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述科研选题的步骤和基本原则。科研选题的步骤 一般来说,选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问题调研。这是选题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科研主体应首先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知 识结 构与学识专长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领域,然后对这一领域做全方位的 调研。 调研内容可以包括:了解人 们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取得的成果以及失败 的教训;目前的进展情况,在近期有可能取得哪些突破;哪些问题急需解决而尚未有人涉足等等。只要在调研分析的基础 上,才有可能掌握科研新 动向,并以前人的工作的前提进行高起点的研究。 2.课题选择。 这是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阶段。根据问题调研的结果,运用选题的原 则,从所 调研的问题中优选
2、 出备选课题,然后设计出研究方案,提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研究周期和所需费用,需要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等等。开题报 告是对课题可行性研究和审 批课题的重要依据。 3.课题论证。这一阶段是为了保证所选课题的正确和恰当而对课题及其方案做出的论证和全面评审。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对课题的依据, 实施条件,社会与经济效益及对科学发展的潜在价值依次逐项分析审议。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 专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课题决策。经过专家对课题的论证与评议,最终确定所要研究的课
3、题。课题若通过论证则成为待研究课题。若通不 过则被淘汰,或修改该课题,或另选课题。 科研选题就是一个不断反馈调整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 调研和多次 论证。另外,科研选题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存在 单一的模式。选题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课题选择应面向社会需 要和科学理论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包括 经济发展需要、国防建设需要、医疗卫生和 文化教育需要等。科学理论发展需要则包括 开拓科学领域、更新科学理论、改进科学方 法等方面的需要。科学性原则要求人们选择课题时,必 须以 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按客观 规律办事。将选题置于时代和当 时的科技背景 下,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
4、问题,即要持之有故,选之有理。科学性原则, 也称为限制性原则。选题的原则 3:创造性原则科学研究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便是创造。 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从选题开始就要十分注重 创新。要注意以下几点: 1、概念、观点上的创新;2、方法上的创新;3、应用上的创新。创造性原则系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 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预期能 从中产生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创造性是科学 研究的灵魂,它与重复性不相容,要求课题 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 为贯彻和坚持选题的 创造性原则, 应当注意下述两点。首先,要弄清和确定课题本身所蕴含的新颖 的实质内容 ; 其次,在课题选择中,要善于把
5、继承和创新 结合起来,要有 穷根究底献身科学真理的气概。选题的原则 4:可行性原则此原则主要指选题应与主客观条件相适应,根据已 经具备 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所谓选择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原 则,就是 说,选择研究课题要量力而为,要具有完成课 题预期目的现实可能性。选题的原则 5:有兴趣的原则科研选题,应当是自己最感兴 趣的课题,最好是自己提出的假说,由自己亲手去验证,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动力。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需要性原 则 :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需要。 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 实为根据。 创造性原则:选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可行性原则:选
6、题应与自己的主、客 观条件相适应 有兴趣的原则:应当是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2、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 类认识 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 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它以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 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 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其研究对象,包括唯物辩证的自然 观、科学技 术方法论和科学技 术观三个部分。自然辩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
7、逻辑,把科技 发 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辩证 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其次,当代自然 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还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 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 学科的特殊规律。 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 辩证 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
8、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3、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的产生: 第一,马克思、思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第二,当代全球性生 态危机是系统的辩证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而现代生态自然观的践行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丰富发展: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现代形式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
9、展的前提和基础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 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现象。其表 现为: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短缺、环境污染。现代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彰 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3)生态自然观的基
10、本思想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4、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并述一、两个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1.科学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但是科学理 论并不是自发产 生的,必 须经过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最后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过程,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2.科学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
11、用。科学观察是科学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科学理论、科学假 说的重要实践形式;也可以 导致科学发现, 为科学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科学实验 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它有很多优越性,它可以通过实验材料把事物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揭发出来。在科学 实验上不断 检验为正确的假说,在 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抽象和概括,就可以逐渐过渡成为科学的理论。 牛顿,通过对一个苹果的思考,观察,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 这就是经 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就是通过从实际出发,经过 科学的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创造一个又一个成果,这
