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丁网和百度文库中的那个名为“2016 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pdf”文件是假的,实际上是 2015年的,大家别上当了。2016 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 1 章 走近细胞(2016四川卷)2.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 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2016四川卷)6.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 RNA 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
2、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 病毒 RNA 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 T 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2016天津卷)1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 10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显微镜使用
3、方法的相关知识。第 2 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2016北京卷)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号选项1 2 3 4 5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水 无机盐B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 染色体 Y 染色体C 物质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易化)扩散D 有丝分裂 分裂期 分裂间期 染色单体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离(2016 江苏卷)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 H2O 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C.细胞内
4、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答案】A【解析】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 错误;氨基酸之间脱去的水分子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B 正确;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需蛋白酶催化,蛋白酶属于蛋白质,C 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功能基团有关,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16 江苏卷)5.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 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还原糖、DNA 的鉴定
5、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 DNA 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 NaOH 溶液都呈无色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答案】C【解析】还原糖鉴定试剂是斐林试剂,DNA 鉴定试剂是二苯胺试剂,A 错误;鉴定还原糖和 DNA需进行水浴加热,蛋白质鉴定不需进行水浴加热,B 错误;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 NaOH 溶液都呈无色,C 正确;脂肪鉴定时可见橘黄色颗粒,蛋白质鉴定时呈紫色,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 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第 3 章
6、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2016 全国卷 III)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参考答案】C(2016四川卷)1. 叶内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O 2的产生 BH 2O 生成 CH 的消耗 DATP 的合成(2016 江苏卷)2.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B.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须通过内质
7、网输入叶绿体C.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性D.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答案】C【解析】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通过内质网产生的囊泡运输至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进入高尔基体,不能自由透过高尔基体,A 错误;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属于胞内蛋白,直接进入叶绿体,不需经过内质网,B 错误;葡萄糖通过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需载体协助,具有选择透性,C 正确;超氧化物岐化酶是蛋白质,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透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细胞质、细胞核(2016 全国卷
8、 1)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和 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2016天津卷)4将携带抗M基因、不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携带N基因、不带抗M基因的鼠细胞融合,获得的胞质杂种细胞具有M、N两种抗性。该实验证明了A.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C.抗M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D.抗N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第 4 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
9、16 全国卷 1)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 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2016 全国卷 III)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
10、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参考答案】B【解析】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吸收水分。(2016浙江卷)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 ATP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答案】 C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和血糖调节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2016 江苏卷)6.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 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具有 ATP 酶活
11、性C.载体和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 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载体逆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A 正确;载体顺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不消耗 ATP,不具有 ATP 酶活性,B 错误;载体和 运转方式不同,前者是主动运输,后者是协助扩散,C 正确;协助扩散有载体协助,自由扩散没有,前者快,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16 江苏卷)19.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镜检 1:几乎整个紫
12、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镜检 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2)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3)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4)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A. 实验 B. 实验 C. 实验 D. 实验【答案】A【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
13、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 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 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 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课本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第 5 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 酶与 ATP(2016 全国卷 1)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
14、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2016 江苏卷)8.过氧化物酶能分解 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黄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管号 1%焦性没食子酸/mL2% H2O2/mL缓冲液/mL 过氧化物酶溶液/mL白菜梗提取液/mL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1 2 2 2 - - -2 2 2 - 2 - -3 2 2 - - 2 -4 2 2 - - - 2A.1 号管为
15、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B.2 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C.若 3 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D.若 4 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答案】A【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自变量是白菜梗的有无,则 1 号和 2号是对照组,3 号和 4 号是实验组,3 号与 1、2 号对照,3 号管显橙红色,1、2 号不变色,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 错误;若 4 号管不显橙红色,与 3 号对照,说明高温使过氧化物酶变性生活,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16 全
16、国卷 1)29(10 分)有关 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 32P来标记 DNA分子。用 、 和 表示 ATP或 dA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 P P或 dA-P P P ) 。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末端上,同时产生 ADP.若要用该酶把 32P标记到 DNA末端上,那么带有 32P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的_(填“ ”“ ”或 ”)位上。(2)若用带有 32P标记的 dATP作为 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2P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分子上,则带有 32P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的_(填“ ”“ ”或 ”)位上。(3)将
