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类型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课件.ppt

  • 上传人:微传9988
  • 文档编号:3456859
  • 上传时间:2018-10-31
  • 格式:PPT
  • 页数:15
  • 大小:14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课件.ppt
    资源描述:

    1、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一、司马迁与史记,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走近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史记书影,读史记 识“史公”,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52万多字。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与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以为人物写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体例,读史记 识“史公”,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读史记 识“史公”,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思考:教材叙述了什么事情?说明了司马迁的什么特点?

    2、 第一段,司马迁注重史料的真实性。说明司马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精神。 第二段,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说明司马迁具有独到的史学思想和不媚权贵的人格魅力。,读史记 识“史公”,史记的史学成就,开创了一种新的史书体例纪传体通史,史记是第一部以“人”为主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上补六经之遗,下开百史之法,保存了大量珍贵真实的历史资料,(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读史记 识“史公”,负荆请罪,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hun,古通“欢”),为刎颈之交。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

    3、蔺相如列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史记 识“史公”,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特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人物栩栩如生、事情跃然纸面,读史记 识“史公”,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成伟大的史记?,读史记 识“史公”,司马迁小传 司马迁:姓司马,名迁,字子长。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西汉人。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他生于史官世家,爱好文史。,司马迁简历10岁开始学习经史。勤奋好学,善于思考。20岁时,外出游历,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考察风俗,访问古迹,收集传说。公元前108年,

    4、子承父业,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也有机会伴随汉武帝左右。公元前104年,开始动手编写史记。期间,因触怒汉武帝被处以酷刑。大约在他55岁那年,完成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名言,读史记 识“史公”,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成伟大的史记?,第一,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社会条件 第二,司马迁的史学家传提供了家庭条件 第三,丰富的知识和个人经历 第四,司马迁有远大的理想和进取精神 第五,顽强的毅力和忍辱负重的精神,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一、司马迁与史记,二、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34568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