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1836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海南中学 2018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病毒和细菌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都有核糖体 B. 遗传物质都是 DNA 或 RNAC. 都能独立作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都没有染色体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糖体,A 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 DNA,B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

2、 错误;细菌和病毒都没有染色体,因此都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并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这一现象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以上各项均是【答案】C【解析】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C 正确;A、B、D 错误。【考点

3、定位】细胞膜的功能3.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 DNA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根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并且发明了基因位置测定的方法B.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半保留复制- 2 -C. DNA 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 是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物质D. DNA 复制与 RNA 逆转录产物相同,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也相同【答案】B【解析】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发明了基因位置测定的方法,A 项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B 项正确;DNA 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

4、NA 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C 项错误;DNA 复制与 RNA 逆转录产物相同,都是 DNA,但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NA 复制时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 TA、AT 、CG、GC,逆转录时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UA、GC、CG、AT,D 项错误。4.有一个体细胞含有 10 条大小不同染色体的植物,其花蕊细胞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A. 有丝分裂 B. 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B【解析】花蕊细胞中有的能发生有丝分裂,如花瓣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A 错误;花蕊细胞中一般都是体细胞,不发生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自然条件下只能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B 正确;凡是细

5、胞有基因和染色体的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 错误;不同花蕊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D 错误。5.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用红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 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C. 脂肪鉴定实验中,加入 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D. 脂肪鉴定实验中,花生子叶细胞间不可能观察到橘黄色小颗粒【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

6、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 3 -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番茄等组织样液呈红色,会影响还原糖鉴定实验中的砖红色沉淀的观察,因此不能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A 错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其甲液与双缩脲试剂的 A 液相同,乙液与蒸馏水混合可以配制成双缩脲试剂的 B 液,因此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正确;脂肪鉴定实验中,加入 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C 错误;苏丹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7、因此脂肪鉴定中加入苏丹染液可以用显微镜在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观察到橘黄色小颗粒,D 错误。【点睛】知识点拨:(1)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 ,而且组织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苹果、梨等材料。另外,由于甘蔗、甜菜中含有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宜选用。 (2)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稀释的鸡蛋清。6.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 P 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 P 含量

8、增加、As 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 As 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 As 进入水稻细胞,可能会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C. P 可能影响 As 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 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 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s 在水稻细胞内富集,表明水稻细胞膜的 As 载体数量较多,吸收 As 多,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 错。As 进入水稻细胞,使酶变性,影响细胞代谢,B 正确。P 与 As 原子结构相似,与 As 争夺载体,减少细胞膜对 As 的吸收,C 正

9、确。磷脂、核酸和 ATP 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需要 P 元素,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7.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细胞器,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4 -A. 在清水中线粒体的内膜先于外膜破裂B. 线粒体内、外膜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 线粒体基质中存在多种酶,如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NA 聚合酶等D. 线粒体与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能量供应等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

10、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 DNA 和 RNA,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 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详解】由于线粒体的内膜面积大于外膜面积,所以将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其外膜先于内膜破裂,A 错误;生物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线粒体内、外膜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 正确;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此外线粒体内有少量的 DNA,因此也有 DNA 聚合酶,C 正确;线粒体含有少量

11、 DNA,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能量供应等有关,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明确其在结构上具有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的特点,进而判断 A 选项清水中先破裂的膜。8.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将 8 株大小和长势相同的天竺葵分别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 1 2 3 4 5 6 7 8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光照强度(Lu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开始时 CO2量(g) 5

12、.0 5.0 5.0 5.0 5.0 5.0 5.0 5.012h 后 C02量(g) 4.5 5.1 3.5 5.4 1.9 5.9 2.0 5.8- 5 -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 设置 2、4、6、8 四个组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 第 5 组条件下 12h 天竺葵光合作用实际消耗 C02的量为 4.OgD.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天竺葵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相同,均为 30【答案】C【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A 错误;设置 2、4、6、8 等四个组是为了探究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B 错误;第 5 组条件下 12h 天竺葵实际光合作用

