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1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案1岭南版20181023228.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1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案2岭南版20181023227.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1岭南版20181023226.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2岭南版20181023225.doc--点击预览
-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2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3岭南版20181023224.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品,了解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并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探讨、实践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艺术,爱国情操。2 学情分析~对于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地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解读课文。教师应注意在引导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提供一系列的美术视觉语言词汇,让学生参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为出发点。3 重点难点~1、重点: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2、难点:古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4 教学过程4.1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师活动:一、展示:教师出示精美打火机和鹅卵石 二、提问: 1、这是不是艺术品?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都可以用来取火) 2、古代人撞击石块取火,现代人用打火机取火,这一发展的历程有什么奥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同为取火的工具在形状上、功能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科技。)3、你们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例子吗? 4、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P4,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古代世界,探索古代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艺术。)三、板书: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学生活动:2~活动一: 1、学生谈感受,如: (1)早在新石器时代,半坡人就会在陶制品上绘图案,人面鱼纹盆就是一例; (2)古人会用骨针穿洞打造项链。(3)尤其是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大量彩陶,造型各异,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意识。设计意图:~制造悬念,以“问题探秘式”导入课题,提出学习本课的主题——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美。活动 2【讲授】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师活动:~一、欣赏与探索1、 引言: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它们都是经典作品,那我们应该怎样去鉴赏他们呢?2、探究:请同学们以 6 人为一小组探讨课本中的作品。3、引导:学生汇报探究成果。二、欣赏与评述:1、展示:教师出示编钟的图片,以编钟为例,讲解欣赏的方法。2、归纳:鉴赏一件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要了解其艺术性、科技性、实用性,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价值与意义(课本 P4)A、实用性:(敲击乐器) 提问:同学们,知道编钟有什么用吗?B、艺术性:(造型美观,纹饰丰富)(1)提问:编钟的整体造型是怎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2)提问:我们再来看它内部结构和每一个编钟的上面的纹饰? 小结:我们欣赏了编钟在艺术上的美,接着我们来看编钟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艺术典范呢?它还有什么功能?C、 科技性:(材质美与设计美)(1)提问:编钟的摆放有什么规律?这里面有什么科学性和功能?3(2)提问:这套编钟深埋地下二千四百余年,为什么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学生活动:~活动二:分小组欣赏课 本的作品运用自己的 语言尝试欣赏学习。1、小组讨论欣赏评价作品《赵州桥》 《长信宫灯》 《四羊方尊》等。2、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活动三:结合范例 开展探究活动1、探究编钟的实用价值与意义(学生欣赏、感受曾侯乙编钟作品的美感。)2、探究编钟的艺术造型特征(欣赏、观察作品的纹饰美、造型美)3、探究编钟的科技含量(材质与造型设计的科技含量)~活动三: 学生欣赏、分析作品,进一步体会曾侯乙编钟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体会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对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中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活动 3【练习】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师活动:~3、实践练习 请同学们运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地描述编钟的科技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意义4、小结:由此可见,艺术美的规律影响着科学发展创造的规律,反之科技的进步发展也带动了艺术的发展。 “科学需要艺术,艺术需要科学” 。 三、课堂练习: 运用自己喜爱的纹饰设计编钟上面的图案。四、展示与评价1、引导学生:自评、他评。2、教师评价4学生活动:~活动三: 学生欣赏、分析作品,进一步体会曾侯乙编钟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体会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活动四: 运用所学图纹进行设计与创作。活动五: 开展互动评价活动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活动 4【作业】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师活动:~五、理解与拓展 作业: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知识,填写欣赏报告。 要求:每小组选取课本上面的任一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六、小结: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学生活动:~活动六: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欣赏与探索,撰写欣赏报告。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了解和认识几件古代有代表性的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优秀作品,能从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用语言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2 学情分析了解古代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了解和认识几件古代有代表性的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优秀作品,能从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用语言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3 重点难点欣赏和评价古代科技艺术品的方法,理解古代艺术中的科技原理和跨科的知识。