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目录新课标五星级题库 1写在前面 2目录 3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的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2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7力矩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11二、直线运动 15运动学基本概念 变速直线运动 17匀变速直线运动 20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25三、运动和力 29牛顿第一定律 31牛顿第二定律 3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37牛顿第三定律及应用 43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45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47平抛运动 48匀速圆周运动 50万有引力 宇宙速度 55五、机械能 58功和功率 61动能和动能定理 66势能 70机械能守恒定律 73六、物体的相互作用 动量 80动
2、量和冲量 83动能定理 86动量守恒定律 89七、机械振动 机械波 99简谐运动 受迫振动 101机械波波的图像 109干涉衍射声波 112八、分子动理论 能量守恒 114分子动理论 116能量守恒 118九、气体的性质 120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 122气体实验定律 12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 132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 1372十、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141固体 142晶体的微观结构 143液体的表面张力 144毛细现象 147液晶 147十一、电场 148库仑定律 场强 150电势差电势能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55电场中的导体和电容器 160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64十二、稳恒
3、电流 168电流电路欧姆定律 171电功电功率 180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84十三、磁场 191磁场的性质 19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97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202十四、电磁感应 211电磁感应 213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215楞次定律 219楞次定律的应用 222自感 224十五、交变电流 226交流电的产生与描述 227感抗 容抗 变压器 229十六、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电子技木基础 232电磁振荡 233电磁场和电磁波电子技术基础 235十七、光的反射和折射 237光的直线传播 光速 239光的反射 240光的折射 全反射 243透镜 248十八、光的本性 253光的波动性 255光的粒
4、子性 光子 光的本性 259十九、原子与原子核 262原子核式结构和玻尔模型 264天然放射现象及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266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核能 2691一、力物体的平衡水平预测(60 分钟)双基型1.下述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有( ).(A)重力 (B)拉力 (C)动力 (D)支持力 (E)弹力答案:AE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B)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C)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答案:BC3.如图所示,物体 A 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
5、,则 A 受到的作用力是( ).(A)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B)重力和弹力(C)重力和下滑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答案:B纵向型4.有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形薄板,若将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则薄板的余下部分( ).(A)重力减小,重心随挖下的小圆板移走了(B)重力和重心都没改变(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改变(D)重力减小,重心不存在了答案:C5.如图所示,挑水时,水桶上绳子分别为 a、b、c 三种状况,则绳子在_种情况下容易断.答案:c6.如图所示,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外力 F1、F 2 沿水平方向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F1=10N,F 2=2N.若撤去力 F1,则木块受
6、到的摩擦力是( ).(A)8N,方向向右 (B)8N,方向向左(C)2N,方向向右 (D)2N,方向向左答案:C7.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高为 a,宽为 b,放在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上,长方体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使倾角 从零逐渐增大,当,2_时,长方体先发生滑动;而当 _时,则长方体先发生倾倒.答案: , (提示:长方体滑动的条件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而倾ab倒的条件是重心移到支撑面外)横向型8.如图所示,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M、N 两个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到达 O 点,此时+=90,然后保持 M 的示数不变,而使 角减小,为
7、保持结点位置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 ) .p.4*(A)减小 N 的示数同时减小 角 (B)减小 N 的示数同时增大 角(C)增大 N 的示数同时增大 角 (D)增大 N 的示数同时减小 角答案:A9.如图(A)所示,重 G 的风筝用绳子固定于地面 P 点,风的压力垂直作用于风筝表面 AB,并支持着风筝使它平衡.若测得绳子拉力为T,绳与地面夹角为 ,不计绳所受重力,求风筝与水平面所央的角 的正切值 tan及风对风筝的压力.答案:风筝的受力如图(B)所示,把绳子拉力 T 和风的压力 N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Tsin+G=Ncos,Tcos=Nsin,可得 ,sinGc
8、ota2TsinN210.如图所示,用两段直径均为 d=0.02m,且相互平行的小圆棒 A 和 B 水平地支起一根长为 L=0.64m、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条.设木条与两圆棒之间的静摩擦因数 0=0.4,动摩擦因数 =0.2.现使 A 棒固定不动.并对 B 棒施以适当外力,使木棒 B 向左缓慢移动,试讨论分析木条的移动情况,并把它的运动情况表示出来.设木条与圆棒 B 之间最先开始滑动.(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B 向左移动 0.16m(木条不动),B 与木条一起左移 0.08m,B 向左移动 0.04m(木条不动),B 与木条一起左移 0.02m,B 向左移动 0.01m(木条不
