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高 考 任 务 驱 动 型 作 文 供 写 作 素 材 训 练 一一 、 关 于 家 风 家 训 的 名 言 :1、 无 瑕 之 玉 , 可 以 为 国 器 ; 孝 悌 之 子 , 可 以 为 国 瑞 。2、 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 大学 3、 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 , 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4、 独 立 人 格 、 勤 俭 节 约 、 凡 事 忍 耐 、 不 断 学 习 、 为 人 正 直 、 用 心 做 事 。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刘备6、 纪晓岚: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
2、,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7、 梁实秋:谚云:“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孩子不需管教,小时恣肆些,大了自然会好。可是弯曲的小树,长大是否会直呢?我不敢说。8、 李嘉诚(香港):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9、 朱子治家格言还涉及了家与国的关系:“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二、家风概念解读“家风” ,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家风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
3、体现。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什么是家风,家风不是一阵风,它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道德风貌,一种稳定的呈现。可以说,我们把家风叫做门风,它是一种道德风貌,它最本质的是道德风貌的体现,也是一种道德习惯,是一种习惯的稳定的行为,不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家风一定是比较稳定的,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我们研究的像行为习惯。三、 【素材积累】 1、名臣臣曾国藩的家教: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后裔,人才辈出,长盛不衰,这跟他严厉的家教是密切相关的。曾国藩家书提到:“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曾国藩三个儿子,五个
4、女儿。二儿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小儿子曾纪鸿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孙辈曾广钧是曾家第二个进士,23 岁中进士入翰林,是翰林院最年轻的一位。孙女,曾广珊是著名诗人,她儿子就是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直系第四、五代一共一百四十多位都非常优秀,大部分在学术、科技、文化上很有成就。俗话说“富不过三” ,但曾氏后裔历经 100 余年而不衰,与其严谨的家教紧密相连。儒家把“齐家”放在“平天下”前,就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曾国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一套家教理论和方法,对子孙温言细语,不厌其烦,言传身教,最终获得成功。 曾国藩认为:“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即使在戎
5、马倥偬、甚至生死未卜之际也不忘写信回家,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体现了他“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儒雅一面,十分难得。曾家门风以“八本” 、“三致祥”为里,以“耕读” 、 “勤俭” 、 “和睦” 、 “敦厚”为表,构筑了百年家族长盛不衰的坚固堤防,也为今人提供了堪为典范的家教蓝本。 “八本”是:“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致祥”是:“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曾国藩终生履行家规,从不懈怠。【素材点睛】 如果说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个人成就让人仰慕的话,那么更让人叹服的是他的后裔人才辈
6、出,长盛不衰。一个令人探究的问题是曾国藩严格的家庭教育。曾国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一套“明理修德、勤俭习劳”的家教理论和方法,对子孙温言细语,不厌其烦,言传身教,最终让曾家后辈人才层出不穷。2、家训造就学界“豪门”:为什么江南钱家人才辈出,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牧、钱钟书,还有很多。钱家为什么,因为他们这个家庭,作为吴越王的后代,他们有千年的家训,但是到了 1925 年的时候,他们钱家人做了一个大的修订,就是继承原来的吴越王老祖宗的精神,又吸纳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的一些精华,把各种家训的精华吸收在一起,修订了这个钱氏家训,他这个家训改为几个部分,第一,个人部分,第
7、二,家庭,第三,社会,第四,国家。有了一种现代的意识。比如他的家训非常有味道。第一句就是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在国家这一部分提出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当这个事情对你一个家庭有好处,对你自己有好处的时候不要动了,当然这个事情对天下有好处,对国家有好处,你就必谋之。钱氏家训,这种转型是一个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这种转型,这种倡导社会责任,也是他这个钱家人才辈出的非常重要的原因。3. 苦心孤诣教子的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 1954 年至 1966 年 6 月的 186 封书信。爱子之情本是人
8、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体会、文化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这本书 1983 年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素材
9、点睛】 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的傅雷家书从 1983 年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在这部书里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体会、文化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跟子女交流。他给天下父母带来深刻的思考:爱在任何地方无可替代;和子女也需要交流;溺爱不是真爱。4、尚武而忠君杨家将:祖父辈杨业是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杨家家风尚武而忠君。他的七个儿子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做军事游戏。长大后智勇善战,号令严明,是北宋王朝的名将,为宋朝的边境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杨业和哥哥们尽忠后,杨六郎守卫北方 20 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
