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第一节 概述 Section 1 Cardiac arrest,病人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延髓深 度抑制,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 而短暂的代谢活动。,病人由于缺氧导致永久性脑死亡, 整个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 相继停止,机体出现不可逆的变化。,心 脏 骤 停 Cardiac arrest,猝 死 Sudden death,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平素身体”健
2、康”的人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因病突然死亡。,心源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 大多在症状出现后1h内死亡,临 床 死 亡Clinical death,生物学死亡 Biological death,心源性心脏骤停,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呼吸中枢受抑制 完全呼吸道梗阻,严重高血钾,严重低血钾,酸中毒 血钠过低 血钙过低,严重高血钙,血钠过高,心搏 骤停,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电击伤 溺水 自缢,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心脏骤停,6 H H
3、ypovolemia Hypoxia Hypo/Hyperthermia Hypo/Hyperglycemia Hypo/Hyperelectrolyees Hydrogen,6 T Trauma Tension pneumothorax Thrombosis,lungs Thrombosis,heart Tamponade cardiac Tablets,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搏骤停,心脏骤停的原因,心室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心脏停搏ventricular standstill,心电机械分离 electro-mechanical dissociation,心脏骤
4、停的类型,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entricular standstill,electro-mechanical dissociation,心脏骤停的类型,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心音消失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搏骤停后30s内 瞳孔散大 面色苍白兼有青紫,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脏骤停时间对人体的影响,复苏开始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1 意识突然丧失 2 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的诊断,全麻病人确诊为心搏骤停的简捷依据,呼吸骤然停止 大动脉搏动消失 手术野渗
5、血停止,心脏骤停的诊断,生存链 Chain of survival,电除颤,用一定能量的电流使全部或绝大部分心肌细胞 在瞬间内同时发生除极化,并均匀一致地进行 复极,然后由窦房结或房室结发放冲动,从而 恢复有规律的,协调一致的收缩。,手控除颤:首次200J,可重复电击最大不宜超过360J,电除颤,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早期除颤,1. 大部分(80%-90%)成人心搏骤停的最初失常心律是室颤。,2. 除颤是对室颤最为有效的救治。,3.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迅速下降,每延迟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4. 室颤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室静止,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心肺复苏指南(1992)
6、建议早期除颤,所有急救人员均应接受操作培训。,心肺复苏指南(2000)立即除颤,院外5min内完成,院内3min内完成,5年内可能发生心跳骤停的地方应配备AED,除急救人员外,部分特殊救助者也需接受培训。,电除颤,心肺复苏指南(2005)在现场有AED情况下,任何人目击成人突然意识丧失,应立即除颤。当有1人以上参与抢救时,1人实施CPR直至AED到位,电极连接完毕并分析心律。,电除颤,任何医务人员目击儿童突然意识丧失,应立即电话求救(或指派他人求救),然后实施CPR,尽快应用AED。对于未被目击发生意识丧失的儿童,在使用AED前,施救者应该先给予5个周期(约2分钟)的CPR。,当急救人员到达未
7、被目击的院外猝死现场,在检查心电图和除颤前,应该给予5个周期(约2分钟)的CPR。,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Section 2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 P C R,三期九步骤法:,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 BLS,A:assesment+airway 评估和畅通呼吸道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 人工循环,进一步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D:drug & fluids 药物与液体 E:electrocardicgraphy 心电
8、记录 F:fibrillation treatment 除颤,延续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 , PLS,G:gauging 评估 H:human mentation 脑复苏 I:intensive care 重症监护,A :assessment+airway 评估、畅通呼吸道,B:breathing 人工呼吸,用人工方法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和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地进入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CO2的排出。,一、基础生命支持 BLS,A :assessment+airway 评估、畅通呼吸道,B:breathing 人工呼吸,C:circulation 建
9、立有效循环,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并将人工呼吸后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经动脉供应全身主要器官,以维持重要脏器的生命。,一、基础生命支持 BLS,1. 人工胸外按压,2. 机械胸外按压 (Thumper 机),3. 插入式腹部加压心肺复苏 (interposed abdominal counterpulsation IAC-CPR),胸外按压的方法:,一、基础生命支持 BLS,4、主动按压、减压CPR (active 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CPR,ACD-CPR),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控制气道:,1、口咽或鼻咽通气管,2、环甲
10、膜穿刺,3、气管插管,4、气管造口术,5、可选择的辅助气道,1. 开放性胸外伤或心脏贯通伤伴心脏骤停 2. 先天性心脏病伴心脏骤停 3. 心包填塞,主动脉狭窄引起心脏骤停 4. 胸部手术或心脏外科手术时心脏骤停 5. 胸部挤压伤伴心脏骤停,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开胸心脏按压:,6. 心脏骤停继发于低温后 7. 主动脉瘤破裂继发心脏骤停 8. 积极胸外心脏复苏措施失败者 9. 大面积胸壁不稳定(连枷胸) 10.某些人工瓣膜置换术者,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开胸心脏按压:,用药目的: 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激发心脏复跳,增强心肌收缩力。 提高周围血管阻力,增强心肌血流灌注量和脑血流量。
