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36375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潘文卿 李子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No.200024 2000 年 12 月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Analysis on the transfer and the gains ofChinas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s潘文卿 李子奈【摘要】剩余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将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并能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

2、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资源配置效益【ABSTRACT】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from the less profitabl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profitable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can hoist the overall national economic gains. The economic growth arising from such transfer is a result of rearrangement

3、of resources. By means of Statistics and Quantitativ models, this article views the transfer of Chinas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s and the gains stemming from this transfer since the outset of Chinas reform.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果与标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

4、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因为这一转移拉开了以劳动力资源流动为龙头的全国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序幕。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表 1 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 年,农业从业人员为 1.7 亿,占全国从

5、业人员的 83.5,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 0.3亿,比重为 16.5,农业大国的特征非常突出。从 19521970 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相当缓慢,18 年间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 0.3 亿,农业就业比重仅比 1952 年下降 2.8 个百分点。从 1970 年到改革前的 1978 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有所推进,8 年间,农业就业比重下降了 10.2 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增加 0.5 亿,是前 18 年增加人数的 1.6 倍。1978 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

6、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 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 1.18 亿迅速升至 3.51 亿,21年中增加了 2.32 亿,是改革开放前 26 年增加总数的 2.7 倍,年均增长率为 5.3。1999 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 50.3与 49.7。分阶段看,19781985 年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短短 7 年中,农业就业份额由 70.5迅速下降到 62.4,非农就业比重由 29.5升至 37.4。非农就业人员由 1.18 亿,增加到 1.87 亿,增加了 0.69 亿人,年均递增 6.8。19861990 年,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皮软”的双重影

7、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5 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 2.3 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 0.67 亿,比重升至 39.9。19911995 年,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尤其是 1992 年邓小平南巡,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快。统计数据表明,仅 19911995 年的 5 年中,非农就业量净增加 0.7 亿人,是 19851990 年增加人数的 1.04 倍。1996 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 1997 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中国商品出口的增长,

8、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1999 年中国实际 GDP 增长率为7.1%,比 1995 年的 11.5%下降了 4.4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内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1999 年的 4 年中仅增加了 0.26 亿人,年均增加 642 万人,比改革 21 年来平均增加人数的 1105 万人少 463 万人。1999 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 50.3%,又比1997 年、1998 年有所上升。表 1 中国农业与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分布劳动力 劳动生产率(元/人年)绝对数(万人) 构成() 全社会 农业 非农业全社会 农业 非农业 农业 非农业 (1) (2) (3)195

9、2 20729 17316 3413 83.5 16.51970 34432 27786 6646 80.7 19.31978 40152 28313 11839 70.5 29.5 1640 929 33391980 42361 29117 13244 68.7 31.3 1803 945 36891985 49873 31105 18768 62.4 37.6 2547 1314 45891990 63909 38428 25481 60.1 39.9 2902 1306 53101995 67947 35468 32479 52.2 47.8 4811 1733 81721996 688

10、50 34769 34081 50.5 49.5 5203 1858 86161997 69600 34730 34870 49.9 50.1 5602 1926 92641998 69957 34838 35119 49.8 50.2 6009 1987 100001999 70586 35536 35050 50.3 49.7 6377 2003 10811注:1.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全社会从业人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增加值/农业从业人员;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 (GDP农业增加值)/非农业从业人员 .2. GDP 与农业增加值均按 1990 年不变价计算。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

11、年鉴(1997) 、 中国统计摘要(2000) 有关数据计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表 2 的资料显示,从 19791999 年的 21 年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 1.16 亿,年均转移 555 万人,增长速度为 8.9。从进入的不同产业看,转向服务业的人员多于转向工业的人员,前者的年均转移数 329 万人,后者 226 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2.8与 6.5。从不同的时期看,转移的速度也有差异。整个 80 年代(19791990 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增长 11.9,其

12、中 19791985年的增长速度高达 16.3。进入 90 年代以来,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增长率降为5.3。其中,转向农村工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 3.4,转向服务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 6.9%。尽管 90 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对于 80 年代有所下降,但转移规模仍是上升的。表 2 的资料显示,从19911999 年,每年平均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 590 万人,而 19791990年的年均转移人数为 529 万人。与对表 1 的分析相一致,19791985 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的转移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速度上,均是这几