17、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 DNA分子的两天链用 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 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 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2/n,原因是_。(2016全国卷II)29.(10分)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2)在时间t 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 2时,向C组反应
18、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 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答案】 (10分)(1)B (2)加快 (3)不变 60条件下,t 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蛋白质或 RNA 高效性、专一性【解析】 (1)曲线图显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40时产物浓度增加最快,说明酶的活性最高,而 B组控制的温度是 40。(2)A 组控制的温度是 20。在时间 t1之前,如果 A组温度提高 10,因酶的活性增强,则 A组酶催化反应速度会加快。(3)对比分析图示中的 3条曲线可推知,在时间 t2时
19、,C 组的酶在 60条件下已经失活,所以如果在时间 t2时,向 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 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 t3时,C组产物的总量不变。(4)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考点:本题考查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016 天津卷)10.(12 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2)
20、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 30 天。工艺如下。 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 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 _,由此推断,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层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21、答案】 (12 分)(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2)酵母菌(3)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颠倒前的 B 层和颠倒后的 A(或不翻动,或下)种间竞争(或竞争)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竞争,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使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考点:酶的催化条件、酵母菌和乳酸菌代谢类型。2. 细胞呼吸(2016北京卷)2.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 ADP 转化为 ATP 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2016 江苏卷)23.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
22、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 ATP 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答案】BD【解析】突变酵母细胞能进行正常的乙醇代谢途径,A 正确;突变酵母细胞可通过乙醇代谢途径产生H ,B 错误;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突变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前者释放能量多,增殖速率大于后者,C 正确,突变酵母产生 ATP 的主要部位是细胞质基质,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糖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
23、能力。3. 光合作用(2016全国卷II)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 项正确;镁属于细胞中的无机盐范畴,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 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
24、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 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细胞中的无机盐、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016四川卷)5、 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 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 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与 11:00 时相比,13:00 时叶绿体中合成 C3的速率相对较高B.14:00 后叶片的 Pn 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C.17:00 后叶片的 Ci 快速上升,导致叶
25、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D.叶片的 Pn 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2016北京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 14CO2,48h 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 14C 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 14C 量占植株 14C 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 遮光 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2016 江苏卷)17下
26、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 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 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 4 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 10ml 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 10mL 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 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答案】B【解析】CaCO 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应在研磨时加入,A 错误;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但色素并没有减少,也可提取出 4 种光合作用色素,B 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 10ml 提取液,研磨时加入多于 10mL 乙醇,C 错误;叶绿素条带不会随层析液挥发消失,D 错误。考
27、点: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16天津卷)2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A.红光,ATP下降 B.红光,未被还原的C 3上升B.绿光,H下降 D.绿光,C 5上升 【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利用红光和蓝紫光。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则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变,即 ATP 和未被还原的 C3均基本不变,故 A、B项错误;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
28、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 和 ATP,故短时间内H含量会下降,C 项正确;同理,绿光下由于H和ATP 含量下降,导致 C3被还原为 C5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 CO2的固定仍一原来的速率消耗 C5,故短时间内 C5的含量会下降,D 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2016 全国卷 III)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 A 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 A 品种小麦植株分为 5 组,1 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 4 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
29、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 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 12:30 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其依据是 ;并可推测, (填“增加”或“降低” )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 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率,其原因是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 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 )载体蛋白,(填“需要”或“不需要” )消耗 ATP。【参考答案】 (1)相对湿度 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
30、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增加 (2)四 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 31左右,而第四组的 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3)不需要 不需要【解析】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由此可推知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并可推测,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 31左右,而第四组的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所以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
31、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率。(3)CO 2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肉细胞的,所以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 ATP。(2016 全国卷 1)30.(8 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 CO2的量)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5)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 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6)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
32、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填“CO 2浓度”或“O 2浓度”)。(7)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 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曲线与甲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初步结论是_。(2016全国卷II)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 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 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 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
