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经济史 专题复习,主要内容一.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二.古经济发展的表现三.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四.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五.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六.古代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政策七.古代人口迁移八.古代西部开发,新的社会制度或是经济制度的确立;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局面的实现; 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 ; 民族融合的加强; 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优良品种的推广;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中原和少数民族融合帮助其封建化;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迁带去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一.历代经济发展原因,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提高; ) 自然环
2、境:适合经济发展(农业、商业)。(比如:交通) (10)对外的政策 (11)前代基础 上述因素中,对于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围素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如西汉经济发展的原因,就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古经济发展的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夏朝:用木制耒耜播种,用石刀、蚌镰收割庄稼。,商周:制造和使用青铜器。,三国:曹魏马钧发明翻车,用以灌溉、排涝,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春秋:铁器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牛耕。,谷物加工:魏晋: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耕作技术;商周时期粪肥、草木灰肥、绿肥;魏晋深耕细作、粪肥;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灌溉工程
3、: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 唐朝时,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运河工程:秦政府为解决运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漓水;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水利兴修功效:,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为统一做贡献)。,古代国家重视水利的兴办,这是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相联系的。
4、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调整经济政策,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南北朝;刘宋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推行均田制。,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农作物引进、推广,农作物推广:自南向北,商周:种五谷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产粮区,唐朝:江南地区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明代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清代的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推广趋势 中国古代农产物品种,最初多为粮食作物,后来农副产品增多,最后很多是经济作物,反映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农作物种植的推广有南北交流的趋势,以及边疆与内地交流的趋势加强。,引进: A西汉:张骞通西域,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核桃传
6、入内地。 B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A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市场广泛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明清:引进高产粮食作物推广经济作物发展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生产区域出现,1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耕作方式上: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 3土地制度上: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4经营方式上: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5.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A传统农业取得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大量农田,形成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
7、的人口,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B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三.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农之根本
8、在于土地,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三.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 A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B沿革: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商鞅变法。 C内容:,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封建土地国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A 封建土地国有制: 封建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出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这种形式,多是在战乱和社会动荡后,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情况下实行的。授田时,
9、对地主土地所有制触动不大,又能使农民获得一定土地,有利于缓和政治矛盾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王田制、屯田制、均田制),B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占主要地位,但人数众多,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没落贵族自己垦种的这部分土地,使他们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存在这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更名田:清朝一度时期的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度。1669年康熙
10、帝宣布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部分农民获得土地。更名田制的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垦荒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C地主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1、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土地兼并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本身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 原因: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3、人们观念的影响。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2、加剧农民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
12、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二)近现代的土地制度,1、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2、资产阶级: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3、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31年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1947年的。 4、建国后:A土改: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国有。,(三)世界史关于解决土地
13、问题,1、英国:圈地运动 2、法国:君主立宪派没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吉伦特派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雅各宾派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第一帝国时期:颁布民法典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3、美国:宅地法 4、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5、俄国:1861年改革,高价赎买份地。 6、苏俄: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1927年开始农业集体化道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集体农庄),14、据孟子藤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
14、这段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C、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D、公田为贵族占有,贵族拥有土地的所有权,D,17、对于井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井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中的“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也有所有权 春秋时期,井田制最终崩溃 商鞅变法标志着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A、 B、 C、 D、,D,7.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均田制”的基本原因是 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国家管理 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收入 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 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B,10、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
15、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 C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 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C,19、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在中国逐渐消失 B. C. D.,A,26、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上述言论 A.指出了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B.
