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章 区域经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教研室,经 济 地 理 学,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西方经济学最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命题 是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共同关注的领域,具体包括: 增长机制 增长方式 增长因素 增长与区域关系 非均衡增长,本章内容,1,2,3,本章内容,3,1,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2,1,2,3,1.1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一个区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 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实物总量 就业水平 人口规模 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1,2,3,1.1
2、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 伴随着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 包含了经济增长的绝对指标的增长,与具有相对量(如人均产值指标)的增长和变化,同时更注意结构性指标的衡量,1,2,3,1.1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库兹涅兹的经典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它包括了三层含义: 经济增长的集中体现是GDP的增加。 技术进步是实现增长的必要条件。 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是为增长的充分条件。,1,2,3,经济增长的六大特征,按人口计算的产量
3、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 生产率本身的迅速提高。 经济结构的变革(调整)速度较快。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迅速改变。 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 注意: 经济增长是经济的长期存在形态,不是短期现象,其核心是生产能力的长期增长(提高),1.1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经济增长只表明一国或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与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是一种纯粹“量”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了投入、产出、产业、分配、消费、社会、政治等结构性指标在内的变化,是一种在“量
4、”的基础上的“质”的变化。,1,2,3,1.1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我们的观点: 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指标,经济发展较关注质量指标;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对同一现象的两个不同的观察角度;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1,2,3,1.2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西方主流经济学 关注引发区域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 只要投入生产要素,即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 经济地理学 认为一切与区域经济相关联的条件和环境都可能影响区域的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 直接进入生产活动的资本、劳动、技术进步和资源等生产要素 区位条
5、件 区域的投资环境 区域的外部环境,1,2,3,1.2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生产要素投入(或称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资源的数量、质量、组合状况、开发条件等 社会资源 资本 实物(有形)资本和人力(无形)资本 劳动力 数量和质量 技术进步(下页),1,2,3,1.2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生产要素投入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出。 技术进步包括: 知识的进展,即知识的增加所产生的发明与创造对增长的作用; 资源的重新配置,劳动力和资本从效率低的部门转移至效率高的部门; 规模经济,扩大地区或企业的经济规模所引发的
6、经济效益,即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 管理水平的提高,即地方政府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1,2,3,1.2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区位条件 经济增长面临: 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 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 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 各具体区位面临不同的约束 成本 市场 资源 技术 潜力、地位、机会 区位条件是不断变化的,1,2,3,1.2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区域投资环境 硬环境: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状况 软环境: 经济体制(决定经济运行的机制、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 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策能力、协调能力等) 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社
