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图表题判读,一、经纬网图典题精练,例 1:读图 Z1-1,完成(1)(4)题。,图 Z1-1,(1)乙点的地理坐标是(,),A(23.5S,170W)B(23.5N,170W)C(23.5S,170E)D(23.5N,170E)解析:东增东经,西增西经,北增北纬,南增南纬。答案:A,(2)甲点位于(,),东半球 南半球 西半球 北半球,AC,BD,解析:由上题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23.5N,170E),20W向东至160E 为东半球,20W 向西至160E 为西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甲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答案:D,(3)丙点位于丁点
2、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读图可知,丙点位于丁点的东北方向。答案:A,(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点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B乙点有极昼现象C丙点全年昼夜平分D丁点位于南温带解析:甲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乙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没有极昼现象;丙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丁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答案:C,方法规律,对经纬网的判读,一般题目中涉及的问题,解答步骤如下:第一步: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的代号(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判断依据:看数字变化规律,东增东经(E),西
3、增西经(W),,北增北纬(N),南增南纬(S)。,第二步:判断方向。,方法:要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什么方向,则在乙点标出东西南北,然后看甲点位于哪个正方向或介于哪两个方向之间,那么甲点就在乙点的什么方向。,第三步:判断半球位置。,判断东西半球口诀:经度小于20,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全在西半球;经度在20和160之间,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判断南北半球: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第四步:判断所在五带中的位置或地理现象。,判断依据:根据纬度判断五带: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二、等值线图
4、典题精练,例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 Z1-2),回答(1)(4)题。,图 Z1-2,(1)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拔最高的是(,),A甲C丙,B乙D丁,解析:图示等高距为100 米,据此可知丁海拔最高,为978米。答案:D,(2)小马河的流向是(,),A自西向东流B自东向西流C自西南向东北流D自东北向西南流解析:河流自高处向低处流,结合指向标可知,小马河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答案:C,(3)为四条登山路线,最省力的是(,),AC,BD,解析: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情况,线路最稀疏,坡度最缓,最省力。答案:B,(4)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B西高东低C东北高西南低D北高南低解析
5、:结合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和指向标,该地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答案:B,方法规律,等值线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和,等深线图,主要涉及的考查方向有:,(1)等值线的延伸方向:表明等值线数值变化的大致趋势及其主要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如等高线的走向表明了地形的起伏趋势;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表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表明气温主要受海陆分布影响。,(2)等值线疏密:表明等值线数值的变率或变化幅度。等值线越密集,则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越大。如等高线越密集表明地形坡度越大,等温线越密集表明温差越大,等降水量线越密集表明降水差异越大。,(3)等值线的数值:,等值性和等距性:同在
6、一条等值线上的点数值相等(同线等值);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等距(即相邻的两条等值线的差值为 0 或等于等差距)。,大于大值,小于小值:两条相邻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线区域,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其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其小值。,(4)等值线的弯曲:,等高线凸向较高值处,则该地为山谷;凸向较低值处,则该地为山脊。山谷中,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山谷一般容易发育成河流)。,等温线凸向较大值处,则该地为高地、山脊;凸向较小,值处,则该地为洼地、山谷。,1 陆南,7 陆北:等温线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无论
7、南半球还是北半球,1 月份陆地上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上都向北凸出;7 月份相反,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三、统计图,典题精练,例3: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月分配图(图 Z1-3),,回答(1)(2)题。,图Z1-3,(1)图中,甲、乙两地分别分布在(,),A北半球、南半球C南半球、南半球,B南半球、北半球D北半球、北半球,(2)甲、乙两地的降水量较多的时候分别在(,),A夏季、冬季C夏季、夏季,B冬季、夏季D冬季、冬季,解析:此图是把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混在一起,作为气候类型的资料图。甲地和乙地的气温分布都是 1 月份低,7 月份高,说明都是在北半球。从降水分布上看,甲地在气温高
8、的时候降水量多,乙地相反。答案:(1)D (2)A,方法规律,日常考查中多见气候、地形、人口、农作物类型、自然资源等相关的统计图,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坐标图(柱状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曲线统计图),结构图(扇形统计图、饼状统计图)等。一般的解题步骤如下:,(1)看清图表名称:图表名称能够说明该图表主题内容,有些题目甚至在图表中没有图例、表头,此时只能通过图表名称来获取信息。,(2)看清图例、标记、表头:结合图名和图例、标记、表头,等审清统计图表表达的确切含义。,(3)判读同一地理事物(现象)的数量特征、分析成因:如数值的大小、极值、特征值、随时空变化规律等,并解释其成因。(4)判读不同地理事物(现象
