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题答案文言文重点字词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 “的” 。 昂首观之:代词, “它,指夏蚊”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以:徐喷以烟:介词, “用” 。 以丛草为林:介词, “把” 可以为师矣:介词, “凭,靠” 。 仁以为己任:介词, “把” 。3、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 。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译作“并且” 。 4、然:忽有庞然大物:形容词词尾,译作“
2、的样子” 。 果然鹤也:副词词尾,不译。 5、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作“被” 知之为知之:译作“是” 。 项为之强:译作“因为” 。 以丛草为林:译作“当作” 。 为人谋而不忠乎:译作“替” 6、其:其恕乎:副词,译作“大概,也许” 。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译作“它的” 。 蹲其身:代词,译作“自己的” 7、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8、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 “旧知识” 9、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其中“于”为介词, “之”为代词,指 “在这几个同行的人中间” 。 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学而时习之:时常。 11
3、、词性活用: 鞭: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作动词,译作“鞭打,用鞭子打” 。 故: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 “旧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 “新知识” 仁:仁以为己任:名词作动词,实现“仁”的理想。 善: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好的地方。 16、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 ,僵硬。 不亦说乎:“说”通“悦” ,高兴,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 ,你。 是知也:“知”通“智” ,智慧。 17、重点字词: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心里;拟作:比作;于:在。 徐喷以烟:慢慢地。 盖一癞虾蟆:原来。 方出神:正好。 使与台齐:让。 定神细视:集中。 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愠
4、:生气,发怒。 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 学而为思则罔:迷惑。 学而不思则殆:有害。 是知也:此,这。 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诗歌理解性默写1、 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大海形象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伟大抱负的两句是: _,_;_,_。 2、 次北固山下诗中既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_ , _。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_, _。4、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骑马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 之中,真可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_,_” 。 5、崔颢在黄鹤楼中写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而马致远在天净少 秋 思中也有两句
5、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6、 龟虽寿中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从而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 对未来宏图大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 _,_。 7、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 _。诗中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诗句是:_, _。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_, _。 8、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环境幽静,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诗句是:_, _。后人根据“_,_。 ”得出一 个成语“曲径通幽” ,形容景色幽雅,也富含一定的哲理。 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_,_。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
6、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 情的诗句是:_,_。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 的诗句是:_,_。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 的千古名句 的是:_,_。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_, _。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_, _。 13、 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_, _。参考答案: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7、涯。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古诗词默写,根据题意,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1、 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8、出其里。 2、 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 观沧海中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 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 次北固山下中,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 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 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9、燕啄春泥。 9、辛弃疾西江月中,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0、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专题 特别提示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借题发挥 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 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 常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
10、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 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 也有谈学习方法的 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 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论
11、语: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成语 不亦乐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 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明察秋毫 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12、。 怡然自得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一、次北固山下 唐朝 王湾(重点)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 徒增游子无限乡愁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 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 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先写“客路” ,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
13、、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6.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 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 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 为什么 答“ 阔”字更好 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 声调也更响亮。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 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不能改 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 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7.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 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 A“生” “入”用拟人的手法 生动形象 富有生机。 B 反映了时序的交替 蕴涵自然理趣。 C“日” “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透露出积极
14、、乐观、向上的感情。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答 最后两句 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9.从这首诗看 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远离家乡 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 “乡书何由达 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10.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 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当旧年尚未逝去 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写景
15、逼真,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 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海曰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
16、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 9 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古诗中写月的诗句很多 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诗。 答 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唐 王 维 鸟鸣涧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