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北京·朝阳·何郁2011年7月兰州.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502217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8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北京·朝阳·何郁2011年7月兰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北京·朝阳·何郁2011年7月兰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北京·朝阳·何郁2011年7月兰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北京·朝阳·何郁2011年7月兰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北京·朝阳·何郁2011年7月兰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北京朝阳何郁2011年7月兰州,主要内容,1.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 2.密切关注学科教育现状 3.思考学科教学的性质 4.思考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5. 确立教学内容 探索教学路径,一、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湖北黄冈人:小学中学大专;教师编辑教研员;黄冈上海北京;听课磨课上课评课 诗歌教学作文教学 出版批评与建设:高考作文研究(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 诗集在有用与无用之间(武汉出版社),从身边发现课题,女儿的身影 何郁 有一天,妻子对女儿说,现在政策开放了,妈妈想去生一个小弟弟,与你作伴。女儿说,妈妈,别再生了,你也累,他也累,就饶了他吧!听完女儿的话,妻子泪流满面

2、孩子,你越来越瘦了 都瘦成了一枚钉子 牢牢地钉在祖国的神经上,你的少年时光 多么轻啊,轻得像一片叶子 可以自动飘起来夜的深处 我感觉你愈来愈冷 是什么东西在顽固地包围着你?,唯有你的身影 在述说着一个时代的创伤 那些小小的作业山也不大呀 为什么我们总是翻不过去? 刺眼的灯光下 我甚至无法 为你画出一个孩子的形状,孩子,我常常后悔你在长大 那曾经在台上跳舞的身影 曾经在公园放风筝的身影 曾经在老家爬山的身影 曾经在飞机上做鬼脸的身影 曾经在饭桌上朗诵童话的身影 都哪里去了 你甚至都忘了 王府井长得什么模样,孩子,我不知道该恨谁 我找不到敌人 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老师 我只感到双重的迷惘2011年5

3、月18日 蓬雀居,用事业理想激励自己前进,说实话,这个时代,一个从事语文教育的人,有点悲情色彩。在英语世界的挤兑下,我们正日益失去江山;在数理化的分数硬道理中,我们也早乱了阵脚。这个时候,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一点担当、奉献精神,说小一点,是做不好语文教师,说大一点,是注定要被这个物质时代所淘汰。,怎么办?要我说,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强调理想的力量,强调心灵的力量,要做一个大写的“语文人”,要做新时代的孔子! 我以为,至少要做到三点:有理想情怀、有独立思考、有本源的热爱。,见花落泪,对月怀人,是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的本事。其他学科的老师,常常羡慕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敏感、敏锐。对社会热

4、点,我们不是盲目地叽叽喳喳,我们是欣赏者,思考者,然后用富有鲜明个性的语言文字一一表达出来;我们常常能够独立地发出声音。但仅止如此,却远远不够,那充其量来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诗词的李煜”。,在一个喧嚣的时代,我们要做“孔子”,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孔夫子”!我们要以兴国安邦为己任,要为世道人心树标杆,要以培养“君子”和“贤人”为目标。在物欲横流面前,我们要像孔子那样淡定地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的,我们要甘于清贫和奉献。教育,说到底,是为有理想的人准备的,语文教师更应如此。,盯住一个方向下功夫,高考作文伪美失真 现在的中学生有些古怪,生活中,他们表现得特别有个性,有主见,甚至叛逆,然而

5、,在作文中,你却看不见这些东西。作文中的他们,思想扁平,灵魂苍白,语言乏力,人云亦云。几乎看不见青春的风采,看不见伶牙俐齿,看不见锋芒毕露,看不见锱铢必较,有的只是对内容的罗列,呈现,演绎,和美饰。缺深刻的见识,少悲悯的情怀。这个问题现在几乎是中学生作文的通病,高考作文更是病入膏肓。,我们来看一个高考作文片段: 不知从何时起开始迷恋苏轼的作品,他的文字无疑是我隐形的翅膀中最绚烂的片羽吉光。无论是在缺月挂疏桐的暗夜,还是春寒料峭的山间;无论是幽居黄州,独面大江东去,还是置身朝野,经历宦海浮沉,苏轼都用他独有的旷达与乐观化解一切苦难。每每翻阅苏轼的作品,总能为在失落与迷惘中迷失的我坚定前行的勇气:

