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年 1 月安徽自考 唐诗研究试题(本科)1、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1、唐代中叶以后,黄河流域遭受战乱的破坏,北方凋敝, 南 方 经济文化逐渐超过黄河流域,故文人出于北方籍者减少,南方籍者增多。唐诗最后阶段正是随着创作方面南方因素的增长,气质发生了 由刚到柔 的转化。2、陈子昂反对的以 上官仪 为代表的“龙朔变体”是初唐宫廷诗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代表“四友” 、 “沈宋” ,其中“沈宋”分别是 沈佺期 、 宋之问 ,这阶段取得的显著进展是 律 体 定型。3、晚唐诗坛的两种类型的诗人群体,一种是 杜 牧 、 温庭筠 、 李商隐 为代表的绮艳诗歌,这种以心象为主体的主观化和
2、客观化的交融,在 李 贺 部分作品中已经滥觞,但真正成熟,达于极致,却推李商隐。另一种是以 孟 郊 、 贾 岛 为代表的穷士诗歌。4、晚唐以穷士角色出现的诗人,在作品风貌上的三个特点是 收 敛 、 淡 冷 、 着 意 。5、唐诗自李白、杜甫以后有两种发展,其中李白、 (某诗人)是一种,杜甫、 (某诗人)是另一种,李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杜甫在国家受难之时应诏,官拜 左拾遗 (?不确定哈)6、白居易在 长恨歌 中写李、杨爱情,若按记事的写法,应于马嵬坡事变即收场,而白居易突破了现实生活的限制,着重写马嵬坡事变后的情节,增加了许多曲折,给整个故事带来了浪漫传奇的色彩。2、名
3、词解释(10 分,每题 5 分)1、叙情长篇(书第十章)2、四分法(书第三章)3、简答题(30 分,每题 10 分)1、宫廷内外双方在初唐诗歌发展中的互补作用(书第三章,第 37 页)2、政治对于诗人诗歌创作的作用(书第七章)3、绝句的风貌特征(书第十一章,第 178-182 页)4、论述题(40 分,每题 20 分)1、结合具体作品说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特征。 (书第八章,第 124-127 页)2、 (元、白)通俗化的诗,被新进小生转展仿效,变成支离褊浅庸俗化的诗,陈词滥调,充满诗苑要挽救庸俗化的弊风,需要强弓大戟般的硬体诗韩愈一派诗人,很好的负起了挽救的责任由此把韩派诗人描绘成元白弊风的后起者,为中唐诗歌演变排出通俗诗-庸俗诗 -硬体诗的发展顺序,从而对韩、白两派诗人的创作何以形成截然不同的局面作出了解释。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书第五章,第 62-63 页)注:1、填空题部分题目记得不清楚,因为全靠记忆写的,但所有要填空的部分均正确无误,部分题目结果至今未找到,因此空着,各位需要的同志自己找。2、除填空题外所有题目均准确无误,但答案比较多,且有的题目书上没有标准答案,故此只标书上章节、页码,没有填写答案。3、所有答案来源于余恕诚编写的唐诗风貌 (修订本) ,中华书局 201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