7、会环境 包括社会传统、价值理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因素,1,2,3,1.2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区域外部环境 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和方向 区际经济关系 区际资源与商品流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区域分工与合作更好地取长补短、发挥本区域优势 国际经济背景 对外开放程度 国家经济规模与实力 世界总体经济发展状况,1,2,3,1.3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不作考试内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包括 需求拉动 区域内外对本区产品与劳务的需求促使其扩大生产、增加产量,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 供给推动 指资本、原材料、技术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供给增加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
8、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增长。,1,2,3,1.3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不作考试内容),要素投入增加的驱动机制 区域内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流动 区域内生产要素从低效率 的地区向高效率的地区流动 从区域外部注入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管理方法、人才等,1,2,3,1.3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不作考试内容),特殊产业和行业增长的拉动机制 一定时期内,某一区域内问题存在一个或几个增长较快的部门,它们往往成为带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如广东 2003 年的外贸出口创汇总额占其地区生产总值 98%; 北京 2005 年第三产业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7.8%,1,2,3,1.3 区域经
9、济增长的机制(不作考试内容),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先行地区指因自身优越的发展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其经济增长及水平超过其他地区的地区 如中国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 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地区“优先” 2004年,长、珠地区“民工荒”现象,产业西进 2005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指出: 60%的美国在华企业再投资已瞄准二三线城市 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拥挤也使人口开始寻求“宜居”环境,1,2,3,1.3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不作考试内容),区内居民消费增长的拉动机制 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理论中解释国民经济增长的3大原因(投资、消费、出口)之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 逻辑: 消费增加投
10、资增长就业率上升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2000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占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偏低,2000年为61.1%,2005年只有53.6%,结果是我国近80%的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企业库存增加、生产能力闲置,经济运行不健康。,1,2,3,1.4 区域经济增长的阶段,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论 胡佛与费希尔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 自给自足阶段 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工业化阶段 服务业输出阶段,1,2,3,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论(1949),自给自足阶段 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 区域间缺少经济联系,各
11、区域处于经济上的离散状态 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 乡村工业开始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形成 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 区域间贸易和经济往来逐渐频繁,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论(1949),工业化阶段 矿业和制造业成为先导 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先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劳动密集型工业,而后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 服务业输出阶段 资本、技术和专业性服务输出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服务输出变得越来越重要,1.4 区域经济增长的阶段,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根据对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所做
12、的研究结果,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有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起飞阶段 成熟阶段 高额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2,3,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960),传统社会阶段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活动主要局限于原始的农业活动 起飞准备阶段 原始农业为主的社会向工业、交通、商业及服务业为主的社会转变,积累率达5% 须准备的条件: 具有较高的积累能力 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 要有制度上的改革,以保证“起飞”,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960),起飞阶段 在新的主导部门不断代替旧主导部门的过程中,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发生剧烈变化,积累率提高到10% 成熟阶段 现代
