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课件:11.2 醛 羧酸(苏教版·浙江专用).ppt

上传人:有志者事竟成 文档编号:3482315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课件:11.2 醛 羧酸(苏教版·浙江专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课件:11.2 醛 羧酸(苏教版·浙江专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课件:11.2 醛 羧酸(苏教版·浙江专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课件:11.2 醛 羧酸(苏教版·浙江专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13版化学复习方略课件:11.2 醛 羧酸(苏教版·浙江专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醛 羧酸,三年30考 高考指数: 1.了解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了解醛、羧酸和酯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醛类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了解醛类的安全 使用。 4.了解醛、羧酸和酯的相互联系。,一、醛 1.醛:由_而构成的化合物。 结构通式可简写为_。 2.饱和一元醛分子的通式为_。,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RCHO,CnH2nO(n1),3.甲醛、乙醛的分子组成和结构4.甲醛、乙醛的物理性质,CH2O,HCHO,C2H4O,CH3CHO,CHO,6.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对健康、环境产生的影响 (1)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医药、 染料等行

2、业。 (2)35%40%甲醛水溶液称为_,具有杀菌消毒 作用和防腐性能,常用作农药和消毒剂,用于种子消毒 和浸制生物标本。 (3)劣质的装饰材料中挥发出的甲醛,对环境和人体健康 影响很大,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福尔马林,二、羧酸 1.羧酸:由_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结构通式可简写为_。 2.饱和一元羧酸分子的通式为_。 3.甲酸和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RCOOH,CnH2nO2(n1),CH2O2,HCOOH,CHO、COOH,C2H4O2,CH3COOH,COOH,4.羧酸的物理性质 (1)乙酸。 气味:强烈刺激性气味;状态: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 (2)低

3、级饱和一元羧酸。 一般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_。,降低,5.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的性质取决于羧基,反应时的主要断键位置如图:(1)酸的通性。 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强,在水溶液里的电离 方程式为:_。 (2)酯化反应。 CH3COOH和CH3CH218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H3COOH H+CH3COO-,6.羧酸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1)乙酸(俗称醋酸)是醋的成分之一。 (2)许多羧酸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物质,许多动植物 体内含有有机酸。 (3)羧酸还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三、酯 1.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_被_取代后的产物。可简写为:_,官能团为_

4、。 2.酯的性质 (1)低级酯的物理性质。,OH,OR,RCOOR,小,(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反应原理:实例: 如CH3COOC2H5在稀硫酸或NaOH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3.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1)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糖果和糕点等常使用酯类香料。 (2)酯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能鉴别乙醛和乙酸。( ) 【分析】乙醛中的醛基有很强的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和溴水所氧化,乙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不发生反应。 2.羧酸因易电离出H+而显酸性,所以易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 【分析】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是羟基被烷氧

5、基取代,是取代反应, 与羧酸的酸性无关。,3.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 淀。( ) 【分析】甲酸含有醛基,具有醛的性质,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4.醛基、羰基、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均能与氢气加成。( ) 【分析】氢气可以与醛基、酮羰基中的碳氧双键加成,不能与 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加成。 5.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 【分析】酯化反应是羧酸中的羟基被烷氧基取代,或醇中的羟 基氢原子被酰基取代,酯的水解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故也属 于取代反应。,(4)注意事项。 试管内壁须洁净; 银氨溶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用水

6、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醛用量不宜太多,如乙醛一般滴3滴; 银镜可用稀硝酸浸泡洗涤除去。,【高考警示钟】 (1)醛类物质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均 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2)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的物质一定含有醛基,但不一定是醛类,可能是醛,也可 能是甲酸、甲酸形成的盐、甲酸形成的酯、葡萄糖、麦芽 糖等。,【典例1】柠檬醛是一种用于合成香料的工业原料。现已知 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CH3)2CCHCH2CH2C(CH3)CHCH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检验该分子中的醛基可用银镜反应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 液反应,若检验其中的碳

7、碳双键,则应选用的试剂为_。 A.银氨溶液 B.稀溴水 C.FeCl3溶液 D.NaOH溶液,(2)为了检验柠檬醛分子结构中的醛基,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试管中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之后把NaOH溶 液倒去,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 B.在洗净的试管里配制银氨溶液。 C.向银氨溶液中滴入34滴柠檬醛稀溶液。 D.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A中加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步骤D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_(填下列装置编号),理由是_。写出柠檬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另一名同学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进行检验:取1 molL-1 CuSO4 溶液和2 mo

