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全 文 公 示版 /:-i U 芷 i工 : 吨 . ;委 托 黝 立 : 量 的 5交 通 委 员 会编 制 单 位 .: 济 大 学二 0 五 年 三 月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1目 录前 言 .1第 一 章 总 论 .21.1 评价目的 21.2 编制依据 21.2.1 国家相关法律 .21.2.2 国家相关条例 .31.2.3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31.2.4 地方法规、规
2、章 .41.2.5 技术规范和标准 .61.2.6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 .61.3 评价因子及评价等级 61.3.1 评价因子 61.3.2 评价等级 71.4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71.4.1 评价范围 71.4.2 评价标准 71.5 评价时段 101.6 评价方法 101.7 环境保护目标 101.8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31第 二 章 工 程 概 况 322.1 建设必要性 .322.2 地理位置 .322.3 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322.4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332.5 主要工程量 .352.5.1 工程占地 .352.5.2 路基工程 .362.5.3 路面工程 .4
3、12.5.4 桥涵工程 .412.5.5 隧道工程 .432.5.6 通道天桥工程 .432.5.7 交叉及附属设施工程 .442.5.8 土石方工程 .442.5.9 临时工程 .482.5.10 沿线筑路材料 .512.5.11 不良地质路段 512.5.12 高填深挖路段 .52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12.5.13 拆迁 .522.5.14 工期安排 .522.5.15 投资估算 .522.6 预测交通量 .52第 三 章 工 程 分 析 543.1 工程施工工艺 .543.1.1 施工工
4、艺介绍 .543.1.2 施工工艺环境影响分析 .593.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613.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13.2.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3.3 污染源强分析 .633.3.1 水污染源强 .633.3.2 噪声污染源强 .663.3.3 环境空气污染源强 .693.3.4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713.4 与相关政策和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723.4.1 与相关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723.4.2 与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733.4.3 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年)的相符性分析 .753.4.4 与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763
5、.4.5 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783.4.6 与生态功能区划的相符性分析 .793.4.7 与重庆市“ 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的相符性分析 803.4.8 与沿线城市发展规划相符性分析 .823.4.9 与江津区路网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87第 四 章 环 境 影 响 识 别 894.1 环境影响识别 .894.2 评价因子识别 .89第 五 章 方 案 比 选 915.1 路线走廊带方案比选 .915.1.1 走廊带方案由来 .915.1.2 走廊带方案介绍 .915.1.3.走廊带方案比选 925.2 局部路线方案比选 .945.2.1 方案介绍 .945.
6、2.2 方案比选 .955.3 规划区路段路线方案论证 .985.3.1 规划区段走廊带分析 .99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15.3.2 环境合理性分析 .1005.4 穿越云雾山隧道路线方案分析 .1035.4.1 路线选择 .1035.4.2 方案比选 .1045.5 比选结论 .106第 六 章 公 路 沿 线 环 境 概 况 1076.1 自然环境状况 1076.1.1 地理位置 1076.1.2 气候与水文 .1076.1.3 地形地貌 1086.2 社会环境 1096.2.1 社会经济
7、资源现状 1096.2.2 人口及行政划分 1096.2.3 自然资源 1106.2.4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136.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1146.3.1 沿线土壤调查与土地利用现状1 146.3.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 166.3.3 植被现状调查与评价 .1216.3.4 动物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1296.3.5 水生生物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1336.3.6 生态系统完整性现状分析 .1356.3.7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376.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1386.4.1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1386.4.2 声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406.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8、调查及评价 .1416.5.1 沿线地表水系分布 .1416.5.2 沿线水源保护区现状调查 .1416.5.3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1446.5.4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456.6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 .1456.6.1 区域地质构造 .1456.6.2 区域地层岩性 .1466.6.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486.6.4 评价区域内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 .1516.6.5 现状监测 .1516.6.6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536.7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1536.7.