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赤壁赋 一、字音(红色字)壬戌 戊 戍 戎 属客 窈窕 斗牛 扣舷 桂棹 溯 袅袅 幽壑 嫠妇 愀然 山川相缪 舳舻 酾酒 横槊 渔樵 麋鹿 扁舟 匏尊 蜉蝣 粟 栗 挟 骤 无尽藏 更酌 相与枕藉 二、文学常识 (一)赋是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讲究讲求字句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在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它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其发展过程:(最早出现在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向赋的过渡,叫“骚赋”) 汉代:古赋、辞赋,篇幅较长。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
2、林赋魏晋南北朝:骈赋、俳赋,骈偶句较多。,唐宋:律赋,注重对偶,讲究平仄。 中唐以后:文赋、散赋,受古文运动影响,又趋散文化,清新流畅。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前、后)。 (二)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散文与欧阳修称为“欧苏”(欧澜苏潮 ),诗与黄庭坚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称为“苏辛”。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书画“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
3、蔡襄。,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1举酒属客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4举匏尊以相属,四、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1击空明兮溯流光2舞幽壑之潜蛟3泣孤舟之嫠妇 4正襟危坐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7 顺流而东也8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 五、古今异义1 望美人兮天一方,六、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标志)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何为其然也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固一世之雄也6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相与枕藉乎舟中,七、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2举酒属客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
4、茫然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7而吾与子之所共食8洗盏更酌 八、成语冯虚御风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沧海一粟 取之无禁(尽) 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九、文言虚词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扣舷而歌之 3倚歌而和之, 4哀吾生之须臾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6虽一毫而莫取 7相与枕藉乎舟中 十、文言翻译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4张衡
5、传 知识点,重点字词 1举孝廉不行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封官,任命 4累召不应召见,召聘 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 6再迁为太史令指官职调动,7再转复为太史令指官职调动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指官职调动 9游于三辅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 10视事三年 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 11上书乞骸骨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 12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礼”、“乐”、“射”、 “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13时国王骄奢受封的土地,此指
6、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 1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没有,不曾 1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没有 16行道之人弗受 / 赵王畏秦,欲毋行副词,不 不 17愿将军勿虑 /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别,不要 副词,不要,一、通假字,1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2 形似酒尊 员:通“圆” 尊:通“樽” 3傍行八道 4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傍:通“旁” 尊:通“樽”;振:通“震” 5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禽:通“擒”,二、古今异义,1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 不去赴任 。今义:不可以 2不好交接俗人 古:结交。今:接管、移交 3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拜 (古
7、:授予官职。今:一种礼节) 5郎中 (古:官职名。今:医生的别称) 6寻其方面 古,方向。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7衡下车 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8常从容淡静。 古:言行举止适度得体。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覆盖周密无际。 古: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三、词类活用 1.大将军邓骘zh奇其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出众 2.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3.妙尽璇玑xunj之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4.又多豪右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四、一词多义 因 因入京师,观太学蒙故业,因遗策因其势而利导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顺着) (通过、经由) 衡乃拟
8、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于是;接着) (沿袭),(凭借),(趁机),凭借,乃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遂乃研核阴阳(才) (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你的) 竟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属zh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衡少善属文(连接) (连缀)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举酒属客 (嘱咐) (劝人喝酒) 属sh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吾属今为之虏矣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辈
9、) (类),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不如因善遇之。 善刀而藏之。(好好地) 通“缮”,擦拭),五特殊句式,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 3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状语后置) 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 5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6、句子翻译,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举”、“辟”为被
10、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3.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译文: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2-6琵琶行(并序) 一、字音(红色字)湓浦口 铮铮然 轻拢慢捻 虾蟆 红绡 钿头
11、云篦 呕哑 啁哳 二、文学常识 (一)、汉代乐府诗,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 艺文志记:“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 除为考察民隐外, 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 以供娱乐。 魏晋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
12、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二)、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初唐乐府诗 ,多袭用乐府旧题,但已有少数另立新题。这类新题乐府,至杜甫而大有发展,“即事名篇,无所依傍”。元结、韦应物、戴叔伦、顾况等也都有新题乐府之作。他们可说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走向衰落。至贞元、元和年间,社会危机进一步暴露,一些有识之士对现实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希望革除弊端,中兴王朝。反映在文坛上,便出现了韩愈 、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元和四年(809) ,李绅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今佚)送给元稹。元
13、稹和作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后来白居易又作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这样,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序幕。作为诗歌运动,新乐府的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也有古题乐府。但虽用古题,却能创新意,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 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各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名称虽不同,其实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都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三)、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文
14、学家,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今陕西渭南 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县 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 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 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 元和
15、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白居易被称为“诗魔” 。,三、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1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2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3 铁骑突出刀枪鸣4 整顿衣裳起敛容5 凄凄不似向前声 四、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1 委身为贾人妇 2 添酒回灯重开宴3 低眉信手续续弹4 暮去朝来颜色故 五、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标志)1感(于)斯人言 / 感斯人言,六、背诵1、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 别有幽愁
16、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6、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9 鸿门宴 一、字音(红色字)飨 鲰生 卮 数目项王 玦 哙 瞋目 目眦跽 参乘 彘 俎 啗 靳彊 郦山 桮杓 二、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1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2距关,毋内诸侯 3距关,毋内诸侯 4张良出,要项伯 5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令将军与臣有郤 10因击沛公于坐 11拔剑切而啗之 12豪毛不敢有所近13沛公不胜桮杓,三、词类用法(红色字,用法和意义)1沛公
17、军霸上 2 沛公欲王关中3素善留侯张良 4沛公今事有急5 距关,毋内诸侯 6秦地可尽王也7 项伯杀人,臣活之 8籍吏民,封府库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0拔剑撞而破之1范增数目项王 2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常以身翼蔽沛公 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5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6刑人如恐不胜 7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8封闭宫室,还军霸上9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10道芷阳间行 11道芷阳间行12间至军中,四、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1沛公居山东时2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五、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18、)1旦日飨士卒 妇女无所幸2君安与项伯有故 沛公奉卮酒为寿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 4乃令张良留谢 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若入前为寿6瞋目视项王7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8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9沛公起如厕 沛公则置车骑, 10会其怒,不敢献 11竖子不足与谋 六、偏义复词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 入与非常也 七、文言虚词(红色字,用法和意义)1为击破沛公军 为之奈何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吾属今为之虏矣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为之奈何 5君安与项伯有故 孰与君少长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7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8项王即日因留沛
19、公与饮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9此亡秦之续耳,八、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标志)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具告以事 长于臣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6籍何以至此 亚父者,范增也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客何为者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吾属今为之虏矣,九、文言背诵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2、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十、成语鸿门宴 秋毫无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功高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