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血性疾病总论,出血性疾病概述,机体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以自发出血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的疾病,称为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理有三个主要因素:1. 血管壁异常;2 . 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3 . 凝血功能障碍。,正常止血机制,血管因素: 血管收缩;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聚集粘附血小板; 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露出胶原,启动内源性凝血;内皮分泌抗凝血因子( PGI2 , AT-III,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调节蛋白等)能力下降。,血小板因素:聚集粘附于血管受损处变形,活化,形成血栓,分泌释放TXA2, PF3等活性物质,诱发凝血反应 。 凝血因素:内外源凝血启动后,通过逐级放
2、大激活,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填塞血管破损部位。,正常凝血机制,凝血过程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生成: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条途径 第二阶段:凝血酶生成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生成,抗凝与纤溶机制,抗凝系统组成 1.肝素:由肺或肠粘膜肥大细胞合成。主要抗Xa及凝血酶,促进内皮释放t-PA 2.蛋白C系统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4.抗凝血酶: AT-III由肝脏及血管上皮合成,对多种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凝血酶如Xa IX,a,XIa ,XIIa起抑制作用。肝素与之结合后增强其抗凝作用。,纤溶系统组成与激活,组成:纤溶酶原,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相关抑制物 激活途径:内源性和外源性 纤溶
3、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之降解为小分子多肽A,B,C,D称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出血性疾病分类,一.血管壁异常: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Vit C,Vit P缺乏,糖尿病,库欣氏综合症. 二.血小板异常:1.数量减少:AA,Leukemia ,ITP,DIC,脾亢2.血小板质量异常:血小板无力症,抗血小板药物,三凝血异常:甲,乙型血友病,DIC, 肝功能异常,VitK缺乏, 四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肝素,香 豆素类药物,敌鼠钠,蛇咬伤,溶 栓,诊断,病史:1.发病年龄2.既往病史3.接触及药物史4.家族史,出血特征,分类 瘀点 瘀斑 肌肉出血 关节
4、出血 手术后迟发出血 月经过多 颅内出血 血管因素 + + - - - - 很少见 血小板因素 + + - - - - - 凝血障碍 重型 - 少见 + + + + + 轻型 - 少见 +/- +/- + +/- +/- 抗凝物质 - 片状 + - - + + 纤溶亢进 - 片状 + - + + + DIC + + + - - + +,属过敏性血管炎; 多见于四肢; 可以伴有肠道粘膜下出血、血尿及关节疼痛。,Allergic purpuras,实验室检查:,一反映血管与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2.出血时间(BT):反映血小板能否聚集,粘附于受损血管壁,及PGI2和TXA2
5、的平衡状态。 3.血小板计数;粘附,聚集功能;血块回缩试验; PF3测定;PAIg测定,二反映内源凝血系统功能:凝血时间(CT);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KPTT) 三反映外源凝血系统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 四反映第三阶段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测 定 五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实验:乙醇胶实验,鱼精蛋白副凝实验,D二聚体,凝血酶时 间 测 定(TT) 六反映抗凝血功能:抗凝血酶活性;蛋白C抗原测定,毛细血管脆性 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凝血时间 APTT PT 结果类型+/-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血管性紫癜+ 延长 减少 正常 正常 正常 血小板减少+/- 延长 正常/增多 正常
6、正常 正常 血小板缺陷- 延长 正常 正常 延长 正常 vWF缺乏- 正常 正常 可延长 延长 正常 XII,XI,IX,VIII缺乏-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延长 VII缺乏+/- 正常 /延长 正常 正常/延长 延长 延长 DIC,诊断原则,先常见病后少见病。 先确定属于血管/血小板/凝血障碍, 再判断具体环节的质/量异常, 再判断/遗传/获得性。,治疗,防治基础病; 避免使用加重出血的药物; 止血治疗:,血管因素引起出血: 1.安络血:增强毛细血管抗力,稳定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粘多糖,减少其通透性 2.止血敏:增强血小板粘附功能,减低血管 通透性 3.Vit C: 治疗坏血病引起的出血 4.垂体后叶素:缩血管 5.激素:减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血小板因素引起出血: 输注单采血小板;激素;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缺乏引起出血: vit K; 新鲜冻干血浆FFP;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制剂;,纤溶亢进引起出血,6 氨基己酸:抑制纤溶蛋白酶原活化物激活纤溶酶原 对氨甲基苯甲酸:适用于高纤溶酶血症,肝病,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前列腺,肺,子宫,甲状腺等切除术手术:切脾,抗凝药物 vit K 拮抗剂: 华法令, 新抗凝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斯匹林, 抵克力得 纤维蛋白溶解剂: 链激酶, 尿激酶 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