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对 10 以内数的认识,提高对加减法意义的认识。课文讲解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复习,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为了恢复或强化头脑里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学习。不过,这种重新学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它是在已有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地是一个加深理解,扩大联系,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孩子在头脑里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主要是所要整理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形成他们自
2、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概括起来讲,整理和复习具有以下五个任务:1让孩子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2引导孩子加深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3引导孩子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弥补知识、技能掌握上的某些缺陷,从而全面落实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教学目标。4引导孩子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让孩子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5引导孩子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
3、惯。本课是孩子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其内容不仅包括本单元所学习的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同时还包括了在第三单元所学习的15 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课文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整理,并将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设计成一些题目,以这些题目作为孩子整理知识的线索;另一部分是供练习用的习题。第 78 页第 1 题,通过几个小朋友在电梯里关于自己家所在的楼层的对话复习 10 以内数的序数意义。第 79 页第 5 题,集中复习 10 以内加减法计算知识的应用。课文中画了两幅情境图,要求孩子根据情境图自己写出完整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让孩子再一次经历用 10 以内加法知识的过程,并进一步
4、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建议教师告诉孩子本次整理和复习的范围:第三单元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师问:如何我们把两个单元合并起来,这课题应该怎么说?孩子可能想到 110 的认识和加减法。顺势让孩子数一数 10 以内各数,顺着数,倒着数。10 与前面各数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10 有两个数字,其它的都只有一个数字,9 是最大的。让孩子把第 1431 页和第 4277 页翻一遍,看一看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些知识在不断重复出现?孩子自己说一说,教师告诉孩子:那些不断重复出现的内容就是学习的重点,要好好掌握。最简单的复习方式是再看书,看书就能勾起更多的回忆。第 7
5、8 页第 1 题,看图说图意,3 个小朋友在电梯里说自己家所在的楼层。教师读三个人的说话内容,若孩子自己能读那就太好了。想一想:谁先说,谁后说,并用数字表示说话的顺序。让孩子填数,再追问为什么?孩子可能说:6 在 7 前面,8 在 7 后面,6、7、8。教师问:女同学家在第几层?到她家共有几层?说一说它们的区别。第 79 页第 5 题第 1 小题,看图说图意,有 7 只小熊猫,又来了 3 只,一共有多少只?7 继续数 3,所以用加法算。从 7 开始数,7、8、9、10,7310; 7 和 3 组成 10,所以 7310;从 1 开始数,数到10 正好数完,所以 7310。把三种算法都让孩子说一
6、说,就复习了加法的意义和 10 以内数的认识,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第 2 小题,看图说图意,有 7 个书包(追问孩子从哪里看出来?让孩子找到大括号下面的 7 个),背走了 2 个,还剩下多少个(让孩子找到“?个”)?列式是 725。问孩子 5 是怎么算出来的?孩子可能说直接数出来;也可能说 7 往回数 2,7、6,得 5;还可能说 2 和 5 组成 7,所以 725;聪明的孩子可能说 257,所以 725。前 3 种方法应该让孩子说,第四种方法不必强求,能说的孩子,教师要充分肯定,给孩子一个亲昵的动作。习题解析第 1 题,主要是巩固数的序数意义。本题除填写书上的空外,还可以在后面设计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孩子说一说参加报数的孩子一共有多少人(10 人),最后一位同学排在第几(第 10),然后让孩子说一说这两个“10”的意义有什么不同。第 2 题,一道看图写算式的练习。练习的重点是让孩子根据图意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第 3 题,“用数学”的习题, 让孩子根据题意列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