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3589799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第一古都安阳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主 题:中国第一古都安阳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2.教材分析省情教育的开设是让学生了解河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内容,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礼仪教育则对广大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态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

2、的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书法艺术教育可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新科技教育着重向学生介绍影响人类现代生活、有代表性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材料、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知识讲座内容丰富,安排有人口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等内容,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3.学情调查分析课前,对 72 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 人对河南了解的太少。因此要开展综合实践数学活动,让学生去经历“探究”,到“应用”。目标1.通

3、过学习知道殷墟是最早的古都。2.知道甲骨文是汉字中最早的文字体系。评价任务1.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对安阳的了解2 对同学的板演情况进行正确判断,并能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教师:在地图上找出河南的位置,出示河南图片,简介河南,从而导入本节课研究的主题,为河南设计出体现我们地方特色的“名片”。讲解上海“世博会”名片,感受名片上的语言精炼环节 2动手操作亲自设计教师:1、讲解北京申奥名片,感受名片语言的丰富。2、讲解昆明园艺会的名片,感受名片的形式多样。3、引导学生观察名片的组成结构,并归纳整理。组内交流结束,选 2-3 个不同小组的代表在全

4、班交流。环节 3观察推理归纳小结名片的制作步骤 1、学生动手制作。2、展示作品,师生互评,生生评价。3、逐个浏览,感受集体制作的成果。.洛阳牡丹甲天下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主 题:洛阳牡丹甲天下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省情教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会用语言叙述河南省的省会郑州的特点,并能从地图上找出来。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二课,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是学生进一步了解郑州,走进郑州的关键一步。对河南的历史

5、、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郑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在全省中的政治、经济地位。2、树立建设郑州的决心,让我们的省会越来越漂亮。评价任务1.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郑州的交通。2.试试看,你能用哪些方法了解他的历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师:河南的省会是什么?你对郑州了解多少?师补充: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 3500 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学生能说出省会,也可以谈谈郑州

6、的历史,语言要做到流畅。.环节 2小组合作 自学课本,说说从课本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及时反馈巩固提高郑州别名“绿城”表达了人们建设一个生态园的美好愿望。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省会郑州越来越漂亮了,你能用哪些方法了解它的变化?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流畅。.七朝古都开封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三课主 题:七朝古都开封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2.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省情教育课程标

7、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会用语言叙述河南省地势的特点,能看懂河南省地势剖面示意图。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三课,加深学生对河南省的认识以及对河南省地势的了解。目标1、通过查阅地图,说出河南省的地势是西高东低。2、会用语言叙述河南省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评价任务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河南省的地势。2.试试看,你能用哪些方法了解他的历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师:看河南省地图,找一找黄河。师补充:黄河水自西向东流经我省,你知道黄河水为什麼向东流?这是因为,河南省的地势同全国一样,西高东低。学生能很快的找出黄河。.环节 2小组合作 自学课本,说说从课本中

8、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及时反馈巩固提高师:河南的地形、地势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丘陵,海拔最高 2413 米,东部是广阔的平原,海拔最低 31 米。正是这样的地势,才使河南境内的较大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山地,形成扇形放射状水系。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你家乡的河叫什麼名字? 学生能说出河流在一年四季中的特点。.中原沃土育“四圣”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四课主 题:中原沃土育“四圣”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

9、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四课,通过对河南四季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河南省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目标1.通过查阅地图,能说出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2、会用语言叙述每个季节的特点。评价任务1.小组内讨论说出四季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师: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每个季节都有哪些农作物?人们的衣着有哪些特点?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环节 2小组合作 自学课本,说

10、说从课本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及时反馈巩固提高师:河南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春季气候温和,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有雨雪。河南的夏季是 6、7、8 月份,7 月最热,平均气温 27-28.摄氏度。河南冬天 1 月份最冷,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降雪、结冰、雾凇等气候现象。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画一幅跟季节有关的画作。 小组展评。全班展评。.民族兄弟一家亲教学方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五课主 题:民族兄弟一家亲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

