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划.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542582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利辛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划一、无痛技术:疼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是许多疾病常见或主要的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还对中枢神经、循环、呼吸、内分泌、消化和自主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解除疼痛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重要工作,也是患者的迫切要求。无痛技术的应用代表着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麻醉科拥有一套成熟的无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 ERCP 检查、无痛膀胱镜检查、术后镇痛、癌症晚期镇痛,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1.无痛分娩技术无痛分娩利用麻醉技术对产妇进行镇痛,使准妈妈们一直处于清醒的状

2、态,可以进食进水、下地自由行走,还可以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产力。2、无痛人流技术无痛人流技术是指麻醉医生对孕妇实施全身麻醉后进行的人工流产术,就是在吸宫流产手术的基础上,加上静脉全身麻醉,手术中没有痛感。麻醉医师通过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药,孕妇约 30 秒可进入睡眠状态,手术医生开始进行手术,在孕妇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经过大约 3 分钟,便可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仅需 3-5 分钟。孕妇在手术后意识完全恢复,30 分钟后即能自行离院。3、无痛胃肠镜技术胃肠镜检查时的痛苦反应,往往使患者望而却步,害怕检查,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无痛胃肠镜技术指在做胃肠镜检查前,先由麻醉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患者

3、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肠镜检查,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及不良后遗症,检查完毕很快就能苏醒,意识完全恢复,30 分钟后即能自行离院。无痛胃肠镜技术减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觉燥动引起的机械损伤,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经,造成屏气、血压、心率改变等带来的机体影响。使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在胃镜下治疗就可以了。既免受手术之苦,又节省了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4、无痛 ERCP 技术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已逐渐成为普外科或消化科医生处理结石或肿瘤引起肝胆道梗阻问题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以前患者只能选择清醒镇静下接受 ERCP,由于刺激强、时间长、有的患者难以接受。实施无痛 ERCP 技术,

4、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医疗安全,减轻了患者痛苦。5、无痛腔镜技术无痛腔镜是指在做腔镜检查前,先由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损伤小、术后反应轻等优点。二、术后麻醉复苏室 PACU:是否拥有麻醉复苏室,以及其能否高效而安全地完成复苏的任务,是衡量一所医院麻醉科尤其对于要创三级医院麻醉科的重要标准。随着我院收治的危重疑难病例的大幅增加,手术量持续攀升,确保医疗安全性,并提供与现代化医院相宜的舒适诊疗环境,成为了麻醉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尽管临床麻醉任务繁重,人员、设备并不宽裕,但麻醉科仍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软件、硬件两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我院手术病人的特点,麻醉科制定出麻醉复苏室的

5、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收治标准、出室标准、气管导管拨管指征、医生护士工作职责等多项制度,配备了包括呼吸机、生命体征监护仪、各种抢救设备、器械和药品在内的较为齐全的硬件设施,并抽调高年资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组成麻醉复苏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麻醉复苏室的使用,我院将在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手术病人围麻醉期安全、加快手术病人的床位周转、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手术室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三、麻醉中监护治疗:1、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置管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监测有创动脉压(IBP)监测,PICCO 监测,肺动脉导管 (SwanGanz 漂浮导管) 。2、麻醉深度监测(BiS)、肌松监测:

6、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病人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约为1%2%,由此可造成病人心理不愉快,恐惧手术,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以及有关的逆反心理。因此应确保病人意识处于完全消失状态,避免术中知晓;同时又要防止麻醉药过量,节约麻醉药品,利于及早苏醒、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并发症。当今,由于全身麻醉中普遍采用肌松药,使判断麻醉深度最为主要的呼吸和体动两项指标已失去其意义,从而使麻醉深度的判断益见困难。近年来,随着生物、物理及计算机技术的进展,监测大脑皮质和脑干麻醉水平的方法已经问世-麻醉深度监测仪,能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意识水平、疼痛、外科手术刺激等)来预测麻醉深度的适宜性、避免术中知晓和药物过量等问题,且设备不太繁杂、易