13、科技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工业化向多样化发展,积累率达到10%20%,主导部门为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960),高消费阶段 工业高度发达,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占用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主导部门为汽车其相关部门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居民消费注重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生活质量部门生产的无形产品,即主导部门为服务业,(资料来源: Williams T R. Economic Geography.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1984.227),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模型,1.4 区域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
14、2成长阶段 3成熟(发达)阶段 4衰退阶段,1,2,3,陈栋生等,区域经济学,1993,待开发阶段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高 商品经济不发育,市场规模狭小 资金积累能力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陈栋生等,区域经济学,1993,成长阶段 经济增长跨过工业化的起点 增长速度快 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 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地区集中,形成带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陈栋生等,区域经济学,1993,成熟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平稳 工业化水平高,第三产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全,交通通讯网络形成 资金
15、积累能力强 问题产生:要素价格上涨、结构刚性,陈栋生等,区域经济学,1993,衰退阶段 经济增长缓慢 衰退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导致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衰退 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衰落 四种衰退 区位性衰退:区位优势丧失而引起 资源性衰退:关键性资源枯竭而引起 结构性衰退:旧的主导产业衰退,新的主导产业还未形成 消聚性衰退,经济活动过度集聚,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土地和水资源缺乏、能源和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 Marston.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
16、ograph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291),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本地新产业A,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向产业A提供 支持性功能和 服务的本地企业 成长,利用产业A的产品 的企业成长,辅助性产业(维 修、回收等)成长,更加有效率 的产业配置,本地 更好的 生活质量,结构性企业或产业开始成长, 如零售、私人服务等,本地税基扩张、税收收入增加,(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 Prentice-H
17、all,Inc,1998.294),区域经济衰退过程,本地规模不经济,如 拥挤、地价上涨、 通货膨胀等,本地产业的产品 市场饱和,其他地区的低要 素成本企业竞争 导致的市场损失,本地产业空洞化 造成的工作岗位减少,其他结构性、服务性 产业的工作机会减少,本地税基和税收 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和生活 质量下降,辅助性产业的工作 机会减少,And/or,And/or,本章内容,1,2,3,协作失灵和产业关联,落后地区的很强的互补性可能使经济陷入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中,从而无法达到另外一个更好的均衡,此即“协作失灵”。 因此,注意产业间的关联就显得尤为必要关联有两种方式(当时的看法): 前向关联,即需
18、求关联; 后向关联,即成本关联。 从而,打破协作失灵的办法即可以有以下两种: 全面投资 投资于具有有力带动作用的局部,2 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式,主要地分为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两类 均衡增长 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非均衡增长 社会经济发展应根据不平衡发展规模,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1,2,3,2.1 均衡增长理论,保罗罗丹的大推进理论模式 认为工业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区的速度提高经济不振地区的收入,从而使世界各地区收入分配较为均等的惟一方法 他认为,各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具有不可分性和互补性: 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资本的集
19、聚性) 需求的不可分性(需求互补性和替代性) 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同时、按比例对多个产业或行业进行投资以形成一个有保障的市场,从而使增长获得成功,储蓄增加、投资增加,1,2,3,大推进理论模式的其他说明,部门间的互补性具有重要意义,一个部门的工业化直接提高了与其互补部门的需求,并使这些部门的大规模生产具有吸引力; 现代部门的规模经济或报酬递增是重要的,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正的外部作用。同时,报酬递增意味着现代部门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 大推进模型可以看作是产品之间的后向关联(需求关联)驱动的,现代部门生产的每一种产品都扩大了所有其他产品的市场。,2.1 均衡增长理论,拉格纳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