11、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2.教材分析第五课主要介绍了位于登封的少林寺的情况。3.学情调查分析课前,对 72 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 人对河南了解的太少。因此要开展综合实践数学活动,让学生去经历“探究”,到“应用”。目标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话向同伴说少林寺在河南的位置。评价任务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河南的风土人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教师:说说你对少林寺的了解有那些? 语言精炼环节 2自主学习同桌讨论教师: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少林寺的山门上面的“少

12、林寺”三个字,还是清朝康熙皇帝的题词。组内交流结束,选 2-3 个不同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环节 3观察推理归纳小结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西北,因为坐落在少室山丛林茂密之处,所以叫“少林寺”周围青山苍翠,环境优美。他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少林寺的发祥地,又是佛教圣地,已经有 1500 多年的历史了。能够说出少林寺美名扬的原因。.话民居,看发展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六课主 题:话民居,看发展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2.教材分

13、析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六课,在本节中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既能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也能扩充知识量,但是在学习欣赏图片过程中学生容易只看表面而不能更好的体会深入的内在文化内涵。对河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标1、了解有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知识,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分布。2、了解部分文化遗产的艺术、历史价值,学会自主分析、探讨与交流。3、通过欣赏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建立遗产保护意识,自觉地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保护它们。评价任务3.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珍贵宝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

14、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师:1、展示不同类型的风景风光图片2、用谈话的方式和学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要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探究世界遗产的条件。学生能说出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环节 2小组合作 自学课本,说说从课本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及时反馈巩固提高文化遗产价值: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

15、,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查一查,什么叫拓片?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流畅。.中州剧苑花竞艳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七课主 题:中州剧苑花竞艳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

16、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七课,在本节中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既能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也能扩充知识量,但是在学习欣赏图片过程中学生容易只看表面而不能更好的体会深入的内在文化内涵。对河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标1.通过图片与文字介绍,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2.通过小组介绍自然灾害,养成团结合作能力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评价任务1.通过访问家长.翻阅书报和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方面等的资料,如有关地震.洪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以小组为单位

17、选取一到两种自然灾害准备进行介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坏脾气 学生能说出大自然的特点。.环节 2小组合作1.小组交流预习收获交流对自然灾害的了解。 2.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留待全班解决。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互助点拨交流释疑交流讨论疑难问题。课件展示: (2004 年 12 月 26 日的印度洋海啸;火山爆发视频;)大自然的坏脾气知多少你知道大自然还有那些坏脾气?这些坏脾气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课件出示阅读资料:致死人数最多的台风、造成无家可归者最多的飓风、危害最大的冰雹。)小结:像大家你刚才谈到的地震.台风.

18、火山爆发,它们都是在自然界自身运动中发生的突发性灾害,而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等则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是渐变性灾难。(课件展示:山体滑坡,土地沙漠的形成)讨论:你想对那些由于违背自然规律而造成自然灾害的人们说些什么?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怎样预防自然灾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流畅。.一方水土一方人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八课主 题:一方水土一方人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2.教材分析本节

19、课是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八课,在本节中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既能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也能扩充知识量,但是在学习欣赏图片过程中学生容易只看表面而不能更好的体会深入的内在文化内涵。对河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标1.通过图片与文字介绍,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2.通过小组介绍自然灾害,养成团结合作能力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评价任务1.通过访问家长.翻阅书报和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方面等的资料,如有关地震.洪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以小组为

20、单位选取一到两种自然灾害准备进行介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坏脾气 学生能说出大自然的特点。.环节 2小组合作1.小组交流预习收获交流对自然灾害的了解。 2.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留待全班解决。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互助点拨交流释疑交流讨论疑难问题。课件展示: (2004 年 12 月 26 日的印度洋海啸;火山爆发视频;)大自然的坏脾气知多少你知道大自然还有那些坏脾气?这些坏脾气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课件出示阅读资料:致死人数最多的台风、造成无家可归者最多的飓风、危害最大的冰雹。)小结:像大家你刚才谈到的地震.台

