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nit1 A篇我在哈佛的第一周新生进入哈佛校园的第一天,据说总是令人激动不已。这的确也是我来到哈佛第一天的真实写照。父母陪着我开车驶过主校门进入校园时,那柔和的阳光透过绿树间隙照射在古老的砖墙建筑上。沾满晨露的绿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凝视着车窗外面的迷人景色,心中暗想:“最幸运的新生不过如此了!”我们来到了卡纳迪公寓我的宿舍楼。我和四个女孩同住在四室一厅的套房里。这个套房在顶楼,天花板很高,上面有天窗。从卡纳迪公寓到餐厅和上课的教室,都只需要两分钟的路程。我很喜欢自己的室友。我们各自的背景、种族、宗教信仰和兴趣爱好都完全不同。这也反映出哈佛引以自豪的“多样性”。第一周,幸亏有这样四个可称为朋
2、友的女孩相伴,帮助我顺利度过了到哈佛后的这段适应期。这一周有许多重要的决定需要我来做,而没有父母和好友的帮助,有时我会感到十分艰难。选课是第一步。在哈佛,新生唯一的必修课是说明文写作。这一年,我实际上可以选修我想学的任何课程,而且课程的门类出奇地多!我该如何选择呢?庆幸的是哈佛允许新生在“选课周”里到课堂试听。上课时间和平时一样,我们可以试听任何想选修的课程,多少不限。如果我最后决定选修某一门课程,我就要完成“选课周”里布置的所有功课。另外,如果我试听了一门选课表上看似很好的课程,却发现这门课并不适合我,或教授讲课枯燥乏味,我可以决定不选修这门课!同样艰难的是在众多的运动队、出版社团、乐队、戏
3、剧社或俱乐部中做出选择。到底该参加哪一个呢?在哈佛,就餐肯定也是最能引得新生关注的事情之一。不过并不是指一日三餐吃的东西尽管饭菜很可口,而是指就餐的环境真的很好。我们的餐厅与其说是个自助食堂,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教堂或博物馆。桌子、椅子、地板、墙壁,还有高高的天花板都是用华丽的深色木料制作的,油漆得精光锃亮。而且,大厅里悬挂着枝形吊灯,墙上镶嵌着明亮的彩色玻璃窗,厅里到处可见哈佛历史名人的雕塑和画像。哈佛第一周的所有这些经历将成为我毕生的珍贵记忆。然而,哈佛这一周给予我的最宝贵的财富,却是我遇到的其他同学。我在这儿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朴实。每当我看到有人在嘉佩乐音乐会上演唱动人的歌曲,有人在才艺
4、秀上表演精彩的小提琴独奏,有人在我去听的一堂课上阐述深刻的见解,我都惊讶不已!能够欣赏身边这么多有天赋的同学并能与他们相伴,这正是我在哈佛第一周体验到的最宝贵的经历。一周已经过去,四年大学生活就在前头真是令人迫不及待!Unit2 A 篇我们都有梦想。通常,当我们睡着了。这样的梦想可以比帮助更伤人。例如,假设在做梦你吃小麦片,醒来,发现只有一半床垫不见了!嗯,我指的并不是这种类型的梦。相反,我在考虑一个人的视野,愿望,或狂热的对未来的希望。我们的梦想是我们的灵魂之歌。生活中没有一个是减少到一个空洞的存在。但是生活有梦想充满了意义和目的。尼尔皮尔特既是 Rush 摇滚乐队的鼓手和主要词作者,也是一
5、位作家和哲人。请看他是何等优美地表述了生活和梦想之间的关系:“生命就像一支蜡烛,而由梦想将其点燃。”安利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M德沃斯也谈及希望之火:“一个人心怀梦想和大志,时时刻刻地在渴望和希望,却没有尝试将这一切付诸现实, 还有比这种人的生命更富悲剧性的吗?他的梦想只能发出摇曳的微弱光亮,却永远不能迸发出火焰。”大多数人都有梦想,志向,或者内心的渴望。但是糟糕的是,大多数人都把梦想的开关给关上了。当我们说“我不行”的时候,也就是把开关关上的时候。当我们相信我能行的时候,也就是把开关打开的时候。很简单,难道不是吗?单单相信我能行并不意味着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出现。但是一旦我相信我能的时候,我就会寻找