16、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B,四.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1、税种: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2、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3、沿革:,A.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B.春秋:齐国 “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特征: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C两汉
17、:编户制度:概念 征税依据 四项负担田租轻,人头税和更赋重 特征: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D魏晋南北朝:北魏: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E隋唐时期:1、租庸调制 (1)沿革:开始于隋,完善结束于唐 (2)与前代变化: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 ;隋与唐不同 (3)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因此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4)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5)作用:保证农时,减轻负担,开垦荒地;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2、两税法: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
18、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1)内容: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征课内容:包括户税和地税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征课形式:先“定税计钱”,交纳时再“折钱纳物” 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量出为入是中国赋税史上仅有的创见。,(2)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3)作用(两税法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 两税法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
19、面,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 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4)地位: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
20、大变革和进步。总之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F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1)内容 (2)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 (3)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4)作用: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从而有利于稳定北宋王朝的封建统治。,F 明朝:一条鞭法 (1)背景: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封建社会渐趋没落,商品经济重大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2)内容:赋役征银;赋役合并, (3)作用:一条鞭法让田亩分担了户、丁的役银,并没有免除丁银。,G清朝:固定丁额摊丁
21、入亩 影响:表明汉唐以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是封建社会渐趋没落、商品经济积极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异同 同:(1)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2)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3)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4)都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异:(1)失败成功; (2)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固定; (3)王朝中期王朝初建时期; (4)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担,4、分类 A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
22、:“人头税”即丁税。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B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 C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D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租调制、租庸调制; E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5、演变的趋势 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田亩为主,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最终被废除,以两税法和地丁银制为标志。 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到少,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名目和手续的简化;以一条鞭法
23、为标志。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兵役发展为以纳绢或布或钱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以重税。这种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主要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反抗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6、认识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 国家对农民赋税征收不断加重,历史上称为“黄宗羲定律”。 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
24、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3)唐朝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4)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募役法,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6)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相对减轻
25、了农民负担。 (7)清初,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五.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南移过程 (1)先秦、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
26、北方。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 发展。 (2)初步开发:三国 两晋末 (3)大规模开发,开始赶上:(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六朝时,江南农业扩展地区、表现、不平衡。(基础知识) (4)开始南移:隋唐(安史之乱)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江南农业:土地、水稻;水利、犁;茶树;南方越州瓷器;扬一益二。 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继续南移:五代 (6
27、)超过:南宋(完成南移) 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 “苏湖熟,天下足”、手工业:棉纺织业例松江、景德镇、造船业;商业:临安、泉州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到元朝时,出现了南粮北调的形式。 (7)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江南经济发展,江浙市镇;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B南移的原因 北方连续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大量南迁的北方农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与江南人民一道辛勤劳作。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政治中心的
28、南移促进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C南移的表现事例隋代大运河的开凿苏湖熟,天下足”之谚,更说明了这一转移。东南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城镇,例南京在明清时期成为全国性商贸城市。泉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更是这一转移的表现。 南粮北调。,D南移的特征 (1)经济重心转移最突出的几个时期,都发生在封建国家分裂,出现封建割据或北方战乱不休的时候; (2)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也是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过程; (3)经济重心转移过程也是从内陆逐步走向海洋的过程,为宋元时期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创造了物质条件 ; (4)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F南移的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正确处理
29、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2)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好的政策作保障。 (3)重视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引进外来人才,这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关键。 (4)开发与环保相结合。黄河流域开发较早,最后却失去了领先地位,除了其他因素外,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六.古代的经济形态和经济政策,(一)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即所谓的“男耕女织”。在自然经济中,农业是封建经济的主要部门 小农经济 含义: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0、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作用: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扶植小农经济。,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黄梅戏天仙配,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自 然 经 济,家庭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封闭,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因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农耕通过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但由于他们的生产
31、主要是自给自足,属于自然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二者出现了交集。,小农经济 与 自然经济,法国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小农经济,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但由于它经营规模小,相对于资本主义大农场而言,故叫小农经济。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小农经济被集体农庄所取代。在中国,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
32、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所以,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中国的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以前的土地是私有的,而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小农经济土地仍是公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它和传统意义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小农经济相比,已是大相径庭、面目全非。,(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并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