20、论 解释为什么低水平人均产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如下页图 两个循环相互制约且相互加强,任何一个都无法自行突破。 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是: 全面投资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使之共同发展,扩大相互需求,以致供给需求保持平衡,经济稳定而均衡增长,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2.2 非均衡增长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模式 提出依据 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匮乏,不足以实现均衡增长 各部门长期均衡增长,企业会失去创新动力和竞争压力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初始状态是不均衡的 补充:平衡增长的信息需求极大,政府很难获得足够信息以权衡在不同部门间 的资源配置。 基本观点 经济发展初期应将资源投入于少数
21、主导产业、瓶颈部门及优势区域,使之成为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带动其他区域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均衡、全面增长 缺陷 易陷入“ 增长 失衡 调整 增长 失衡 ” 的发散型循环,造成资源大量浪费,贻误发展良机。,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他主张,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的工业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这种产业向空间某一地点集聚的趋势,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新工业出现,该地区就业机会和个人收入增加,从而吸引外地移民进入该地区就业,进而使地区总人口、企业、财政收入增加以及基础设施改善; 地方就业机会和总人口的增加,
22、导致对熟练工人的需求增加,培训与教育机构得到发展; 相关产业向该地区集中,加强了外部规模经济,进而吸收更多的新工业。,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他还强调: 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贸易的发展,增长中心对周围贫困地区也存在着一种不良效应,即回波效应。这种回波效应通过下述三个过程促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减缓,从而拉大与经济增长中心的经济差距。 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 边缘地区的资金向增长中心流动 竞争导致边缘地区中心企业破产或难以成长 他认为,要缩小地区差别,惟一切实可靠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模式(20世
23、纪50年代) 认为经济增长不是遵循均衡路径,而是发源于一个所谓“推动型单位”,其特点为: 规模巨大 相对于其他部门具有强大优势 同其他部门有紧密联系 有强劲的经济增长 只有在这些前提下,推动型单位才能在可观的规模上产生推动力并扩展到其他部门。 增长极: 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中国学者),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模式(20世纪50年代) 增长极形成的三个条件: 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主体动力的存在) 产生规模效应的能力(产业、部门、要素
24、的集聚) 适宜的周围环境相配合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的途径 支配效应:周围地区的经济流动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支配、示范作用因“累积因果”而放大 极化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走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拉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区域发展政策,1966) 主要思想 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
25、心与外围之间有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附于中心。 中心对外围之所以产生统治作用,其原因在于: 中心在经济权利上集中 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集中在中心 政治中心往往位于中心 政策倾向于中心 ,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 关于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弗里德曼认为 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他还认为,有6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了中心的成长: 弗氏认为有6个效应支持并强化了中心的成长,分别为: 主导效应:
26、外围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 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 心理效应:创新的成功对更多的创新活动的激励 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 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 生产效应:为创新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 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相应的区域空间组织也表现为4种不同的形式: 工业化前的阶段。此阶段因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内基本上自给自足,地区之间互不关联,彼此孤立,不成系统。 工业化阶段。资源与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形成城市,进而成为区域