6、各种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我们总能找到我们想要的,这也是生活得一条规则,如果我想要解决的方法,我就能找到。有价值的梦想是值得实现的。一旦我意识到我能行的时候,下一步就是做出承诺。承诺后就能释放更大的能量。一些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障碍也不过是毫无意义又可笑的。但我们并不能登上舞台,直到决定停止说话并开始表演。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许诺,自我怀疑就会不断发酵并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梦想不必宏大方显伟大。我们不必要求成为世上最伟大的钢琴家、奥运奖牌得主,或是国际知名的超级巨星。我的一个婶婶平生大部分时间在一家百货公司卖手套。她的梦想就是成为周围最为和气和最为有求必应的售货员。年复一年,回头客总会频繁惠顾,特来
7、寻她购物。她让每个人购物的这一天快乐高兴,感动着成千上万的生命。她的梦想比之于要人显贵之宏愿,其意义会稍逊一筹吗?决然不会。我们都有能力去追寻一个会对我们自己和我们周遭的产生影响的梦想。Unit3 A 篇 俱乐部和社团聚会、喝酒、吃饭-哦,还有工作-都让时光流逝,但你内心深处确有一些很想追寻的东西,却无法实现。你一直在寻找的,我的朋友,就是将你自己投身到大学社团中的机会,去发现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团体在像牛津这样的城市里散发着勃勃生机。不论你是想保持已有的兴趣,还是培养新的爱好,你首先应该到牛津大学学生会的新生集会上去看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俱乐部。手持一张新生集会的入场券,你就可以得到一份崭新
8、的关于牛津大学方方面面的综合指南。如果你错过了这场集会,别泄气,在新生周里发给你的牛津目录上,你将看到各种社团的介绍。你不妨稍作浏览-这可是你见识大学生活的重要机会。人们投身社团生活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完全沉醉于一个俱乐部,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几乎不跟非本俱乐部成员说话,直至成为该组织的领导者。其余的人更愿意选择灵活的方式,参加几个社团,参加凡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还有许多人,也许有点笨,完全无视大学社团的存在,只是与大学里的伙伴们在一起打发时间。社团使人们有大量的机会结识校园以外的人,特别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别忘了,许多学院有自己兴盛的社团,你也能在新生周里加入这些社团。音乐和
9、戏剧总是很受欢迎,有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做点什么,也并非难事。如果你有心为学校新搞一个莎士比亚说唱社团,你可以向大学校监申请注册,还可获得启动资助、贷款及其他好处。尤其是对大社团而言,其中的一个负面就是学生的钻营。“钻营“指的是有些学生在俱乐部或社团里追求职位的提高(通常是要做主席),有些社团,比如牛津大学学生俱乐部或同业协会总能吸引那些比别人更有野心的人。当学生们突然想到他们空白的履历,想到履历将与他们将来能否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密切相关,想方设法往上爬就几乎是在所难免的了。尽管如此,也不用担心:绝大多数学生不赞成这种自我钻营的行为。他们能够从容的面对生活。三百多个社团,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能找
10、到自己的位置。除了一些倾向明显的政治聚会和体育俱乐部外,所有的主要宗教都有自己的组织;有热衷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与文化的社团,从中国到保加利亚,以及从苏格兰到埃塞克斯的英国各地区;有热衷于义工、文学、音乐、戏剧和科幻小说的协会;还有五花八门的奇特组织,比如玛格丽特女子学院布丁协会,牛津特技协会,以及普胡牌友协会。你会喜欢它们的。Unit4 A 篇 玛塞娜的工作经历进大学不久我就下定决心,在进入“现实世界“前先到国外呆一段。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忙着为“现实世界“的工作面试,我却在研究怎么才能去另外一个国家工作。刚开始打听的时候,我对去哪儿,干什么都很随便。我就是很想出国,让我干什么
