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数学公式大全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 、集合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个.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 ;(2)顶点式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时,设为此式)(3)零点式 .(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时,设为此式)(4)切线式: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 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 时,设为此式)4、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5、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6、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充要条件: (1)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反之,q 是 p 的必要条件;(2) 且 q p,则 P 是
2、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 p p ,且 ,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p p ,且 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函数单调性:增函数:(1)y 随 x的增大而增大。 (2)设 f(x)在 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 ,都有 成立, 则就叫 在上是增函数。D 则就是 f(x)的递增区间。减函数:(1)、文字描述是:y 随 x的增大而减小。(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 f(x)在 xD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 ,都有 成立,则就叫 f(x)在上是减函数。D 则就是 f(x)的递减区间。单调性性质:(1)、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 (2)、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3)、增函数-
3、减函数=增函数; (4)、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函数的奇偶性:(注: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 , 则 f(x)就是奇函数。性质:(1)、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2)、奇函数在 x0和 x0和 x0上具有相反的单调区间;奇偶函数间的关系:(1)、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2)、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3)、偶奇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4)、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也有例外得偶函数的)(5)、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6)、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
4、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8、函数的周期性: 定义:对函数 f(x),若存在 ,使得 f(x+T)=f(x),则就叫 f(x)是周期函数,其中,T 是 f(x)的一个周期。周期函数几种常见的表述形式: (1)、 f(x+T)= - f(x),此时周期为 2T ;(2)、 f(x+m)=f(x+n),此时周期为 ;(3)、 此时周期为 2m 。9、常见函数的图像:10、 对于函数 恒成立,则函数的对称轴是 ;两个函数 f=(x+a)与 y=(b-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11、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性(1)函数 的图象关于 直线对称 .(2)函数
5、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12、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1)函数 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即 轴)对称.(2)函数 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3)函数 和 的图象关于直线 y=x对称. 若将函数 的图象右移 、上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象;若将曲线的图象右移 、上移 个单位,得到曲线 的图象.13、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 . 若函数 存在反函数,则其反函数为 ,并不是 ,而函数是 的反函数.14、几个常见的函数方程(1)正比例函数 , .(2)指数函数 , .(3)对数函数 , .(4)幂函数 , .(5)余弦函数 ,正弦函数 ,15、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性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6、式: 指数性质:指数函数:(1)、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函数;(2) 、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函数。注: 指数函数图象都恒过点(0,1)对数性质: 对数函数: (1)、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函数;(2) 、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函数;注: 对数函数图象都恒过点(1,0)(3) 、 (4)、 16、 对数的换底公式 : 推论 17、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若 a0,a1,M0,N0,则 数 列1、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 n项的和的关系( 数列 的前 n项的和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 n项和公式为: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 n项的和公式为或 .常用性质: (1)、若 m+n=p+q
7、 ,则有 ; 注:若 的等比中项,则有 成等比。(2)、若、 为等比数列,则 为等比数列。4、等比差数列 : 的通项公式为;其前 n项和公式为 .推出: (等差、等比数列都实用)常用性质:(1)、若 m+n=p+q ,则有 ; 注:若 的等差中项,则有 n、m、p 成等差。(2)、若 、为等差数列,则 为等差数列。(3)、 为等差数列,为其前 n项和,则 也成等差数列。(4)、 (5) 自然数平方和: 自然数立方和: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 , .2、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公式一:设 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公式二:设 为任意角, 与
8、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公式三: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公式四: 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公式五: 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公式六: 及 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方法一:诱导公式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奇、偶” 指的是 /2 的倍数的奇偶, “变与不变”指的是三角函数的名称的变化: “变”是指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变余切,余切变正切。 (奇变:如(2k+1)90; 偶不变:2k90)“符号看象限”的含义是:把角 看做锐角,不考虑 角所在象限,看 n (/2) 是第几象限角从而得到等式右边是正号还是负号。符号判断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
9、”。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第三象限内只有正切和余切是“+”,其余全部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记忆方法二:无论 是多大的角,都将 看成锐角 诱导公式:k360+(kZ),-,180,360-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 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把 看作锐角时(无论 是什么角,都“看作”锐角,如 cos(180+110)=-cos110)原函数值相应象限的符号.简记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利用上述五组诱导公式,可以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值,其一般步骤为:任意负角的三角函数 相
10、应正角的三角函数 0360角的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值,亦可概括为“负角化正角” “大角化小角”“查表求值”.3、二角和差公式sin(+)=sincos+cossin sin(-)=sincos-cossin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平方正弦公式 );.倒数关系: ; ; 商数关系: ; 平方关系: ; ; 辅助角公式: = (辅助角 所在象限由点 的象限决定, ).证明:由于 ,显然 ,且故有:4、二倍角公式 . 推导过程: . 推导过程: . 推导过程:6、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 ,xR 及函数 ,xR(A, 为常数,且
11、 A0,0)的周期;函数 , (A, 为常数,且 A0,0)的周期 .7、正弦定理 .8、余弦定理;.9、面积定理(1) ( 分别表示 a、b、c 边上的高).(2) . 可得 (3) .平面向量1、两向量的夹角公式(a= ,b= ).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 ,B ).3、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 a= ,b= ,且 b 0,则a|b b=a .a b(a 0) ab=0 .4、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设 , , 是线段 的分点, 是实数,且 ,则( ).5、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6、 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 为 所在
12、平面上一点,角 所对边长分别为 ,则(1) 为 的外心 .(2) 为 的重心 .(3) 为 的垂心 .(4) 为 的内心 .(5) 为 的 的旁心 .直线和圆的方程1、斜率公式 ( 、 ).2、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 过点 ,且斜率为 )(2)斜截式 (b为直线 在 y轴上的截距).(3)两点式 ( )( 、 ( ).(4)截距式 (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 )(5)一般式 (其中 A、B 不同时为 0).3、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 , ; .(2)若 , ,且 A1、A2、B1、B2 都不为零, ;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 ,直线 : ).5、圆的四种方程(1)圆
13、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 ( 0).(3)圆的参数方程 .(4)圆的直径式方程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 、 ).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 与圆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其中 .7、圆的切线方程(1)已知圆 若已知切点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当 圆外时,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 k,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 y轴的切线斜率为 k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 b,必有两条切线(2)已知圆 过圆上的 点的切线方程为 ;斜率为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圆锥曲线方程1、椭圆 的参数方程是 .2、椭圆 焦半径公式 , .3
14、、椭圆的切线方程 (1)椭圆 上一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椭圆 外一点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椭圆 与直线 相切的条件是 .4、双曲线 的焦半径公式 , .5、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1)若双曲线方程为 渐近线方程: .(2)若渐近线方程为 双曲线可设为 .(3)若双曲线与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 ( ,焦点在 x轴上, ,焦点在 y轴上).6、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1)双曲线 上一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双曲线 外一点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3)双曲线 与直线 相切的条件是 .7、抛物线 的焦半径公式:抛物线 焦半径 .过焦点弦长.8、二次函数 的图象是抛物线:(1)顶点坐标为;(2)焦点的坐标为 ;(3)准线方程是 .9、 抛物线的切线方程(1)抛物线 上一点 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抛物线 外一点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抛物线 与直线 相切的条件是 .1、球的半径是 R,则其体积 ,其表面积 2、柱体、锥体的体积( 是柱体的底面积、 是柱体的高).( 是锥体的底面积、 是锥体的高).3、回归直线方程 ,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