13、=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5-19+59-5=4g,C 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相同,但实际上要测定准确的最适温度,还需要更细分的温度梯度,D 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9.放线菌素 D 是链霉菌产生和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能插入到双链 DNA 中,妨碍 RNA 聚合酶沿 DNA 分子前进,但对 DNA 的复制没有影响所以,经常用于某些癌症的治疗中,以下有关放线菌素 D 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 干扰了信使 RNA 和 tRNA 的碱基配对C. 干扰了遗传信息从 DNA 流向信使 RNAD. 不影响 DNA 聚合酶发挥作用【答案】B【

14、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放线菌素 D 能插入到双链 DNA 中,妨碍 RNA 聚合酶沿 DNA 分子前进,但对 DNA 的复制没有影响;RNA 聚合酶是转录所需的酶,故放线菌素 D 进入细胞后将直接影响的是转录过程,即影响的是遗传信息从 DNA 流向信使 RNA。【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放线菌素 D 能插入到双链 DNA 中,影响了 DNA 分子的转录过程,而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 正确;信使 RNA 和 tRNA 的碱基配对属于翻译过程,而放线菌素 D 影响的是转录过程,B 错误;放线菌素 D 进入细胞后将直接影响的是转录过程,即影响的是遗传信息从 DNA 流向信使 RNA

15、,C 正确;放线菌素 D 能插入到双链 DNA 中,妨碍 RNA聚合酶沿 DNA 分子前进,但对 DNA 的复制没有影响,说明其并不影响 DNA 聚合酶发挥作用,- 6 -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确定放线菌素 D 能插入到双链 DNA 中影响的是转录过程,而对 DNA 的复制没有影响。10.对于一只处于衰老状态的家兔来说,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 该家兔体内既有细胞的凋亡,又有新细胞的产生B. 该家兔体内衰老细胞所占的比例很大C. 该家兔患癌症的概率高于幼兔D. 该家兔体内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D【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

16、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衰老的生物体中,既有细胞的凋亡,又有新细胞的产生,但是凋亡细胞的比例较高,A 正确;个体的衰老过程实质上是机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因此该家兔体内衰老细胞所占的比例很大,B 正确;由于“累积效应” ,衰老个体患癌症的频率远大于幼年个体,C 正确;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而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

17、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11.离子泵是一种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由题意“离子泵是一种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A、B 错;动物一氧化碳中- 7 -毒会降低呼吸作用,降低离

18、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 对;蛋白质变性剂会破坏载体蛋白,降低运输速度,D 错。【考点定位】物质的跨膜运输1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就不会患遗传病C. 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碱基缺失引起的D. 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所患遗传病的传递方式【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

19、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 D 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 X、Y 无关。【详解】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 正确;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 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 5 号常染色体短臂缺失导致的,C 错误;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族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做出诊断

20、,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类型,能够判断题干中各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明确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遗传病。13.比较某一癌症患者体内的癌细胞、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关于这三种细胞的叙述下列有几项正确细胞核中 DNA 含量始终相同 都能在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和翻译具有长短不一的细胞周期 核基因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 8 -A. 0 项 B. 1 项 C. 2 项 D. 3 项【答案】A【解析】细胞分裂时 DNA 复制后加倍,故核中 DNA 含量不一定相同, 错误;这些细胞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但翻译的场所在细胞质中,错误;神经细胞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 错误;癌细胞因为发生

21、了基因突变,故细胞核的遗传信息不相同, 错误;综上分析,本题正确选项有 0 项,选 A。14.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某植物经 X 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B. 利用生长素得到无子番茄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C.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D. 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答案】B【解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并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A 项错误;利用生长素得到无子番茄的过程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 项正确;由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花药离体涪养后得到的植抹

22、高度不育,不能将遗传物质传递到下一代,C 项错误;水稻根尖细胞无法进行减数分裂,细胞内发生的基因重组无法遗传给后代,而花药中的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可以将基因重组遗传给后代,D 项错误。15.某男性基因型为 TtRr,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 A1 和 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 B1 和 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 C1 和 C2。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1 和 A2、B1 和 B2、C1 和 C2 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相同B. 只考虑题中两对等位基因,遗传信息相同的是 A1 和 A2、C1 和 C