6、那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无畏与潇洒,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积极乐观,是“一樽还酹江月”的不羁与豪迈。不知不觉中,这种文学带来的坚强的力量在我隐形的翅膀中渐渐积蓄,静静闪光,每当我在挫折与困境中低头,总是这日渐丰盈的羽翼带我继续飞翔,飞向希冀中的远方。,同样是写苏东坡,我们来看余秋雨先生是怎样写的: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 怎么审?打! ,请允许我在这里把笔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

7、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现在,苏东坡被它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这本是一个只需要哀号的地方,你写那么美丽的诗就已荒唐透顶了,还不该打?打,打得你淡妆浓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你看,这里不仅有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洞见,还有满腔的悲愤和哭喊,同样是罗列,但这里的罗列却浸透着作者汪汪的泪水。这样的文章才有力量,才感染人。(文字里自有见识和情怀),一个主要原因是,现在的青少年对生活缺

8、乏热情和观察,缺少激情,对生活漠然处之,你要问他们:现在大米多少钱一斤,绿豆多少钱一斤,杭椒多少钱一斤,他们知道吗?平时他们只是坐在桌前写作业,做不完的题目,考不完的试,他们不关心这个,他们的父母也不要他们关心!他们“被学习”,“被考试”,“被远离生活”,他们又怎么会知道菜市场的行情呢?他们离生活实在是太远了!,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说,现在的中学生,说说大道理似乎还可以,“一旦接触具体事物,需要分析说理,往往只能空谈,既无法深入,也缺少恰当的表达。” 视野狭窄,不会说理,更缺乏独立的批判意识;但,岂止作文是这样,做人更有问题!,作文当然可以写那些过往的的人和事,也应该写,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即便是

9、写过去,其意也是剑指当下,“借古讽今”。比如杜牧的阿旁宫赋。鉴于唐敬宗大兴土木,兴建宫室,劳民伤财,与宦游肆意嬉戏,不理朝政,荒废度日,杜牧深感忧虑,于是写下了这篇阿房宫赋。可见写这篇文章,其意就是为了提醒唐敬宗,要注意避免重蹈秦国灭亡的覆辙。,当我在一篇学生作文中,及时地读到反思日本地震的理性文字时,我感到特别欣慰。这个学生写道: 不久前,日本遭遇九级特大地震与海啸,造成了巨大伤亡与财产损失。震后,无数中国人都在为受灾的日本人民祈福,中国政府不仅提供大批物资援助,还派出了救援队,协助救灾,这体现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不会遗忘历史,但在灾难与困境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只要你需要,我便一定会出现

10、在你的身边,坚定地与你一起,共同面对灾难。,在你身边,我们不仅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更应共同促进,共同进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日本的动漫技术世界领先。三国志等名著经过日本动漫的适当加工,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使世界了解了中华文化。我们应该互惠共利,相容共生。,这里没有愤青,也没有私怨,更没有快意恩仇,有的只是对灾难的理性思考,和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在我看来,能写出这样冷静的文字,表明我们的九零后一代绝不是人们所说的很个人,很自私,很网络,他们与我们一样,同样有社会的热心肠,同样有成熟的心智和健康的心灵。,二、密切关注学科教育现实,1.语文课的成就语文课自1904年开科设立以来,已经百有余年

11、,其间学术纷呈,名人辈出,早已蔚为大观。这是语文课的骄傲。 2.语文课的地位上海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先生说,语文课从从前数一数二的位置已退居到“小五子小六子”的境地了 。这是语文课的悲哀。,3.语文课的变化学说的繁荣,流派的纷争,加上改革的频繁,语文教师便六神无主了,不知道语文课该怎样上,是像数理化那样上,还是像英语课那样上? 这是语文课的困难。 4.语文课的效率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说,“十年时间,2700多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很遗憾,这个问题现在依然存在。这是语文课的短处。,5.语文课的内容 一篇鸿门宴,四个老师讲成四个样子 波诡云谲的故事情节;

