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教案,学习背景小调查,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 你知道心理学家在干些什么吗? 你读过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吗? 你计划如何学习心理学? 你对课程有哪些建议或意见?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我们怎样理解周围人的行为? 我们怎样理解自己? 我们怎样改变自己的行为? 本课程能学到什么? 教学内容的进度见教学日历,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认知过程 第三讲 动机 第四讲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五讲 情绪及其调节 第六讲 智力 第七讲 人格 第八讲 人际关系与人际吸引 第九讲 心理健康,本课程的要求,平时要求 参与式学习 要求:缺课1次扣5分;缺课1/3不及格(含事病假) 成绩分布 出勤作
2、业:30分 期末考试:70分,参考书目,李新旺主编,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彭聃龄著,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希庭著,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讲 导论,知 识 结 构,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活动的机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学 习 要 求,识记概念:心理,心理学,反射,条件反射 理解心理活动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 掌握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的特点 领会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了解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的观点,logos,psyche,Psychology?,心理学 心灵、灵魂 讲述、解说
3、心理学是“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灵魂、精神、心理可以看作是同义语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引 言,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个体意识和无意识,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过程:喜悦、愤怒、哀伤、恐惧,意志过程: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个性心理,个体心理,(共同性),(个别性),社会心理 个体或群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从而形成了团体心理和
4、社会心理 在特定的社会因素作用下,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例如,“去个性化”、“社会促进”、“社会懈怠”,个体意识和无意识 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特征? 人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对周围世界的觉察和对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知觉,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 知识拓展 无意识: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从而不能进行主动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梦是典型的无意识现象,知识拓展 儿童什么时候获得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主观自我(认识到他们与别人是分离) 客观自我(自己成为意识分析的客体) 经典研究 鼻点测验 6个月;18个月大的时候,多数儿童才会摸自己鼻子上的红点,个体意识
5、和无意识 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特征? 人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对周围世界的觉察和对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知觉,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 知识拓展 无意识: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从而不能进行主动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梦是典型的无意识现象,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机制,人的神经系统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脑:延髓、脑桥、中脑、 间脑、大脑、小脑,脊髓,运动神经(传出),感觉神经(传入),神经系统,脑 的 组 成,1.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2.其表面为大脑皮质 3.大脑皮层凹凸不平 4.每个
6、半球分为五叶 5.额/顶/颞/枕和岛叶,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感觉、记忆、思维、情绪、人格都与相应脑部位的活动有关。,二、心理活动的脑定位,顶叶中央后回,颞叶颞横回,枕叶角回,额叶额下回,知识拓展(1) 脑袋越大越聪明吗?,神经解剖学表明,当代人的脑重量平均数为1400克左右,脑的重量在不同的民族之间差异很大,德国人1425克,澳大利亚人1185克,中国人的脑重介于二者之间,为1332克 从著名学者脑的重量比较看,拜伦的脑重达2000多克,而康德、弗兰斯的脑重仅有1000多克,那么,为什么人有聪明和愚蠢之分呢? 人的智力与大脑皮层的表面积有关,大脑皮层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凹下去的沟越深,其表面积就
7、越大,知识拓展(2)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对称吗?,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裂脑研究说明,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优势,知识拓展(3) 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长期饱食 轻视早餐 甜食过量 长期吸烟 睡眠不足,蒙头睡觉 不愿动脑 带病用脑 少言寡语 空气污染,三、体内生物化学物质对心理活动的影响,神经系统内部尤其是脑内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心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过高或过低,将会导致焦虑症和抑郁症 血
8、液中儿茶酚胺浓度高的人,性格比常人更为刚强、倔强(游牧民),四、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体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神经通路称为反射弧,膝 跳 反 射,反射的种类 反射可以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无需学习训练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需学习训练)的反射,物种共有,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各级中枢均可完成,刺激性质为无条件刺激,反射弧较简单、固定、数量有限,先天就有,无需后天训练,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后天训练获得,反射弧较复杂、易变、数量无限,刺激性质为条
9、件刺激,需要高级中枢参与,能更高度地精确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个体特有,无条件反射和 条件反射区别,巴甫洛夫和他的实验室,条件反射建立过程及其与心理活动的关系,条件反射建立条件无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叠合。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有机体对信号意义的理解意味着心理现象的产生。,条件反射建立的机制无条件刺激皮层代表区与无关刺激皮层代表区建立了机能上的暂时联系,心理活动通过反射产生,而反射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来源于客观现实。因此,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自然/社会)的反映。 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脱离社会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具有正常人的心理。(兽孩的故事) 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五、心
10、理活动对客观现实的依赖性,知识拓展 兽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人们发现一只狼领着两个女“狼孩”,经常出现于山野中。 当母狼后来被人们打死后,其中两岁多的女“狼孩”也死去了,剩下八岁的女“狼孩”,经过七年教育,仅学会了45个词句,懂得几句简单而又普通的语言,十六岁时死去。,心理活动通过反射产生,而反射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来源于客观现实。因此,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自然/社会)的反映。 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脱离社会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具有正常人的心理。(兽孩的故事) 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五、心理活动对客观现实的依赖性,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