11、都行。不久我就听说了一个叫“北美学生英国大学俱乐部“的计划,像是专为想出国工作的学生制定的。它给在读或是刚毕业的学生提供工作签证,让他们能到海外工作。因为语言相通和找工作容易的关系,在六个可供选择的国家中我选择了英国。毕业两个月后我横渡大西洋,到伦敦之前花六个礼拜把整个欧洲跑了一遍。1997 年 8月 24 日,我带着一张工作签证来到伦敦,但却没有工作,也没地方可住。我得承认那确实挺让人害怕的!到的第二天,我度过了我的第一个英国假日-银行休假日。这是个全国性的假日,到处关门歇业。直到第三天,我才去了“北美学生英国大学俱乐部“的办事处,熟悉了一下情况。在此过程中,我了解到一切有关在英国生活工作的
12、细节。我知道了该怎么逛街,怎么写英国式的履历,交税,买健康保险,旅游,找住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怎么找份工作。我最关心怎么找工作,因为我所带的钱已所剩无几,得尽快弄一份薪水。事实证明找工作就像写履历一样简单!“北美学生英国大学俱乐部“计划在伦敦很有知名度,许多雇主都加入了这项计划。因此很多领域都有许多工作机会可供选择。我找工作的时候,我选择了三个不同的雇主,将自己的简历和附函传真给了他们。第一个星期我进行了三场面试,接受了我的第一个工作机会,为美林银行工作。我在美林的办公室是在一幢漂亮古老的楼房里,离白金汉宫只有两个街区。那儿的人都很友好,工作也很有意思。适应伦敦的生活并非难事。不光如此,这儿值
13、得一看的东西太多了。我在这儿呆了六个月,可能只走了一半我打算要去的地方。在伦敦工作有许多好处。其中一个就是能融入到上班族中,真正领略一番英国的文化。我的大多数同事都是英国人,因此,通过大量接触英国人的日常生活,我确实觉得自己了解学习了英国的文化。其次,像这样在另一个国家生活、旅游也是很经济的,因为大部分工作都足以让你支付房租,生活费和旅游费。第三,你有机会得到宝贵的工作经历,让你的履历看起来也更加国际化。迄今为止,到伦敦工作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我毫不犹豫地把它推荐给大家!Unit5 A 篇 信息台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在电话里什么地方住着一个神奇的人“信息台”,她无所不知。初次与这个人邂逅是妈
14、妈不在家的一天。我在工具凳旁玩耍,锤子砸伤了我的手指。痛得不得了,但没有人来安慰我。我在屋里走来走去,不住地吮着阵阵作痛的手指,最后走到了电话机旁!我飞快摘下了听筒,贴在耳朵上。“信息台吗?”我冲着话筒说道。咔嗒两声后,耳边响起了一个细小清晰的声音。“信息台。”“我弄伤了手指”我哭喊着。因为有个人听我倾诉,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妈妈不在家吗?”“家里除了我没有外人,”我抽泣着说。“流血了吗?”“没有,我用锤子砸伤了手指,好痛。”“你会开冰箱吗?”她问。我说,会。“那你铲一小块冰下来,敷在手指上。”从此以后,凡事我都打电话找“信息台”。我向她请教地理作业或数学题。我的小鸟金丝雀死时,我告诉了“
15、信息台”这个痛苦的消息。她试图安慰我,但我还是很伤心。我问她,“为什么鸟儿歌唱得那么好听,让所有家庭都开心,到头来还是变成了笼底的一堆羽毛呢?”她一定体会到了我深深的痛楚,因为她平静地说,“保罗,永远记住另外的世界也可以唱歌。”不知怎的,我感到好受些了。又一天,我拿起电话问,“你怎么拼写 感激呢?”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个小镇子里。我九岁时,全家搬到了波士顿。十来岁时,那些童年的谈话从未真正从记忆中消退。这时,我体会到了她肯把时间花在小孩子身上是多么的有耐心,多么体贴,多么善良。几年后,我去念大学途中,飞机中途在西雅图降落。我有半小时左右的转机时间。想都没想我就拨通了家乡的接线员