23、2C. 核 DNA 分子数:A1A2B1B2C1C2D. 染色体组数:A1A2B1B2C1C2【答案】B【解析】A1 和 A2 是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C1 和 C2 是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相同,B1 和 B2 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一个含 X 染色体,一- 9 -个含 Y 染色体,所以细胞内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A 错误;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但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信息也相同,因此遗传信息相同的是 A1 和 A2、C

24、1 和 C2,B 正确;核 DNA 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C 错误;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 A1A22B12B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A1A2B1B2)2C12C2,D 错误。1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 6 号和第 9 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还可能发生变异 B. 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 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 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答案】D【解析】重组后的酵母菌遗传物质仍为 DNA,有染色体结构,能进行有性生殖,故可发生各种变异,A 正确;表现型是环境和

25、基因型共同作用的结果,B 正确;重组酵母菌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不会因染色体结构变异而改变,D 错误。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点睛:理解好自然选择的概念和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下列针对中心法则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核中都能发生图中的过程B. 遗传信息通过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 过程可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质中D. 如果某病毒的 RNA 分子中尿嘧啶占 26%,腺嘌呤占 18%,则经过程合成的 DNA 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为 22%、28%【答案】C【解析】【分析】- 10 -据图分析,

26、表示 DNA 的自我复制,表示转录;表示翻译;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在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详解】据图分析已知,表示 DNA 的自我复制,而人体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不能发生 DNA 复制,A 错误;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B 错误;过程可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其中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发生在核糖体中,C 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 分子中尿嘧啶与 DNA 单链中的腺嘌呤配对,mRNA 分子中鸟嘌呤与 DNA 单链中的

27、胸腺嘧啶配对,则 DNA 单链中腺嘌呤=26%,胸腺嘧啶=18%;DNA 单链中腺嘌呤与另外一条链中的胸腺嘧啶配对,则另外一条子链中胸腺嘧啶=26%,而 T=(T 1+T2)2=(18%+26%)2=22%;又因为在双链 DNA 分子中,T+G=C+A=50%,则鸟嘌呤=50%-22%=28%,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 DNA 分子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名称,并能够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 DNA 分子结构中的相关碱基进行计算。18.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以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试验中甲性状个体为

28、杂合子的试验结果是( )甲乙F 1呈甲性状 甲乙F 1呈乙性状乙甲F 1呈甲性状 乙甲F 1呈乙性状A. 和 B. 和 C. 和 D. 和【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甲性状为显性,则乙为隐性性状,具有乙性状的个体为隐性纯合子(用 aa 表示) ;由于甲性状为显性,则具有甲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aa) ,也可能是杂合子(Aa) ,要鉴定是否为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若后代均为甲性状,则甲性状个体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详解】甲(A_)乙(aa)F 1呈甲性状,说明甲性状个体为纯合子;甲(A_)乙(aa)F 1呈乙性状(aa) ,说明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乙

29、(aa)甲- 11 -(A_)F 1呈甲性状,说明甲性状个体为纯合子;乙(aa)甲(A_)F 1呈乙性状(aa) ,说明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因此,以上试验中和可以说明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故选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乙性状的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并能够运用测交法鉴定甲性状个体是否为杂合子,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19.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 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A. 用化学方法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B. 用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 T 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C. 用 32P 和 35S 同时标记 T 2噬菌体D. 用标记过的大肠

30、杆菌去培养 T2 噬菌体【答案】D【解析】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将 DNA 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并没有用化学方法分离,A 错误;实验中用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B 错误;用 32P和 35S 分别标记两组 T2噬菌体,然后分别实验,C 错误;由于噬菌体只能寄生在细菌中,不能利用培养基培养,因此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 T2噬菌体获得具有标记的噬菌体,D 正确。【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 32P 标记了噬菌体的 DNA,用 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取侵染大

31、肠杆菌,最终证明只有 DNA 进入大肠杆菌中,DNA 是遗传物质。2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A. 重组 DNA 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 繁殖快是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的原因之一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 12 -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2、(2)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重组 DNA 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而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A 错误;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B 错误;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的原因是其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C 正确;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还需要检测和鉴定,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步骤和三种基本工具,明确运载体是运输目的基因的工具,不属于工具酶,且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酶识别

33、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应该是不同的。21.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基因型B. 抗生素可以诱发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 某种群中若显隐性个体数量保持不变,则该种群有可能发生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

34、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A 错误;细菌的抗性突变发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性突变进行选择,B 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将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 错误;若某种群中若显隐性个体数量保待不变,但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该种群发生了进化,D 正确。- 13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22.如图中的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 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 Q 的叙述,错误的是A.