13、个阶段中相对较好的时期,而 19961999 年,则是较差的时期。由于城乡壁垒的存在以及其他较为复杂的原因,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19791999 年的全部转移量约 0.34 亿人,只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 23%左右。从现有统计数据看(表 3) ,19791999 年,平均每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约为 166 万人,其中 19791990 年的平均数为 149 万人,19911999 年的平均数为 188 万人。表 3 列出了不同时期转向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规模,同时也列出了 1978 年以来我国通过向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规模。可以看出,

14、改革开放以来的21 年中,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 1.5 亿左右,其中近半数是近入 90 年代后转移的。与表 1 的变动相仿,19861990 年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 146 万人,但与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1999 年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 198 万人。表 2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绝对数(万人) 年均转移人数(万人) 年均增长率()合计 工业 服务业 合计 工业 服务业 合计 工业 服务业19791999 11655 4751 6904 555 226 32

15、9 8.9 6.5 12.819791990 6343 3018 3326 529 251 277 11.6 8.8 17.019911999 5312 1734 3578 590 193 398 5.1 3.4 6.919791985 4384 2137 2247 626 305 321 16.3 12.2 25.019861990 1960 880 1079 392 176 216 5.3 4.2 6.619911995 4034 1423 2612 807 285 522 7.9 5.4 10.719961999 1278 311 967 319 78 242 2.4 1.2 3.5资料

16、来源:由中国统计摘要(2000) 、 中国统计年鉴(1998) 、 中国统计年鉴(1990) 有关数据计算。表 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单位: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每年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19791999 15141 3486 721 16619791990 8136 1793 678 14919911999 7005 1693 778 18819791985 5445 1062 778 15219861990 2691 731 538 14619911995 4934 900 987 18019961999 2071 79

17、3 518 198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摘要(2000) 、 中国统计年鉴(1998) 、 中国统计年鉴(1990) 有关数据及表 2 相关数据计算。 二、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效益劳动力转移效益即为劳动力再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属于资源再配置效益或结构转换效益问题。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是以不同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为前提的,劳动力从低效益部门向高效益部门转移,势必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收益率,因此测量在具有不同边际生产率的部门之间劳动力转移对增长的作用,就要比较生产率总增长率与生产率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劳动力再配置或劳动转移效益。一个比较简单的测算模型可以从总劳动生产率的增

18、长公式中得到。总产出 为总劳动V生产率 与投入的总劳动力数量 L 之积:y(1)yV由(1)式可得到总产出的增长率 为投入的全部劳动力的增长率 与总劳动生产GvLG率增长率 之和:yG(2)yLv如果将部门只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话(分别记为 i=1,2) ,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3))()( 2121 rryyy GPPG式中 为不同部门在总产出(GDP)中的比重, 代表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VPii/ yi长率, 代表不同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率。 (3)式表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由两项因riG y素构成:一是劳动者人均产出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即不同

19、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记为 ;二是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可见,第二项)(yB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视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记为 。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yA增长的贡献及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4)yayGE/)((5)vv在我们的具体测算中,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通过(2)式由总产出(GDP)的增长率与总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之差决定的;同样,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 是通过)(yA(3)式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之差决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再配置效益的表现是,劳动力

20、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非农业部门引致了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农业部门自身的劳动生产率。表 1 显示出,按 1990 年不变价计算,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由 1978 年的 929 元/人年增加到 1999 年的 2003 元 /人年,增长了 1.1 倍,年均递增3.7;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由 3339 元/人年增加到 10811 元/ 人年,增长了 2.2 倍,年均递增 5.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 1640 元/人年,增加到 6377 元/ 人年,增加了 2.8

21、倍,年均递增 6.6。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生产率,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或者是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表 4 进一步列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益。表 4 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贡献()19791999 19791990 19911999 19791985 19861990 19911995 19961999GDP 9.59 9.01 10.35 9.84 7.87 12.00 8.32Gl 2.72 3.95 1.11 3.15 5.08 1.23 0.96Gy 6.68 4.87 9.14 6.49 2.