12、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合情合理的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的用词造句。 语文课的内容有没有基本的规范? 这是语文课的随意。,6.语文课的改革 新课改带来新问题,什么是必修课?什么是选修课?全国有多少学校、多少语文老师开设了选修课? 必修课强调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里有没有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强调选择性和个性发展,必修课里有没有选择性和个性发展? (侧重点不同?废弃不用?),新课标如是说选修,连用五个“不能”规定了选修课的教学: “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 “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 “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

13、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这是语文课的悖论。,7.希望正在路上“专题式教学” 深圳特级教师吴泓,三大组,中国古代经典,中国近现代经典,外国经典;28个专题,诗经楚辞,司马迁,陶渊明,李白与杜甫中国现当代诗歌,文化散文卡夫卡,海明威 北京市“专题式教学”探索之“读写实验”,三、思考学科教学的性质,1.在数学科,如果不学平面直角,则没法学函数;在物理科,如果不学电流和电路,则没法学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在化学科,如果不学化学键,则没法学电离平衡。数理化是属于知识体系很严密的学科,讲究基础,讲究循序渐进;如果不学基础,则无以深造。 2.语文课,一册书,三四个

14、单元,没有学前一两个单元,照样学习后一两个单元,单元和单元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一个单元内部,课文和课文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存在渐进的逻辑关系。这充分说明,语文课不是以知识体系作为基础的。,3.所谓语文知识,也不过就是一些字词的读音、词语的含义、修辞知识、文体知识和一些作家作品识记等。这样的一些知识,缺乏严格的系统性,也不表现出严密的语法规则,其间也缺少严格的递进关系,大多呈现为散点分布的状态。,4.不管是以前的以文体构建单元,还是近几年风行的以话题构建单元,都是以选文阅读作为基础的。杨绛先生的老王的编排就是一个例证。这篇文章,人教版和苏教版都编在初中课本里,上海华东师大版编在高中课本

15、里,这充分说明语文课是以选文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基础的。,5.反思一下叶老的阅读教学观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早在东汉时期,写作就已经独立为一门课程鸿都门学。生员经过考试后,在鸿都门学里专攻尺牍、小说、辞赋和字画等,这就是写作课的开始 。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高校里写作学也独立设科。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写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多读是

16、重要的,但多写也同样重要!,过分强调阅读,有两个后果: 第一,语文课强调讲深讲透,“语文学习”变成“讲课”,讲风过盛,几十年不衰; 第二,作文课被削弱;作文教学理念混乱。 我的观点是: 阅读和写作,既是目的,也是路径。 两个目的,两个路径,共同指向一个方向: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人格魅力和大写的人。,案例:讲授项链,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当老师和学生一起在黑板上画出了情节结构图(借项链丢项链找项链赔项链)以后,故事情节的学习也就完成了。粗一看,教学任务似乎是完成了,但细想想,就发现问题了。这是一节遮蔽语文教学要点的语文课,因为不明显,隐蔽,所以危害性很大。,案例分析,如玛蒂尔德收到请柬以后,

17、为了达到去参加舞会的目的,这个聪明的女人可谓是用尽了心机。先是“懊恼”,“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后“恼怒”,“你打算让我穿什么去呢?”,从“懊恼”到“恼怒”,用女人特有的性情,步步紧逼丈夫,这是第一波。,当丈夫说,可以穿去戏园子的衣服时,聪明的女人及时留下了可怜的泪水,“两颗大大的泪珠慢慢地顺着眼角流到嘴里来了”,丈夫果然慌了,但还没有明确的表示,玛蒂尔德再逼近一步,“费了很大的劲”,“抑制住悲痛”,擦干两腮,平静地说,“你的同事,谁的妻子打扮得比我好,就把这请柬送给谁去吧。”明明内心是想要,可偏偏嘴里却向外推,这个女人太聪明了!她充分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他准会答应自己的。这是第二波。,