33、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从概念上讲,“城”与“市”是两个不同历史现象。“城”是作为统治阶级政治和军事中心;而“市”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商品贸易中心。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二者是逐步趋向于结合的。战国时期的一些新兴封建城市既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治中心,商业也十分繁荣。此后,封建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加强,如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宋元时期的汴梁、临安、大都等,都兼有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地位。到明朝时期更是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专业工商业中心,清朝时期城市已经完全具备了“城”与“市”的双重含义了。,商品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战国时期中原市场开始形成,商品种类繁多; 唐朝时长安是全国和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34、出现专门的商业区,“坊”、“市”有别; 北宋东京店铺林立,并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瓦肆”; 明朝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一些专业市场和商品集散地,并在此基础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商品经济一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一面又 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4、明朝中后期的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商品经济与封建经济的关系 在奴隶社会向
35、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商品经济对奴隶制经济基础起着瓦解作用,而且富有的大商人是新兴地主的重要来源,即商品经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一经确立,商品经济与封建经济就成为一对对立的矛盾双方。商品经济日益瓦解着自然经济,封建经济限制着商品经济发展。最终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
36、瓦解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出现早期民主思想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间:明中后期 地点:江南 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其物质技术条件 要素: 雇佣劳动 商品生产 增殖利润 工场手工业 基本特征:雇佣劳动 表现: 明中后期苏州的丝织业; 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业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 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受传统经济形式的压制,发展缓慢,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国内市场小。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
37、手工业品。 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封建政府为巩固政治统治,采取一系列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措施:重农抑商,设立关卡,征收重税,限制工场规模等。 资本流失。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将功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丧失国际市场。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有利条件:发达的农业,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发达的商业,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充足的货币条件,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和科技巨著的问世。 不利条件:自然经济
38、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的狭窄;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市场;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且日益落后。,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自商鞅变法开始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作用:可以安定人心。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1中国社会从农业起步; 2.政府主要靠征收稳定土地税作为财政收入来源; 3.发展农业利于羁缚大量生产力而利于社会安定; 4.历代统治者一直重视农耕;明清基于
39、严控海防需要。 5.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是维护封建专制集权和封建经济基础的必然产物。,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1)农业是我国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巩固专制统治。 (2)重农抑商政策,保证了农业劳动力,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但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自然经济长期延续,这是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评价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启示:历史表明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重视农业是正确的,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交流,人为抑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只有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二)海禁政策与闭关
40、锁国政策明清时期,含义: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化贸易 原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思想上:统治者愚昧自大军事政治: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抵御外来侵略。 表现:拆船、禁止出海贸易等。 影响: 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外国列强的侵略,有自卫性。沉重打击了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 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七.古代的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流向: 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内地人流向边疆地区,大多由政府组织
41、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是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是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二)人口迁移的原因: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 2.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
42、移; 3.也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 4.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八.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12个省区和湖北省的湘西、湖南省的恩施两个自治州,(一)对西北的管辖(新疆地区、宁夏地区),秦朝:派蒙恬夺取河套,置县、移民、筑长城 西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西域物产传入内地,西汉的技术传到西域,并开辟了陆地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设西域
43、都护府 东汉:东汉明帝时期,重设西域都护府,班超出使西域,西域与內地联系加强.,隋朝:派人去西域 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 宁夏: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的西夏的开发史实 清朝:1757年粉碎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北路;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于1884年建立新疆行省,加强了内地同新疆的联系.,(二)对西南的管辖(西藏、云南、四川),战国:秦国在成都岷江流域修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西汉:武帝时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设郡县 三国:蜀国在川南、贵州、云南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做官,蜀汉实施
44、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诸葛亮治蜀取得佳绩。,唐朝: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元朝: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在云南设省。 明朝:成都是著名的茶叶市场。 清朝:顺治帝冊封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 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现改土归流
45、。,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三)近代:,(四)解放后: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在西藏、新疆、宁夏、蒙古、广西成立省级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
46、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国以来西部交通发展史:,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宝成铁路,建成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十年建设时期,建成兰新铁路和包兰铁路;文化大革命时期,建成湘黔铁路和成昆铁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后):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在西部施行的民族政策:,三大改造开始后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支援西藏的好干部孔繁森);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现代:走向文明开放的西藏 A19
47、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B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民主改革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消灭了阶级压迫,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65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 D“一五”计划期间,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E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在内地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的工业建设迅速发展。 F青藏铁路。,黄宗羲是明末清
48、初的一位著名思想家,而黄宗羲定律则是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概括出来的。 黄宗羲指出,封建赋税制度有“三害”:“田土无等第之害,所税非所出之害,积重难返之害。”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全面认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1)特点: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男耕女织。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实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9、。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弱点: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3)发展因素: 有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不利: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