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 的和平的外交政策。材料二:1954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倡一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在与尼加拉瓜首脑谈话时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材料四:中国在国际事物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不同任何国家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 2006年4月温家宝在澳大利亚演讲,思考:从建国初到现在,哪些外交原则是一贯坚持的?,不变的外交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
2、代 70年代 (奠基时期 ) (突破时期),新时期 (调整时期),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课标导航】,重要论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一、外交关系的调整,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新的内外形势? 2、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有哪些方面? 3、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与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首赛义尼时说:,一、新时期外交政
3、策的调整,2、调整内容,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1、调整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出发点,对战争与和平做出科学判断是确定对外关系出发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环境,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概念解释:,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与多边外交相对立的概念是“双边外交”。 多
4、边外交上升为指导国家对外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则是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提并论的常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阅读教材思考:,1、中国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什么作用? 2、中国在推进新兴区域合作中又取得了哪些优异的成果? 3、如何全面的理解上海合作组织?,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问题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联合国宪章请回答:联合国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国际合作,江泽民参加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00
5、5年9月,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他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新华网,2008年9月温家宝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已为世界上一些最不发达国家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截至年月底,中国累计免除亚非等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债务亿元;提供无偿援助亿元 ”。 新华网,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维和部队所到之处都以严明的纪律,高尚的风格和
6、高超的技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资料:1985年中国宣布单方面裁军100万,1997年又裁减50万。2003年江泽民在国防科技大学庆典活动时又宣告到2005年再裁减20万,至今中国共裁军173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睦邻、安邻、富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年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和目
7、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推进新型区域合作,2001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国元首合影 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合作组织: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之一,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简称SCO ) 区域合作、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成员国:6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达3018.93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3/5; 人口:14.8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中国正在四邻间建立起全新的声誉”。,1996年成立的“
8、上海五国机制”:最初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2001年 “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6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从清政府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辛丑条约签定,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谈谈你对中国“和谐外交”政策的认识和感想?,课堂讨论,“强调和谐,减少冲突”,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倡导的主题。“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协和
9、万邦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先人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曾出现过许多“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佳话。饱受侵略和伤害的中国人民更能感受到这一思想的重要,深知和平之弥足珍贵。,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和谐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道路,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争取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交了更多的朋友与合作伙伴,更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新贡献!,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高一新生,初来乍到的你,如何与来自各地,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呢?,友情提示: 1、多交朋友,少树
10、敌 2、求同存异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和平共处 5、自尊和尊重他人,学以致用,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中苏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巩固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空前提高。,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二),中日联合声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
11、国加入世贸组织,中美联合公报,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善了中日关系,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B、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 C、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团结 D、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课堂练习:,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行国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D,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组织,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