21、风.火山爆发,它们都是在自然界自身运动中发生的突发性灾害,而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等则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是渐变性灾难。(课件展示:山体滑坡,土地沙漠的形成)讨论:你想对那些由于违背自然规律而造成自然灾害的人们说些什么?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怎样预防自然灾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流畅。.正确称呼他人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主 题:正确称呼他人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2.教材分析本节

22、课是四年级礼仪部分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逐渐养成优雅端庄、得体大方的举止和文明礼貌的谈吐,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能中规中矩,彬彬有礼,能够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小学生。目标逐渐养成优雅端庄、得体大方的举止和文明礼貌的谈吐,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能中规中矩,彬彬有礼,能够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小学生。评价任务1.队旗中的五角星代表什麼?火炬和红旗分别象征什麼?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学(板书课题)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环节 2学习新知1.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年先锋队队员。读一读,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2、教师引导领悟:我们不仅是一名小学生,更是一名

23、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身上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先烈的重托,我们是集体的小主人。 3、作为一名班集体的小主人,学生为班级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全班交流。 4、学生讲述自己平时是如何为班级服务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各抒已见.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互助点拨交流释疑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少先队的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

24、队徽。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你们班的队干部在学习、工作、劳动中是怎样起模范带头做用的?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语言要流畅。.正确称呼自己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二课主 题:正确称呼自己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2.教材分析谁的站姿最挺拔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一课。挺拔的站姿是

25、培养优美仪态的起点和基础,能对学生坐姿、走姿产生重要影响。站姿训练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站一点也不陌生,在上学前,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就有简单的要求。上学后,老师、特别是体育老师对此进行训练。但同学们的站姿不一定都正确,也不完全了解站姿的要求,不知道站姿对塑造优美仪态,改进人的精神风貌的意义。目标1.知道得体、规范、优美的站姿不仅给人以体态美,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评价任务课本 20 页读一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畅所欲言就挂图中学生的不同站姿展开讨论,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有的说“小明站姿规范显得很精神。”“小花站姿规范看起来很优美。”“

26、豆豆咧着嘴巴、红红的脚是里八字太难看了。”还有的跃跃欲试。体会到站姿对人精神风貌的影响,激发了孩子学习站姿的积极性。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环节 2规范站姿引导总结规范站姿应做到:1、 头正,目光平视前方,面带微笑。2 、颈直,双肩展开,忌左顾右盼。3 、挺胸、收复、提臀、立腰。4 、双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5 、双腿并拢,两脚成“V”形站立。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我的站姿最挺拔活动中请同学们按规范站姿分组练习,互相评议。然后小组推荐同学到前面示范演练,大家再评一评。我也适时给大家示范,边示范边说出规范站姿应做到的五条。坐在前排的范家伟同学情不自禁地说:“老师你都会

27、背了!”全班的孩子给我报以热烈的掌声。孩子们也纷纷起立学着我的站姿,我兴奋着!激动着!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示范,竟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调动了孩子们练习的积极性。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影响。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读一读课本 20 页。 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我爱爸爸妈妈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

28、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三课主 题:我爱爸爸妈妈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2.教材分析谁的坐姿最端正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三课。,坐是一种静态的举止,得体的坐姿,会给人留下文明、健康的印象。这节课就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正确的坐姿。目标1、学会正确的坐姿。2、养成学生良好的体态习惯。评价任务课本 22 页读一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畅所欲言1、小组 pk 坐姿,大家互评,评

29、出优秀小组。2、从优秀组选出代表与师比赛,师生pk 坐姿,目的是让生锻炼眼力,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环节 2规范站姿引导总结规范坐姿应做到:1、 头要正,颈要直2、 肩要平,腹要收3、 胸要挺,腰立直4、 男腿分,女腿并5、 以自然,咭僵硬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我的站姿最挺拔坐姿的基本要求对坐姿的要求是“坐如钟”,就是要求人们的坐姿要像座钟般端正、安详、稳重。那么,合乎礼貌的坐姿有哪些具体要求呢?1、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保持上身自然挺直,可稍向前倾,头平正,双腿自然弯曲,双手自然地放在扶手上,或桌面上,亦或膝盖上。2、双腿、双脚跟自然并拢,双脚平落地上,臀部在椅子中