8、lL-1 NaOH溶液各1 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 向其中又加入0.5 mL柠檬醛稀溶液,加热煮沸后无红色沉淀出现。 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选填序号)。 加入的柠檬醛过多 加入的柠檬醛太少 加入CuSO4溶液的量过多 加入NaOH溶液的量过多,【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被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氧化; (2)检验醛基时溶液要呈碱性; (3)进行银镜反应时注意不能加强热,不能抖动。,【解析】(1)因为柠檬醛中含有醛基,故检验碳碳双键时不能只选 用溴水。醛基也能被溴水氧化而使溴水褪色,所以直接加入溴水 检验碳碳双键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应先用银氨

9、溶液将醛基氧化 后再检验碳碳双键。 (2)银镜反应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试管必须洁净,试管中先加入少量 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目的就是保证试管的洁净。 加热时试管抖动或试管中液体沸腾都将影响银镜的生成,所以应 当选用乙装置,水浴加热。 (3)醛基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实验中 加入CuSO4溶液的量过多。,答案:(1)A、B (2)除去试管内的油污 乙 加热时试管抖动或试管中的液体沸腾都会影响银镜的产生 (CH3)2CCHCH2CH2C(CH3)CHCHO+2Ag(NH3)2OH (CH3)2CCHCH2CH2C(CH3)CHCOONH4+2Ag+3NH3+H2

10、O (3),【互动探究】 (1)1 mol柠檬醛最多可以与多少摩尔氢气加成? 提示:一个柠檬醛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和一个醛基, 1 mol柠檬醛最多可以与3 mol氢气加成。 (2)若使柠檬醛转化为饱和一元醛,应通过哪些反应? 提示:首先使柠檬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转化成饱和一元醇, 然后再使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酯化反应的类型 1.有关酯的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 (1)酯化反应中,生成的酯基个数等于生成的水分子个数。 (2)酯水解时,水解的酯基个数等于消耗的水分子个数。,(4)多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可得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如:,(5)羟基酸自身的酯化反应。

11、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可得到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如:,【高考警示钟】 (1)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脱去的是羟基,醇脱去的是羟基氢原 子,解题时要注意断键部位。 (2)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醇和羧酸盐而不是羧酸。 (3)羟基酸分子之间发生酯化反应时,可生成链状酯,也可生 成环酯,解题时要看清题意。,【典例2】下列是有机化合物A的转化过程:(1)若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氧化为B,则A的结构简式为_; A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若有X、Y两物质与A是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也能发生 上述转化。 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 为:_; 若B、D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Y可能的

12、结构简式有_。,(3)若Z与A为不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并且具有下列性质: Z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Z不能使溴水褪色; 1 mol Z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以生成1 mol H2; Z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取代所得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现象)。则Z的结构简式为_。,【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D可氧化生成B,说明B、D碳原子数相同; (2)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一定是甲酸; (3)若B、D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D为酮; (4)由A的分子式和Z的条件知Z分子中含有一个环。,【解析】(1)“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氧化为B”,结合C转化为 D的反应条件及整个转化流程可知:A

13、、B、C、D分别为酯、 羧酸、醇、醛,A中只有两个氧原子,说明A中只有一个酯基,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氧化为B”说明B、D所含碳原子数相同, 且所含碳原子数之和等于A中碳原子数(即6),所以B、D分子 中所含碳原子数均为3,则C为CH3CH2CH2OH,D为CH3CH2CHO, B为CH3CH2COOH,A为CH3CH2COOCH2CH2CH3;,【技巧点拨】羧酸、醇和对应酯的组成的分析 (1)饱和一元脂肪醇与饱和一元脂肪酸形成的酯: 酸分子和醇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之和等于酯分子中碳原子数; 酸分子和醇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之和比酯分子中氢原子数多2; 酸分子和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数之和比酯分子中氧原子数多

14、1。 (2)饱和一元脂肪醇比饱和一元脂肪酸多一个碳原子时,它们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变式训练】由中国科研人员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金丝桃素对于 感染的H5N1亚型禽流感家禽活体具有100%的治愈率。根据下面 金丝桃素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1)金丝桃素能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得A和B,B为芳香族化 合物,则B的结构简式为_,该反应属于_反应。 (2)室温下,B用稀盐酸酸化得C,下列物质中不能和C发生反应 的是_(填序号)。 浓硫酸和HNO3的混合液 H2(催化剂加热) CH3CH2CH2CH3 Na O2(催化剂) Na2CO3溶液 (3)写出两分子C与浓硫酸共热,生成八元环状物的化学方

15、程式: _。,【解析】(1)金丝桃素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在NaOH水溶液 中加热,酯基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碱性条件下酸变成钠盐, 又B为芳香族化合物,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2)B用稀盐酸酸化得C,故C为 , 含有羧基和羟基,只有 CH3CH2CH2CH3 不能与C反应。(3),答案:(1) 水解(或取代) (2)(3),【变式备选】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 其合成过程如下(水及其他无机产物均已省略)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_、_; (2)D物质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 (3)物质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X的结构简式为_; (4)AB的反应条件为_; (5)

16、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_; B+DE_。,【解析】依据转化流程可推知B、C、D分别为醇、醛、羧酸, 结合乙烯和E的结构可推知A为CH2BrCH2Br,B为CH2OHCH2OH, C为OHCCHO,D为HOOCCOOH。 答案:(1)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2)羧基 (3)CH3CHBr2 (4)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5),3.实验装置4.反应的条件及其意义 (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 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3)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5.