18、丈夫只好缴械投降,问她置办衣裙需要多少钱,她迟疑地回答道“准数呢,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有四百法郎就可以办到。”这是一种“示弱”,以退为进,看似“迟疑”,实际上是早已盘算好,这四百法郎正好是丈夫想买一杆猎枪的价钱。这个女人的心多细啊,真叫人佩服!丈夫只好答应。这是第三波。,衣裙置办好了,可没有珠宝又怎么能去参加舞会呢?于是引出了“借项链”。你看,就是一个“借项链”,作者也是写得曲径通幽,摇曳生姿。 分析故事情节岂能停留在知识层面? 在故事情节里,有世道人心、语文万象!,语文和历史都讲感悟 区别在哪里?,我们以诗经作为例子说明一些问题。语文课和历史课都讲诗经,都涉及到人文性的内容,但如果讲起来,语

19、文课和历史课肯定是不同的。诗经的一些基本知识,语文课和历史课也都会讲,如诗经的基本面貌,一共有多少篇,起自何时,终于何时,内容涉及多少地区,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些,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等等,但讲起来也肯定不同。不同点到底在哪里?,我以为就在于语文课讲起来,体现语文特点,历史课讲起来,体现历史特点。语文课除了要讲清楚那些基本知识以外,着力点更应该放在对诗句的品读上,读通词句,涵咏感情,咀嚼韵味,养育生命;对语言的品读和发现,是语文课的基本功夫。既要读通词句,品味语言,更要涵养性情,审察人生。,历史课恐怕就不能这么上,它除了也要讲清楚那些基本知识以外,更多的精力可能会放在对诗经这部中国先民的文

20、学典籍做出客观的合乎历史事实的评价上,进而通过诗经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对当时的历史现象作出一定的分析,作出一定的判断,引出一些思考。,尽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有“感悟”,但感悟的侧重点不同,语文课重点感悟语言韵味,生活情感,历史课重点感悟历史事实,形成历史看法。语文课表现为言语活动多一些,历史课表现为历史沉思多一些。,语文课不是技能训练课,1.叶老说,语文课就是要教给学生生活的技能。他说,“尽管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叶老的理论是对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反动和超越,因为传统语文教学总是讲“

21、出仕”,讲“为帝王师”,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叶老的观点是有一定的进步性的,也有一定的科学价值。,2.浙江师大教授王尚文先生的“语感中心论”是技能训练的进一步延伸。 3.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铁仙说,学语文不单单是学一种生存的本领,它更是学人文的成长。 4.语文课并不就是培养生活的本领。技能的训练是重要的,但它在语文课的份额中,恐怕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训练,恐怕还是关于人文的,包括涵养感情,藻雪精神,提升品质,健康生活。,四、思考提高学科教学的基本途径,1.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既是语言文字的,又不全是语言文字的。 语文教学,既要看到语言文字本身,又要看到语言文字背后的

22、东西。,2.这使我很自然想到了禅宗公案里的一个小故事。 青原惟信不远千里,去向黄龙祖心请教如何才能得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3.有效性的基本途径:(12个字) 大致读懂 品词读句 教点方法 有效性的基本方法:(8个字) 问题引领,读写并进。(详见课例),4.大致读懂: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会读。(读正确,读流畅,读出感情) 第二,应该会讲。(背景、文体、作者、大致内容、基本情感) 第三,应该会写。(基本理解;有所体悟),5.品词读句(详见后面的课例) “品词读句”是语文课的真功夫,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精彩就在这里! 这里既能看到师生语言文字的功底,看到他们的积累,也能看到人文思考的

23、火花,看到他们的性情和个性,看到他们的深度,看到他们的品格,看到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总之一句话,这里既能看到语言文字,又能看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人,活生生的人。,6.教点方法 “教点方法”就是读诗,可以教点吟诵记诵的方法;读小说,可以教点欣赏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分析社会环境的方法;学习戏剧,可以教点分析人物冲突、挖掘人物潜台词的含义、通过语言辨析人物个性的方法;学习散文,可以教点如何从平淡的文字中去体察人物情感波澜、参悟社会历史风云的方法,7.这三者在课堂上,往往是三位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不过在具体的课堂上,有所侧重罢了。 “大致读懂,品词读句,教点方法”这十二个字,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提高

