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部分:记叙文(散文、小说)十大考点分析1、揣摩词句含义1.由表及里多重义2.另辟蹊径换问法 2、分析语段作用1.首段作用要顾后2.中间作用重全局3.尾端作用重瞻前三、赏析语言妙处1.推敲字词品妙处2.分析修辞感效果3.表达方式析形象4.整齐句式语气强5.表现手法悟情感四、概述故事情节1.整体概括:看清内容找对策2.情节片段:根据人物来浓缩 五、揣摩人物形象1.概括评价显形象2.分析情节知形象 六、鉴赏环境描写1.明确环境描写2.分析环境作用3.找准环境侧重点 七、探究标题的作用1.探究问题含义2.品味问题妙处3.比较两个标题八、明确叙述顺序1.明确线索意义2.体会插叙作用3.掌握倒叙顺序
2、九、感悟作者情感1.归纳文章主旨2.体会写作意图3.感受作者心情4.把握情感变化十、体会写作特色1.熟知表现手法2.体会写法妙处3.辨析写法异同第二部分:说明文五大考点分析11、把握对象特征21.整体把握:一看二抓三分清2.瞄准关键,概括特征三入手3.捕捉提取,摘抄整合与归纳12、分析段落顺序1.结构内容,引出对象激兴趣2.寻找标志,不是你我就是他3.瞻前顾后,逻辑编排不可调13、辨析说明作用1.寻找标志,判断方法2.结合内容,阐释作用14、分析语言特点1.平实说明,体会词语准确特点2.生动说明,揣摩说明语言效果15、拓展课外延伸1.联系生活验证判断2.依据观点提出建议3.根据文本形成方法4.
3、依据内容合理想象5.针对观点发表评述第三部分:议论文五大考点分析16、区分论题论点1.找准位置,提炼论点才给力2.中心论点,独一无二是核心3.论点论题,一字之差谬千里17、补充概括论据1.辨析论据类型2.概括论据内容3.分析论据作用4.补写恰当论据5.正确选用论据18、辨析论证作用1.辨析论证方法类型2.分析论证方法作用19、分析论证过程1.首段论据为激趣2.循序渐进析过程3.结尾总结不可删二十、表述个人看法1.整体阅读析观点2.评价作品谈感悟3.结合现实说看法4.联系文本指方法5.联系生活话启示3第一部分:记叙文(散文、小说)十大考点分析一、揣摩词句含义考点 思路 方向 方法 答题格式词语义
4、 重积累内容义 扣内容比喻义 找喻体象征义 品意象揭面纱主旨义 悟中心(1)“所要理解的词句”本来的意思是指,在文中表面上是指,深层次上是指。问原因 析原因 (2)因为,所以说。问感情 剖内心揣摩词句含义换思维问指代 抓具体(3)“所要理解的词句”在文中指的是,表现了作者或主人公的感情。二、分析语段作用考点 位置 结构 写法 内容首段1.总起全文,引出下文2.点题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3.与形成对比,表现了4.运用倒叙的手法,引出本文的写作内容1.交代了;描写了;表现了;表达了2.点明中心3.景物描写的作用中间段1.承上启下(过渡、转折、承接上文、启示
5、下文)2.照应前文3.点题1.与前文形成对比,突出;衬托2.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或暗示、先抑后扬3.运用插叙的手法,使得1.交代了;描写了;表现了;表达了2.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语段作用尾段1.总结全文2.点题3.照应前文1.营造意境2.留有悬念,引发思考3.运用补叙的手法,让读者1.交代了;描写了;表现了;表达了2.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旨3.景物描写的作用4三、赏析语言妙处考点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修辞角度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突出强调等)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用词角度 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 “XX”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
6、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人物:动作、外貌、神态、语言、心理等议论、抒情句:画龙点睛、升华主旨1.运用 XX 描写,描写出了(人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2.表达方式(议论或抒情)+作用(点明主旨,画龙点睛)+含义(即主旨)+情感。句式特点 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整散句、长短句1.疑问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2.反问句,加重语气。3.感叹句,加强感情的抒发。4.整句和散句结合,使句子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多种感官角度等 运用了的手法,写出了,表达了。四、概述故事情节考点 考点类型 文本类型 方法 答题格式注重写人叙事 六要素法 什么时间什么地
7、点,谁因为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注重情节叙述 小说结构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整体概括注重渲染变化 原因变化法 由于(受影响),某人或物从,发展变化为。片段 要素法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做了什么。概述情节梳理概括情节 组合法 找中心句;主人公+线索+。5五、揣摩人物形象考点 方法 格式 注意事项看人物概况如:医生(医术、医德);老师(学识、师德);学生(天真活泼、心地善良);女儿(孝顺);农民(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父母(伟大的爱)等看文中评价 可以用文中词语回答看情节 从来看,某人是个的人揣摩人物形象看描写 从来看,某人是个的人1.要求紧扣文本2.要求全面分析3.人物