9、)间的数量关系:结合地理基础知识找出图表中不同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等。,四、地理漫画图典题精练,例 4:读漫画“小猫钓鱼有新招”(图 Z1-4),回答(1)(2),题。,图 Z1-4,(1)此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B人口过快增长,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C“三废”排放,导致水污染严重D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图示漫画河水变黑,小鱼纷纷跳进小猫盆里的清水,反映了水污染严重的问题。答案:C,(2)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措施有(,),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整治水污染C植树造林,营造人工林D退耕还湖,疏浚河道解析:针对水污
10、染问题,选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答案:B,方法规律,一般漫画题的设置:考查漫画揭示的问题,考查问题带来的危害,考查解决问题的措施。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抓住事物本质,如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破坏资源的措施是合理利用资源,禁止破坏和污染;环境污染的解决措施是要保护环境,低碳生活。,五、地理景观图典题精练例 5 :下列四幅图片中,能够反映热带草原景观的是,(,),A,B,C,D,解析:图示分别是牦牛(青藏高原)、大熊猫(温带森林)、大象(热带森林、热带草原)、老虎(分布广泛)。答案:C,方法规律,1由于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造成景观的差异:,(1)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导致了民居的差异:我国的南方地
11、区,降水量大,屋顶坡度大(降雪量大的地区也是);我国的西北地区,降水量少,屋顶坡度小(平顶房);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传统民居是高脚楼(长屋);欧洲北部地区,气候寒冷,民居墙体厚度大。,(2)气候的不同也会导致自然景观不同: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和热带沙漠景观会截然不同。,(3)植被的情况也会对民居产生影响:森林茂密的地区,建筑材料多为竹木,如我国西双版纳的竹楼、亚库特人的木屋;森林稀少的地区,建筑多用土石,如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降雪量大的地方,冰块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因纽特人的冰屋。,2宗教信仰和民族不同,造成文化景观的差异:,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代表
12、性建筑。基督教的建筑特点是高耸尖顶,并有“十字架”标志;伊斯兰教的建筑特点是白墙圆顶尖塔(穹隆顶),并有“新月”标志;佛教建筑特点是红墙黄瓦的庙宇、佛寺大殿或佛塔。,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文化。如傣族的孔雀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等。,3各国的旅游胜地景观图:,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国家的旅游胜地。如日本的富士山、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荷兰的风车、意大利的罗马古斗兽场、西班牙斗牛场、印度的泰姬陵、缅甸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北京的鸟巢、台湾的日月潭等。,4代表性农作物和动物景观图:,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的
13、植物和动物种类也会不同。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作物和水果是温带耐旱作物,如小麦、苹果等;南方地区的农作物和水果是亚热带喜温喜热作物,如水稻、甘蔗等。受环境影响,动物的分布也有差异。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是企鹅,澳大利亚有特有的动物是袋鼠、鸸鹋等。,六、原理图/示意图典题精练例6:(2015 年广东茂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降水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读四种降水类型示意图(图Z1-5),回答(1)(2)题。,甲,乙,丙,丁,图 Z1-5,(1)下列描述与丙图有关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雷鸣电闪云压,清明时节雨纷纷顶 黄梅时节家家雨,A,B,C,D,(2)四种降水类型都必需
14、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大气有上升运动,有暖湿的气流,有地形的阻挡有辽阔的海域,A,B,C,D,解析:对流雨是冷暖气流呈上下对流运动而成,特点是历时短、雷电交加,多见于热带地区或温带地区的夏季午后。地形雨是水汽被地形抬升而形成的降水,特点是历时短、雨量少,多见于迎风坡。锋面雨是冷暖气流交汇而使暖湿气流抬升形成的降水,特点是历时长、影响范围广,多见于温带的沿海地区。台风雨是台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形成的降水,特点是狂风暴雨,多见于低纬度的沿海地区。第(1)题,甲对流雨、乙地形雨、丙锋面雨、丁台风雨,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第(2)题,从图示可以看出,降水都必须有充足的水汽和气流的上升运动。,答案
15、:(1)D (2)C,方法规律,地理原理图也叫地理示意图,如地球运动示意图、六大板块示意图、地形剖面图、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示意图等。(1)地理示意图的判读。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象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演变及地理原理;或者是用箭头表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后者,关键是要读出各个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如读地形雨的形成示意图,关键是要读出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到一定高度遇冷形成降水,故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但暖湿气流一定要上升到一定高度。,(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是地表沿某一方向的垂直断面的图形。它能直观地显示该方向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剖面图的判读方法是:首先确定大致的区域范围,然后再将地形剖面图与相应区域的地形图对照,以判断图中涉及的地形类型,并直接读出该区域地势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