35、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B.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C. 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D. 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Q 在中为酶,中为载体蛋白,中为抗体,都是蛋白质类物质。载体蛋白可以位于细胞膜上,A 正确。蛋白质中可能有硫也可能没有,B 正确。有蛋白酶作催化剂的反应无论是在细胞内还是细胞外都可以发生,C 正确。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细胞运输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也可能是主动运输,而协助扩散是不用消耗 ATP,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载体蛋白,抗体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3.二倍体生物某细胞中有 6 条 6 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基因组成为

36、 AABBCCDDEEff,该细胞可能是( )A. 肝细胞 B. 精细胞C. 初级精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答案】D【解析】二倍体生物某细胞中有 6 条 6 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这 6 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选 D。- 14 -24.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B.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C. ATP 是吸收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D.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吸能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吸能反应有光合作用、ATP 的合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

37、译等;细胞中的放能反应包括细胞呼吸、ATP 的水解等。【详解】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释放能量,属于放能反应,A 正确;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B 错误;ATP 的合成和放能反应相联系,ATP 的水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故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之间的纽带是 ATP,C 正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D 正确。【点睛】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点:涉及到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太阳能ATP 中的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 中的活跃的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涉及到一系列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光

38、合作用属于吸能反应,细胞呼吸属于放能反应,ATP 合成属于吸能反应,ATP 水解属于放能反应等。25.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正确的是( )A. 丙的顶芽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染色体数目无法加倍B. 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 72 条染色体C. 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 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油菜物种甲、乙(2n=20,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将获得的幼胚

39、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因此幼苗丙的染色体为 18 条;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 15 -则幼苗丁的染色体为 36 条;丁自交获得的戊的染色体为 36 条。【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因此丙的顶芽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幼苗丁染色体为 36 条,其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可加倍到 72 条,B 正确;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C 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地理隔离,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丙、丁、戊的产生过程以及含有的染色体数

40、目,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二、非选择题26.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 RNA-DNA 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 杂交体共同构成 R 环结构。研究表明 R 环结构会影响 DNA 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下图为某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 A 的作用是_(填写下列选项的编号)。A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B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新合成的 DNA 子链上C将两条脱氧核酸链之间的氢键破坏D将新合成的 L 链片段进行连接(2)酶 C 的名称是_,与酶 A 相

41、比,除了有着相同的催化效应外,还能使 DNA 分子中的_断裂。酶 C 催化过程的产物与过程 1 的产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3)R 环结构的形成往往与 DNA 分子中某种碱基对的数量有关,推测该片段可能含有较多的_碱基对,使 mRNA 不易脱离模板链。(4)R 环的形成还会_(提高、降低)DNA 的稳定性,从而引起_。- 16 -(5)过程 2 中,一个 mRNA 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在于_。(6)图示为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答案】 (1). B (2). RNA 聚合酶 (3). 氢键 (4). 前者含核糖和尿嘧啶,后者含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5)

42、. G-C (6). 降低 (7). 基因突变 (8). 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了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9). 复制、转录、翻译可以同时进行【解析】试题分析:左侧形成两个子代 DNA 分子,完成 DNA 复制,酶 A 表示 DNA 聚合酶,酶 B 表解旋酶;右侧表示转录,酶 C 表示 RNA 聚合酶。过程表示 DNA 复制,过程表示翻译。(1)酶 A 是 DNA 聚合酶,其作用是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新合成的 DNA 子链上,形成子代 DNA 分子,故选 B。(2)由图可知,右侧形成信使 RNA,表示转录,则酶 C 是 RNA 聚合酶,与酶 A(DNA 聚合酶)相比,酶 C 除了能催化

