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战法】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相互作用(25页).ppt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45725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战法】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相互作用(25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战法】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相互作用(25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战法】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相互作用(25页).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战法】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相互作用(25页).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战法】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专题(2)相互作用(25页).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2 相互作用,考点6 弹力 胡克定律,考点7 摩擦力,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考点9 共点力平衡中的临界问题与生活应用,2,考点6 弹力 胡克定律,1. 基本概念:力、形变、弹力及其产生条件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当形变不明显时,可以根据假设法来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进行判断 3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3,考点6 弹力 胡克定律,考法2 平衡中的弹簧及弹簧组合问题 在静力学部分,对弹簧的考查重点除胡克定律外,更多是通过轻弹簧这种理想化模型,对于静止的弹簧,其两

2、端弹力相等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弹簧的弹力可以由压缩形变或拉伸形变产生,其形变方式不同,弹力方向不同,考法1 胡克定律的应用 在胡克定律计算公式Fkx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所以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 即Fkx,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所受弹力的变化量F与形变量x成正比,4,2弹簧的弹力属于接触力,弹簧两端必须都与其他物体接触才可能有弹力在弹簧两端都附着其他物体(即与其他物体接触)的条件下,弹簧弹力的大小Fkx与形变量x成正比当弹簧与物体分离或一端断开时,由于形变量的改变需要一定时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不会突然改变 3弹簧组合问题处理可以使用“等效思维方法”,5,

3、考点6 弹力 胡克定律,返回专题首页,6,考点7 摩擦力,1. 基本概念: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等 2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大小 (1) 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为0fm.一般情况下fm略大于 f滑当推力或拉力大于fm时,发生相对滑动 (2)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f滑N .,7,1根据“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来判断关键是搞清“相对”的含义 2根据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如平衡其他力、做动力、做阻力、提供向心力等来判断其方向;再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计算大小,考点7 摩

4、擦力,考法3 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是判断摩擦力方向的基本依据,但高考试题中通常不会明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需要同学们结合物体平衡的条件、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来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特别是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定是常考内容判断物体间有无静摩擦力及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8,考点7 摩擦力,9,考法4 静摩擦与滑动摩擦转换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 判断静摩擦与滑动摩擦转换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要注意理解这一过程: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范围是0fm.当推力大于fm,静摩擦力转化为滑动摩擦力,这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

5、关系:最大静摩擦力实际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一些,如左图所示,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到运动过程所受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图像,考点7 摩擦力,10,考法5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在求解力学量中的应用 1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经常出现在物体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中,同学们需熟练掌握fN,这是联系摩擦力与正压力两个垂直方向力的桥梁,考点7 摩擦力,11,2当正压力N发生变化时,滑动摩擦力也发生变化,但两者的合力方向始终不变,设合力方向与f夹角为,支持力和正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者总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考点7 摩擦力,3.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断,12,返回专题首页,考点7 摩擦力,1

6、3,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1. 合力与分力 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合力)来代替,当然,合力作用的效果也可由几个分力共同作用来代替但合力与分力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在受力分析时一定要特别注意,2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当两分力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 ,方向与F1夹角为, .,14,(2) 夹角为的大小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采用“菱形四分法”,合力大小 ,方向与F1夹角为 .,3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 (1)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确定受力对象只考虑它受的力,不必考虑它施给其他物体的力 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受力,画出力的示意图

7、 检验,确定是否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防止多画力,错画力,漏画力 (2) 根据合力为零的原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3) 列出力的平衡方程求解,15,考法6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F可能大于或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差,也可能小于或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 比如: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1F2)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因为两个力的方向不确定,可知当F1和F2方向一致时,它们的合力最大,且为F1F2;当F1和F2方向相反时,它们的合力最小,且为F1F2.所以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满足: F1F2FF1F2. 2掌握几类合力与分力关系的规律 (1)当两等大分力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与分力的大小相等,方向与F

8、1(F2)夹角为60.,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16,考法7 静态平衡问题 静态平衡问题,首要任务应认真画出各状态物体的受力图,然后根据受力图用正交分解等方法进行运算 1若物体受三个力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般采用力的合成法,如图乙将F1、F2合成,或采用力的分解法,如图丙所示再在同一个三角形里解三角形即可,更方便计算,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17,2若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方便计算具体如下: (1)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尽量不分解未知力 (2) 将与坐标轴成角度的力分

9、解成沿x轴方向和沿y轴方向的两个分力 (3) 列出 x轴和y 轴方向上的方程Fx0,Fy0,求解,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18,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19,考法8 动态平衡问题 1动态平衡 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中 2动态平衡特征 一般为三力作用(或者四个力可以简化为三个力),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化(一般是重力),一个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3物体动态平衡问题分析方法 解动态平衡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

10、解法,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20,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21,(3) 相似三角形法:当动态平衡过程所受三个力不像(2)中所描述情况,构成的力的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这种特殊情况,那么可考虑用相似三角形法其关键在受力分析后构建矢量三角形和结构三角形,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22,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23,返回专题首页,考点8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24,考点9 共点力平衡中的临界问题与生活应用,考法9 共点力平衡中的临界问题 临界状态是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个物理过程转入到另一个物理过程

11、的转折状态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平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态主要有两类: 1与最大静摩擦力相关的临界平衡问题 2与绳、杆最大承受力相关的临界平衡问题 运用假设法解题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2)画受力图;(3)假设可能发生的临界现象;(4)列出满足所发生的临界现象的平衡方程求解,25,考法10 共点力平衡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应用 共点力平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考查方式是近年高考的热点,解决本类问题需要突破两点: 1要将生活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即要将生活中复杂的实物简化为物理中的受力物体,明确研究对象,确定作用点,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2要理清物体受到各个作用力间的牵连关系,运用物理知识建立方程,返回专题首页,考点9 共点力平衡中的临界问题与生活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