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与定位,脊髓像什么?,脊髓横切面主要传导束,6,1,2,5,3,4,a,b,1薄束2楔束,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3脊髓小脑后束 4脊髓小脑前束,主要上行传导通路,1.薄束:躯干下部及下肢的本体觉(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压觉)和精细触觉 2.楔束:上半身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3.脊髓小脑前束:所传递的信息与整个下肢的运动和姿势,本体感觉冲动 4.脊髓小脑后束:与下肢个别肌肉的精细运动和姿势有关 反射性本体感觉 5.脊髓丘脑侧束:温度觉(聚集于后部)、痛觉(聚集于前部) 6.脊髓丘脑前束:粗浅触压觉。,脊髓主要上行传导束,主要下行传导通路,a.皮质脊髓侧束:下行通
2、路,(一半至颈髓,1/5至胸髓,1/4至腰骶髓),由外向内:支配下肢、躯干、及上肢。精细运动 粗大运动 b.皮质脊髓前束:下行通路,(大部分终于对侧颈髓核上胸髓)躯体运动。,脊髓主要下行传导束,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高颈段(C1C4): 损伤平面以下各感觉缺失 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括约肌功能障碍 其他:C35损害可出现膈肌瘫痪、呼吸困难; 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出现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颈膨大(C4T1): 双上肢呈周围性瘫痪,双下肢呈中枢性瘫痪 病变平面以下各感觉缺失 括约肌障碍 上肢有阶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肩膀及上肢痛 C8T1侧角受损时产生同侧Horner征,脊髓损伤
3、的临床表现,胸脊髓(T2T12): 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截瘫) 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出汗异常,大小便障碍 伴相应胸腹部痛或束带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历 科室:脊柱脊髓损伤科 ID号:M02550912 姓名:安光明 住院号:510324,安光明,男性,26岁,以“高处坠落后双下肢瘫痪及大小便障碍5年”为主诉入院。 专科检查:轮椅推入病房,胸背部可见长约20cm手术愈合切开。双侧上肢肌张力、各关键肌肌力正常,双侧下肢肌张力高,双侧下肢各关键肌肌力0肌。神经感觉平面位于T5平面,T7以下感觉消失。腹壁反射消失,双侧提睾反射存在,球海绵体反射存在;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活跃
4、,双侧踝阵挛、髌阵挛阳性。病理征:双侧Hoffmann征阴性,双侧Babinski、Chaddock征、Oppenheim征均阳性,Goedon征未引出。肛门周围感觉消失,直肠深压觉消失,括约肌收缩消失。VAS评分:0分。,辅助检查: MRI示:T6-T8椎体骨折,胸脊髓损伤。 最后诊断: 1、胸6-8椎体骨折 2、胸脊髓损伤(ASIA A 感觉平面T5)。,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腰膨大(L1S2): 受损时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 损伤平面在L2L4时膝反射消失; 在S1S2时踝反射消失;以及阳痿。,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脊髓圆锥(S3S5和尾节):
5、无下肢瘫痪及椎体束征 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 髓内病变可有分离性感觉障碍 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 圆锥病变可出现真性尿失禁,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马尾: 损害症状及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 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大小便功能障碍常不明显或出现较晚,脊髓损伤后全身病理生理改变,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体温调节 机体代谢 自主神经功能 等方面的障碍和损害。,二、脊髓损伤节段的体表定位,脊髓运动水平肌肉标志,根据ASIA标准 进行感觉评分,全身28个关键点,每点正常为2分,在身体左右两侧分别检查痛觉与轻触觉,如痛触觉每点检查为满分,则全身为4 28 2 = 224,总结,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定位有助于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患者初步确定脊髓损伤的位置,能够及时制定急救措施和治疗方法,也为续治疗进行影像学检查时的提供了大致定位。,感觉运动判断 肌力 肌张力 瘫痪指数评定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X线检查 CT检查 多排CT MRI SEP(体感诱发电位) MEP(运动诱导电位) 颈静脉加压试验和脊髓造影 颈静脉加压试验 肌电图(主要检查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脊柱脊髓损伤节段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诊断,颈椎 胸椎 腰椎,谢谢!,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