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二下 快乐读书屋六,农夫和他的儿子们,资料宝袋,知识链接: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季排行最小。因此,父亲的兄弟称“伯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父之弟统称“叔父”。,字词乐园,dn yu y chn kui x 担忧 愚蠢 筷子 笑嘻嘻 X fi gn zhng kung 需要 费力 感动 涨红 情况zhung m 强壮 亲密,我会认,认字指导: 左右结构的字有: 担、忧、嘻、涨、况、壮 上下结构的字有: 愚、需、费、感、密,2018/11/1,农夫有几个儿子?他们平时和睦吗?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们有了很大的转变?,预习检查,课文解析,初
2、读课文,整体感知,1、先看文前的自学提示,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农夫通过( )事教育孩子( )。,2018/11/1,让孩子们折木棍的,团结力量大,2、那么你从文章的哪些词语中看出孩子们不团结呢?请大家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一画。,儿子们很不团结,经常吵吵闹闹,农夫为此日夜担忧。,2018/11/1,1、 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最有智慧的老人,他用了什么办法教育三个儿子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至六自然段,说给大家听一听。,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第一次:他先取出三根木棍,一人分了一根,说:“你
3、们把木棍折断吧。” 第二次:长者又取出一捆木棍,说:“那么现在,你们谁能折断这一捆木棍?”,结果: 第一次:他们轻松地就把木棍折断了。 第二次:大儿子抢先拿过木棍,两手用力折,脸都涨红了,木棍还是好好的,连弯都没有弯一下。其他孩子也很不服气地试了试,也没有人能把木棍折断。,2、长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长者想让三个孩子团结在一起;长者让孩子们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3、孩子们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他们轻声地互相道歉,亲密地搀扶着老父亲回家去了。,4、齐读第八自然段。农夫看到孩子们这样团结,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高兴。 文章通过农夫心情前后的两次对比“担忧高兴”,突出了孩子们由团
4、结到不团结的过程。,结构梳理,儿子不团结,经常吵吵闹闹 农夫很担心一人一根,轻易折断折木棍 一捆木棍,无法折断明白道理:团结力量大,农夫和他的儿子,学会合作 共同进步,主题概括,本文是一则寓言。讲述了农夫三个儿子由不团结到团结起来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团结力量大!,写法点拨,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在课文中,作者安排了多处对比,如:农夫前后心情的对比,儿子们两次折断木棍的对比以及儿子们的前后想法与行为的对比,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拓展提升,长者用这个办法教育三个兄弟,你认为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说一说。,心灵感悟,一根木棍轻松地被折断,一把木棍牢牢抱成团。是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团结起来,集体的力量却是强大的。比如从“拔河比赛”“向灾区献爱心”等事例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看拼音,写词语: dn yu x yo fi l ( ) ( ) ( )zhng hng h kung qn m ( ) ( ) ( ),随堂练习,担 忧,需 要,费 力,涨 红,何 况,亲 密,二、照样子,写词语:吵吵闹闹 ( )( ),2018/11/1,高高兴兴,蹦蹦跳跳,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轻松 ( )感激 ( )愚蠢 ( )亲密 ( ),2018/11/1,紧张,仇恨,聪明,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