中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面對寫作時,能夠循序漸進學習立意取材、結構組織和遣詞造句的能力,也希望能藉著每次的寫作練習,讓學生們更有寫作的興趣。四 、 網 路 科 技 對 寫 作 教 學 之 相 關 研 究在學習型態由封閉式組織擴展到虛擬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學習者得以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下,進行網路學習活動,這種透過電腦網路參與學習活動的方式,不僅改變了人們原本的學習方法,也為人們帶來許多學習上的便利,提供了更豐富、多元化的資訊(陳明溥、莊良寶、林育聖,200
15、2) 。電腦網路對於寫作學習之輔助,亦產生了佷大的幫助,Liu、Moore、Graham 與Lee( 2003)指出,用電腦來學習語文對學童的幫助是很大的。Snyder( 1994)研究發現,當學生運用電腦寫作時,教師較能輕易地轉換成輔助者的角色,學生也比較有獨立性不會完全依賴教師。Patterson(2006)肯定當學生運用網路寫作時,網路能提供更多輔助元素,若能配合教師有意義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寫作新知或技能時能更迅速便捷。所以在進行網路教學時,必須要有良好的教學引導,學生才能更有效地獲得學習,也可利用電腦網路的便利性,在練習的過程中,更即時地搜尋答案及獲得回饋。Yang、Ko 和 Ch
16、ung(2005)在亞卓市上設寫作網站,名為挑戰寫作迷宮 。此網站沒有明顯的教學,目的是透過網上同儕的互動,包括共同創作,使小作者有機會彼此觀摩、批改與挑戰,期藉此提升小學生寫作興趣和能限制式寫作互動引導作文網站對學生寫作之研究199。網站邀請一位兒童文學作家駐站,提出各種主題並加以引導後,和參與者一起創作。為幫助小作家解作文標準並達到反思目的,研究者設評分機制與有效的評分標準(柯華葳,2004) 。在沒有特定教學下,因有駐站作家的引導、挑戰性的題目和互評的機制,有投稿次多,與互評多,得到駐站作家評good多的趨勢(Yang, Ko & Chung, 2005) 。Englert 等人(200
17、7)亦提到,運用電腦網路寫作有可直接利用線上辭典查遺忘的單字、自動文字校正、即時給予學生作品回饋等功能,學生的寫作能力在經過電腦網路的輔助應用之下,能有所改善與顯著進步。Goldberg、Russell 與 Cook(2003 )研究指出,學生在運用電腦進行寫作時,寫作內容會較長,而且也比較會修正他們的文章,特別是對寫作能力沒有那麼優秀的學生們而言,可使他們的寫作能力得到改善。本研究建置以限制式寫作為基礎的作文教學互動網站,讓學生有題型練習的互動,循序漸進地練習,也可以得到練習的回饋。網站設計之靈活性,能提升練習成效,同儕們也可以利用此網站觀摩其他同學的作品,真正發揮利用作文網站進行教學之功用
18、。叁 、 研 究 方 法一 、 研 究 對 象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桃園縣某國中一年級學生,兩班學生分別作為實驗組及控制組,詳細班級人數如表 1 所示。表 1 研究分組人數教學組別 男生人數 女生人數 總人數實驗組(作文網站寫作) 15 17 32控制組(傳統紙筆寫作) 18 17 35二 、 研 究 流 程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進行,首先針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進行前測,其中一班學生為實驗組,以限制式寫作設計的題組,在作文網站上進行互專論200動引導,讓學生進行練習及寫作;另一班為控制組,同樣以限制式寫作題組引導,但練習和寫作都以傳統紙筆書寫進行,經過十週的寫作課程後,再以作文評分量表及寫作興趣