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 .153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9、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16.7.2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论 .1546.8 景观环境现状评价 .1546.8.1 景观的构成 .1546.8.2 景观质量判断 .1556.8.3 项目区域的景观类型 .1556.8.4 景观多样性分析 .156第 七 章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与 评 价 1577.1 社会环境预测与评价 .1577.1.1 土地资源和居民生活的损失分析 1577.1.2 征地、拆迁和再安置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分析 .1577.1.3 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 .1597.1.4 沿线基础设施的影响分析 .1607.1.5 小结 .1607.2 生态
10、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17.2.1 工程占地影响分析 .1617.2.2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分析 .1697.2.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1717.2.4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 .1747.2.5 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分析 .1757.2.6 景观分析与评价 .1777.2.7 对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评价 .1787.2.8 小结 .1797.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07.3.1 施工期 .1807.3.2 运营期 .1837.3.3. 小结 2167.4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67.4.1 施工期 .2177.4.2 营运期 .2197.4.3 小结 .2207.5 地下水环
11、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07.5.1 桥梁桩基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2217.5.2 服务设施污水排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2217.5.3 小结 .2217.6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2227.6.1 施工期 .2227.6.2 运营期 .2237.6.3 小结 .2317.7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2317.7.1 施工期 .231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17.7.2 运营期 .2327.7.3 小结 .233第 八 章 隧 道 工 程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2348.1 隧
12、道工程概况 .2348.1.1 推荐方案 .2348.1.2 隧道设计 .2348.1.3 隧道施工方法 .2358.1.4 隧道土建设计 .2358.2 隧道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378.2.1 缙云山隧道水文地质 .2378.2.1 云雾山隧道水文地质 .2438.3 隧道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2468.3.1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2468.3.2 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2508.3.3 对居民用水的影响分析 .2508.3.4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518.3.5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 .2538.3.6 对矿产开采的影响分析 .2558.4 地下水监控计划 .2568.5 小
13、结 .258第 九 章 水 土 保 持 2599.1 水土流失现状 .2599.2 水土流失预测 .2609.3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2619.3.1 防治目标 .2619.3.2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 .2629.4 投资估算 .2649.5 结论 .264第 十 章 公 众 参 与 26510.1 公众参与调查实施 26510.1.1 信息公开公示 .26610.1.2 公众参与调查统计 .26710.2 公众参与意见反馈与采纳 27010.2.1 意见反馈 .27010.2.2 意见采纳 .27110.3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和建议 27210.3.1 调查结论 .27210.3.2
14、相关建议 .27210.4 公众参与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分析 273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110.4.1 程序合法性分析 .27310.4.2 形式有效性分析 .27310.4.3 对象代表性分析 .27310.4.4 结果真实性分析 .274第 十 一 章 环 境 风 险 及 社 会 风 险 评 价 27511.1 环境风险评价 27511.1.1 评价目的 .27511.1.2 环境风险识别 .27511.1.3 环境风险预测 .27611.1.4 环境风险事故控制和防范措施 .2
15、7711.1.5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27911.1.6 危险品运输事故处置措施 .28511.2 社会风险分析 28611.2.1 社会风险因素 .28611.2.2 主要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28611.2.3 环保投诉处理应急预案 .28711.3 结论 288第 十 二 章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及 技 术 经 济 分 析 28912.1 设计期环境保护措施2 8912.1.1 路线选线 .28912.1.2 生态环境 .28912.1.3 地表水环境 .29112.1.4 地下水环境 .29212.1.5 声环境 .29312.1.6 社会环境 .29312.1.7 景观环境