27、的中心,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成为边缘的外围地区。区域之间不平衡发展。 工业化成熟阶段。中心城市发展很快,外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加速向中心流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 后工业化阶段。外围地区产生的次中心逐步发展起来,并最终发展到与原中心相抗衡的规模。区域平衡发展。 此时,整个区域最终变成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体系,实现均衡发展,中心外围结构消失。,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模式 源于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同生物一样,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中,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4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对不同要素的依赖不同,布局
28、指向也就不同,产品本身也将经历从资本、技术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转变过程。 与上述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空间上的产业布局会呈现出明显的梯度: 新兴产业部门往往布局在发达地区,即经济发展的最高梯度区; 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的产业部门最适宜分布的区域是中等发达的地区或中等城市,即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区; 衰退产业部门我集中布局在廉价劳动力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即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区。 我们可以认为,新技术、新产业总是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并迅速成长起来,然后依次向中等发达、欠发达地区逐次推进和扩散。,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模式 反梯度推移理论 在某些低梯度地区,由
29、政府政策的扶持与优惠措施加速该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使其走上发达的高梯度地区。 如印度以计算机软件开发为主的信息产业的成功 应该指出: 并非所有的落后地区都能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只有一些具备特定潜在发展条件的地区,才有可能在政府的支持下加速发展。 总体来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梯度推移,其他推移模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及特别时期。,1,2,3,2.2 非均衡增长理论,均衡与非均衡增长的关系 平衡发展战略强调地区间平衡发展,而不平衡发展战略则承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主张一部分地区率先起飞,使其经济高速增长先富起来,再带动欠发达地区; 平衡发展战略强调地区间的公平与平等,而
30、不平衡发展战略则突出了经济效益目标; 在地区布局、投资分配和区域政策方面,平衡发展战略突出内地,急于推动生产布局的内移,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生产要素和基础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投资和政策上给予优惠; 我们认为: 两种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 就我国现实国情来说,区域增长的不平衡性是我国现阶段,乃至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1,2,3,补 充 输出基础理论,补充:输出基础理论,提出者: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 North,1955) 由对艾萨德的区位理论和胡佛的增长阶段理论的批评开始 从经济史的角度出发,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与经济史是断裂的
31、: 理论建基于中世纪欧洲自给自足型的经济假设之上,而近现代一些国家(如美国)从一开始就直接联系市场。 区域增长的动力应来自于外部需求的拉动,外部需求的增加是区域增长最为关键的初始决定因素 后经蒂伯特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成为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export base theory”,输出基础理论,思想内核 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输出的基础部门的增长,区域外部需求的扩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输出的基础部门的增长将启动一个乘数过程,其乘数数值等于区域总收入或就业量与输出部门的收入或就业量之比。,输出基础理论,理论特点: 它是凯恩斯的收入理论在开放的区域和长期分析中的应用输出成为总需求的惟一外生
32、(核心)影响因素。其他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国内条件的影响均被弱化。 不关心出口需求增长的来源,世界只分为“区域”及“其他地方”。这样做实际上掩盖了增长在区域间的函数关系,忽略了区域间的增长机制。 强调一个区域能否快速增长,不可能完全在它的边界内部决定重视“其他地方”的需求的变化。 对于当地活动的认识: 区域内部政府支出的高水平、非经济因素的迁移(或改造)、进口替代型当地活动的增长、当地产业效率的改进,都可以在不改变输出基础的情况下获得经济增长。 但也有些顽固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地经济活动的这些情况都只是例外。,输出基础理论,理论缺陷 过度简化,无论当地的输出部门还是外部世界的国家,导致动力的来
33、源、机制不清,而对当地输出部门乘数的观察也失之于模糊; 对当地非输出部门的忽视,可能错过区域增长的真正原因,区域越大,这个问题可能越突出区域越大,自我增长能力越强,对外依赖性越弱其他如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增长理论,是纯粹的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自查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本章内容,1,2,3,3.1 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s 概述,产业集群的狭义概念 一、产业集群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商业环境以及区域竞争力和创新的决定因素而提出的,其初始概念是创新性集群的概念。Porter 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
