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语言日常交谈活动 想飞的小象,一:说教材 想飞的小象故事中小象形象活泼可爱,在故事的结尾小象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自己力气大也是一种能力,千万别小看了自己。本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扩展幼儿的词汇量等,根据以上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及教材本身的特点,围绕活动的具体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能专
2、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 2、能力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3、认知目标: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三:说活动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故事讲述,围绕故事情节进行回忆、提问、梳理等来实现活动的重点。 2、难点:“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通过出示句型图谱,鼓励幼儿用此句型进行讲述来突破活动的难点。,三:说活动准备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 1、小象头饰一
3、个、PPT图片 2、“我不会,可是我会”句型图谱,四:说教法 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直观法:中班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教师结合图片以及讲故事可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2、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听到、看到的故事情节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五:说
4、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创设语言环境 在活动的开始,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由教师扮演的小象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通过观察,说说哪些动物分别获得了森林运动会的冠军。由此自然的引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小象”,并采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猜想这只想学飞的小象,能学会飞吗?,(二)小象讲述故事想飞的小象 教师通过自己的故事演讲,引导幼儿带着 “故事里的小象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它为什么想飞” 这个问题,认真倾听故事,寻求答案。 故事结束后,通过提问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如:小象为什么想飞?故事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呢?说了些什么?幼儿在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图片,自然过渡到第二次
5、讲述。,(三)教师结合PPT,第二遍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法,结合PPT图片再次讲故事,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并运用提问法在幼儿讨论后对答案进行总结,梳理。如: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在想什么?蛇、狮子和老虎是怎样说的呢?小象有什么本领?它最后还想飞吗? 让幼儿在讨论、交谈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交流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四)谈话活动“我的本领” 本环节,在帮助幼儿理解体验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通过谈话法,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说说自己的本领。老师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本事,能告诉大家吗?” 教师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引导幼儿根据句型图谱创造性地用“我不会,可是我会”进行语言表述。并加以鼓励,予以肯定。,(五)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