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成像的基本原理1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74286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像的基本原理1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成像的基本原理1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成像的基本原理1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成像的基本原理1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成像的基本原理1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MRI成像基本原理和概念,磁共振成像仪的基本硬件,医用MRI通常由主磁体、梯度线圈、脉冲线圈、计算机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构成。 一、主磁体主磁体是MRI基本构件,是产生磁场的装置。根据磁场产生方式可将主磁体分为永磁型和电磁型。主磁体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包括场强、磁场均匀度及主磁体的长度。,高场强MRI仪的主要优势: 主磁场场强高提高质子的磁化率,增加图像的信噪比; 在保证信噪比的前提下,可缩短MRI信号采集时间; 增加化学位移使磁共振频谱(MRS)对代谢产物的分辨力得到提高; 增加化学位移使脂肪饱和技术更加容易实现; 磁敏感效应增强,从而增加血氧饱和度依赖效应,使脑功能成像的信号变化更显著。,二、梯

2、度线圈梯度线圈是MRI仪最重要的硬件之一,主要作用有:1、进行MRI信号的空间 定位编码;2、产生MR回波(梯度回波); 3、施加扩散加权梯度场;4、进行流动补偿;5、进行流动液体的流速相位编码。梯度线圈由X、Y、Z轴三个线圈构成(在MR成像技术中,把主磁场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与Z轴方向垂直的平面为XY平面)。梯度线圈是特殊绕制的线圈,以Z轴线圈为例,通电后线圈头侧部分产生的磁场与主磁场方向一致,因此磁场相互叠加,而线圈足侧部分产生的磁场与主磁场方向相反,因此磁场相减,从而形成沿着主磁场长轴(或称人体长轴),头侧高足侧低的梯度场,梯度线圈的中心磁场强度保持不变。X、Y轴梯度场的产生机理与Z轴方

3、向相同,只是方向不同而已。梯度线圈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梯度场强和切换率。,三、脉冲线圈脉冲线圈也是MRI仪的关键部位,脉冲线圈有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分。发射线圈发射频脉冲(无线电波)激发人体内的质子发生共振;接收线圈接收人体内发生的MR信号(也是一种无线电波)。有的线圈可同时作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如在扫描架内的体线圈和头颅的正交线圈,大部分表面线圈只能作为接收线圈,而由体线圈来承担发射线圈的功能。MR图像信噪比密切相关的是接收线圈。,四、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属于MR的大脑,控制着MRI的脉冲激发、信号采集、数据运算和图像显示等功能。 五、其他辅助设备如检查床、液氮及水冷却系统、空调、胶片处理系

4、统等,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基础,一、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位于周围轨道的电子构成的,电子带有负电荷;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中子不带有电荷、质子带有正电荷。 二、自旋和核磁的概念,进入主磁场前后人体内质子核磁状态的变化,磁共振现象,核磁弛豫,90度脉冲关闭后,组织的宏观磁化矢量逐渐又回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核磁弛豫。核磁弛豫又可以分解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横向磁化矢量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称为横向弛豫;纵向磁化矢量逐渐恢复直至最大值(平衡状态),称为纵向弛豫。,一、自由感应衰减和横向弛豫90度脉冲关闭后,横向磁化矢量逐渐减小,最后衰减到零。90度脉冲产生磁化矢量的原因使质子小磁场的横向磁化

5、矢量聚相位,90度脉冲关闭后,处于同相位的质子发生了相位的离散(失相位),其横向磁化分矢量逐渐相互抵消,因此宏观横向磁化矢量衰减直至到零。导致质子失相位的原因有两个:质子周围磁环境随机波动;主磁场的不均匀。,二、纵向弛豫如前所述,射频脉冲给予低能级质子能量,后者获得能跃迁到高能级,结果根据射频脉冲的能量大小,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发生不同的变化。如30度的小角度激发,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减小;90度脉冲激发,宏观纵向磁化矢量消失;180度脉冲激发,则宏观纵向磁化矢量方向反转,变成与主磁场方向相反,但大小不变。无论是多少角度激发,射频脉冲关闭后,在主磁场的作用下,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将逐渐恢复到平衡,我们把这

6、一过程称为纵向弛豫,即T1弛豫。,磁共振加权成像,一、质子密度加权成像:主要反映不同组织间质子含量差别。,二、T2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组织横向弛豫的差别。,三、T1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组织纵向弛豫的差别。,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定位,接收线圈采集的MR信号含有全层的信息,我们必须对MR信号进行空间定位编码,让采集到MR信号中带有空间定位信息,通过数学转换解码,就可以将MR信号发配到各个像素中。MR信号的空间定位包括层面和层厚的选择、频率编码、相位编码。MR信号的空间定位编码是由梯度场来完成的。,一、层厚的选择和层厚的决定:通过控制层面选择梯度场和射频脉冲来完成MR图像层面和层厚的选择。,在检查部位与层面

7、选择梯度线圈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层面和层厚受梯度场和射频脉冲影响的规律如下:梯度场不变,射频脉冲的频率增加,则层面的位置向梯度场高的一侧移动;梯度场不变,射频脉冲的带宽加宽,层厚增厚;射频脉冲的带宽不变,梯度场的场强增加,层厚变薄。,二、频率编码,三、相位编码:,影响MR信号强度的因素,MRI脉冲序列及其临床应用,一、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和分类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一般的脉冲序列由五个部分构成,即射频脉冲、层面选择梯度场、相位编码梯度场、频率编码梯度场即MR信号。以SE序列为例:,MRI脉冲序列的分类:,二、MRI脉冲序列相关的概念时间相关的概念:1、重复时间(TR):是指脉冲序列执行一次

8、所需要的时间。如在SE序列中TR即指相邻90度脉冲中点间的时间间隔。2、回波时间(TE):是指产生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的脉冲中点到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如在SE序列中TE指90度脉冲中点到自旋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3、有效回波时间: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或平面回波(EPI)序列中,一次90度脉冲激发后有多个回波产生,分别填充在K空间的不同位置,而每个回波的TE是不同的。我们把90度脉冲中点到填充K空间中央的那个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称为有效TE。4、回波链长度(ETL):出现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或平面回波序列中,是指一次90度脉冲激发后所产生和采集回波数目。5、回波间隙(ES):是指回波链中相邻两个回波中点间的

9、时间间隙。6、反转时间(TI):仅出现在只有180度反转预脉冲序列中,一般把180度反转预脉冲中点到90度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称为TI。7、采集时间(TA):也称扫描时间,是指整个脉冲序列完成信号采集所需时间。,空间分辨力相关概念: 1、层厚:是由层面选择梯度场强和射频脉冲的带宽来决定的,在二维图形中,层厚即激发层面的厚度。 2、层间距:是指相邻两个层面之间的距离。,3、矩阵:是指MR图像层面内行和列的数目,也就是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方向上的像素数目。 4、视野:是指MR成像的实际范围,即图像区域在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方向的实际尺寸。,自旋回波序列,一、自旋回波序列的基本构建SE序列是由1个90度激发脉冲后随1个180度复相脉冲组成的。,二、自旋回波序列的加权成像: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