16、 .29412.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2 9412.2.1 环境保护管理 .29412.2.2 生态环境 .29712.2.3 地表水环境 .30112.2.4 地下水环境及隧道施工保护 .30412.2.5 声环境 .30612.2.6 环境空气 .30712.2.7 社会环境 .30812.2.8 固体废弃物 .30912.3 营运期环境措施3 0912.3.1 生态环境 .30912.3.2 地表水环境 .31012.3.3 噪声防治 .31011.3.4 环境空气 .323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17、 告 书112.3.5 社会环境 .32312.3.6 固体废物 .32412.3.7 危险品运输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32412.4 环保措施汇总3 24第 十 三 章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计 划 与 环 境 监 控 计 划 .32613.1 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计划 32613.1.1 环境管理 32613.1.2 环境管理计划 32613.2 环境监理 32613.2.1 环境监理工作目标 .32613.2.2 环境监理方案 .32713.2.3 环境监理机构设置及设施 .32713.2.4 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 .32913.2.5 环境监理程序 33113.2.6 环境监理技术要
18、点 .33213.2.7 环境监理费用 33413.3 环境监测计划 33413.3.1 监测目的、原则 33413.3.2 监测机构 33413.3.3 监测计划 33412.3.4 监测设备、监测费用及监测报告制度 33513.4 环保竣工验收建议3 3613.4.1 竣工验收的目的 .33613.4.2 调查方法 .33613.4.3 调查范围、因子和验收标准 .337第 十 四 章 环 境 影 响 经 济 损 益 分 析 34014.1 生态经济损失分析 34014.2 社会经济损失分析 34014.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41第 十 五 章 结 论 及 建 议 34315.1 工
19、程概况 .34315.2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34315.3 环境影响评价及减缓措施 34315.3.1 生态环境 .34315.3.2 声环境 .34415.3.3 地表水环境 .34515.3.4 地下水环境 .34615.3.5 环境空气 .34715.3.6 固体废弃物 .348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115.4 方案比选 .34815.5 环境风险 .34815.6 公众参与 .34915.7 环境监测与管理3 4915.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及环保投资 34915.9 结论 .349附
20、 图 : 项 目 路 线 走 向 图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1前 言实 施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 对 于 推 进 全 国 的 改 革 和 建 设 , 保 持 党 和 国 家 的 长 治 久 安 , 不 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三步 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为实现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2020 年将 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并基本建成 长 江 上 游 经 济 中 心 , 需 要 一 个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安 全 、 高 效 、 可
21、 持 续 发 展 的 公 路 交 通 运 输 系 统。 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和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已迫在眉睫。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于 2011 年 5 月编制完成了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 项 目 全 长 49.167 Km, 拟 于 2015年 开 工 , 2017 年建成通车。根据国务院令 253 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要求, 2014 年 4 月重庆 市交通委员会委托同济大学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同济大学据此成立了该工程环境影响评
22、价项目组, 在 当地交通部门等有关 单位的大力协助下, 于 2014 年 5 月进行了沿线的环境初步踏勘、 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 并委托监测,同时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和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要求, 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书 (送审稿) , 现 报 送 重 庆 市 环 境 工 程 评 估 中 心 。评估中心于 2015 年 1 月 15 日, 在重庆主持召开了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 路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技 术 评 估 会 , 并 形 成 了 专 家 意 见 , 评 价 组 根 据 与 会
23、 专 家 和 环 保 部 门 的 意 见 , 对 报 告 书 进 行 了 补 充 修 改 完 善 , 形 成 了 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 报 批 稿 ) 。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过程中, 得到了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重庆市环保 局 、 九 龙 坡 区 交 通 局 和 环 境 保 护 局 、 江 津 区 交 通 委 员 会 和 环 境 保 护 局 、 璧 山 区 交 通 委 员 会和环 境保护局 、 永川区交通委员会和环境保护局 、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等单位 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
24、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2第一章 总论1.1 评价目的本评价重点针对正线方案进行,兼顾比较方案,评价目的在于:1、 通过对公路沿线自然、 社会、 生态环境特别是环境敏感地区等调查、 监测和工程 分 析 , 以 了 解 评 价 区 范 围 内 的 自 然 生 态 、 社 会 经 济 及 大 气 、 噪 声 、 水 等 环 境 要 素 的 背 景 现状, 就拟建公路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预测 和评价, 同时提出预防和减缓措施, 使拟建工程对环境的