9、动),B 与木条一起左移0.01m 过程结束*表示该题的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高中物理第 4 页,该书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阶梯训练力的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双基训练1.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答案:D32.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或者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0.5】答案:运动状态,形状3.一个运动员用力 F 把一个质量为 m 的铅
10、球向斜上方推出,若不计空气阻力,试画出铅球离开运动员之后斜向上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图.【4】答案:略4.作出下列力的图示,并说明该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物体受 250N 的重力.(2)用400N 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 3)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 1000N.【6】答案:略纵向应用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A)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C)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必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答案:B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
11、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在力的图示法中,线段长短与对应力的大小成正比答案:CD方括号中所小数字为完成该题所需的大致时间,单位为分钟.7.一段浅色橡皮管上画有一个深色正方形图案,这段橡皮管竖直放着,并且底端固定不动,如图所示.在橡皮管上施加不同的力使橡皮管发生形变,这样画在管上的图形也跟着发生改变.下面右边给出了形变后橡皮管上的图形,左边列出了橡皮管受力的情况.请用铅笔画线将图形与相应的受力情况连接起来.【1.5】在橡皮管的顶部施一向右的力向下压橡
12、皮管向右下方扳压橡皮管上部向上拉橡皮管答案:略8.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重为 G 的物体匀速沿墙壁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2】(A)F (B)F+G (C)G (D) 2GF答案:AC9.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竖直的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梯子受到( ).【2.5】4(A)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B)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C)三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答案:D10.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2】(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
13、面的弹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答案:A11.一根绳子受 200N 的拉力就会被拉断.如果两人沿反方向同时拉绳,每人用力为_N 时,绳子就会被拉断 .如果将绳的一端固定,一个人用力拉绳的另一端,则该人用力为_N 时,绳子就会被拉断 .【2】答案:200,20012.如图所示,小车 A 上放一木块 B,在下列情况下,A、B 均相对静止,试分析 A 对 B 的摩擦力.(1)小车 A 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2)小车 A 突然启动.【4】答案:(1)没有摩擦力的作用(2)A 对 B 有向右摩擦力作用横向拓展13.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 A、B 是两块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
14、在物块 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 A 和 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 和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2 有可能是( ).(1994 年全国高考试题)【|3】(A)1=0, 2=0 (B)1=0, 20(C)10, 2=0 (D)10, 20答案:BD1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 F 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 f 随拉力 F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下图中的( ).【3】答案:D15.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 ABC,在 B、C 两点各放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在 A 处放一个质量为 2m 的小球,则这个
15、球组的重心在何处?【4】答案:在 BC 边中线的中点处1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为 GA=20N 的木块,5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A=0.4,使这块木块沿桌面作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 F 为多大?如果再在木块 A 上加一块重为 GB=10N 的木块 B,B 与 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B=0.2,那么当 A、B 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 A 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大?此时木块 B 受到木块 A 的摩擦力多大?【5】答案:8N,12N,017.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三块木块 A、B、C ,其中除 A 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 F 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
16、.画出各木块的受力图.【5】答案:略18.如图所示,运输货车的制造标准是:当汽车侧立在倾角为 30的斜坡上时仍不致于翻倒,也就是说,货车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线仍落在货车的支持面(以车轮为顶点构成的平面范围)以内.如果车轮间的距离为 2.0m,车身的重心离支持面不超过多少?设车的重心在如图所示的中轴线上.【6】答案:1.73m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双基训练1.两个共点力 F1=10N、F 2=4N 的合力 F 的取值范围为_F_.【1】答案:6N,14N2.把一个大小为 5N 的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4N,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1.5】答案:3N3.三个大小分别为 6N、 10