12、就说明了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类似科学家: 1.弗莱明与青霉素,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 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 2.爱迪生,爱迪生孵小鸡,仔细观察,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 电话实验。他 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 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5、 结合自己的专业分析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一)科学技术对哲学的影响 1、科学技 术是推动哲学发展的革命力量: 1)科学技术是哲学的重要基础;2)科学技术是哲学发展的推动力;3)科学技术是解放思扫除宗教迷信的精神武器。2、新科技革命丰富和
13、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现代科技成果进一步证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新科技革命提出的问题(a.世界的物理图景问题;b.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问题;c.新科技革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 1、促进人类道德观念的不断变革; 2、促进社会道德观念的拓展和升华; 3、科学精神促进道德规范的进步。 三)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教育观念的变革;2.教育体制的改革;3.教育内容的变革;4.教育手段的提高。 (负面效应:生态危机、资源消耗短缺、人口膨胀等概而言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寻求其根源。 一、政治根源科学技术体现着人类的理性和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的 设计, 预先包
14、含了人类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的需要。这使得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具有政治工具的先验性,使得科学技术“政治化”;而作为“政治化”的科学技术又成为某些人取得其社会地位,或达到其现实 目的的重要手段, 这使得政治又出现“科学技术化”的局面。 二、 经济根源 现今的生产力总是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过 分追求是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产 生的经济根源。 具体而言,唯产值主义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导致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经济根源之一;人类经济利益的对立与分裂是导致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另一经济根源。 2、人 类经济 利益的对立与分裂人类经济利益的对立与分裂,是导致科学技 术负面效应更深层的经济
15、 根源。在 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中,大部分情况下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与科学技术权力是分离的,谁掌握了科学技术权力谁就决定开发什么样的技术,以及怎 样应用这些科学技术成果。三、认识根源科学技术知识是从生产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的, 对人和自然的矛盾进行专门 研究所形成的认识结晶。一般而言,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而使科学技术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认识的客观制约性和认识的主观制约性。1、认识的客观制约性在任一具体 时代中,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这是因为人类的认识总 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能得以 进行,而人 类社会的历史环境本身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 其中的经济发 展水平是社会对人
16、类认识限制的重要因素。一定时代生产力的水平是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对人类认识活动能给予的帮助也是有限的4“ 人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随 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函数。一定时代的主体只能在 该时代所提供的物质 、精神和社会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对事物进行有限的认识活动。这样以来,主体 难 以完成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超前预见。 ”5人们往往只能认识到人类活动行为所引起的近期的局部的影响,而看不到人类各种活动所引起的长远的全局的影响。 2、认识的主观制约性首先,认识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受制于自然规律的短暂性和生理条件的制约性。生命本身是一种极其有限的存在,同整个自然史相比是非常短暂
17、的,因此, “主体的 认识体系的容量是有限的,制约着主体思维空间的划定。在认识和解决具体问题时,人的思 维认识总是在定知认的容量中透析 认识对象,超出 这一容量或范围,大量未知因素的介入,就可能扰乱或中断或产生错误的思维认识。 ”6 其次,主体认识受到其思维方式的限制。人的 实践经验维系着主体特定的思 维框架,形成主体思 维范式,使主体认识受到限制。认识的生理基 础大脑皮层,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随主体社会实践的不断加深和拓宽,会在思 维认识中产生相应的、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使主体在实践认识中积累经验,经验又形成 观念, 观念最终导致了局限, “形成了主体在时间和思维认识中难以觉悟到的偏
18、差,以教条和 经验的方式对客体产生有限的思 维认识。 ”7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个体思维认识 受到社会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定,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认识程度,大多呈现为有限性的特点。故此,科学技术活动就会带有某种盲目和无知,其负面效应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源于人的存在状 态、实践方式,源于人的有限性。由于人不仅具有一种利益一致的特征,而且也具有一种利益冲突的典型特征;由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使得科学技 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也 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6、技术价值和技术伦理的基本内容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技术价值的基本内容:1技术 的自然价值 从技术的二重性的观点看,技术的
19、自然价值是指技术在与主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主要通 过技术设计和 发明。由其自然属性 显现出来的价值(技术的效用价值是其主要成分 )。技 术的自然价值是中立的。 2 技术的社会价值 技术的社会价值是指在技术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中,主要通 过 技术的开发和生产、技 术的应用和普及,由其社会属性显现出来的价 值。技 术的社会价值是在技 术的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的,它包括技术的经济价值、政治价 值、文化价 值和生态价值等。 技术的经济价值是指技术在与经济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它的 经济属性显现出来的价 值。 技术的政治价值是指技术在与人和社会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它的政治属性(如技术与权利、权力、社会革命、国家
20、安全等)所显现出来的价值。 技术 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在技术与文化( 狭义)发生相互作用中,它的文化属性(如观念、审美意识等)所显现出来的现实价值。 技术的生态价值是指技术在被人类用来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 过程中,它的自然屑性与社会属性所显现出来的价值。 技术的自然价值与其社会价 值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技术伦理:是围绕技术所产生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是人们(如技术发明者、使用者、和观察者等)在技术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和应该尽到的道德职责。技术价值与技术伦理: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技术没有价值,不会也不必要形成或制定技术
21、伦理。技 术伦理实际上是对 技术正面价值的维护或扩展和对技术负面价值的制约或控制。技 术伦理是伴随着技术价值 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技术价值产生相应的技术伦理,而技术伦 理又进一步产生相应的技术 价值。7、 怎样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立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哪些类型?地位和作用: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之一。也是科学 发展的一般形式和必经途径。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 的必经途径。人 类的任何活动都有预订的目的性。科学假说应当是以客 观的事实和科学的知 识为基础,是能 够真正揭示自然本身奥妙的猜想。 他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首先,科学假说是
22、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科学假说是科学发展的一般形式,可 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事实资料的积累,不能自然而然的导致科学理论的简历,只有通 过科学假说这个中间环节,科学认识运动才能由事实资料的积累达到科学理论的创立。其次,科学假说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假说的提出进一步确定了继续进行观察和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方向,指引这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某一科学领域提出的科学假说,对于该领域在观 察和实验中所继续获得的事 实资料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对于其他科学领域的亚 牛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 导意义,成 为其他学科研究工作的一般方法和理论工具。第三,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繁荣并促进科学的发展。由于科学假
