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穴贴压对常见病的治疗,祖国医学认为,耳朵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作为治病养生的重要部位。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据内经、难经等书记载,耳与五脏均有 生理功能上的联系。厘正按摩要术进一步将 耳廓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曰“耳珠属肾,耳轮 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 肝。”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人体各部通过经络与耳朵有密切的联系,当人体有病时,会通过经络从耳廓特定的部位反应出来,形成压痛、结节、皮疹、充血、电阻变低等阳性反应点,也就是“耳穴”。,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简便易行, 能持续起到刺激作用且安全无副作 用,适用于年老、体弱、儿童怯痛 和不能坚持每日就诊
2、者。,耳穴贴压法,物品准备,贴压药物:可因地制宜选用材料,油菜子、王不留行籽、仁丹、六神丸等。凡是表面光滑、质硬,适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而无副作用的物质均可选用。胶布、有机玻璃治疗板、镊子、75酒精、消毒干棉球、耳穴电测仪等。,操作方法,1用探查工具在耳廓上进行探测,寻找阳性反应点,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析明确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选穴配方。2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穴,左手固定耳廓,将粘有药籽的0.6X0.6cm胶布取下(磁珠),对准穴位贴压。并予适当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3、贴压穴位:双耳交替取穴,每次选穴3-5个。,按相应部位取穴 按藏象辨证取穴 按经络学说取穴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按临
3、床经验取穴,耳穴疗法取穴原则,诊断明配方好穴位准手法对,影响耳穴疗法效果的因素,禁忌症,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者孕妇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溃疡者,常见病的耳压治疗,1、青少年近视 选穴:眼、目2、肝、交感、肾 2、不寐(失眠症) 选穴:皮质下、交感、心、脾、神门、肝 3、肥胖症(过敏性鼻炎) 选穴:脾、大肠、肾上腺、饥点、肺,耳尖放血对常见病的治疗,概述,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卷耳取尖上即是。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刺络”,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的作用。采用耳尖穴放血能泻火、解毒、活血、散
4、瘀及调和阴阳。,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与脏腑的关系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耳与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耳与经络的关系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说明耳与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表示耳与经络的相关性。在手足六阳经经脉循行中,有的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于耳郭周围。手足六阴经经脉循行,虽不直接上行至耳,但通过各自的经别与阳经相合,间接地上达于耳。,耳尖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要点,1耳尖穴的定位:耳尖穴位于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在耳轮最高部位. 2刺血方法:先
5、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然后常规消毒穴位,左手固定耳廓顶端,右手持消毒的采血针、注射针头或三棱针等刺血用具,对准耳尖穴快速准确的刺入约2毫米深。而后用双手拇、食指轻压针眼周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情况放血510滴,完毕后再常规消毒针口。一般采用单耳、两耳交替刺血,重者可用双耳同时施治。视病情轻重行此疗法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之功,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耳尖放血治疗的常见优势病种,1、麦粒肿(急性结膜炎) 2、高血压 3、急性扁桃体炎 4、神经性皮炎 5、面部痤疮 6、口唇疱疹,临床体会,耳尖穴有消炎、退热、降压、镇静、抗过敏、清脑、明目的作用。耳尖放血疗法是一种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明显的传统中医疗法。该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很广,能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课是略举说明。 耳尖放血时,应注意针刺不能太深,不然易于引起放血疼痛。同时要注意消毒,以免耳廓感染。,注意事项,耳尖放血时,应注意针刺不能太深,不然易于引起放血疼痛。 放血量要适当,不宜太多和过少,病情轻者少放,而某种疾病如高热、高血压等就需多放些血。 要注意无菌操作,以免耳廓皮肤感染。出血性疾病、孕妇及体质虚弱和过敏性体质者,禁用耳尖穴放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