34、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这种定义强调的是地理群聚现象对于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 竞争力的基础是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以及灵敏地应对迅速变化的消费需求。尽管信息与通讯技术使远距离通信传输加快,为刺激创新,集群中近距离的互动仍极为必要。 19世纪末就被认识的产业集聚现象是基于自然资源共生或追求降低交通物流成本的,与20世纪80年代之后认识到的产业集群的意义并非等同。,1,2,3,二、产业集群概念产生的经济、技术、组织、社会等结构变化背景 从世界各国来看,具有新的产业集聚意义的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背景条件有:政府对国土治理权的分散和下放; 国家支持主导产业政策的结束; 大规模工业化与泰勒主义的结束
35、; 国家竞争对地方化合作的需求; 发展知识经济对创新和提高生产力的需求;城乡社区提高就业率的需求;区域竞争对新的区域治理结构的需求; 提高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追求,等等。 可以说,在由传统的“福特式”大规模生产方式(受标准化商品和服务所支配,用标准化生产方法、廉价熟练劳动力和价格竞争)向“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面向客户的生产和服务,运用灵活通用的设备和适应性强的熟练劳动力)转变的过程中,集群处于领导地位。,1,2,3,三、具有创新潜力的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内部行为主体的结网和互动。 创新性的产业集群有以下特征: 企业的空间集聚和部门集中 地方经济主体之间有社会文化联系,产生共同的行为准则
36、 物品、服务、信息和人员基于贸易和非贸易的相互依赖 有支持众多企业的公共机构或私营机构 产业集群反映了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在商务联系基础上所存在的地理群居现象,还代表特定的社区,那里的人们存在着有利于创新的联系,这种联系基于 各方对法律规范的遵守 对某种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的传统认同 !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是它有积极的渠道来促进商业交易、对话和交流。因此,产业集群不只是一般的企业扎堆。,1,2,3,四、产业集群一般指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方生产系统 由于大企业及其转包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一定需要其他组织或机构参加,需要政策正确干预的重点是中小企业集群,使它们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在新技术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集群的
37、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集群的存在是其每个成员企业创新能力的要因。 通常认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复苏的产业组织模式,成为在全球生产系统中与巨型跨国公司互补乃至抗衡的一股力量。 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集群比单独的大型公司能力更强。产业集群还具有繁衍新企业的功效。 五、具有国土意义和地方化特征的产业集群参与由领导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过程,1,2,3,产业集群概念的泛化 泛化的产业集群概念包括基于低成本而创新不足的企业群居现象 在牛津词典(1979年)中,集群(cluster)定义为一组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根据英文的词义,有些虽然群居一个区位而没有什么联系的企业也可以称为集群,这就使得集群概念用得相当滥
38、,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常把在一定地理区域内“扎堆”的企业集聚体(不论它们之间是否合作)都称为集 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鉴于泛化的集群概念,又可以把集群分为两类:基于创新的集群和基于低成本的集群。 1. 高端集群(high-road, innovation-based),以欧洲成功的产业区为典型,依靠创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法规制度下企业间自觉地发展合作关系。 2. 低端集群(low road, low-cost-based),其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压低成本。在很多情况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只是偶然的,甚至不存在。即使企业家在很近的地理范围内一起生活和工作,也很少共享信息、讨
39、论共同的问题。 泛化的集群概念包括大企业为核心的集群 泛化的集群概念包括非产业的集群,即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1,2,3,3.2 产业集聚和地理集中,集中、集聚和专业化 布鲁克曼的区分 集中 考察的是少数明确划分的部门(尤指一些工业)的空间位置 集聚 考察的是经济活动的更大部分的空间位置。 专业化 是指某一地区专门生产某一产业或产品,在实证分析中,专业化主要是考察一个地区在特定行业如飞机制造业或服装生产中所占的份额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相对大一些的问题 相互关系:有集中不一定有集聚,但没有集中肯定没有集聚;集中和专业化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1,2,3,既非专业化亦非集中,A 国,B 国,工业 工
40、业,1,2,3,专业化和国家水平的集中,A 国,B 国,1,2,3,工业 工业,专业化和地域水平的集中,A 国,B 国,1,2,3,工业 工业,集中和集聚,A 国,B 国,1,2,3,工业 工业,集中、专业化和集聚,A 国,B 国,1,2,3,工业 工业,产业集聚和地理集中,产业集聚: 某些产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聚集现象,如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聚集、制造业在工业园区和交通干线附近聚集,都属于产业集聚现象 分析同一产业中企业的空间聚集现象 强调现象的描述和动力机制 产业地理集中 指某一产业在少数几个地区范围内聚集的现象 研究制造业中企业的集聚过程 强调过程的演化 相互关系:产业集聚的结果会形成