17、N、14N 的力的合力最大为多少牛,最小为多少牛?【2】答案:30N,0纵向应用4.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B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轻绳 OA、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物体所受重力为 G,求轻绳 OA 和 OB 所受的拉力.【4】答案:均为 2sinmg5.如图所示,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B=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 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3】答案: N06.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 r、重为 G 的圆球,被长为 r 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 30,则绳子的拉力 T 和墙壁的弹力 N
18、分别是( ).【3】6(A)T=G, (B)T=2G,N =G2N(C) (D)3, 3,2答案:D7.某压榨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 B 为固定绞链,C 为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滑块,通过滑轮可沿光滑壁移动,D 为被压榨的物体.当在铰链A 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压力 F 时,物体 D 所受的压力等于 _.【3】答案:5F8.同一平面上有三个共点力,F 1=30N,F 2=10N,F 3=20N,F 1 与 F2 成 120角,F 1与 F3 成 75角,F 3 与 F2 成 165角,求这三个力合力的大小 .【5】答案:31.9N横向拓展9.若两个共点力 F1、F 2 的合力为 F,则有( ).【4】(
19、A)合力 F 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B)合力 F 的大小可能等于 F1,也可能等于 F2(C)合力 F 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 F 的大小随 F1、F 2 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答案:BCD10.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 F1 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 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1.5】(A)F1 (B) (C)2F1 (D)01F2答案:B11.作用在同一质点上的两个力的合力 F 随两个分力夹角大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两力的大小分别是_N 和_N.【3】答案:30,4012.从正六边形 ABCDEF 的
20、一个顶点 A 向其余五个顶点作用着五个力 F1、F 2、F 3、F 4、F 5(图),已知 F1=f,且各个力的大小跟对应的边长成正比,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方向_.【4】答案:6f,沿 AD 方向13.质量为 m 的光滑球被竖直挡板挡住,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求小球压紧挡板的力的大小.【4】答案:mgtan 1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有一木块 m,该木块恰7好能够沿斜面匀速下滑,求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5】答案:tan15.一根细线能竖直悬挂一个很重的铁球,如把细线呈水平状态绷紧后,在中点挂一个不太重的砝码(设重为 G),常可使细线断裂,解释其原因并计算说明.【
21、4】答案:略16.如图所示,用绳 AC 和 BC 吊起一个物体,绳 A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00N 绳 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50N.欲使两绳都不断,物体的重力不应超过多少?【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答案:173N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双基训练1.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1】(A)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C)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D)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答案:AC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0.5】答案: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3.马拉车,车匀速前进时,下列说
22、法中正确的有( ).【1】(A)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BC4.当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关系是_.【1】答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纵向应用5.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滑杆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f1 和 f2,那么( ).【2】(A)f1 向下,f 2 向上,且 f1=f2 (B)f1 向下,f 2 向上,且 f1f2(C)f1 向上,f 2 向上,且 f1=f2 (D
23、)f1 向上,f 2 向下,且 f1=f2答案:C6.质量为 50g 的磁铁块紧吸在竖直放置的铁板上,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要使磁铁匀速下滑,需向下加 1.5N 的拉力.那么,如果要使磁铁块匀速向上滑动,应向上施加的拉力大小为( ).【3】(A)1.5N (B)2N (C)2.5N (D)3N答案:C87.如图所示,两个物体 A 和 B,质量分别为 M 和 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摩擦,则 A 对绳的作用力与地面对 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1995 年全国高考试题)【3】(A)mg,(M-m)g (B)mg,Mg(C)(M-m)g,Mg (D)
24、(M+m)g,(M-m )g答案:A8.如图所示,重力大小都是 G 的 A、B 条形磁铁,叠放在水平木板 C 上,静止时 B对 A 的弹力为 F1,C 对 B 的弹力为 F2,则( ).【3】(A)F1=G,F2=2G (B)F1G,F22G(C)F1G,F2G,F2=2G答案:D9.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 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 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 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1998 年全国高考试题)p.6【2】(A)必定是 OA (B)必定是 OB(C)必定是 OC (D)可能是 OB,也可能是
