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唐春杰.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548361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唐春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唐春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 、探究 性原则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提出的问题不要只有唯一答案 ,要能让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在教学中不要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 ,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 、自主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丰富和完善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案例分析三 :“伏安法 ”测电阻在高三物理实验复习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问题 :请同学设计用 “伏安法 ”测电阻的方案 (实验仪器不限 )。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 ,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如果题中提供电流表和电压表 ,只需考虑它们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用,即可 得出的值 。如 果

2、所给器材中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 (或量程不合适 )时 ,有如下可能的变式结构 。表 “伏安 法 ”测电阻的变式结构电表 类型 变式结构 特征和条件 电路设计举例伏特表电流计的内阻准确已知 ,附有定值大电阻内阻准确已知的安培表阻值已知的固定电阻或电阻箱 ,并知其电流安培表电流计的内阻准确已知 ,附有定值小电阻内阻准确已知的伏特表阻值已知的固定电阻或电阻箱 ,并知其电压问题 的设计要具有探究性 ,要能转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同时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和素材 ,使探究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 :知然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唐 春 杰(庄河教师进修学校 ,辽 宁 庄

3、河)百年 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 ,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把一个 “自然人 ”培育成一个 “社会人 ”。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要求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数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养成遇到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思考 ,运用习得的数学核心素养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 、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教育价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年版 )(以下 简唐春杰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称 标 准 )明 确提出了数学的个 核心概念,这个 核心概念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学生把所

4、学的数学知识都忘掉后 ,仍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 ,有条理地思维 、严密地推理论证 、清晰准确地表达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隐性目标 ,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标 准 明确提出“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良 好的数学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思维 ,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 ,然后要能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 ,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良好的数学教育体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 。具备数学素养的人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 ,数 学中国 里有一篇文章 春 运来了 ,如何通过数

5、据分析来抢票 ,作者通 过自身的数学素养利用数据分析观念制定了四步抢票攻略 ,并实现了自己的抢票计划 ,同时把抢票思路整理并画成了思维导图 ,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个例子表明具备数学素养有助于人们将具体的生活问题归纳成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可以从课前的教学设计 、课中的过程与方法 、课后的教学评价三方面展开 。教 学设计应兼顾知识取向和文化取向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一是知识取向 ,二是文化取向 。知识取向是指以知识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所关注的是教什么 ,怎么教 ,教师的职责是传递知识 ,学生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

6、获得知识 ;文化取向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 。例 如 ,在讲授 “一元一次方程 ”解法一课时 ,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公元前古埃及人的纸草书 ,然后讲述我国古代 九章算术 中对方程的记载 ,以及 “天元术 ”和 “四元术 ”等 ,让学生在学习解方程知识的同时既了解了数学史 ,又激发了爱国热情 。所以 ,教学设计应该尽量包含数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发展趋势 、数学家史实 、应用价值 、美学价值 。教学设计应将达成 “四基 ”目标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机结合 ,要充分考虑相关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核心素养培养得以有效

7、落实 。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 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 。没有思维 ,数学就失去了生命与活力 。以思维为基础 ,能力提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例如 ,在讲述 “三角形内角和 ”内容的时候 ,教师首先让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度 ”的 几何事实 ,然后再让学生动手 “剪拼凑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让学生体会可以用作辅助线的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到一起 ,从而完成了从实验几何到推理几何的思维训练和提升 。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感悟不同的辅助线做法 ,不同的转化方式 ,殊途同归 ,进一步体会几何证明中的变和不变性 。课堂

8、中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问题既要着眼于新旧知识连接点 ,也要关注新知识的延伸点 ,具有启发性 、引导性和思考性 。可见 ,教师以知识为载体 ,在细微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生成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教学评价应考查核心 素养作业和考试是教学评价的基本形式 ,尤其在考试中试题设计者要遵循课程标准 ,准确地反映该学科对学生知识 、技能的要求 ,关注核心素养的考查 。例如 ,年 大连中考数学第题 以 年 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 中海水浴场环境质量和市区空气质量统计图为背景 ,集中考查学生对统计中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考查学

9、生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相关统计知识 。试题要求学生会根据统计图表获取信息 ,更是对学生几何直观和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 。试题命制意图很明显 :会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注重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所以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 ,既要有知识的微观小目标 ,又要有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大目标 ;教学过程既要有组织学生求知的活动 ,也要有组织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活动 ;教学结果既要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 ,更要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 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年 版)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 敏 ,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研究与评论 (中学教育教学 ),():责 任编辑 :知然 大 连教育学院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