33、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 实 验 中 , 50min后 1号 试 管 的 溶 液 是 浅 绿 色 , 则 说 明 2至 7号 试 管 的 实 验 结 果 是 由 引 起 的 ; 若 1号 试 管 的 溶 液 是 蓝 色 , 则
34、 说 明 2至 7号 试 管 的 实 验 结 果 是 ( 填 “可靠 的 ”或 “不 可 靠 的 ”)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 【答案】 (8分)(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不可靠的 (2)黄色 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 CO2浓度高于 3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 CO2量相等 【解析】 (1)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表示光照的强弱。2 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37 号试
35、管内的水草在有光的条件下,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量的综合反映;1 号试管为对照组,其中的 NaHCO3可维持 CO2浓度的相对稳定,27 号试管为实验组。综上所述,若 50min后,1 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 2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起的;若 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 2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2)2 号试管因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 CO2,但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所以试管内 CO2浓度最高,X 代表的颜色应为黄色。(3)5 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与对照组 1号试管的相同,均为浅绿色,说明在此条件下
36、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2016浙江卷)30.(14 分)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请回答:(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 中,H 20在光反应中裂解为 。(2) 若以 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含的三碳化合物是 。该三碳化合物在 NADPH的氢和 ATP的 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3) 给某植物提供 C1802和 H20,释放的氧气中含有 18O是由于 ,H 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4)
37、 杻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的 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 25降为 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选填: 、)25。【答案】(1)类囊体膜 氧气、H +和电子(2)三碳酸 磷酸基团(3)C 1802的部分氧转移到 H2180中(4)光强度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异同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2016 江苏卷)32.(8 分)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 3 个品种 S1、S2 、S3 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 1 和图 2。
38、请回答以下问题:(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 ,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2)增加环境中 CO2浓度后,测得 S2 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 S3 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 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而 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填序号)。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3)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 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 2与 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 ,TP 的去向主要有三个。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
39、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 TP 或 ,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答案】(1)S2 S3 (2)H和 ATP (3)核酸、蛋白质(4)基质中 葡萄糖 葡萄糖和果糖【解析】(1) 果树林下光照较弱,适合光补偿点较低的植物生长。最适宜较高光强的品种光饱和点较高。(2) 光反应的产物为H和 ATP;增加环境中 CO2浓度后,S3 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可能是光反应已基本饱和、暗反应已基本饱和,或二者已基本饱和。(3) 叶绿体中有机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4) 淀粉合成场所位于叶绿体基质,根据图示
40、,叶绿体膜上存在六碳糖载体,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 TP 或六碳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考点:光合作用第 6 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1. 细胞增殖(2016全国卷II)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016
41、浙江卷)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期,都进行 1次染色质 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 C2期已经形成了 1 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 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 II染色体数和染色体 DNA分子数分別为 12和 24D.若在 D2期某染色质的 1个 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 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 DNA 【答案】 D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2016 江苏卷)31.(9 分)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
42、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 1 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 。图 2 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 ,它属于图 2 中类型 的细胞。(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 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 。(3)若类型 b、d、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4)在图 2 的 5 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 2 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 (用图中字母表
43、述)。(6)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 B 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 3 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 B 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 ,理由是 。【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a (2)次级精母细胞 (3)bde (4)ab(5)ba dc (6)阻滞第一次卵裂 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解析】(1)图 1 中移向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据此可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它属于图 2 中类型
44、a 的细胞。(2)若膜细胞属于类型 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应为次级精母细胞。(3)若类型 b、d、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 b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e 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4)在图 2 的 5 种细胞类型中,a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5)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发生着丝点分裂。对应图 2 中的 b 转变为 a d转变为 c。(6)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故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阻滞第一次卵裂。考点:细胞增殖2.
45、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2016 江苏卷)3.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答案】D【解析】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A 错误;恶性肿瘤细胞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B 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C 错误;儿童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高,体外培养时前者传代次数多,D正确。考点:本题考
46、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16四川卷)7. 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 BAX 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 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 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 ATPC. 编码 BAX 蛋白和 ABCG 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D. 用 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2016
47、天津卷)6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 Art的对照试验D.用凋亡蛋白 Q 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凋亡等的相关知识。必修二遗传和变异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2016全国卷II)32.(12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答案】 (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