10、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也是宋代一名边防名将。在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地狱了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素材点睛】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5、清廉奉公包公家训:包公祖孙三代都是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清官。包公长子包繶,授官太常寺太祝,廉洁自
11、律,但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包公次子包绶,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丞、濠州团练判官,后转任潭州通判,殁于赴任途中。包绶不论在何地任何职,都能清苦守节。他任京官时,曾回故里为生母守丧数载,家虽贫,而无一毫干于乡里。包绶死后,箱囊之内除了书籍、著述外,别无他物。包公之孙包永年,曾任咸平县主簿,官至崇阳县令。他廉洁自守,死后了无遗蓄,连丧事都是亲朋出资办理。后人评道:“包公言传身教,子孙居官清廉。 ”【素材点睛】包公子孙为何能够做到居官清廉?究其原因,除了后辈子孙自身努力加强修养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包公以身示范的表率作用,影响了后辈子孙;二是包公留下一则宝贵家训 ,教育了后辈子孙。包公廉洁从政,是
12、后辈子孙的楷模。最典型的事例,是“包公知端州,不持一砚归”的千古佳话。6、综合素材运用典例: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做官不许发财” 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勤奋,俭朴,务实,清廉,自立,诚实,正直,守法,低调读这些大人物的家风,无不令人动容、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
13、名人“家风”里,或许从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完全可以找到“家风”的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7、综合素材运用典例:良好的家风,是孟母三迁体现出的求知向上之志,是孔鲤过庭展现出的尊师重道之心,是岳母刺字表现出的精忠报国之情。巍巍中华,良好家风一脉相承,烛照着每个人的心灵世界。前不久,中央审议通过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 ,有制度的托举,有干部的自觉,相信良好的家风定能薪火相传8、综合素材运用典例:1、司马光教子有方: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
14、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再看看老一辈革命家的严格家规、清正家风,至今仍被传为美谈。在长子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他知道后严肃地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 ;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 26 年的李先念,不许孩子经商。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清正廉洁,是
15、对家人的最好馈赠;家风纯正,也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保护。9、反面例子论证语段:在家风当中,有几个层面非常关键。第一,怎么样,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上,我觉得它是最本质的。中国几千年,有很多很多优良的家训、家规,最核心的问题谈的就是做人的问题。在当代学者们有很多研究,像韩国的教育部长,退下来做首尔大学的教授,他的观点就是说,十岁前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他把这个称作是一种道德智能。明辨是非,知道对错,这在十岁前就必须完成,完不成就不具有这种道德智能。实际上你看那些犯罪的青少年,都是家风缺失导致道德智能低下的。还有一些学习能力很强的高材生,也不断地在出问题。出问题,也是道德智能低下的表现。比如说上海复旦
16、大学林森浩投毒案,复旦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为什么会出这个问题呢?家风缺失道德智能低下,用一种很幼稚的方式也很残忍的方式去表示自己的不满意,这样的话是非常大的一个悲剧。这是家风的一个特点。10、正反面例子论证语段: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一般说来,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勤劳型家庭的孩子热爱劳动,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礼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风都会
17、在孩子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畅、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便是家风的重要性,便是家风的感染和陶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 12 月 12 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他谈到, “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构:层进式思路点拨举例:(一)1 家风关系家庭邻里幸福融洽 家风关系社会国家
18、和谐稳定 (家风本身蕴含的忠贞诚善等个人品德会影响社会行为规范。列举一些名人为保家声不坠遗传家训,价值体系里足见文化人的高尚操守、济世情怀和家国责任思想。 )长辈的言传身教是家风形成的关键(二)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 家风最本质的是做人育人。 家风正,则民风淳。(三)中心论点好的家风对人产生好的影响。 第一部分:引出论点。 第二部分:分论点一: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分论点二:好的家风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家族的兴盛繁荣。 第三部分:总结重申论点。对比式思路点拨举例:中心论点好的家风对人产生好的影响。 框架:第一部分:引出论点 第二部分:举正反两个事例论证中心论点。
19、 例一:举爱德华家族家风品德高尚而一门出了很多优秀人才。 例二:举朱克家族家风品行恶劣而一门出了很多罪犯。 第三部分:总结重申论点。 并列式思路点拨举例:中心论点好的家风对人产生好的影响。 框架:第一部分:引出论点。 第二部分:分论点一:好的家风是良好品德的传递。 分论点二:好的家风是处世之道的教导。 第三部分:总结重申论点。写作:结合提供的素材,根据下面的材料及要求写作:2018 年 02 月 23 日央视网微视频家风传承推出三个特写镜头:镜头一:“什么是一个家?有妈、有爸、有娃,这才是一个家。”8 年里,呼和浩特儿童福利院“模拟妈妈”景凤英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特殊大家庭的和睦。镜头二:“不搞