25、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水平或控 制在环境自身承载力的范围之内。2、 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 对拟建公路的选线方案进行比较, 提出优化环境的、 切实 可 行 的 环 保 措 施 和 对 策 , 反 馈 于 工 程 设 计 和 施 工 , 为 优 化 工 程 设 计 、 施 工 方 案 及 完 善 营 运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减缓工程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3、对该项目施工期、营运期环境管理提出实施计划,从环保和宏观经济角度考虑, 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沿线经济发展规划提供辅助信息和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
26、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 年修正)2013.6.29;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修改)2004.8.28;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法 2002.10.1;1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公 路 法 2004.8.28;1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森 林 法 ( 1998 年修正)199
27、8.4.29;1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法 2002.12.28;1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渔 业 法 2000.10.31;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8.28;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31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8.29。1.2.2 国家相关条例1、 基 本 农 田 保 护 条 例 ( 国 务 院 令 第 257 号,1998.12
28、.27);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污 染 防 治 法 实 施 细 则 ( 国 务 院 令 第 284 号 , 2000.3.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国务院批准,1992.2.12);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野 生 植 物 保 护 条 例 ( 国 务 院 令 第 204 号,1996.9.30);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森 林 法 实 施 条 例 ( 国 务 院 令 第 278 号,2000.1.29);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土 地 管 理 法 实 施 条 例 ( 国 务 院 令 第 256 号,1998.12.27);
29、7、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土 保 持 法 实 施 条 例 ( 国 务 院 令 第 120 号,1993.8.1);8、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条 例 ( 国 务 院 令 第 253 号 , 1998.11.29) ;9、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 2003 年第 5 号;10、 土 地 复 垦 条 例 ( 国 务 院 令 第 第 592 号 ) , 2011.3.5。1.2.3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08 年 10 月1 日实施);2、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指
30、 导 目 录 ( 2011 年本);3、 关 于 加 强 环 境 噪 声 污 染 防 治 工 作 改 善 城 乡 声 环 境 质 量 的 指 导 意 见 ( 环 发 2010144 号);4、 关 于 公 路 、 铁 路 ( 含 轻 轨 ) 等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中 环 境 噪 声 有 关 问 题 的 通 知 ( 环 发 2003 94 号,2003.5.27);5、 关于在公路建设中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 (交公 路发 2004164号 , 2004.4) ;6、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 号);7、 关于坚决制止占用 基本农
31、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 (国发 电 20041 号,2004.3.20) ;8、 关 于 进 一 步 做 好 基 本 农 田 保 护 有 关 工 作 的 意 见 ( 国 土 资 发 2005196 号 ,2005.9.28) ;9、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山 区 公 路 建 设 生 态 保 护 和 水 土 保 持 工 作 的 指 导 意 见 ( 交 公 路发2005441 号 , 2005.9.23) ;10、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 号);11、 关于实施 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的通知 (环发 201211 号) ;12、
32、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行 动 计 划 ( 国 发 201337 号);13、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渝府发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4201386 号);14、 中 共 重 庆 市 委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科 学 划 分 功 能 区 域 、 加 快 建 设 五 大 功 能 区 的 意 见 ( 渝 府 发 201314 号);15、 中 共 重 庆 市 委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加 快 江 津 、 合 川 、 永 川 经 济 社
33、会 发 展 的 决 定 ( 渝 委 发 201124 号);16、 重 庆 市 “十 二 五 ”基 础 设 施 及 物 流 保 障 计 划 ( 渝 府 发 201167 号);17、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 国家环境保护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 总 局 , 2008 年 10 月 1 日实施;18、 关于印发 环境 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的通知 (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 200628 号 , 2006.2.14) ;19、 关 于 加 强 公 路 规 划 和 建 设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的 通 知 (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 , 环发200