30、央。女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分开腿坐着。男孩子双腿可分开,两腿间的距离大致和肩宽相等。3、入座、起座动作都要轻、稳,不要发出太大的声响。特别是在集会、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起座时用手扶一下,不要让你的椅子反弹回去弄出大的响声。在听课及书写时,请端正、挺直地座在座位上,双臂屈肘放在桌子上,上身稍向前倾。在写字时,还要注意做到“三个一”: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一拳”,眼睛与书面的距离为“一尺”,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为“一寸”。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

31、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影响。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读一读课本 22 页。 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好哥哥好姐姐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四课主 题:好哥哥好姐姐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2.教材分析谁的走姿最矫健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四课。挺拔的走姿是培养优

32、美仪态的起点和基础,走姿训练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站一点也不陌生,在上学前,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就有简单的要求。上学后,老师、特别是体育老师对此进行训练。但同学们的走姿不一定都正确,也不完全了解走姿的要求,不知道走姿对塑造优美仪态,改进人的精神风貌的意义。目标1、看图了解谁的走姿最矫健?2、理解规范走姿应做到哪几方面?评价任务1、理解规范走姿应做到哪几方面。2、知道不规范的走姿有哪些害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畅所欲言1、看一看,议一议谁的走姿矫健?谁的走姿不得体?为什么?2、你知道吗?规范的走姿能体现动态的美,可以反映出同学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3、。人们常说“行如风”,就是指行走要轻盈自然。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环节 2合作探究 1、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走的?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交流展示规范走姿应做到:1、目光平视前方,上身保持端正。2、挺胸、收腹、立腰。3、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幅度适中。4、步伐均匀,速度适宜。5、双脚不要呈“外八字”或“内八字”。知道不规范的走姿有哪些害处?(会导致腿部的粗壮)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

34、生的榜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影响。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读一读课本 24 页。 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欢乐的节日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五课主 题:欢乐的节日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2.教材分析鞠躬致意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五课。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 一种礼节方式

35、。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 的人种场合打招呼。目标1、鞠躬致意是一种常见的礼节。2、能理解我们鞠躬致意应做到什么?评价任务1、鞠躬致意是一种常见的礼节。2、理解我们鞠躬致意应做到什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畅所欲言1、你知道吗?鞠躬致意是国际通用的礼节。源于我国的先秦时代。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环节 2合作探究 1、仔细观察,下图同学是怎样鞠躬致意的?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交流展示鞠躬致意应做到:1、收腹提臀,立腰屈体,上半身前倾,下半身正直。2、鞠躬致意时可加上问候语或致歉语,行礼完毕应目视对方。3、在庄重的场合或仪式上

36、,屈体的幅度可稍大些。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影响。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1、练一练,评一评推选几位同学做示范演练,大家再评一评。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怎样结识新朋友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 2008 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六课主 题:怎样结识新朋友课 时:共 1 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37、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2.教材分析鼓掌致意是四年级省情课第二单元礼仪教学中的第六课。鼓掌致意是国际通用的礼节。目标1、认识鼓掌致意是国际通用的礼节。2、了解鼓掌致意应做到什么?评价任务1、鞠躬致意是一种常见的礼节。2、理解我们鞠躬致意应做到什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 1畅所欲言你知道吗?1、鼓掌致意是国际通用的礼节。2、鼓掌致意是在热烈、隆重的气氛中,表示欢迎、赞成、感谢的一种礼节。小组讨论、汇报,看哪一组说的完整。.环节 2合作探究看一

38、看,议一议观看表演时有人鼓倒掌,这样做对吗?戴手套鼓掌得体吗?学生能说出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环节 3交流展示1、我们鼓掌致意应做到什么?鼓掌致意应做到:用力适度时间适宜五指并拢掌心相对置于胸前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理。教师劳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深远影响。环节 4全课小结拓展延伸1、我们鼓掌致意应做到什么?2、练一练,评一评推选几位同学做示范演练,大家再评一评。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