8、形象特征用词语(尽可能用成语)慨括。六、鉴赏环境描写考点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环境概念 分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天气、景物描写2.情景、建筑、场所、陈设、民风民俗环境作用 三个角度:环境特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故事情节环境:交代天气、时间、地点,营造或渲染氛围;烘托或衬托性格或精神品质、思想情感;情节: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侧重点 不同位置:开头、文中、结尾开头:营造氛围,铺垫情节;文中:烘托人物形象或心理;结尾:蕴涵哲理,升华主题。6七、探究标题的作用考点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题目含义 表面义、深层义、修辞义 表层意思(主要内容)是,深层意思(主旨义或蕴涵的哲理)是。题目作用修辞手法
9、、语言特色,与文章线索、故事情节、主旨的联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衬托人物的形象特点或精神品质。阅读兴趣;线索;内容;故事情节的发展;主旨;人物形象或精神品质。修辞手法是,表达效果是题目比较 语言角度、人物形象角度、思想情感角度、主旨角度此题目(劣势),原题目(优势),语言上,人物形象上,思想情感上,主旨上。八、明确叙述顺序考点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寻找线索 1.文章的题目2.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句子或某个具体事物 明线是;暗线是。线索作用1.依据线索,理清思路、主要内容2.借助线索,理清情感脉络。3.推动情节发展4.“我”为线索人物,文章真实
10、可信。串联故事情节;串联思想情感。插叙意义1.交代内容 2.解释说明,增进读者对是事件的了解3.情节上有张有弛,为下面故事情节做铺垫 4.突出人物形象特点、精神品质 5.是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交代了内容;引出人物;揭示原因,为下文故事情节做铺垫。倒叙作用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故事更生动,避免平铺直叙和结构单调。引出下文内容的叙述。 交代了内容;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或阅读兴趣;引出下文。7十、体会写作特色考点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手法常识 象征、烘托、对比、欲扬先抑、托物言 志、借物抒情、画龙点睛前文交代的内容(却)。首尾呼应,开头写,结尾写,引出,深化和升华主题。手法作用突出各自特点,突出人
11、物形象。第一人称,增强了作品真实性;第二人称,拉近距离,便于抒情;第三人称,客观公正对比(却),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欲扬先抑,为后文做反衬。手法异同 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都是,表达了情感。写作手法上的不同是,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是。九、感悟作者情感考点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归纳文章主旨 1.抒情或议论的句子2.从表现手法体会 提炼的主旨是,蕴涵了哲理。体会写作意图 把握主旨,围绕主旨回答内容更丰富,突出了主题,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不仅表现了事物特点,也突出事物的品性,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感受作者心情 1.结合关键语句;2.结合相关情节;3.依据词句色彩;4.联系文章主旨 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心情
12、”词语把握情感变化 结合表明情感态度的词句分析 变化是:。8第二部分:说明文五大考点分析十一、把握对象特征考点 答题思路 答题格式把握说明对象 一看标题;二抓关键语句;三分清说明文类别 1.事物说明文: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概括对象特征一从文章题目入手,从标题着眼找“特征”;二从关键句入手,包括:篇首句、段首句、全文总结句等;三从分析材料入手,逐段分析,提炼归纳。1.;2.;3.。提炼捕捉信息阅读文本,理清脉络,审清题干,确定范围,找准信息点,综合分析,分点全面作答。1.;2.;3.。十二、分析段落顺序考点 答题思路 答题格式品析开头作用1.从结构上考虑:引出说明对象2.从内容上考虑:吸引读
13、者阅读兴趣,概括开头内容。引出说明对象(具体事物或事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概括开头内容。判断说明顺序找标志词语: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上所述”等词语。排除法: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的,必然是逻辑顺序。抱我段落调换解答时务必表态在先,而且一般情况是不可以调换的。接下来既要分别概括出各段的段意,同时也要“瞻前顾后”。1.不能+每段内容+与上文呈现意义对应关系。2.不能+每段内容+更符合人们认知规律。十三、辨析说明作用9十四、分析语言特点命题点 答题格式作用类 解释词语+表限定或估计突出强调了(结合句意)+体现了说明文语
14、言 的准确性删除类 不能+表限定或估计+解释词语+如果删除的句意+与事实不符(太绝对了)+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替换类 不能+分别解释原词和替换词+替换词没哟原词表意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十五、拓展课外延伸考点 关键词 答题格式举例子 例如、比如、据说、譬 举例子+真实具体+说明了特征或事理列数据 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注意与年代的区别) 列数据+具体准确+说明了特征或事理。打比方 像、如、仿佛 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说明了特征或事理作比较 比、而、相对于、较 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说明了特征或事理下定义 是、叫作、判断句(比喻句、否定 句不是