16、,说“我要信息台”。奇迹发生了,我听到了那个熟悉的细小而清晰的声音,“这里是信息台。”事先我并没想好,却分明听到自己在说,“你能告诉我怎么拼写感激吗?”好一阵子没人说话。而后有人轻轻地答道,“我想你的手指现在一定不疼了。”我笑了。“真的还是你,”我说,“你知道那时候你对我有多重要吗?”我告诉她这些年我常常念起她。我问她可不可以再给她打电话。“当然可以,”她说,“说找莎丽就行了。” 三个月后我回到西雅图。一个不同的声音答道,“这里是信息台。”我说要莎丽接电话。“你是她的朋友吗?”她说。“是的,是她的老朋友,”我答道。“很抱歉告诉你,”她说,“五个星期前莎丽去世了。”正准备挂电话,她说,“等一等。
17、你说你叫保罗是吗?” “是的。”“哦,莎丽留了口信给你。”她说,“告诉他我还是认为另外的世界也可以唱歌。他会明白我的意思的。”我说了声谢谢,挂断了电话。我明白莎丽的意思。 Unit7 A 篇 大学生在校搞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二年级学生索菲亚?斯黛拉,是众多以各种方式在校参与研究工作的学生之一。这些学生有的是为了拿学分,有的是为了挣钱,还有的就是为了多一份经历。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大学生从事研究工作对师生双方都有特别的好处。 的确,大学生从事研究是一种深入学习的机会,能拓展思维,而这是传统教育做不到的。经济学教授拉尔夫?爱迪生说:“要真正学好一门课程,你得有这种感觉:知识不是现成的,等着你去被
18、动吸收,而是在不断地创新,所以我们得不断地进行再思考。一般来说,当学生认识到一门学科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因为他们看到这是个发展的过程。“他指出,研究能让人兴奋不已,因为“研究项目才能真正给学生提供机会,解决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 同时,从事研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自己智慧的信心。艾米莉娅是计算机系的研究生,她说:“你得走出课堂自己学习,没有人会用勺子喂你知识。“ 对大学时期从事研究工作的美好回忆促使她下决心放弃在华尔街的编程工作,又回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系的毕业生艾伦?哈勒说,大学生从事研究“感觉像是一种全新的学
19、习。“他说研究不是让学生寻找已有的知识,而是促使他们探索尚未掌握的知识。这是一个发现漏洞然后再竭力补漏的过程,与在教室里学习人们已掌握的知识完全不同。他还认为,一项有创意的独特研究会让你的工作充满“独家创造的自豪“,这可是他在常规课程里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多数大学生作研究是为了拿学分。他们注册一门学期课程,为老师做一个项目,老师也就会给他们的工作打分。有些系的学生通过做研究项目,可能据此写出一篇(教学计划之外的)论文,从而在毕业时获得(这个学科的单科优秀)荣誉。 有些学生作研究是为了挣钱。如果只是将做科研看成一种就业,这可是大学生能得到的最理想的工作之一。斯黛拉说:“我需要一份收入,与其在餐厅端盘子,不如在这里工作。“有偿研究工作使她的勤工俭学演变成其教育的充满魅力的一个方面。她的工资也有保障,因为一项给大学生研究工作提供 100,000 美元的计划今年已经启动。这笔资金将给50 名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研究岗位。 还有些学生作研究既不是为学分,也不是为钱,完全是出于自愿。这些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通常需要他们关心他人,比如当医生。 正如经济学教授拉尔夫?爱迪生所说:“大学生参与科研可以成为教育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这是一项真实而有益的特权。它是特别环境下为特别的人准备的特别任务。“注:红色为重点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