23、说具有多样性,似的不同假 说出现百家争鸣的现 象。不同 观点的争论,可以开阔思路,相互补充,启发思考,揭露矛盾,激 发研究者的创新思维,引 导学术界的繁荣。最后,假说可以唤起众说,促进科学发 展。 科学假说的建立:科学假说需要科学家精心策划、准备,按照有效的方式去寻找各种 线索。首先要搜集一定数量事实、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然后,灵活的展开归纳 和演绎、分析和 综合、类比和想象等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并以此构成假 说的核心;最后,要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性陈述,使假说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 科学假说的分类:首先根据科学假说认识事物的范围大小、深刻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24、狭义 性假说和广义性假说。前者是关于某事物或某事物个别属性的猜测性判断和说明。后者是关于事物的一半 规律的说明和判断,往往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等组成的一定结构的复 杂体系。其次根据科学假 说 解释说明、预见推测的内容不同那个,可以将其分为理论假说 和事实假说。最后,根据科学假说检验的结果,可以把假说分为证实性假说和证伪性假说。9、 从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等人故事中看,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科学精神?科学研究中需要秉持什么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 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 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
25、体现在 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 约束科学家的行 为,是科学家在科学 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 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简单说 来,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 伪科学的手段。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事 业的灵魂。其次,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保障。最后,科学精神推定科学革命。科学研究中需要秉持执着的探索精神,即根据已有知识、 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创新改革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 科学活动的灵魂;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 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
26、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理性精神,科学活 动须 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 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 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协作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 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
27、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 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可重复和可 检验,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研究规律并用于改造客观的知识。研究客观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出现的事情)就应具备可重复、可 检验原则。因此掌握 规律就可以 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例如:经济学就应该研究物质交换的本质规律,而不是 经济现象 ;实践精神,离开实践,科学毫无意义和真 实性;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要勇于质疑传统、权威,坚持真理,敢于向其挑战。10、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 们面对的
28、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 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 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 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 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 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的“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
29、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在达到发展经济目的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然资源及其环境,并且人口保持在地理 环境的承载限度内,使人 类 及其后代能够永续生存发展。自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 类的发展观产 生巨大飞跃。可持 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树立和落实科学 发展观,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系到人类 未来生存、和平与 发展,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建构。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 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 变过 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
30、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 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 识,帮助人 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11、科学研究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研究的实质就是科学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选择科学问题应遵循以下原 则:需要性原则、 创 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 在科学 问题的基础上获取和归纳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做出的真 实描述,作 为观察和实验的结 果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科学事实可以通过 观察和实验这两个途径来获取。对科学事实的归纳可以帮助提出科学假说。 (3)提出科学假
31、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 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说明和推测,是自然科学理 论思维 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 说可以通过类 比和模型形成,也可以通过溯因推理形成。 (4)逻辑检验和实验检验。科学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的基本条件是其能够经受住科学实践的检 验。逻辑检验主要是对假说进行逻辑合理性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假说 的逻辑完备性;假说额逻辑 简单性;假说的解释能力。实践检验是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直接对假说的内容及的真伪进行判定。 一般分为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两种类型。 (5)建立科学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结构由事 实、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结论构成。科学理 论公理
32、化应遵循无矛盾性、完备性、独立性等原则。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 (1)科学研究必须要有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正确的研究方法为科学研究确定了正确的研究路线,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方法依据,避免走上弯路。 (2)提高了我们科学研究的素质。科学研究方法为我们 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思 维方式,有助于我 们更加自觉地运用方法有效地达到对 事物客观规律的全面认识, 进而提高我们科学研究的素质。 (3)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善的知识结 构应包括雄厚的知识储备和系 统、灵活运用 这些知识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充分、恰当运用所 掌握知识的有力保证,是从中产生新知识的催化剂。因此,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有利于优化我们的知识结构。12、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技术创新的理解。并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