15、下定义) 下定义+科学准确+说明了特征或事理分类别 一类(种),一类(种) 分类别+条例清楚+说明了特征或事理。10考点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思路/术语验证判断 肯定和否定 “XX”观点是正确或错误的,因为(文中观点) ,所以说。提出建议 分条目列举 我的建议是:1.;2.;3.;(答案个数可根据赋分判断确定)提供方法 方法恰当,有可操作性因为(文内观点),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做法),不应该,这样才能(理想效果)合理想象 想象高于生活,合理 未来发展,该项技术将(判断),因 为(理由)。发表评述 议论,观点新颖 判断(肯定火否定),因为(结合实际认识或从文中寻求信息作为理由),所以。第三
16、部分:议论文五大考点分析十六、区分论题论点归纳论点方法 解题思路位置法1.题目即中心论点。不过,有的议论文没哟明确提出中心论点,这就要由我们自己进行概括。2.在开头,即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提出论点。3.在中间,应注意承上启下过渡性的语言。4.在结尾,即所谓归纳全文,篇目点题。这时,在论点之前往往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标志性词语出现。表述法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肯定火表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地表明态度的句子,它应该正确、鲜明、简洁和明了。从全文看,他必然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而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摘录法 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寻找归纳这类
17、中心论点,要通过阅读全文归纳 段意、层意入手,然后再归纳中心论点。11十七、补充概括论据分析论据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论据类型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事例、典型史实、具体的数字等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言、原理、定理等。根据论据概念及文中论据所描述的内容直接判断概括论据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什么事怎么样;中 心句,总结句 抓住关键词进行归纳或慨括。论据作用 论证什么论点或分论点 论据类型+论据作用补写论据 论点与论据统一;叙述角度合理;平时 多积累;语言简明扼要 1.人物+事件;事件+结果;2.某某说/认为,。选用论据 论据与论点是否契合,角度是否一致 我选(此处用)(abcd 论据
18、材料),因为。十八、辨析论证作用考点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举例论证 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或数据等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道理论证 经过检验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 公式,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 权威概括地论证了观点。对比论证 正反两方面的事理或道理 突出严密地论证了的观点。比喻论证 用熟知的事理比喻深刻抽象的道理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十九、分析论证过程考点 答题必知首段作用 引出论点(论题)+充分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论证思路 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尾端作用1.总结全文,得出(强调)的中心论点;2.深化中心论点,得
19、出的结论;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二十、表述个人看法主观探究 答题必知 答题格式12析观点1.XX 观点是(正确或错误)的,因为(来自文本的观点),所以(对观点在此确认)。2.观点是 XX。因为(理由从选文中寻求,并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分析)。说看法1.XX 是(做出具体分析或判断),生活中我们应该(具体阐述观点,如何落实观点),而不应该。2.想达到 XX 目标(题干指向看法目标),必须(文本中提取,多角度分析)。指方法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联系文本观点指出具体方法,多条可分条列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本或题干规定的理想效果)。2.要点来自文本,分条罗列,注意以分值判断要点个数。话启示1.围绕文本寻话题;2.联系生活做分析;3.观点正向并得体。1.文章强调 XX 观点,在现实生活中,(举例印证),就告诉我们要学会(文章观点)。2.阅读本文,我的启示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结合文本观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