20、特殊化,俺爹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父亲的光环是他的,自己的路还要自己走。”53 年里,焦裕禄女儿焦守凤始终坚守父亲的嘱托。镜头三:“我没什么别的本事,就会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老玩意儿,现在全家人和我一起发扬传承。”15 年里,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鲁立清一家人用家训守护“匠心”。三个镜头,诠释着三种优良家风的传承。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对于此你有什么感悟,结合材料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800 字。2018 高 考 任 务 驱 动 型 作 文 供 材 料 训 练 一 范 文家风正,则国风纯一个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谁?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长久的是什么?是
21、家风。一个国家,对子民影响最根本的是什么?是国风。从古到今,几乎都是这个理。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做人准则,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规定,无论是不是白纸黑字,家族成员都在自觉遵守、传承和发展。若家风正,则其后代必出优秀人才;若家风不正,则其后代十有八九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害己祸人。还记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说的就是司马家族不正不忠的家风。从司马懿开始,其后数人数代谋反之心不死,其家族也免不了臭名远扬。可其影响远不止于此,因为这个家族的特殊性,导致整个国家都受到了极大的牵连。观之司马家族在为当权时的国家状况,于民,只管搜刮,民何以聊生?于官,或勾心斗角,或结党营私,官场岂
22、能不黑暗?贤人如陶渊明等只好避而远之。司马一家家风不正,导致一国国风不正,国家覆灭自是不可避免。然而,较之稍早的汉文帝则是另一番情景。相传文帝母亲生病,文帝衣不解带,不寝不眠三日,直至母亲病愈才敢去休息:文帝以孝闻天下。再看他的儿子景帝,颁布设有文孝的法令,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了“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文、景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治世” ,被史家誉为“文景之治” 。家风正,则国风纯。国风不纯原是家风不正,因为万家家风,便成国风。一个人想要留名于世,家风必须要正;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国风必须纯正。因此,国风的建设当从家风开始。无数的事实证明,
23、家风的树立不是靠一纸空文,也不是靠空洞说教,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家风如诚信者,待人接物时时、处处、事事以诚信待人,长此以往家风便养成了;家风如勤俭者,无论衣食住行还是修身养性,始终严格要求并坚持一点一滴,时间久了,家族成员还会不勤俭吗?好坏家风,莫不如此,关键在于选择和养成。家风是一笔财富,无法被替代,也无法去描述,对于今天的我们要做的便是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与时俱进,丰富内涵,助力中国国风变得更加纯正,聚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传承家风,养浩然气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风是什么,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我
24、理解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烛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心灵世界,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源泉。传承优良家风,养我辈浩然之气,在今天意义非凡。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家风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司马光训俭示康、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
25、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可见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最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如果孩子从小缺少良好家风的熏陶,从小缺乏正确的价值涵养,将来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乃至干有所成?所以,先贤们历来重视家风家训。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26、司马光撰写训俭示康家训,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社风。老一辈革命家,无不严格持家、奉行清正家风。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严肃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
27、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家”具有独特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使家庭生活充满乐趣,更具温馨气氛,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德行的种子,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好的家风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反之亦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出现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败现象的出现,莫不缘于此。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
28、追求,所以,古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对社会而言,家风正,就能不断激发每个家庭成员在文明风尚拔节中的“潜在力量”,如是,整个社会就一定可以在小家大家的交相辉映中塑造时代新风,支撑起淳厚的民风、社风。家庭始终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只有家风建设好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国家才会更加稳定。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属“自管”的私事。家风是作风的臂膀,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家风与作风犹如并蒂之花,互相映衬、相映生辉。领导干部手执权力重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同小可,自当从家庭做起,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家风优
29、良,气自浩然,最终会定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先正家风而后知荣辱 乃社会进步基石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
30、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 “小来偷针,长大偷金” ,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
31、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 ,更是利民的“大事” 。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