4 教学过程4.1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课堂导入展示精美打火机一个和鹅卵石两个提问学生问题:这两样是不是艺术品?现代人用打火机打火,古代人用击石块取火,这发展历程有啥奥秘?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例子?活动 2【讲授】课堂发展向学生展示长信宫灯,四羊方尊,汤三彩,赵州桥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规范性的艺术品,同时这些也是当时高科技产品,提问学生能发现他们的特点。再由学生在课本上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从艺术和科技的角度进行描述。根据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练习,训练学生的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建议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将书中的艺术品从高科技和艺术方面概括出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3【活动】分组讨论分组选取课本的范例按:描述,分析,评论的程序进行探讨。小组谈论,并填写表格,与小组为单位展示谈论结果,总结如何掌握和欣赏评价古代艺术品的方法。通过探究,汇报,总结,指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学生谈感受。增强学生对艺术品的分辨,让学生得到实际的感受和体验。活动 4【练习】课堂练习展示课前收集的古代和科技结合艺术品的资料,图片,实物。并对这些物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自己对这些艺术品的评价。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提出建议,最后由老师和大家一起总结,让学生更好 的了解古代艺术品艺术与科技结合这一内容。活动 5【作业】课后作业在课本上选取自己喜欢的古代艺术品,从艺术和科技两方面进行评述。作业基本要求:能描述和分析作品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较高要求:能用美术语言描述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2活动 6【测试】小结写一篇学习本节课后的心得体会,再由老师选择好的范文在班上宣读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了解艺术品艺术和科技结合的特色,了解造型艺术的丰富性和艺术性,探究艺术作品中所包含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美的理想。活动 7【活动】课后延伸教师展示古代和现代的灯具。延伸拓展到下一课。学生可以参观周围的博物馆,亲身感受古代艺术品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探究。1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魅力;懂得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是实用、美观、经济的统一;能从审美的角度运用描述、分析、评价的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现代艺术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2.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视频、图片,结合教师讲解、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对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魅力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对比鉴赏”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想象力,让学生总结不同风格艺术品的异同;再利用“水立方”作为导赏,鼓励学生尝试从造型、材料等方面分析“水立方”的特点,领悟老师的欣赏过程,从而产生对美术、科技、人文的关注;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学生利用美术鉴赏方法,对一件艺术品进行讨论和总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发现、观察和热爱生活中的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作品,提高学生视觉感受力,培养发现美、享受美的兴趣,了解具有科技含量艺术品中蕴含的科学奥妙。2 学情分析学生会对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作品和见到过的各类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会有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我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感受艺术与科技相互交融所带来的魅力,拓宽对美的感受,扩宽思维的维度。3 重点难点重点: 欣赏评述现代科技艺术品的方法。 难点 对现代艺术(建筑、工业设计、产品造型等)各种形式美的把握。解决难点:审美方法的引导。4 教学过程4.1 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视频导入一、播放《手指舞》视频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设问: 你认为这段视频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手:艺术+多媒体:科技活动 2【活动】课堂发展1. 现代艺术的种类(建筑 雕塑 工业设计 绘画 媒体艺术2. 欣赏现代工业产品设计 (便携式耳机 组合办公桌 袖珍厨房) ①通过产品外观猜测它是什么产品,具有什么功能 ②问与答 ③小结产品的艺术与科技的特点 3.对比欣赏 思考并讨论:长信宫灯与现代灯具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 学生发表见解 肯定学生发言并总结异同 24.经典导赏—“水立方” ①图片欣赏 ②“水立方”介绍(结合视频) ③外形、内部结构描述 (艺术价值) ④材料功能分析(实用价值) ⑤评价5.小组讨论、评述 分小组选择一件现代艺术作品共同欣赏,用描述、分析、评价的欣赏方法,从造型、设计风格、材料、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并选一名同学向大家做欣赏报告。活动 3【讲授】总结在人类的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历来是在互渗互补中获得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让现代社会的产品绽放出绚丽的魅力。通过这节课让我们发现更多生活中的这类作品,并利用学到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赏析,这样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魅力感受就变的更加深刻。活动 4【讲授】拓展与作业发挥想象力,尝试改造你感兴趣的现代艺术作品,将改造构思描绘成蓝图,画在 A4 纸上。1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1 教学目标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2 学情分析教会学生鉴赏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教学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教学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教学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第二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具:相关作品及图片教学目的: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教学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教学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老师提问:有何启示?