34、7184 号);20、 关于进一步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 环发 200737号 , 2007.3.15) ;21、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的通知 (环法 20107 号);22、 关 于 加 强 西 部 地 区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工 作 的 通 知 ( 环 发 2011150 号);2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24、 国 家 重 点 保 护 野 生 动 物 名 录 ( 1989) ;25、 关 于 切 实 加 强 风 险 防 范 严 格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管 理 的 通 知 ( 环 发 2012 98
35、号);26、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管 理 防 范 环 境 风 险 的 通 知 ( 环 发 2012 77号)。1.2.4 地方法规、规章1、 重 庆 市 环 境 保 护 条 例 , 2010 年 8 月 22 日修订;2、 重 庆 市 土 地 管 理 规 定 ,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令 第 53 号;3、 重 庆 市 环 境 噪 声 污 染 防 治 办 法 ,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令 第 270 号,2013.5.1 施 行;4、 重 庆 市 饮 用 水 源 污 染 防 治 办 法 ,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令 第 159 号;5、 重庆市
36、实施 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办法 , 2013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6、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修编)(2009 年 2 月 10 号);7、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渝府发2008135 号 文 件 ;8、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 号 文 件 ;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59、 重 庆 市 环 境 保 护 局 关 于 调 整 重 庆 市 部 分 地 表 水 域 适 用 功 能 类 别 的 通 知 , 渝 环 发 2007 15 号;10、 重庆市环境保
37、护局关于调整部分地表水域功能类别的通知 (渝环发 2009110号);11、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批 转 重 庆 市 地 表 水 环 境 功 能 类 别 调 整 方 案 的 通 知 ( 渝 府 发 20124 号);12、 重 庆 市 城 市 区 域 环 境 噪 声 标 准 适 用 区 域 划 分 规 定 , 渝 府 发 199890 号;13、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 案的通知,渝环发200739 号,2007 年 5 月 29 日;14、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 内容的通知,渝环发200778
38、号,2007 年 10 月 12 日;15、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881 号;16 、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 关 于 印 发 重 庆 市 生 态 功 能 区 保 护 和 建 设 规 划( 2010-2030) 的 通 知 , 渝 办 发 2011 167 号;17、 重 庆 市 城 乡 总 体 规 划 ( 2007-2020) ;18、 关于印发进一步 规范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 高填方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 知,渝建发200247 号;19、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 关 于 调 整 万
39、州 区 等 31 个区县(自治县)集中式饮用 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渝府办201340 号;20、 重庆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 ,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 55 号, 1999 年 1 月 1 日;21、 重庆市高等级公 路、 铁路建设征用土地补偿安置规定的通知 , 渝府发 200084号,2000 年 9 月 11 日;22、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 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 渝府发200567 号;2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有关政策的通知,渝府发200598 号;24、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 渝府发 200845 号;25、 重
40、庆 市 “四 山 ”地 区 开 发 建 设 管 制 规 定 , 渝 府 令 2007 第 204 号;26、 重 庆 市 环 境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废 止 、 修 改 和 继 续 施 行 部 分 政 府 规 章 的 决 定 , 渝 府 令 2012 261 号;27、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 渝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6办 发 2007 26 号;28、 重 庆 市 主 城 区 尘 污 染 防 治 办 法 已 经 2013 年 5 月 29 日市人民
41、政府第 11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 2013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29、 重庆市建设项目 环境监理技术规范 (试行) , 重庆市环境保 护局, 2011.8.1。1.2.5 技术规范和标准1、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总 纲 ( HJ 2.1 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 2011) ;3、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大 气 环 境 ( HJ 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 2011)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T2.4