22、65 10.64 7.30Gy1 3.72 2.87 4.87 5.08 -0.13 5.83 3.67Gy2 5.75 3.94 8.22 4.65 2.96 9.00 7.25B(y) 5.35 3.60 7.62 4.80 2.06 8.31 6.63年均增长率A(y) 1.69 1.32 1.67 1.68 0.63 2.27 0.64El 28.41 43.81 10.73 31.97 64.63 10.27 11.50Ey 69.70 54.05 88.29 65.96 33.66 88.63 87.66Ely 1.90 2.13 0.98 2.07 1.71 1.09 0.84E

23、by 80.08 73.91 83.33 73.93 77.78 78.15 90.93Eay 19.92 26.09 16.67 26.07 22.22 21.85 9.07Ebv 55.81 39.95 73.58 48.76 26.18 69.27 79.71贡献率Eav 13.89 14.10 14.72 17.20 7.48 19.36 7.95注:表中 El 与 Ey 分别表示劳动力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 GDP 增长的贡献,Ely 表示两者共同作用而不可分解的部分的贡献;Eb y 与 Ebv 分别表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的变动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及 GDP

24、增长的贡献。其它字母的意义见正文。资料来源:由表 1 中数据计算。从表 4 可以看出,以 1990 年不变价计的中国 GDP 从 19791999 年年均递增 9.59,劳动力增长 2.7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 6.68。劳动力增长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为28.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为 69.7,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为 1.9。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进一步的分解表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于劳动力由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带来的贡献约为 19.9,因此在 GDP 增长中源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贡献率约 13.8,这也正

25、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再配置效益。分阶段看,19791990 年的整个 80 年代,是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的时期。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长期束缚而转向从事非农生产与服务,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测算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中,GDP 年均增长率为高达 9%,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95%与 4.87%,两者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43与 54。在生产率的增长中,来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贡献高达 26.1,这一转移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26、 14.1。19911999 年的整个 90 年代,中国劳动力增长放慢,年均增长率为 1.11%,但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却相对较快,年均增长率达 9.14%,劳动力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该时期中国 GDP 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10.7%与 88.3%。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比 80 年代高出 34 个百分点。但这一时期由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增长放慢,尽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为 14.7%,与 80 年代相差无几,但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却降到 16.6%。从更细分的时期看,19791985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较好时期。这期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

27、分别为 5.1与.46%,农业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超过非农产业。这一时期,中国 GDP 年均增长率高达 9.84%,其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为 65.9%。在这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部分占 26.1%,在各时期中最高,而这一时期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 GDP 的贡献也高达 17.2%。19861990 年,由于中国经济既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又经历了国内首次市场“皮软”的影响,宏观环境较差,从而使经济效益出现较大程度的滑坡,GDP 年均增长率为降至 7.9。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下降引起了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它对 GDP 增长的贡献也因此降到

28、33.7;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使其对GDP 增长的贡献降到 7.5%。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下降到 17.8,进而又使得这一转移对全社会 GDP 增长的贡献受到影响,贡献率下降到 6。19911995 年,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期,DGP 年均增长率高达 12。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高达 10.6%,但劳动力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仅为 1.2,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劳动力增长对 DGP 的增长贡献分别为 88.6与 10.3,前者远远超过后者。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部分占 21.8;农业劳动力转移对 GDP 增长的贡献升至 19.4。19961999 年,中国尽管成功地

29、实现了“软着陆” ,但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GDP 年均增长率降为 8.3,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降到 0.9与7.3。虽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 GDP 增长的贡献仍有 87.6,但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放慢,甚至出现 1997、1998 年的连续回流,使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部分仅占 9.1。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 GDP 增长的贡献也仅为7.9,是继 19851990 年的第二个低贡献期。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的推动作用,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尤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 4 中

30、的计算结果显示,虽然 19851990 年的时期内,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只有 2.6,对GDP 增长的贡献也只有 7.5,但就在这 2.6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带来的部分占 22.2,说明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仍然较高。同样地,19961999 年的时期,尽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并不低,为 7.3%,但由于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较慢,尤其是 1997、1998 年又有劳动力回流进农业,使得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仅为 9.1%,在各细分时期中最低。三、结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

31、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且也是中国 21 世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主题。认清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探讨未来时期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已成为 21 世纪中国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作者简介:潘文卿: 1999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李子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通讯地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332 信箱(100084)联系电话:62772541(O) ,62775353(H) ; BP:66706670 呼 15772Email 地址:通信地址:北京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电话:86-10-62789695 传真:86-10-62789697邮编:100084网址:http:/E-mail: Adress:National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Tel: 86-10-62789695 Fax: 86-10-62789697Web site: http:/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