41、产业地理集中的事实,对产业地理集中的研究必然要追寻到产业集聚的原因,二者之间在渊源上有一致性。 注意:产业地理集中不同于产业集中。产业“集中”,可能体现在产业的市场份额、资源(原、燃料、资本等)、技术、利润的集中,体现为市场的垄断性;而产业地理集中可以产业集中程度较低的多企业在某地理空间上的集中。,1,2,3,标准差系数 表示各地区某产业所占份额对平均分布的偏离。采用各地区产业份额 的标准差除以平均份额(1/N)计算,这里 N 为地区个数。用公式表示为:其中,VCOk为标准差系数;STDk为各区产业份额的标准差; 为i 地 k 产业在全国所占的份额;xik 为 i地区 k产业的总产值、增加值或
42、就业数。,地理集中的衡量方法,1,2,3,集中率 表示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地区某产业在全国所占的份额,计算公式为:N 为地区数,一般取 1,3,5,或者10%和20%的地区。,地理集中的衡量方法,1,2,3,地理集中的衡量方法,集中指数 主要用于衡量某项经济活动在地域上的集中程度,既可以用于经济总量分析,也可用于产业活动分析。计算时,必须先求出该经济活动的半数集中在多大地域范围内,再计算半数经济活动的地域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C1为集中指数;H 为达到该经济活动总量一半时各地区人口数量之和(按人均值大小从高到低排序);T 为全国或高一级区域的总人口。 该数值在50100之间变动。
43、 若指数值为50,表示高度分散; 指数值为5060,表示比较均衡; 指数值为7080,表示相当集中; 指数值大于90,表示高度集中。,1,2,3,地理集中的衡量方法,地理联系率 反映两个经济要素(通常为产出与人口或土地面积)在地理分布上的联系情况。计算公式为:其中,GA 为地理联系率;Qi 为地区 i 第一要素(如产出)占全国总量的比重;Pi 为地区 i 要素(人口或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比重。 因地理联系率与集中度恰好相反,我们将上面公式变形为:此指标数值越大,地理集中程度越高,否则越低,1,2,3,地理集中的衡量方法,区位基尼系数 详见克鲁格曼的地理与贸易、梁琦的产业集聚论 计算方法: 计
44、算 i 地区 k 部门的就业占全国该部门的比重和地区 i 制造业占全国制造业就业的比重 将部门就业比重按其占地区制造业比重大小从高到低排序 计算累积的部门就业比重和累积的制造业就业比重, 以累积制造业就业比重为横坐标,累积的部门就业比重为纵坐标绘图,1,2,3,区位基尼系数,累积制造业就业,累积部门就业,1.00,1.00,0,1,2,3,区位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区位基尼系数在01间变化,取值越大,该产业越集中于某一个地区。 就业可以用产值、贸易额等替换。,1,2,3,3.3 产业集群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业集群相对集中 如我国浙江的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意大利北部的专业化产
45、业区(末页) 在自然资源产地形成产业的产业 历史的偶然 浙江萧山南阳镇的“中国伞乡”(年产1亿把)、福建晋江东古镇的“中国伞都”(年产2亿把) 意大利费尔马诺省的制鞋业 美国道尔顿的地毯业 政府规划建设,1,2,3,浙江的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1,2,3,一些学者对集群产生原因和区位的解释,1,2,3,3.4 集聚的类型,按集群的产业性质分: 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集群 从产业组织结构分 大中小企业共生型和小企业群生型 从集群形成的驱动力来源分 原发型(内生推动)和嵌入型(外力推动) 依据形成的方式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又可分为: 自发型、引导型和强制性培育型 从
46、集群的功能角度分 传统的纯集聚模式、产业综合体模式和社会网络模式,1,2,3,集聚的类型,集聚的类型 指向性集聚: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集聚。 同指向同产业部门集聚:基于一种区位优势而集聚了大量相同产业部门的企业。 同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基于一种区位优势而集聚了大量不同部门的产业,形成产业群落。 多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基于地区的多种区位优势集聚了大量不同部门的企业,形成多产业群落。 经济联系集聚:为了加强地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而形成的集聚。 因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 因横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1,2,3,因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1,
47、2,3,企业1,企业2,企业3,投入,投入,投入,产出,产出,产出,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机械,炼焦,焦化工,矿渣水泥,炼铁炼钢业的纵向联系,3.5 集聚经济的发展模式,地区集聚群体的发展过程往往是从建立在地区优势基础上的部门开始的,以后逐步围绕该主导部门形成纵向与横向经济联系的部门。可以概括为: Exp Agl Exp Agl Exp Exp:主导部门(出口部门) Agl:集聚经济效益 Exp:增大的主导部门 Agl:增大的集聚经济效益,1,2,3,集聚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与正反馈效应,1,2,3,作为主导部门的 出口企业扩大再生产,为当地出口企业提供 投入的部门相应扩大,产业职
48、工队伍扩大,第三产业相应扩大,地区人口数与 就业人数增长,地方商品与 劳务需求增长,地方政府 收入增加,地方公用 事业发展,集聚经济 效益增大,3.6影响集聚规模的因素,资源条件 地区的经济基础 地区及地区核心城市的管理水平、组织能力、城市的承载能力、政策环境等软环境条件 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观念、开放程度、生活条件、素质 地区的自然地理位置、知名度 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1,2,3,3.7 集聚的优势来源及集聚不经济,集聚不经济是指因集聚不合理或集聚超过一定限度导致的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 集聚不经济产生的原因 因不合理的集聚而造成的不经济 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密切的企业集聚在一起 指向性不同的企业集聚在一起 因集聚过度而造成的不经济 过度集聚造成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影响整体经济发展 过度集聚超过地区的承受能力,带来一系列问题,1,2,3,意大利专业化产业区分布示意图,比耶拉:毛纺织,都灵:自动化设备,瓦伦扎:珠宝,布雷西亚:家具,皮亚琴察:自动化设备,帕尔马:食品,卡拉拉:石制品,摩德那:针织品,普拉托:毛纺织,博洛尼亚:包装机械,阿雷佐:珠宝,2.1 均衡增长理论,拉格纳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资本短缺,经济增长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