学生谈感受2、欣赏书本雕塑与国画,问其奥妙之处(学生思考)三、课堂发展1、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2、赏探析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现代生活中最具有现代意味和气派的作品。认识材料的多样性及其带来的材质美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扩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敏锐地感受现代生活与现代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3、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上节课学过的欣赏评述的方法,进行书面作业练习。四、总结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2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总体风格,形式的不同区别及其特点。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4、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了艺术的创作。五、课后延伸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的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的“欣赏—评述”技能。(进一步巩固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唯一的美感意识)六、板书设计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2、现代作品:(1)简洁、明快、单纯(2)富有艺术魅力,科技含量高 3、作画步骤:(1)铅笔稿 (2)大轮廓 (3)上色 (4)调整完成4、作业:动手画出你心目中的家电或其他物体的图案。1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课题: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 第二课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材分析:本课是上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的延伸与发展。如果说上一课是立足古代,那么这一课重点是强调现代;上一课主要是“启示” ,这一课则更突出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本课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受、艺术创造的愿望和能力而设置的。突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这一教学思路,其实仍然还是坚持从艺术本身出发。教材中编制的图片,已突破了传统教材中单纯的、平面的、架上绘画的概念,我们在这里传递的是“大美术”的概念,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理念的再现,是时代的特色和艺术发展的趋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中外现代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是在互渗互补中获得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验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过程与方法: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对美术、科技、人文投入关注,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是实用、美观、经济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爱思考勤动脑、团队合作、建立与人良好沟通的精神。教学重点:从生活中发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美,感受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魅力。教学难点:正确评价现代艺术作品与科技完美结合所体现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课前准备:教师:文本资料、PowerPoint 课件学生:个人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模式:启发探究式、自主学习式教学过程:2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游戏导入)1、玩头脑风暴:看图回答以下展示的物品像什么,挑战你丰富的的想象力。同学踊跃发言,讲出自己的想象!刚才看到的给人丰富想象力的物品就是现代艺术——节能灯造型设计。2、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让我们来品味视觉大餐,一起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三、课堂发展欣赏与探索:分四个篇章来讲述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1、雕塑艺术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 ,赏析雕塑作品:物之道,建筑迪拜酒店等。悉尼歌剧院(丹麦)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 186 米、东西最宽处为 97 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 97 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悉尼歌剧院座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2、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德国)磁悬浮列车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3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 1 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 6~7 分钟。 上海磁悬浮列车时速 430 公里,一个供电区内只能允许一辆列车运行,轨道两侧 25米处有隔离网,上下两侧也有防护设备。转弯处半径达 8000 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最小的半径也达 1300 米。乘客不会有不适感。轨道全线两边 50 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上海线路将最终延伸到杭州。并且直接为世博会服务。3、艺术品日出·印象(油画) 莫奈(法国)《 日出·印象》19 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改变了画家对固有色的观念,由此他们开始在艺术上对外光表面的新探索。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这幅名画是莫奈于 1873 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张《日落》 ,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两幅画都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 。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 4当 1874 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一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 ,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4、日用品聚酯泡沫躺椅(达利)四、总结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总体风格,形式的不同区别及其特点。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4、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了艺术的创作。五、课后延伸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的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的“欣赏—评述”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