25、 OC答案:A10.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等的轻绳,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 M、N 点,M、N 间距为 s,已知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T,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_.【4】答案: 22mgTs)(11.在水平路面上用绳子拉一只重 100N 的箱子,绳子和路面的夹角为 37,如图所示.当绳子的拉力为 50N,恰好使箱子匀速移动,求箱子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5】答案: 74横向拓展12.如图所示,A、B 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9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 A 杆的绳倾斜,悬挂 B 杆的绳恰好竖直,则关于两杆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
26、中正确的有( ).【4】(A)A、B 都受三个力作用(B)A、B 都受四个力作用(C)A 受三个力,B 受四个力(D)A 受四个力,B 受三个力答案:D13.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大圆环,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环同时从等高处由静止滑下,当两小圆环滑至与圆心等高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均为, ,则此时大环对绳的拉力大小是( ).【4】(A)Mg (B)(M+2m)g (C)Mg+2f (D)(M+2m)g+2f答案:C14.如图所示,A、B 两物体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轻小滑轮悬挂起来,B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两物体均静止.现将 B 物体稍向左移一点,A、B 两物体仍静止,
27、则此时与原来相比( ).【4】(A)绳子拉力变大 (B)地面对物体 B 的支持力变大(C)地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变大 (D)物体 B 受到的合力变大答案:BC15.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 =37,斜面上的物体 A 重 10N.物体A 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为使物体 A 在斜面上作匀速运动,定滑轮所吊的物体 B 的重力大小应为多大 ?【5】答案:4.4N 或 7.6N16.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现对小球 a 施加一个向左偏下 30的恒力,并对小球 b 施加一个向右偏上 30的同样大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下图(b)中的( ).
28、p.7【5】答案:A17.如图所示,A、B 两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的高度相等,长木板 C 放在它们上面 .用水平力 F 拉木块 A,使A、B、C 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 ).【4】(A)A 对 C 的摩擦力向右(B)C 对 A 的摩擦力向右(C)B 对 C 的摩擦力向右(D)C 对 B 的摩擦力向右10答案:AD18.如图所示,质量 m=5kg 的物体,置于倾角 =30的粗糙斜面块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 30N 的力推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求地面对斜面块 M 的静摩擦力.【8】答案: N31519.如图所示,物体 A、B 叠放在倾角 =37的斜面上,并通过细线跨过光
29、滑滑轮相连,细线与斜面平行.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5kg,m B=10kg,A、B 间动摩擦因数为 1=0.1,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0.2.现对 A 施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 F、 ,使 A 平行于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求 F 的大小.【10】答案:62N20.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块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木块 1 和 2,中间用一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 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2001 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5】(A) (B)gmkl1)gm(l21(C)
30、 (D)l2kl21)答案:A21.S 1 和 S2 分别表示劲度系数为 k1 和 k2 的两根弹簧,k 1k2.a 和 b 表示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 的两个小物体, mamb,将弹簧与物块按右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2000 年广东高考试题)【4】(A)S1 在上,a 在上 (B)S1 在上,b 在上(C)S2 在上, a 在上 (D)S2 在上,b 在上答案:D22.如图所示,物体 G 用两根绳子悬挂,开始时绳 OA 水平,现将两绳同时沿顺时针方向转过 90,且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 不变(90),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旋转过程中,设绳 OA 的拉力
31、为 T1,绳OB 的拉力为 T2,则( ).【5】(A)T1 先减小后增大 (B)T1 先增大后减小(C)T2 逐渐减小 (D)T2 最终变为零答案:BCD23.如图所示,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 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使球面由 A 到半球的顶点 B 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 N 和绳对小球的拉力 T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p.5【5】(A)N 变大,T 变小 (B)N 变小,T 变大(C)N 变小,T 先变小后变大 (D)N 不变,T 变小11答案:D24.质量为
32、0.8kg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 3N 的力推物块,物块仍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5】(A)5N (B)4N (C)3N (D) N3答案:A25.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固定光滑硬杆 OA、 OB 成 角,在两杆上各套一轻环 P、Q,两环用细绳相连.现用一大小为 F 的恒力沿 OB 方向拉圆环 Q,当两环处于平衡状态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_.【4】答案: sinF26.如图所示,相距 4m 的两根柱子上拴着一根 5m 长的细绳,细绳上有一光滑的小滑轮,吊着 180N 的重物,静止时 AO、BO 绳所受的拉力各是多大?