11、纠正酸血症或电解质失衡,使其他血管活性药物更能发挥效应。 降低除颤阈值,为除颤创造条件,同时防止室颤的发生。,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复苏药物:,1. 静脉通路 (首选),2. 气管内给药,3. 心内给药,选择膈肌以上的静脉(肘前或颈外静脉),尽可能选择上肢静脉,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复苏药物使用途径:,1.肾上腺素,用药原则:早期、连续使用,作用:受体作用:使外周血管收缩,舒张压升 高,增加心肌灌注受体作用:心率加快及心肌收缩力增 强,心输出量增加,标准剂量:1.0mg,3-5分钟给药一次 AHA(2000)推荐剂量:不推荐常规大剂量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如果标准剂量治疗无效可以考
12、虑应用较大剂量肾上腺素,其方式可以逐渐增加剂量(1、3、5mg)、直接使用中等剂量(每次5mg),或根据体重增加剂量(0.1mg/kg)。,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复苏药物应用:,1.肾上腺素,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复苏药物应用:,静脉给药气管内给药,静脉推注 将药物稀释20ml静脉点滴 1mg肾上腺素加入250mlNS 中1ug/min 3-4ug/min,药量为静脉给药2-2.5倍,用10ml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适应证: 心室静止和心电机械分离的CA。 经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心率慢至50次/分以下的CA。 伴室性期前收缩及低血压的心动过缓病人。,AHA(2005):阿托品治疗
13、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剂量为0.5mg,可重复给予直至总量达3mg。,2.阿托品,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复苏药物应用:,可使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与H+起反应释出二氧化碳,在心肺复苏最初的1520min无需应用,早期应用的适应证: 原有代谢性酸中毒,PH7.2,高血钾,三环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用药原则: 宁少勿多,合理使用,不宜过碱,宁稍偏酸 (保持PH7.25以上即可),3.碳酸氢钠,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ACLS,复苏药物应用:,(1) 面色由紫转红 (2) 脉搏、呼吸恢复 (3) 瞳孔由大变小 (4)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心肺复苏有效指标:,1. 复苏成功,转为复苏后监
14、护。 2. 经30分钟基础和进一步生命支持, 心肌毫无反应。 3. 已确定为“脑死亡”。,心肺复苏终止的指标:,延续生命支持的重点是脑保护,脑复苏及复苏后疾病的防治。,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脑缺血损害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在脑缺血期即 已启动,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又进一步加重脑 组织损伤。,脑完全性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心搏停止10秒钟,脑内可利用氧耗尽, 有氧代谢三羧酸循环停止,无氧糖酵解,2-4分钟内低能的无氧代谢停止,4-5分钟内ATP耗尽,所有需能反应停止,脑水肿,三、延续生命支持 P
15、LS,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 反应性充血,2. 延迟性持续低灌注期,3.血流灌注趋于正常,CA复苏后脑再灌注过程分期:,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 保证脑细胞的血供和氧供,减少脑因缺血缺氧而致的损害。,2. 避免或减轻已经遭受缺氧损害的脑细胞再次受 “再灌注损伤”的打击。,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复苏的意义,1. 维持血压,维持血压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 以提高脑灌注压,增加脑血流。,2. 呼吸管理,纠正低氧血症 应用呼吸机过度通气,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复苏的措施,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3. 降温,防止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
16、脑复苏的 重要措施之一。脑部的温度每降低1 C脑代 谢可降低6.7%,颅内压下降5.5%。,亚低温疗法(3234 C ),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复苏的措施,降温要点:,一要及时,二要够深,三要够久,降温护理要点:,及早降温,平稳降温,深度降温,持续降温,缓慢升温。,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复苏的措施,产生脑细胞损害和脑水肿的关键时刻是循环停止后的最初5分钟,因此降温越早越好,争取在抢救 开始后5分钟内用冰帽保护大脑,力争在半小时内使体温降至37以下。,在心电监护仪监测下,头部要求28,肛门要求34 -32 。,坚持到皮层功能开始恢复,然后逐步停止降温。,降 温 措 施,4. 脑复苏药
17、物的应用,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复苏的措施,消除低温引起的寒战,解除低温时的血管痉挛,改善循环血流灌注和辅助物理降温。 冬眠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 冬眠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乙酰丙嗪20mg,冬眠药物,4. 脑复苏药物的应用,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复苏的措施,冬眠药物,脱水剂,防止脑水肿。,激素 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与铁离子鳌合剂,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扩散,中和氧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减轻缺血后脑损害。,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
18、,脑复苏的措施,4. 高压氧,心跳停止时间越短,开展HBO治疗效果越早,效果越好。 CPCR病人心脏复跳后,只要心率60次/分以上,血压用升压药能维持,即使呼吸未恢复,也应及时进行HBO治疗。,1. 心跳恢复后,自主呼吸1小时内恢复 2.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 3. 出现头动,肢体活动及痛觉反应 4. 出现听觉反应,最后意识恢复,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功能恢复的指标,1. 完全恢复 2. 恢复意识,遗有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或肢体功能障碍等 3. 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病人无意识活动,但保留着呼吸和脑干功能。 4. 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部脑组织不可逆损害。,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转归,自己不能移动; 不能进食; 大小便失禁; 眼视物不能识别; 对生命不能思维; 发音无语言意义。具备6条,经治疗连续3个月以上无效果者。,1. 持续深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2. 无自主呼吸 3.无自主运动 4. 脑干功能和脑干反射大部或全部丧失,体温调节紊乱 5. 脑电波呈等电位线 6.排除抑制脑功能的其他可能因素,如低温、中毒、神经肌肉阻滞剂、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等,需观察24-48h后定论,三、延续生命支持 PLS,脑死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