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外肌病和弱视,眼球的运动,第一节 眼外肌与双眼视,眼外肌的功能,水平位直肌(内、外直肌),垂直位直肌(上、下直肌),斜肌(上、下斜肌),眼外肌的解剖和功能,第一节 眼外肌与双眼单视,眼外肌是眼球附属器的一部分,眼球靠眼外肌的收缩和松弛而产生协调的运动,正常的双眼协调运动是实现双眼单视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眼肌学主要涉及斜视、弱视和眼球震颤。眼外肌的运动手神经支配。,眼外肌的功能 1. 肌肉的运动方向决定其具体的作用 2.协同肌 拮抗肌 配偶肌,二.双眼视觉 1.双眼单视 双眼单视(binocular single vision):物体在双眼的视网膜上分别成像,经过大脑融合成单一的立体像。2.
2、感觉融像和立体视觉,双眼视觉,双眼单视:双眼共同注视的目标同时成像在 视网膜中心凹,经过大脑融像作 用成为单一清晰像。 感觉融像和立体视觉将双眼信息融合成单一像的能力 双眼协调运动是保持双眼单视的基本 条件之一 视网膜对应点,第二节相关基础研究,一、眼球运动基础理论 (一)运动中心与转动轴 (二)眼球运动法则 (三)两眼运动的协调性 二、影响视觉发育的因素在视觉发育的可塑性敏感年期内,某一眼的冲动受到干扰,则另一眼就可能占优势,幼儿的视机能于6岁特别是2岁以前是视觉功能形成的关键期,在此期缺乏视觉经验,将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三.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 1.复视 2.抑制 3.异常视网膜对应 4.
3、偏心注视 5.弱视,第一眼位:双眼向正前方平直注视时的眼位。此时眼肌的主要动作称为主要作用,其次要动作称为次要作用,协同肌: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还有其他眼外肌来协助完成 拮抗肌:单眼中眼外肌相互限制制约,以免超出所需要的运动范围 配偶肌:双眼朝同一方向共同运动时,使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第二节 斜视,一.定义 二.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特殊检查 1.定性 2.定量 3.其它,斜视(strabismus),定义:当眼肌肌力因某种原因而发生不平衡时,就会 产生眼球位置异常和眼球运动阻碍,即为斜视。,第三节 斜视(strabismus),双眼的协调运动由大脑皮层中枢所管制,当眼球
4、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时,分开的两眼能够成为同一个功能单位,不出现偏斜,称为正位眼。 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称为斜视。 斜视可分为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及特殊类型斜视三大类。,斜视分类,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三.斜视 (一)分类: 共同性(非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 (二)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获得性内斜视 1.非麻痹性内斜视 (1)非调节性内斜视 (2)调节性内斜视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2.麻痹性内斜视,(三)外斜视 1.间歇性外斜视 2.固定性外斜视 (四)A和B型斜视 (五)垂直斜视 (六)隐斜,(一)斜视检查法 询问病史 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查 眼球偏斜方向 眼球运动检查 斜视的定量检查1.角膜映光法2.三棱镜加遮盖试验3.视野弧法4.三棱镜加马氏杆法5.同视机检查法,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复视(diplopia) 抑制(suppression) 异常视网膜对应 偏心注视 弱视,斜视的定性和定量检查,遮盖试验1.交替遮盖试验 2.遮盖去遮盖试验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法 同视机检查法 复视试验 歪头试验 视觉感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