11、基本程序 建立假设 搜集资料 选择被试 控制变量,确定方案 整理结果 作出结论,二、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 调查法 个案研究法 测验法 实验法 脑成像技术和脑电波研究,1 观察法 定义: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对被试外部行为表现进行系统考察,从而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分类: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拾柴火”实验和“延迟满足”实验,建立行为的分类系统和等级,界定出记录方法,讽刺挖苦,恶语骂人,恶意推人,恶意打人,行为攻击,言语攻击,攻击性行为,2 调查法 定义: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从中分析被试的心理特点 分类 书面调查(问卷法) 口头调查(访谈法),3
12、 个案研究法 定义:搜集单个或某些被试各方面的资料,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的方法。 主要资料包括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根据需要也常常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4 测验法 定义:运用标准化心理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从而了解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分类:团体测验和个体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兴趣测验、态度测验、意志力测验、学业成就测验) 信度和效度的问题 举例说明测验法人格测验(投射测验),5 实验法 定义:在控制条件情况下系统地控制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分类: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举例 看电视暴力节目是否导致儿童攻击性?,
13、自变量:电视节目类型 观看电视暴力片/3分钟 观看小路上令人兴奋约会 因变量: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水平 被试:5-9岁儿童,结论:看暴力节目导致儿童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帮助,伤害,玩摇柄游戏,自然实验法举例 睡眠尤其是慢波睡眠对记忆有何影响,Ekstrand,1977的研究 晚上学习,经过8小时不睡眠的间隔时间接受实验 先睡半夜,然后起来学习,在测验前再睡4个小时 先学习联想词汇,再睡4个小时,醒来后接受测验 结论:更多慢波睡眠(分段睡眠能够提高慢波睡眠在整个睡眠过程中的比例)对记忆有帮助,6 脑成像技术和脑电波研究 脑成像技术是在实验上无创伤地探测脑内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技术。,计算机扫描(CT
14、)成像原理,脑电波研究技术是通过脑电波变化与许多心理活动之间存在的联系,研究心理活动与脑功能的关系。其中,事件相关电位(ERP)可以揭示参与心理活动(如注意、记忆、思维、情绪)的脑区的电变化。,1 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 对心理现象作出解释; 对未来行为作出预测; 对行为作出恰当控制。,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意义,2 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1)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心理学揭示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可以指导人们塑造健康人格。,(2)心理学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管理活动中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基础; 市场营销中应该了解不
15、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消费特点才能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为企事业单位录用人时进行心理测试提供知识基础,某些心理因素可致病,也可治病。疾病治疗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及其机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古代“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伤伤肺,惊恐伤肾” 心态犹如控制癌症的阀门。在恶性情绪的冲击下,人们脑中的一个程序会出现编码错误,这种错误的编码会引起体内细胞的变性而产生癌症(德国,500位病人),(3)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更为突出 当代一些有影响的教育改革理论都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 赞可夫在“最近发展区”基础上提出教育改革理论 教师只有学好心理学理论并掌握研究心理的个体差异的方法,才真正做到因材
16、施教 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九个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Gagne,1974) 引起学生注意;提出教学目标;唤起已有经验;提供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注意学习表现;给予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学习迁移指导,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后,心理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不同学派。,Wundt, Wilhelm M1832-1920,第四节 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心理学主要发展阶段及其实验范式,意识,行为,1879-1920, 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学派。研究心理元素,意识流:方法是内省法。,1920-
17、1960,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研究S-R。强调通过练习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条件反射法和观察法,客观性强:把S-R中间的神经过程看作一个黑箱。,认知过程,1960-1980,认知心理学派,研究认知及其与行为的关系,强调信息的内部加工;对脑内认知进行推论,方法是反应时和正确率。,神经过程,1980- ,认知神经科学兴起,探讨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研究手段是行为观察+大脑功能数据,主要工具是脑成像技术。,行 为 主 义 学 派,精 神 分 析 学 派,认 知 主 义 学 派,人 本 主 义 学 派,二、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1.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
18、响,S-R. 强调环境决定论: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John Watson, 1878-1958,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 主要观点: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系统。,2. 精神分析心理学,本我:先天的生物冲动组成,唯一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机体的紧张以获得快乐和满足 自我:介于两者之间 超我:内化了的道德标准(代表一个人良心的要求),竭力压抑本我的盲目冲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导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人的某些本能和愿望由于某种原因或受社会习俗、道德、法律的约束而产生恐惧和忧虑时,这些欲望和冲动就被压抑到潜意识
19、里去而不在人的意识里呈现,这是导致精神疾病的原因。 弗洛伊德采用催眠疗法、宣泄疗法、梦的解释和自由联想法,引导病人回忆和说出自己的情况。当那些被压抑的体验和情绪说出后,紧张的心情得到松缓,达到治病的效果。这是精神分析的来源。,自由联想 1895年,弗洛伊德创立 来访者单独安置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舒适地躺着或是坐着,要求他们必须把浮现在头脑中的任何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 咨询师必要时可插话、解释,但应尽量少说话 咨询师对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揭示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患者内心的矛盾冲突,释梦 人在睡眠时自我的监控减弱,无意识中的欲望得以表现。但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仍然存在,经过象征化、凝结、
20、置换等方式化装,使梦的内容变得荒诞,难以理解,这是人们能讲出梦的显意 但是,梦背后都有隐意,帮助来访者把梦的隐意暴露出来,行为主义取向是只关注行为变化,精神分析取向则是深究行为背后的原因,二者的差别很明显。,3. 认知主义学派,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者;外部信息必须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就是信息加工)过程而被编码、存储和操作,进而影响行为。,Jean Piaget (1896-1980),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主要观点: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在充分发挥自我潜力时,会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A. H. Maslow, 1908-1970),4. 人本主义学派,人本主义不仅关心对人性的了解,而且关心如何改善环境(尤其是人际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思 考 题,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怎样理解心理活动与脑的关系和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心理学的研究价值何在? 心理学研究有哪些常用方法? 结合实际论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