19、問卷了解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前後測分數的差異。三 、 實 驗 設 計本研究希望藉由作文網站發揮教學效果,以準實驗研究得到更客觀且有效的推論。為了探討運用互動引導作文網站進行寫作教學對學生寫作的影響,只以不同的教學模式為自變項,亦掌控其他與實驗結果無關的控制變項,以學生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的改變為依變項,實驗變項表及各變項的說明如表 2 和表3 所示。表 2 實驗變項表表 3 研究變項說明表研究變項 內容說明自變項教學模式設計:1. 實驗組:學生以互動引導作文網站練習及寫作。2. 控制組:學生以傳統紙筆練習及寫作。依變項1. 寫作能力:指學生接受作文評分量表,在前後測所得之分數,量表分為立意取材
20、、結構組織和遣詞造句三個向度。2. 寫作興趣:指學生接受寫作興趣問卷所得之前後測分數。控制變項1. 教學內容:兩班都以限制式寫作題組引導,學習單設計的練習題組都相同。2. 教學時間:兩組學生每週進行一堂作文課,共進行十週,練習五個寫作題組。3. 學生年級:皆為國中一年級普通班學生。4. 教師專業:兩班學生由同一位國文教師授課。5. 引導方式:兩班學生皆先以學習單作為引導,教師會先解釋學習單的題目,再讓學生進行練習。自變項(教學模式) 控制變項 依變項(學習結果)實驗組(以互動引導的作文網站練習及寫作)控制組(以傳統紙筆練習及寫作)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學生年級教師專業引導方式寫作能力寫作興趣限制式寫
21、作互動引導作文網站對學生寫作之研究201四 、 研 究 工 具(一 )作 文 試 卷 前 後 測 題 目利用作文試卷進行前後測,評估出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兩組學生在一堂課(45 分鐘)的時間中完成作文試卷的題目,題目採用新型作文的命題方式,前測和後測的題目必須不同,也必須是沒有寫過的題目,才不會讓學生有練習過的因素干擾,不過前測後測作文試卷題目的難度要相同,且在學生寫作時可以運用到的文體要有差不多的類型,如此規定的作文試卷,才較能夠在準實驗研究進行之後做出有效的評量。(二 )作 文 評 分 量 表本研究的作文評分量表有三個重要的向度,分別為立意取材 、 結構組織和遣詞造句 。 立意取材強調學生寫
22、作時能切合題旨,選擇合適素材,表現主題意念;結構組織強調學生寫作時能首尾連貫,組織完整篇章;遣詞造句強調學生寫作時能精確流暢使用本國語文的詞語並造句。本研究的作文評分量表以五點量表設計,1 分是很差,2 分是略差,3 分是普通,4 分是略好,5 分是很好,共二十題,滿分為一百分,第 18 題是立意取材的評分項目,第 914 題是組織結構的評分項目,第 1520 題是遣詞造句的評分項目,詳見附錄一 。本研究請教國文相關的專家檢驗此量表的效度,以求此作文評分量表之正確效度,在研究中用以更客觀評量出學生的作文前後測試卷分數。(三 )寫 作 興 趣 問 卷本研究採用並增修郭祖珮(2003)的寫作興趣問
23、卷,包括寫作的習慣 、對課程的喜好與對寫作的感受 。問卷共十題,第 2 題和第 9 題是反向計分題。本研究將回答改為五點量表勾選,1 分是非常不符合,2 分是有點不符合,3 分是沒感覺,4 分是有點符合,5 分是非常符合,又多增加一題開放性的問題,詳見附錄二 。前後測使用相同的問卷,以測出學生在寫作興趣上的改變。(四 )互 動 引 導 作 文 網 站本研究以限制式寫作為基礎,寫作練習是在寫作園地的寫作練習區中進行,學生需先加入會員,才能參與引導題目的練習及寫作,網站寫作流程如下:專論2021.寫作園地有基測作文寫作原則標準和寫作練習區二個功能, 寫作練習區是網站中提供互動引導作文題型之處。2.
24、寫作練習區學生必須先登入帳號和密碼,登入後可以進入寫作練習題區,或是修改個人基本資料。3.寫作練習題組首頁此區有寫作練習題組的目錄;當寫作時間結束後,可進入作品園地觀看其他同學的作品。4.寫作練習題引導的第一個頁面進入寫作練習題後,第一個頁面是以限制式寫作所設計的引導題目,讓學生在互動及思考過程中,先對於寫作認知過程中的計畫過程進行思考,並將自己的靈感及思考寫下來,如圖 2 所示。圖 2 寫作練習題引導的第一個頁面6.寫作練習題引導的第二個頁面此頁面讓同學在經過上述的引導思考後,依據互動引導過程中自己所寫下的內容,及教師在網頁中所提示的參考答案,開始依題撰寫文章;最下方還有寫作此題的感想及類推題,用以完成學生的寫作認知歷程中轉譯和回顧過程,如圖 3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