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下森林断想 课 题 地下森林断想 课时安排 共(1)课时课程标准 标注课程标准页码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教学重点 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朗读法 品味法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作业搜集资料,简介作者、背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修改人: )环节 一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一提到森林,我们便不由地联想到那雄伟壮丽,
2、遮天蔽日的景象。然而,你们见过地下森林吗?在那遥远的年代,火山爆发后,留下的死火山口里,长出了一棵棵参天大树,连成了一片地下森林。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真是震撼人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笔触,一起走进地下森林,共同去感受那非同寻常的生命力吧!二、整体感知:谈谈对本文的初步印象过渡:刚才几位同学说得很好,本文是一篇语言精美,饱含感情,蕴含哲理的散文,现在,我们就从品味语言的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2课中作业 整体感知:谈谈对本文的初步印象环节二三、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品味语言(一)浏览课文,找出九个问句(二)品味前三个问句: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
3、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1.提出品味要求2.听 37 段课文范读影片3.学生活动4.点拨:(1)是因为什么,地下森林长在这峡谷里?(参考答案:火山爆发,制造了峡谷、深渊,没有留下任何生命)(2) “你从哪里飞来?”这个问,还要留待下文才能得到解答。(3)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作者什么感情?(参考答案: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显得亲近,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表达对地下森林的热爱、关切、同情,对读者更有感染力)(4)可将这三个问句改成陈述句,再同原句比较,哪种句式更能表达更丰富的感情。5.朗读(三)品味第 4.5.6 问句1.提出
4、品味要求42.朗读第 10 段3.学生活动4.点拨:峡谷知不知道阳光不喜欢它?这几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阳光和峡谷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从上文看,作者无疑而问,以反问的形式,强化对阳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绪,表达出对峡谷的关切之情)5.朗读6.过渡:前六个问句,让我们明白了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没有留下任何生命,阳光也不公平,使它遭受到了巨大的不幸(板书:不幸)面对如此的不幸,在那漫长的几千年、几万年里,它还在期待,还在希望。 (板书:几万年)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什么呢?(四)品味第 7 个问句: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什么呢?(学生答:长成地下森林) (板书:地下森林)1.提出品味要求:同学们,从峡谷“几万
5、年都在期待和希望长成地下森林”这一生命历程中,我们可感受到它怎样的精神、品格?2.朗读 1316 段3.学生活动,完成前三个品格的分析和板书(坚忍毅力、乐观自信、沉着谦逊) (点拨:第一,抓住第 13 段中的关键词;第二,14-16 段中的长风、清泉、鱼鳞松为什么要帮它?)4.地下森林还有其它品格吗?(完成第四个品格“无私奉献”的板书)(地下森林不仅仅热爱生命,要长出来,更可贵的是把自己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5.现在,我们再回到第二个问句:“你从哪里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参考答案:地下森林不是从天上飞来,而是凭借自己坚忍的毅力,从幽深的峡
6、谷里成长为一片蔚为壮观的地下森林。因而,前七个问句,不仅仅表达了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关切、同情、热爱,还有无限敬佩之情)5课中作业二 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品味语言环节三(五)明确哲理(主旨)1.过渡:尽管环境极其恶劣,幽谷里树木的强者在几万年之后终于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蔚然成林,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我们以感动和启迪,作者通过对地下森林的成长史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学生讨论补充作者写作背景:像地下森林一样,人有时也会堕入低谷,人生中的艰难险阻也会考验人的耐力、意志。作者张抗抗,19 岁的如花岁月正值“文革” ,命运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了 38 个春秋,但她怀有远
7、大的志向,不羁于田垄之间,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因此,不怕命运不公,只要努力,只要忍耐,人生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3.明确哲理(主旨):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不怕命运不公,只要努力,只要忍耐,人生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六)小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正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地下森林的礼赞以及自己所感悟到的哲理,灌注在语言之中,因而,我们品味本文语言,就无不处处听到作者的心跳,强烈感受到作者深挚的感情,并解读出蕴含在其中的人生哲理。这就是我们从表情达意的角
8、度品味语言的依据。四、从修辞的角度品味语言1.同学们,本文语言不仅仅蕴含哲理,具有感动人心、启人深思的魅力,使文章具有理性美,同时,还运用了多种修辞,使文章富有文彩美。请同学们从修辞的角度,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3 分钟)2.筛选出以下句子分类进行品味比喻:6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对地下森林的赞美之情,生动形象,形状相似)拟人:见 14.15.16 段(明确:由于用了拟人手法,把事物当作人写,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感情,处处体现人的品格与秉性)五、全文小结:同学们,对语言的理解,既要从表情达意入手,也要考虑修辞句式角度(打出板书) ,二者是有
9、机统一,这节课,只是为了教学的方便,老师有意识把它分为两个方面。品味语言,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立足文本,联系语境。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上下文,文章中心,写作背景等。今天,我们从这表情达意和修辞句式两个角度赏鉴了这篇美文,地下森林成长的历史,让我们感慨万千,火山不给他留下生命,阳光不给他光辉,然而她不屈服于不公的命运,而是凭着自己坚忍的毅力,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亲爱的同学们,中考即将来临,在你们艰苦复习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们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地去备考,相信中考的那一天,你们也会发出“我也是一片小小的森林”的豪迈宣言!(修改人: )课后作业设计: 1.朗读全文。2.仿照下面语句中
10、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续写两句话。“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云雾笼罩象,夕阳映射似” 。5板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不幸 坚忍毅力 乐观自信沉着谦逊 无私奉献地下森林品味语言的方法: 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品味 2.从修辞的角度品味 教学反思: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2.文质优美、情感丰富的课文教学需要教师全面占有材料,精心备课,指导、点拨要有步骤,有层次精。3.教师遇到疑难问题时,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先范读,再让学生自由读,效果并不好。最近的课堂,先让学生自由读,我是否范读根据情况而定。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个性化的读和理解;容易发现问题。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课堂上学生没有读够、读透。在读课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和功夫。习题可以少做些,讲解可以精减些,唯独读书不可忽视。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