33、【7】答案:150N,150N27.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细杆上,相距为 l,两小球各用一根长也是 l 的细绳连接小球 C,三个小球的质量都是 m.求杆对小球 A 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10】答案: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偏左 角,其中g37 93arctn28.如图所示,两个重都为 G、半径都为 r 的光滑均匀小圆柱,靠放在半径为 R(R2r)的弧形凹面内,处于静止状态.试求凹面对小圆柱的弹力及小圆柱相互间的弹力大小.【10】答案: )2r(,)2r(G29.如图所示,跨过两个定滑轮的轻绳上系着三个质量分别为m1、m 2 和 M 的重物,两滑轮的悬挂点在同一高度,不计摩擦
34、 .求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三个重物质量之间的关系.【15】答案:MF2,所以 M1M2 (B)因为 F1M3=M4 (B)M1M2M3M4(C)M1M2=M3M4 (D)M1GB,则连接两小球的 AB 细杆静止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多大?【10】答案: 4arctnA22.如图所示,一根重为 G 的均匀硬杆 AB,杆的 A 端被细绳吊起,在杆的另一端 B 作用一水平力 F,把杆拉向右边,整个系统平衡后,细线、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 求证 :tan=2tan.【15】答案:略23.半径为 R、质量为 M1 的均匀圆球与一质量为 M2 的重物分别用细绳 AD 和 ACE 悬挂于同一点 A
35、,并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悬点 A 到球心 O 的距离为 L,不考虑绳的质量和绳与球的摩擦,试求悬挂圆球的绳 AD 与竖直方向 AB 间的夹角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15】答案: (arcsin21)24.在一些重型机械和起重设备上,常用双块式电磁制动器,它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O 1 和 O2 为固定铰链.在电源接通时, A 杆被往下压,通过铰链 C1、C 2、C 3 使弹簧 S 被拉伸,制动块 B1、B 2 与转动轮 D 脱离接触,机械得以正常运转.当电源被切断后,A 杆不再有向下的压力(A 杆及图中所有连杆及制动块所受重力皆忽略不计),于是弹簧回缩,使制动块产生制
36、动效果.此时 O1C1 和 O2C2 处于竖直位置.已知欲使正在匀速转动的 D 轮减速从而实现制动,至少需要 M=1100Nm 的制动力矩,制动块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因数 =0.40,弹簧不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 L=0.300m,转16动轮直径 d=0.400m,图示尺寸 a=0.065m,h 1=0.245m,h 2=0.340m,问选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 k 最小要多大?(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15】答案:k=1.2410 4N/m25.如图所示,在竖直墙上有两根相距为 2a 的水平木桩 A 和 B,有一细棒置于A 上、B 下与水平方向成 角,细棒与木桩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 ,求要
37、使细棒静止,其重心与木桩 A 之间距离应满足的条件.【25】答案:重心到木桩之间距离 时, 当 时当tan0t),(x二、直线运动水平预测(60 分钟)双基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答案:D2.一个小球从 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 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A)位移是 5m (B)路程是 5m(C)位移大小为 3m (D)以上均不对答案:BC3.关于加速度,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加速度很大时物体速度可能很小(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很大答案:ABC纵向型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 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1:4:9(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2:317(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 4.9m、9.8m 、14.7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321:答案:ACD5.物体 A、B 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
39、第 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 A 比 B 迟 3s 才开始运动(C)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 A、B 相遇(D)5s 内 A、B 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A6.在高空自由释放甲物体后,经过时间 T,在同一点再以初速 v0 竖直下抛乙物体.在甲、乙两物体着地之前,关于甲相对于乙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保持不变 (D)要看 T 和 v0 的值才能决定速度变大或变小答案:C(提示:下落过程中甲物与乙物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g,所以两者的相对速度保持不变)7.如图所示,物体从斜面上 A 点由静止
40、开始下滑,第一次经光滑斜面 AB 滑到底端时间为 t1;第二次经光滑斜面 ACD 下滑,滑到底端时间为 t2,已知 AC+CD=AB,在各斜面的等高处物体的速率相等,试判断( ).(A)t1t2 (B)t1=t2 (C)t1a2 时,若 ,)(0式无解,即不相遇.若 ,式 f 只有一个解,即相遇一次.若s)a(v210,式 t 有两个正解,即相遇两次s)a(v21201810.如图所示,有一个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 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半径为 R 的半圆柱体,半圆柱面上搁着一个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竖直杆.在半圆柱体速度为 v 时,杆同半圆柱体接触点和柱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求这时竖直杆的
