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绪 论,关键性问题 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第一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一、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扁鹊.难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外感病) 金匮要略(内伤病),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4.神农本草经,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2、)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李 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养阴派,金元四大家,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第二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
3、证论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辨证论治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疾病的外在表现。 征体征 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 括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证:表现为一组症状、体
4、征(证候)的一种个体对致病动因作出反应所处的状态。简称个体反应状态。(侯灿),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第一章 阴阳学说,关键性问题 阴阳的概念 阴阳学说的内容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事物阴阳属性的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
5、合等,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阴阳交感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二)阴阳的对立制约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三)阴阳的互根互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此长彼消,热盛伤阴,寒盛伤阳,此消彼长,阴虚火旺,阳虚阴盛,此长彼长,此消彼消,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6、五)阴阳相互转化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五脏属阴,六腑为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失调,阴盛,阴阳 偏盛,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阴虚,阴阳 偏衰,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阴不制阳,阳不制阴,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阴偏衰,(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
7、.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的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2)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调整阴阳,阴盛,阴阳 偏盛 实证,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伤阳,兼阳虚(酌加温阳药),阳盛,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伤阴,兼阴虚(酌加养阴药),阴虚,阴阳 偏衰 虚证,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 之源,以消阴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第二章 五行学说,关键性问题 五行的概念 五行学说的内容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8、,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木,火,土,生,生,克,相乘和相侮发生的条件: A.某一行太强;B.某一行太弱 五行相乘:
9、相乘为过度的克制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心火、肺金、脾土、肝木、肾水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传变 (1)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到子脏。 (2)子病及母: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到母脏。 2.相克关系传变 (1)相乘 (2)相侮,母子相传,母病及子,肾病,肝病,脾病,心病,子病及母,木乘土,土侮木,母病及子,子病及母,金乘木,木侮金,相乘,肝(旺),脾(虚),我克,肝旺乘脾,克我,脾虚肝乘,相侮,肺(
10、虚),肝(旺),克我,肝旺侮肺,我克,肺虚肝侮,(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药物的颜色、气味 2.控制疾病的传变 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确定治则和治法 (1)治则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相克抑强扶弱 (2)治法,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健脾气以补肺气,养肺阴以滋肾阴,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补脾利水,泻肝清肺,泻心火滋肾阴,附: 中医哲学思维及方法,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运用哲学的思维,注重整体上的研究,具体思维方法一
11、、比较(发现异同点) 举例:实证与虚证 脏与腑 二、演绎(一般到个别) 举例:肝木升发喜舒畅条达;水肿(土克水、脾属土,故健脾利水) 三、类比(援物比类) 举例:病因风;治疗“釜底抽薪” 四、以表知里(有诸内,必形诸外) 举例:咳嗽、气喘、咯血肺 五、试探和反证 举例:以轻剂方药试探寒热真假;“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等,附: 精气学说,神,1.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 2.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份 3.专指肾精,精,1.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2.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3.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 4.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思考题,1.阴阳、五行学说有何局限性? 2.阴阳、五行学说能否用现代语言加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