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136教学模式的优越性.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548343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136教学模式的优越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136教学模式的优越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 136 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自 136 教学模式启动以来,我认真学习 136 教学模式的有关理论,力求从本质上把握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我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这一模式的实施,随着对这一理论的理解的深入及在课堂中对这一模式的摸索实践,我逐步感受到它的优越性。一、预见性问题使课堂教学目的性更强。预见性问题是教师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和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一种预见,是教师对本节课可能出现的问题的一种预先的判断。它是教学目标的细化,解决措施更是对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查。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即:使预见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教师需要在六个环节的设计中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最终能解决指导性作业中

2、的题目。这样就使得一节课自始至终目标明确,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二、形成性问题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问题出现的课堂几乎是没有的。如果在课后能对课堂中种种未达成的目标能进行总结与反思,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形成性问题的提出,使得每个教师在每节课后对课堂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成为必然。这对于个人以后的教学对于同科教师的借鉴,意义非同寻常,老师定能在一次次的反思总结改进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三、预习性问题使课前、课中、课后更有连贯性。每节课结束前或下节课开始前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增强了下节课的学习的目的性。在下节课上课之强前,学生带着预习任务把预习的内容进行自

3、主预习,有利于下节课中个人的自主学习及小组探究。这一过程把学生的课后课前课中融为一体,学生能在这一连贯的过程中把学习的内容自主预习、自主探索、自主提高。四、六个环节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兴趣导入,展示目标环节中,通过教师创设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学案导学,自主学习环节是以学生独立自学为基础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以课本、导学案为蓝本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对自己的疑难和困惑用红笔进行标注,作为小组交流的重点内容。这一环节的设置,是自主课堂

4、落到实处而非一句空话。讨论质疑,合作探究是在学生独立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基础知识梳理、成员间进行互助合作的落实的环节。小组长充分发挥统领作用,调控小组成员交流时间、方向和内容。各成员各抒己见、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收获解决疑惑,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互助意识。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是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本环节中,学生的成功得以展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学生的疑惑得以解答,所学知识更系统。并且课堂评价的使用,更使得每个人、每个组的表现的积极与否有据可查一目了然,这样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拓展训练,反馈矫正是落实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一环,不但检查了课堂的效果,同时反馈矫正也利于学生查缺补漏,提高学习的效率。总结反思是一般常态课堂必做的,而布置预习则是 136 教学模式的特色,它是下节课的开端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任务。总之,六个环节的落实,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互助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得以提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传统的满堂灌被精讲点拨取代,极大程度的解放了教师。三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学习有方向,练习有重点,巩固有效果,自主有任务;让老师备课有头绪,设计有重点,反思成任务,改进有办法。以上是我对 136 教学模式的优越性的浅显认识,相信随着对此模式的逐步深入实施,其优越性会越来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