24、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七、确立教学内容 探索教学路径,第一个课例: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确定内容入手,提升语文课的高度) 第二个课例:庖丁解牛 (抓住关键问题,提升语文课的高度),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10年,一个孩子在浙江金华诞生了1932年这位年轻人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12日,他和其他12名青年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清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中,一个年轻人触发了对儿时给自己爱护和温暖的乳母的怀念,年轻人激情澎湃地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这个年轻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诵

25、读、品读 诗歌第三章,诗歌第三章可以这样改吗? 为什么?,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坟墓/你的瓦菲/你的园地/你的石椅 原文: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具体细致的景物描绘,营造了一个悲凉哀伤的氛围,少了这些词语,诗歌的意味就少了大半,而这些修饰词能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地表现大堰河悲苦的身世、艰辛的生活。,诵读、品读 诗歌第七章,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

26、两臂劳 动了; 她含着笑, 洗着我们的衣服, 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 塘去, 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 了。,这样改好吗?,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27、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六个“含着笑”,一种能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的表情,不张扬,含而不露。只能让人隐约体会到大堰河的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含着笑,大堰河去做了些什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论酷暑寒冬,做着各种苦活累活,也许,她的手早已皴裂,她的背也被生活压弯了,但是面对贫苦的生活,她依然“含着笑”。这意味着大堰河用她勤劳的双手、宽博的胸怀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并享受着艰难生活中的满足和快乐。,诵读、品读 第十二章,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大堰河般的保姆: 悲苦的身世、艰难的处境、宽博的胸怀、伟大的母爱 刻画了一个受尽凌辱和压迫但却心存

28、大爱的劳动妇女形象,一个平凡朴实但却伟大的母亲形象。,大堰河的儿子: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灰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这是一群深受苦难压迫、走投无路、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的人。,由一个母亲到一个群体,由一个家庭到一个民族,诗人通过写大堰河,肯定了一种民族精神。 诗人关心底层人民,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同杜甫一样,历尽苦难,恸哭民瘼,抒写苍生。,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我爱这土地 艾 青,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

29、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推荐书目,庖丁解牛,用关键问题引领解读 用读写并进提高实效 如何讲解庖丁解牛? 逐字逐句串讲?搜集整理一堆资料? 不如,抓住对比和细节描写来展开,这篇寓言故事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对比、细节描写。请你找出来,选择其中一点,谈一谈表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你如何评价庄子的养生之道呢?,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李白 行路难,你如何评价庄子的养生之道呢?,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30、,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媵文公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庄子想通过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讲什么呢?,课文批注中写到:“借解牛喻养生、处世之道” ,什么样的“养生之道”?,小细节里有大智慧,开篇作者就连用四个动词,“触”,“倚”,履”,“踦”,不仅清楚地交代了庖丁解牛的身体动作,而且逼真地勾勒了庖丁解牛的整个画面。,接着,又连用两个拟声词,“砉然”,“騞然”,超乎想象地描写了刀进入牛身和牛被肢解之时骨肉分离的神奇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还用合乎音律来形容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而且合的不是一般的音律,而是商汤和尧帝时代的音律,这

31、传说中的音律,又给人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真乃神笔! 然而,我们不能满足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强的文字表现力,我们更要探寻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智慧。,庄子到底想说什么呢?庖丁解牛的动作那样协调,解牛发出的声音那样美妙,完全达到了艺术的境界。他仿佛是用手、肩、足、膝在解牛,仿佛又不是,他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他是在用心灵解牛啊!他的解牛已经越过了“技”的层面,直接进入了“道”的王国!,庄子说,如果你还“有所待”,像列子那样“御风而行”,那你终归还是没有达到“逍遥”。人,只有做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无为而无不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逍遥。这就是庄子要告诉我们的“养生之道”。这又哪里是谈“养生之道”?这分明是在讲人生哲学。 庄子对我们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重新来思考庄子的深邃, 重新来沐浴庄子的光芒!,请模仿老师写的小细节里有大智慧,选取对比或细节描写的手法,对“庖丁解牛”的“养生之道”重新作点解读。不少于200字。,联系方式: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