43、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氢键断裂。 酶 C 催化过程的产物是 RNA,过程 1 的产物是 DNA,RNA 和 DNA 的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 RNA 含核糖和尿嘧啶,DNA 含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3)非模板链、RNA-DNA 杂交体共同构成 R 环结构,由于 G-C 有三个氢键,富含 G-C 的片段容易形成 R 环,mRNA 不易脱离模板链,从而导致转录失败。(4)R 环是由非模板链、RNA-DNA 杂交体共同构成,其形成会降低 DNA 的稳定性,从而引起基因突变。(5)翻译时,一个 mRNA 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核糖体,因而短时间内可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从而提高了合成蛋白质的效率。(6

44、)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含核膜,因此 DNA 的复制、转录以及蛋白质的合成,三者可以同时进行。27.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侏儒症是一种由基因引起的疾病,会导致短小的身材和骨骼不成比例的生长。但也可能由于个体犮育过程中,垂体周围组织有各种病变包括肿瘤等导致的。A 女士是一个先天性侏儒症患者,未婚。据调査,其父亲、母亲均正常。A 女士的哥哥和妹妹 B 以及他们的配偶均正常,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两家的子女中,只有 A 女士的哥哥家有一女儿 C 为该病的患者。(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生物体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 17 -(2)关于女儿 C 患病的原因可能性最低的是(_)A.母亲的卵原细胞发

45、生基因突变 B.父亲的精原细胞发生基因突变C.C 的垂体周围组织产生病变 D.C 的下丘脑某些细胞异常(3)为保证 A 女士的哥哥家能够生下一个健康的后代,你认为他们夫妇是否需要遗传咨询_,原因是_。(4)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 A 和 a 表示。-2、-4、-5 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一 1、一 1 和一 4 是纯合子,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_,该夫妇为了避免生出患病孩子,他们做了产前诊断,就该病而言最佳的检测手段是_。【答案】 (

46、1). 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或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 (2). B (3). 需要 (4). 因为他们生育过有遗传病的孩子,且家族中有遗传病史 (5). 100% (6). 1/48 (7). 基因诊断【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双亲表现正常,生有侏儒症女儿,因此侏儒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因为个体发育过程中,垂体周围组织有各种病变包括肿瘤等导致的,因此侏儒症既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色盲是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属于伴性遗传。(1)根据分析可知,侏儒症是由一种基因疾病引起,也可能因为个体发育过程中,垂体周围组织有各种病变包括肿瘤等导致

47、的,由此可以看出生物的性状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或遗- 18 -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2)根据题意知,因为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若卵原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 a 基因,如果父亲是 Aa,则可产生患病女儿,A 有可能;父亲的精原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不能产生 aa 个体,B 不可能;C 的垂体周围组织产生病变,能导致发育的个体患病,C 可能;C 的下丘脑某些细胞异常,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能导致发育的个体患病,D 可能;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3) 因为他们生育过有遗传病的孩子,且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因此为保证 A 女士的哥哥家能够生下一个健康的后代,他们夫妇需要遗传咨

48、询。(4)根据题意已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2、-3、-4、-5 的基因型都是 Aa,即他们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00%。根据系谱图推知,-2、-3、-4 都是 Aa;结合题意,-1 是纯合子,所以-2 为 Aa的可能性 1/2,-3 是 Aa 的可能性为 2/3;再结合-1 是纯合子,所以-1 是 Aa 的可能性为 1/21/2=1/4;-4 是纯合子,-2 的基因型是 Aa 的可能性为 2/31/2=1/3;最后计算第代两个个体结婚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 1/41/31/4=1/48。该夫妇为了避免生出患病孩子,他们做了产前诊断,最佳的检测手段是基因诊断。【点睛】注意:遗传病的发病程度除与基因(染色体)异常有关外,还有环境因素影响也极其重要。其次应注意计算正常夫妇生出患病孩子概率时,关键要考虑夫妇是携带者的可能性,如-2 的双亲都 AA 和 Aa,所以他是 Aa 的可能性为 1/2,而-1 是 Aa 的可能性则为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