17、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C2H5OH浓硫酸CH3COOH。 (2)用盛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一方面除 去蒸发出来的CH3COOH、溶解蒸发出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低 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 (3)导管不能插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以防止倒吸。 (4)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液体 剧烈沸腾。 (5)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作用。,(6)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 体即为乙酸乙酯。 (7)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6.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1)用浓硫酸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

18、向移动。 (2)加热将酯蒸出。 (3)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乙烷和乙烯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 为逆反应,【解析】选D。A项,料酒中含有乙醇,醋中含有乙酸,A项正 确;B项,通常情况下,乙醇和乙酸为液态,乙烷和乙烯为气 态,所以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乙烷和乙烯的沸点和熔 点高,B项正确;C项,乙醇能氧化为乙醛、乙酸,乙酸可进一 步氧化为二氧化碳,C项正确;D项,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 是可逆过程,酯

19、化反应不是皂化反应的逆反应,D项错误。,2.下列关于醛、羧酸、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甲醛和乙醛均为液体 B.甲醛有毒 C.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酯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 【解析】选B。A项,通常情况下,甲醛为气体,A项错误; 甲醛有毒,B项正确;C项,乙酸酸性虽然较弱,但可使石蕊试 液变红,C项错误;D项,碱能中和酯水解产生的酸,碱性条 件下酯水解程度大,D项错误。,3.下列关于烃的衍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C.醛类既能被氧化为羧酸,又能被还原为醇 D.完全燃烧等

20、物质的量的乙醛和乙醇,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解析】选C。A项,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其中甲基 的四个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A项错误;B项,分子中含 有醛基的有机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含有醛基的物质不一定 都是醛,如甲酸及其盐、甲酸形成的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这些物质不是醛类,B项错误;C项,CHO在一定条件下既可 被氧化为COOH,也可被还原为CH2OH,C项正确;D项,由 于乙醛与乙醇含有相同的C、O原子数,但乙醇分子中氢原子多, 因而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醛,乙醇消耗氧气的质量 比乙醛的多,D项错误。,4.下列有关银镜反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先用热烧碱溶液

21、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 B.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硝酸银溶液,配得银氨溶液 C.可采用水浴加热,也能直接加热 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 【解析】选A。银镜反应实验成功与否与试管是否洁净有很大关 系,先用碱液洗涤试管,主要是除去油污,A项说法正确;配制 银氨溶液,是将2%的氨水逐滴加到2%的硝酸银溶液中且边滴边 振荡,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B项说法错误;银镜 反应实验一定是水浴加热,C项说法错误;盐酸不能洗去银镜, 应用稀硝酸洗涤,D项说法错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和醇发生的反应一定是酯化反应 B.酯化反应中一般是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上 的氢原子 C.浓硫

22、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 D.欲使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分离并提纯,可以将弯导管伸入饱 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下,再用分液漏斗分离,【解析】选B。A项,酸和醇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酯化反应, 如乙醇与氢溴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 水,A项错误;酯化反应中一般是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 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B项正确;C项,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 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C项错误;D项,酯化反应不能将 弯导管伸入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下,会发生倒吸,D项错误。,6.(2012丽水模拟)下列有机物与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 斗进行分离的是( ) A.酒精 B.乙醛 C.丙酸 D.乙酸乙酯

23、【解析】选D。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四种物质中只有乙酸乙酯不溶于水。,7.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由A可 以转化为有机物B、C和D、E;C又可以转化为B、A。它们的转 化关系如下:已知D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2倍,且可以发生银镜反应。,(1)写出A、B、C、D、E、F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A _ _ B _ _ C _ _ D _ _ E _ _ F _ _ (2)写出实现 、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 反应类型。 _( ) _( ),【解析】“D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2倍,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可知D为乙醛,根据流程图和反应条件,可推断相关物质分别是: A为乙醇,B为乙烯,C为溴乙烷,E为乙酸,F为乙酸乙酯。 答案:(1)CH3CH2OH 乙醇 CH2CH2 乙烯 CH3CH2Br 溴乙烷 CH3CHO 乙醛 CH3COOH 乙酸 CH3COOCH2CH3 乙酸乙酯 (2)CH3CH2OH CH2CH2+H2O 消去反应2CH3CHO+O2 2CH3COOH 氧化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