41、速度和加速度.答案:取半圆柱体为参照物,则 v、a 应为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竖直杆上的 P 点相对于圆柱体的速度v 相 沿圆柱面上 P 点的切线方向,因此竖直杆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应为 v 相 和 v 的矢量和,如下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 vp=vtan.圆柱体表面上 P 点的加速度由切向加速度 at与法向加速度 an组成,其中 ,即Rva2n相,所以 P 点的对地加速度为 at、a n和 a 的矢量和,由图可知2nRcosva,cosaintP 22PRcosvsi阶梯训练运动学基本概念 变速直线运动双基训练1.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 R 的半圆弧由 A 运动到C,规定向右方向为正
42、方向,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0.5】(A)4R,2R (B)4R,-2R(C)-4R,2R (D)-4R,-2R答案:C2.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A)任意 2s 内的位移一定等于 1s 内位移的 2 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答案:ABC3.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
43、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答案:AB4.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A)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 50Hz19(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答案:CD5.某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先以速度 v1 运动,发生了位移 s,再以速度 v2 运动,发生了位移 s,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若先以速度 v1 运动了时间 t,又以速度
44、 v2 运动了时间 3t,则它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_.【4】答案: ,21)3v(421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作直线运动,先以速度 v1 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又以v2=20kmh 跑完三分之一的路程,如果汽车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v=28kmh,则v1=_kmh.【3】答案:357.一质点由位置 A 向北运动了 4m,又转向东运动了 3m,到达 B 点,然后转向南运动了 1m,到达 C 点,在上面的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 ?运动的位移是多少?位移方向如何?【4】答案:8m, ,东北方向m23纵向应用8.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
45、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1】(A)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 (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 (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答案:CD9.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1】(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答案:D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连
46、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 p.14【1】(A)在时刻 t2xkb 以及时刻 t5 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 t1 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 t3 和时刻 t4 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 t4 和时刻 t5 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答案:C2011.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 ).(1994 年全国高考试题)【1】(A)物体的动能不可能总是不变的 (B)物体的动量不可能总是不变的(C)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化 (D)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答案:B12.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47、,乙车先加速后减速运动,丙车先减速后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2】(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答案:B1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p.11【2】(A)整个过程中,CD 段和 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过程中,D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 34m答案:ACD14.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作匀速圆周运动,其间最大位移等于_,最小位移等于_,经过 周期的位移等于
48、_.【2】49答案:2R,0,横向拓展15.某测量员是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 1.00s 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 0.50s 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 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m.(2001 年全国高考试题 )【3】答案:42516.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 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倍.(2000 年上海高考试题)【5】答案:0.5817.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