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 浇 带 支 撑 专 项 施 工 方 案一 、 工 程 概 况 及 说 明白佛村改造(S1S2S3 地块)1#、3#、5#住宅楼及 S3 部分地下车库(超力 8800) ,占地面积较大,施工楼栋多,为保证混凝土结构不开裂,需在底板、侧壁、顶板等位置设置后浇带局部位置设置施工缝。本工程后浇带分为伸缩后浇带及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应在主体封顶后封闭,伸缩后浇带在其两侧混凝土浇捣 2 个月后方可封闭,封闭后浇带采用高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封闭前必须将两侧的浮浆清理干净,不密实凝土除去,将其中的杂物清除后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用纯水泥浆刷浆。二 、 后 浇 带 支 撑 体 系 ( 施 工 缝 为 后
2、浇 带 单 边 )后浇带模板采用七层胶合板( 厚 18mm),50100 木枋作背楞紧贴模板立放,板下支撑体系采用 483.5 钢管及顶托作支撑体系(具体详附图)1) 立 杆 : 板 下 立 杆 纵 、 横 向 间 距 不 大 于 1000, 梁 下 立 杆 必 须 采 用 对 接 , 不允许搭接,立杆顶部加设可调顶托;板下立杆原则上不搭接,若要搭接也必须和对接隔根设置。 2)横杆:第一步架高 1800,以上根据梁高确定步距,距地面 200 的位置加设扫地横杆,纵横向设置。3)剪刀撑:梁下立杆必须设剪刀撑,板下支架的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地面与斜杆成456
3、0 度,跨越的立杆根数不能大于 7 根且不能小于 4 根,支架两端与中间每隔 4 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 2 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后 浇 带 支 撑 必 须 与 地 下 室 模 板 支 撑 分 开 ,并 涂 刷 油 漆 , 警 示 此处 支 撑 架 禁 止 拆除,在后浇带封闭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施工缝为后浇带一边,支撑方式和止水钢板设置方式一致。三 、 支 撑 体 系 验 收支撑体系计算详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在此不做重新计算。1、地下室满堂架间距不大于 1000mm 方能保证支撑体系安全,严格检查支撑体系中各种坚固件的坚固程度及扣件螺栓的拧紧程度。2、纵横向均设置垂直剪刀撑,
4、其间距为不大于 6m;同时梁下支撑立杆垂直面上必须设置剪刀撑,全面设置,不可跳跃,钢管与在面 45至 60 夹角,夹角用回扣连接牢固。 3、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 于 不同 高 度 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4、后浇带支撑体系为单独的支撑体系,不与其他架体相连。四 、 后 浇 带 模 板 拆 除 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封闭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1、 后 浇 带 模 板 拆 除 时 , 不 应 对 其 形 成 冲 击 荷 载 , 拆 除 的 模 板 和 支 架宜 分 散 堆放,及时清运;2、 在 拆 模 板 过 程 中
5、, 若 发 现 有 影 响 结 构 安 全 的 质 量 问 题 时 不 得 继 续拆 除 , 应报告监理、甲方、设计院,待处理后方可再拆。3、 后浇带支撑架拆除,必须填报模板拆除申请表,获得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各相关部门(主要有试验、质安、工长)会签同意后,方可拆除五 、 施 工 安 全 及 文 明 施 工1、模板支撑体系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的钢管搭接;2、梁下立杆必须设剪刀撑,板下按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3、 后 浇 带 模 板 支 撑 体 系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未 经 原 审 批 部 门 同 意 , 任 何 人不 得 修 改变更。4、搭设钢管支撑时,操作人员必须拴安全带。5、 支 模
6、 架 搭 设 、 拆 除 和 混 凝 土 浇 筑 期 间 , 无 关 人 员 不 得 进 入 支 模 架底 , 并 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6、 后 浇 带 砼 浇 筑 前 , 必 须 经 过 严 格 的 检 查 , 若 有 不 符 处 , 应 按 专 业工 程 师 的相关处理意见进行整改。7、 后 浇 带 混 凝 土 浇 筑 时 , 应 有 安 全 员 专 职 观 察 模 板 及 其 支 撑 系 统 的变 形 情 况 , 发 现 异 常 现 场 时 , 应 立 即 暂 停 施 工 , 迅 速 疏 散 人 员 , 待 排 除 险 情 并 经 施 工 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8、 进 入 施 工 现 场 的 人 员 要 戴 好 安 全 帽 , 并 且 要 系 好 安 全 帽 的 带 子 。防 止 高 处附落物体砸在头部或其它物体碰触头部造成伤害。9、施工区域杂物多,光脚,穿拖鞋容易扎破脚,行走不方便容易摔倒,因此施工区禁止光脚、穿拖鞋或带钉易滑鞋。10、施工现场一切安全设施不要擅自拆改,防止因没有安设施而发生伤亡事故。11、进入现场禁止打闹,严禁酒后操作,防止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