7、于操作、便于临床常规应用。因此麻醉深度的监测和应用现有的一些由不同机制和原理所产生的监测参数,并结合血流动力学、药物浓度及临床体征,无疑会给临床判断麻醉深度带来极大的帮助 4、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监测、体温监测等,为危重患者的复苏治疗提供很大的参考价值。四、可视化技术:1、气道管理:运用纤维支气管管镜、可视喉镜、光棒引导下困难气道插管和支气管插管定位等。2、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随着外科手术的微创化、精细化,尽量使用对生理功能影响小的麻醉方法,减少气管插管全麻、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尤其是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新方法,提高麻醉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是当前麻醉界的领先技术和发展方向。传统的神经阻

8、滞是借助于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针刺感觉异常及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来寻找神经。由于个体解剖学上的变异,即使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也可能定位失败甚至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新方法,麻醉医师通过超声成像技术,清晰地分辨神经及周围的结构,引导穿刺针到达靶神经,观察局麻药的扩散规律,保证局麻药均匀扩散到神经周围,减少局麻药的用量,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把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比作盲人探路,那么超声引导技术的引入无疑是赐予盲人一双明亮的双眼,使神经阻滞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五、疼痛门诊:疼痛治疗是麻醉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疼痛是一些疾病的常见临床

9、症状,有时候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各种急慢性疼痛有时会使人产生心理不适,长时间的疼痛也会导致心理疾病。严重时会影响病人生理机能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和任何一种临床症状比起来,疼痛都是最难以描述的。至今还没有哪个词或哪种工具能将疼痛精确定位。它看不见摸不着,可一旦发作就犹如排山倒海。据疼痛专家说,有 50%以上的病人都是因疼痛而就诊,这足以说明疼痛对健康的威胁。疼痛门诊将开展各类疼痛的诊疗,术前患者评估,术后镇痛,各类麻醉的咨询。六、靶控技术(TCI):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药的理论使麻醉医生调整麻醉深度变得十分简单,就像用标准挥发罐调节吸入麻醉一样。靶控输注一种静脉药物,使麻醉诱导、维

10、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TCI 系统与传统的输注技术相比,无论从给药的方便性还是麻醉的可控性来说都是一种进步。 七、自体血回输技术:随着各手术科室的发展,我国临床输血量正以每年 10的速度递增,造成血源紧张,血液供不应求 1。特别是输异体血可能会导致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而术中大量自体血丢失造成血液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是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肝炎发病率极高,为解决血源问题和减少输血所致传染病,积极推行成分输血和自体血回收回输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和深远的意义 2。自体血回输的主要优点有:1.保护了人体最为宝贵的血液资源,有利于缓解目前血液短缺的困难;2.做到不输或少输异体血,避免或

11、减少异体输血导致疾病的传播;3.避免了大量输用异体血液破坏自身的凝血系统导致术后渗血;4.红细胞活力比库血好,运氧能力强;5.解决特殊血型(如 RH 阴性)病例的供血问题;6.无需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节省时间,提高大失血时紧急抢救成功率;可谓“用自己的血液挽救自己的生命”。如 2000 年 12 月 30日,一名开放性腹外伤脾破裂出血病人,麻醉医生术前访视病人时发现该患的血型为h阴性,在汉族人口中仅有百分之一的人是该血型,属于稀有血型。与本院血库及市中心血站联系,但短均无此型血源供应。立即实施自体血液回输。将 2800 毫升自体血液及时回输给病人。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挽救这名特殊血型病人的生命。自

12、体血回收的适应症:1.估计出血在 600 毫升以上的手术,如心血管手术、全髋置换、脊柱手术、颅内动脉瘤钳闭术;2.肝脾破裂、股动脉破裂等大出血;3.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禁忌症:1.败血症病人;2.血液被细菌严重污染的病例;3.血液被恶性肿瘤细胞污染的病例。自体血回收与回输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仍注意:1.洗涤后的浓缩红细胞已不含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液纤维蛋白原的降低,本组虽未观察到严重出血倾向,但在大量输入超过2500 毫升时可能发生凝血障碍,应适量补充新鲜血小板以免发生凝血障碍,造成术后渗血。2.大量清洗时蛋白丢失过多,造成低蛋白,胶体渗透压降低,故应适当补充胶体和白蛋白;3.大量吸入不洁空气,或回收了受污染的血,有可能造成感染,故应常规注射广谱抗菌素。七,临床麻醉:小儿气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