42、 2009) ;6、 开 发 建 设 项 目 水 土 保 持 技 术 规 范 ( GB50433-2008) ;7、 水 土 保 持 综 合 治 理 技 术 规 范 ( GB/T16453-1996) ;8、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风 险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 HJ/T169-2004) ;9、 公 路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规 范 ( 试 行 ) (JTJ005-96, 交 通 部 );10、 建 设 项 目 竣 工 环 境 保 护 验 收 技 术 规 范 公路(HJ552-2010);11、 公 路 环 境 保 护 设 计 规 范 ( JTG B04-2010)
43、, 交 通 运 输 部 , 2010.71。1.2.6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1、 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 (成渝高速公路扩能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附件 1);2、渝府201420 号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重 庆 市 高 速 公 路 网 规 划 ( 2013-2020 年) 的 批 复 2014.3.28;3、 渝 办 发 2011279 号 重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 关 于 印 发 重 庆 市 公 路 水 路 交 通 运 输 “十 二 五 ”发 展 规 划 的 通 知 , 2011.10.10;4、 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 (成渝高速公
44、路扩能项目)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评 价 因 子 及 评 价 等 级1.3.1 评价因子本项目的评价因子如下:1、环境噪声:等效连续 A 声 级 , LAeq;2、 环 境 空 气 : 施 工 期 ( PM10, 沥 青 烟 ) ; 运 营 期 ( NO2、 SO2、 烟 尘 ) ;3、 地 表 水 环 境 : pH、 BOD5、 SS、 高 锰 酸 盐 指 数 /COD、 石 油 类 、 TP 和 NH3-N;4、生态环境:植被及生物量、耕地(基本农田)、林地、土壤侵蚀、野生动植物。5、 地 下 水 环 境 : pH、 挥 发 酚 、 氰 化 物 、 总 硬 度 、 氨 氮 、 高
45、 锰 酸 盐 指 数 、 砷 、 汞 、重 庆 九 龙 坡 至 永 川 高 速 公 路 ( 成 渝 高 速 公 路 扩 能 项 目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7六 价 铬 、 铅 、 氟 化 物 、 铁 、 镉 、 锰 、 SS、 硫 酸 盐 、 氯 化 物 、 硝 酸 盐 ; 影 响 半 径 , 涌 水 量 等。1.3.2 评价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及新颁布实施 导则和公路工程的特点划分本工程评价等级。如表 1-3-1。表 1-3-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表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依据生态环境 二级依据 HJ 19-2011, 项目未经过重要生态敏感区,
46、 公路长度 49.167 km50km, 占地面积 3.87Km2, 在 2-20 Km2 之间,按照导则要求应为三级,但考虑到隧道工程的影响范围以及工 程沿线区域的环境,本次生态评价工作将按二级评价展开。声环境 一级 依据 HJ2.4-2009, 建设项目所 在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2 类区, 现状声环境质 量较好,项目建成后路线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的噪声级增量5dB,故确定为一级。环境空气 三级依据 HJ2.2-2008, 对于公路、 铁路等项目, 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的污染物计 算评价等级, 计算公式计算公 式采用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Ci/C0i)*10
47、0%。 本项目沿线 服务设施采用清洁能源, 不存在集中式大气污染, 同时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确定大气评价为三级。地表水 三级 依据 HJ/T2.3-1993, 污 水 日 排 放 量 1000m, 沿 线 河 流 执 行 、 IV 类地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 三级依据 HJ 610-2011, 本 项 目 属 于 类 建 设 项 目 , 项 目 在 采 取 防 排 水 措 施 后 排 水 小 于 1.0 万m3/d,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较小,所影响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属于弱-中,环境敏 感程度属于较敏感-不敏感。风险评价 二级 依据 HJ/T169-2004, 本 项 目
48、项 目 自 身 不 存 在 物 质 危 险 性 和 功 能 性 危 险 源 , 风 险 概 率 的 发 生由间接行为导致。1.4 评 价 范 围 及 评 价 标 准1.4.1 评价范围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 1-4-1。表 1-4-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生态环境 公 路 沿 线 地 区 , 主 要 包 括 公 路 中 心 线 两 侧 300m 范 围 及 工 程 弃 土 ( 渣 ) 场 ; 隧 道 段 扩 大 为 两 侧 1000m 范围声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环境空气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地表水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地区,对所跨河流,评价范围为桥位上游 200m, 下 游 1000m的水体地下水 隧道建设引起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 ,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以及现场踏勘结果, 初步估算 为工程隧道轴线两侧 500m 范围及隧道进出口区域风险评价 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范围,以及跨越河流处为桥位上游 200m, 下 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